回覆列表
  • 1 # 洛天依寶貝兒

    盛老太太,精明賢德,活得通透

    盛老太太忠義侯獨女,年輕時有主見,有想法,不顧家人反對嫁給盛老太爺,並在盛老太爺寵妾滅妻的家風下失去獨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在盛老太爺年輕殞命後,一人撐起盛家,獨自撫養盛紘,教育成人,封妻廕子,一步步從宥陽老家走到京師,一生家宅平安,兒子順遂。

    老太太活得通透,能在盛紘危難之時一語點醒夢中人,在盛紘對墨蘭犯錯心軟心疼林小娘時,直接讓他以家宅安寧為要,盛紘也不含糊,直接除掉了林小娘。

    老太太精明,在她教養下的華蘭、明蘭,個個出類拔萃,會做人更會做事。明蘭嫁入侯府,康姨母使壞,指使庶女進入侯府,名義上為妾,實則想要找機會在侯府尋死,也是老太太一眼道破天機,找到事情根結所在。讓明蘭逃過一劫。

    老太太處處護著明蘭,卻又不敢明面上護著,省的大娘子和林小娘找茬。其實我也明白一個道理,凡是不要冒尖是對的,這樣才能不被眾矢之的,這種道理在當下也是很實用的。

    盛老太太曾飾演《大紅燈籠高高掛》二姨娘

    賀老太太,女醫官,大醫精誠,強者

    賀老太太曾飾演《歡樂頌》曲筱綃的媽媽

    賀老太太,作為婦科聖手,如果換到今天是一名很優秀的婦科大夫。而在當時,醫學並不十分重視的情況下,她是一名不可多得的醫生頗有盛名。當時顧廷燁聽說,明蘭在和賀家議親。他立馬問道,名醫賀家?

    盛明蘭在被顧廷燁截胡後,賀家老太太專門送了她一本養身體的冊子。盛明蘭覺得對不起賀家老太太。

    然後,盛家老太太說:“說實話,當初你一許嫁顧門後,她怕立刻就動了旁的心思。她自是了不起的。聖上已經準了賀老太爺的告老摺子,她快要離京了,可賀家還有兒孫在仕途上,還需尋些幫手才是。如今,我們感念她的好處,以後還能不幫忙嗎?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賀家老太太從來在乎的就不是盛明蘭。

    盛明蘭當不了她的孫媳婦,她也不覺得可惜。她在乎的是,盛家能給予賀家的助力。

    至於她後來打壓兒媳婦和曹錦繡,並不是因為失去了盛家這門親事,而是她意識到,曹家會毀了賀弘文,會威脅到賀家的利益。

    於是,她寧願熬死自己的兒媳婦,都要徹底打壓住曹錦繡,讓她相中的對賀家有幫助的孫媳婦順利進門。

    她如此做也不是為了未來的孫媳婦好,而僅僅是為了賀家,為了賀弘文。

    她後來選擇的是武將家裡出來的嫡出小姐,潑辣厲害,能壓制住曹錦繡,也對賀弘文的仕途有幫助。

    至於賀弘文喜不喜歡,至於孫媳婦對孫子有沒有真情,完全不重要。

    孔嬤嬤,知書識禮,識人懂人。

    孔嬤嬤指出墨蘭挑頭,有理有據說出兩錯,一是張口閉口嫡庶,二是心裡念頭不好;說如蘭氣哭姐姐,還火上澆油;明蘭沒錯嗎?有的,一家人本該同氣連枝,共榮共損,姐姐們丟人了,沒錯也錯。林小娘心裡不忿,想替女兒墨蘭受罰,或一起受罰。她是想讓林老爺心疼,可這次遇到高手,失算了。

    孔嬤嬤說林小娘要好好學規矩了。“你先說自己不該開口,可你偏又開了口,你口口聲聲說自己無知,既知自己無知,為何還要隨意插嘴……”

    還反駁林小娘,說林小娘沒有教育好墨蘭要受罰,那如蘭是大娘子教的,明蘭是盛老太太教的,難道也要把這兩位“監護人”一起罰,那她這個嬤嬤也難辭其咎了。這節課堂風波,我們可以看出,孔嬤嬤確實在這方面有過人之處。

