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澤馬里奧

    說曹操軍事能力差的人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曰:該韓白之奇策。說曹操的軍事能力可以跟白起、韓信媲美。

    首先在帶兵方面,他治軍嚴整,法令嚴明,一次在行軍途中,曹操傳令不得使戰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麥苗。可曹操的戰馬因受驚嚇踏了麥田。他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髮,以示處罰,足見執法認真。

    其次在用兵方面,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在對呂布、張繡、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鬥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戰術,譎敵致勝,轉弱為強。他確實是一個極為傑出的軍事家。

  • 2 # 小民學歷史

    無稽之談,曹操的軍事水準絕對數一數二,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袁紹就知道

    一、曹操從起兵到最後稱魏王,經歷多少次戰爭,如果軍事能力不強,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來平定烏桓叛亂,打敗馬超,統一北方,這叫能力不強?

    二、我們可以看看什麼叫能力不強的人,袁紹佔據青州,幷州,幽州,兵強馬壯,先天條件及其優越的人,最後,不聽取謀士的意見,就算不聽取意見,起碼他自己應該有計劃吧,也沒有,這樣的人,豈能不敗

  • 3 # 先驅者雷神

    凡是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說曹操軍事能力差。這是個不好笑的笑話。這就好比一個唱戲說一個舞蹈專家不會跳舞一樣好笑。

  • 4 # 阿南電影說

    曹操的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從其死後的諡號就可以看出。克定禍亂曰武,古代對帝王或者名臣名士上的諡號就是一種蓋棺定論,諡號帶“武”的都是軍事能力出色的人,比如趙武靈王、漢武帝、岳飛嶽武穆、光武帝、周武王、武侯諸葛等。這些都是名垂千古的軍事能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逐鹿中原:興平二年(195年),曹操整軍再戰呂布,三敗之,破定陶、庸丘等,平定兗州。呂布逃往徐州投靠劉備。

      建安三年(198年)四月,曹操遣謁者裴茂率中郎將段煨討李傕,夷三族。九月,曹操東征徐州,進攻久與他為敵的呂布。在曹軍攻勢之下,呂布軍上下離心,十二月,呂布部將魏續、宋憲等生擒陳宮歸降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將呂布、陳宮、高順等人處死,收降呂布部將張遼以及泰山豪傑臧霸、孫觀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擊破張楊舊部眭固,取得河內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

      官渡之戰: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大軍來攻,許都震動。曹操安慰眾將說:“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我奉也。”在斬殺顏良文丑後,主動撤軍,堅守官渡,十月,袁紹從河北運來糧草萬餘車,派大將淳于瓊等帶萬餘人看守,屯於離袁紹大營四十里的烏巢。這時袁紹謀士許攸因向袁紹獻偷襲許都之計不成,且在河北的家眷犯法被抓,心生悔恨,而來投曹操,獻計讓曹操偷襲烏巢。曹操大喜,跣足出迎,之後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軍隊人銜枚,馬勒口,換袁軍軍裝乘夜從小路偷襲烏巢。曹操軍至烏巢,命四面放火,袁軍大亂,淳于瓊拒營死守。袁紹聞知,急忙派兵救援,曹操左右見“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曹軍大獲全勝,斬首七萬餘級。

      遠征烏桓: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攻滅袁譚,冀、青二州平定。同年,黑山軍首領張燕率領其部眾十餘萬人投降曹操。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滅高幹,平定幷州。建安十二年(207年),攻滅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為三郡烏桓。至此,北方統一。結束了長久的戰亂。

      平定涼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七月,曹操率大軍親征關中,大敗關中聯軍,馬超等因之慾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月,馬、韓等再次請求割地,並送任子以求和,曹操採納賈詡的建議,偽許之,並再次大敗韓、馬軍。韓遂、馬超敗走涼州,楊秋則逃回安定,曹軍陣斬成宜和李堪等叛將,關中自此平定 。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 。曹操率軍撤回,命夏侯淵督眾將繼續西征,在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漢末三國的軍事家首推曹操:

      第一:曹操鑽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加以論述。所撰《孫子略解》,開創整理註釋《孫子》十三篇的先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符合道義。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因事設奇、任勢制勝,兵不厭詐。

      第二:在帶兵方面,他治軍嚴整,法令嚴明,一次在行軍途中,曹操傳令不得使戰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麥苗。可曹操的戰馬因受驚嚇踏了麥田。他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髮,以示處罰,足見執法認真。《通典·兵典》中收錄的《魏武軍令》、《魏武船戰令》、《魏武步戰令》等,也反映了他嚴明的軍令。

