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粵北空谷
-
2 # 紅孩唉
《題李凝幽居》是唐代詩人賈閬仙的作品。此詩雖只是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卻因詩人出神入化的語言,而變得別具韻致。
詩人以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等尋常景物,以及閒居、敲門、過橋、暫去等尋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
全詩語言質樸簡練,而又韻味醇厚,充分體現了賈閬仙「清真僻苦」的詩風。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廣為傳誦的名句。
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詩人當然不可能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
正由於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譟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
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尾聯「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表明詩人不負歸隱的約定。前三聯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後一聯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
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閒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閒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
然而詩人偏於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
《題李凝幽居》為唐代詩人賈島(779~843年)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因訪友人李凝幽不遇,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
題目中首字“題”的意思,即指對李凝幽的居所著文以抒懷。
“題”的基本釋義是:
一、就名勝古蹟或有紀念性的文物以著文抒懷,也指所著之文。
孫犁《秀露集-後記》:“舊作經過戰爭、動亂,失者不可復得,儲存下來的,也實在不容易。每當蒐集到手時,常題記。”
唐 鄭谷《次韻和秀上人遊南五臺》:“中峰曾到處,題記沒蒼苔。”
二、文體名。
姚華《論文後編》:“而一文之後,有所題記(如《儀禮後記》,亦出漢儒。)後人稱曰‘書後’,亦或曰‘跋’,則後序之變,前或曰‘引’,又前序之變也。”
《題李疑幽居》全詩如下: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毃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詩的大概釋義是:
“這個悠閒的居住環境,鄰居不多,小路上雜草叢生,一直通往荒蕪的小園。
小鳥就棲息在池塘邊的樹上,和尚正敲打著月色下的房門。
走過橋去,四野景色渾然不同,彷彿山石在移動,象是牽引起了雲的根腳。
暫且離開這裡吧,不久還要來的,有約一同歸隱,臨期是不可以失言的。”
詩人早年出家為僧,法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
據說賈島在洛陽的時侯,朝庭有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後受教於韓愈並以還俗。詩中“僧敲月下門”的“僧”即指詩人自已。
問題中所提到的:“從哪兩句可以看出幽居?”
其實,這首詩並未提到過此居所為“幽居”。題目應解讀為:“題李凝幽的居所”,李凝幽是詩人之友,也即詩中所述居所的主人。不過,詩中也確實描述出了該居所的深幽意境: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便是描寫出一處幽深的環境,也喑示了李凝幽的隱者身份。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萬籟俱靜,冷月清輝之下,僧人的敲門聲驚起池邊樹上的宿鳥,愈發突顯出四野的幽靜。賈島在作此詩時,於“推”與“敲”兩字上猶豫不決,後經韓愈給出建議,使用了“敲”字,也由此兩人成為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