    後來盛明蘭也是用了孔嬤嬤的辦法收拾了小秦氏送過來的丫鬟媽媽們。

    孔嬤嬤飾演者 國家話劇女演員 佘南南

    常嬤嬤,大方真爽,衷心有遠見。

    而常嬤嬤的出場就讓我們很驚訝。她為什麼能一眼看出來朱曼娘不安好心?可能與她的閱歷有關,與她的經歷有關,見過的人多了,自然能從面相,看出一些問題。

    在《知否》中,常嬤嬤雙手叉腰大殺四方,痛罵康姨母的一場戲,讓人看的痛快淋漓,大呼過癮。只見常嬤嬤妙語連珠“這是我奶兒子的院子,通家都是我奶兒子的家產。”“不知哪裡來了個狗頭最裡面的姨母。在這裡充掌櫃。”“我們顧家的掌櫃在這裡坐著呢。”一串串話語連珠炮似的轟炸康姨母,把康姨母氣的一佛出世二佛昇天。連小秦氏也驚呆了,一連聲的讓人把常嬤嬤拉下去,偏偏常嬤嬤戰鬥力超級強悍,本來已經走了又殺了個回馬槍,不但罵了康姨母還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身份,讓一起子小人睜開眼看看清楚。不留情面的敲打小秦氏,氣的康姨母追出去想打人,自己反倒摔了個大馬趴。此處極度舒適。

     原著小說裡有提到,常嬤嬤在離開顧家後曾帶著兒媳胡氏以及孫子常年、孫女常燕回來過一趟。起初明蘭對她離開顧家甚至不理解,但是後來看到常嬤嬤為學識出眾的常年做各種打算。明蘭才明白,常嬤嬤當年可能是考慮到兒子將來可能要科舉入仕,如果讓人知道他的母親當過奶孃,可能會給他的身份留下硬傷,在官場上遭人攻擊。原著中常年最後娶了蓉兒。

    曾飾演《歡樂頌》樊母

  • 2 # 愛笑的丫丫運氣不會差

    《知否》中四個老太太,盛老太太和何老太太是手帕交,同樣都是大宅深院的女主人,都經歷過後宅的那些鬥爭。不同的是,盛老太太出身比較高貴,勇毅侯府獨女,少女時期萬事順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萬事從不委屈自己,所以也愛得熱烈和不顧一切。她的高貴使得凡塵的一些瑣碎不如眼也不屑一顧,不願曲意奉承男人和俗世, 年輕時才吃了那麼大的虧,導致自己連親生兒子都沒保住。這不是她不懂或者不會那些手段,只是不屑,不願意放下自己的高傲;

    相反賀老太太就看得相當通透,看似誰都不得罪,和和氣氣,誰敢威脅到她的切身利益,馬上毫不留情清理徹底,還叫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賀老太太始終都是一個利益所得者,為人處世都是為自己的家族打算,即使不是自己人她也會想辦法把你變成合作者。明知明蘭已和顧府定親還留給一本養生冊子就是很好的例子,當不了我孫子媳婦不要緊,只要能幫我孫子就行。

    孔嬤嬤是經過深宮廝殺的人,對於世間的一切看得更為通透。難得的是,經過深宮的陰暗還能保持一顆善良正直的心,這是很難得的,所謂看透不說透也不過如此,孔嬤嬤始終有著自己的一套,沒有被帶入深淵,但也是傷痕累累,對人心淡漠了許多。

    常嬤嬤是這幾個老太太中生命力最旺盛的一個,最像底層的我們。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憤怒並抗爭著,忠心護主卻也無可奈何,還很有主見,努力向上,絕不甘心只做一個奴才身份,為自己的家族規劃長遠,連孫子的名字都叫常遠,常嬤嬤這種人即使是窮人也不會窮太久,積極向上,還能巧借力量,欣欣向榮只是早晚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過孩子和沒生過的女人,有什麼明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