      第三:在用兵方面,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餘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在對呂布、張繡、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鬥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戰術,譎敵致勝,轉弱為強。他確實是一個極為傑出的軍事家。李靖的《李衛公問對》 、何去非的《何博士備論》等著作都讚譽曹操的行軍用兵。

      第四:在御將方面,曹操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曹操能夠根據將領特點,用其所長。 例如,許褚、典韋壯武有力,忠誠奉法,曹操就讓他們戰則為軍鋒,息則統親兵;臧霸有恩信於東土,曹操將青、徐二州託付於他,從而得以專心對付袁紹,不必以東方為念;降將文聘本是劉表帳下大將,在江漢一帶頗有威恩,曹操任其為江夏太守,委以邊事,使御孫權。

  • 5 # 凝沙學史

    三國時期,曹操戎馬一生,歷經百戰。但是,有一些人認為曹操的軍事能力很差,那麼曹操的軍事能力究竟如何呢?

    討論一個人的軍事能力,最好可以進行量化然後評價。因此,假設把軍事能力設計成總分為10分,並分成很差,差,一般,好,優秀五個檔,對應分數範圍分別為0-2,2-4,4-7,7-8,8-10。這樣的話,如果某個人總得分為6分,那麼應該評價為軍事能力一般。

    另外為了從多個角度評價個人的軍事能力,我們把軍事能力分成理論方面和實踐方面,共二個維度,每個維度各佔5分。下面從兩個維度具體分析一下曹操的軍事能力。

    1.理論方面

    曹操對兵法頗有研究,軍事理論深厚,軍事理論著作有《兵書接要》和《孫子略解》。同時,曹操治軍嚴整,並善於帶兵,編制有《魏武軍令》、《魏武船戰令》和《魏武步戰令》等軍事規章。

    如果參照現在的職稱評定要求,對曹操的軍事理論進行評定,曹操著作有5篇,妥妥符合高工3篇以上的論文要求,應該算高階工程師理論水平。

    正好,現在的職稱分為正高階工程師、高階工程師、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和技術員五個級別,如果每個級別按1分算,那麼高工就是4分,因此,曹操的軍事理論方面得分為4分

    2.實踐方面

    公元191年,曹操在濮陽擊敗了白饒,並佔據東郡,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公元219年,曹操最後一次親征結束,從漢中撤軍返回洛陽,沒多久曹操去世。曹操一生中經歷了許多次戰爭,並且勝多敗少,可謂軍事實踐豐富。

    據統計,在史書上與曹操有關的戰爭有31次,其中,曹操取勝的戰爭超過25次,勝率達81%。因此,在軍事實踐方面曹操得分按5X0.81計算,即4.1分。

    所以,曹操的軍事能力總分為4+4.1,即8.1分,落在8-10範圍,算優秀!

    綜上所述,曹操在軍事理論方面有許多研究及著作,在軍事實踐方面勝率極高,因此曹操的軍事能力優秀!

  • 6 # 偉哥說文史

    三國時期,曹操戎馬一生,歷經百戰。但是,有一些人認為曹操的軍事能力很差,那麼曹操的軍事能力究竟如何呢?

    討論一個人的軍事能力,最好可以進行量化然後評價。因此,假設把軍事能力設計成總分為10分,並分成很差,差,一般,好,優秀五個檔,對應分數範圍分別為0-2,2-4,4-7,7-8,8-10。這樣的話,如果某個人總得分為6分,那麼應該評價為軍事能力一般。

    另外為了從多個角度評價個人的軍事能力,我們把軍事能力分成理論方面和實踐方面,共二個維度,每個維度各佔5分。下面從兩個維度具體分析一下曹操的軍事能力。

    1.理論方面

    曹操對兵法頗有研究,軍事理論深厚,軍事理論著作有《兵書接要》和《孫子略解》。同時,曹操治軍嚴整,並善於帶兵,編制有《魏武軍令》、《魏武船戰令》和《魏武步戰令》等軍事規章。

    如果參照現在的職稱評定要求,對曹操的軍事理論進行評定,曹操著作有5篇,妥妥符合高工3篇以上的論文要求,應該算高階工程師理論水平。

    正好,現在的職稱分為正高階工程師、高階工程師、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和技術員五個級別,如果每個級別按1分算,那麼高工就是4分,因此,曹操的軍事理論方面得分為4分。

    2.實踐方面

    公元191年,曹操在濮陽擊敗了白饒,並佔據東郡,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公元219年,曹操最後一次親征結束,從漢中撤軍返回洛陽,沒多久曹操去世。曹操一生中經歷了許多次戰爭,並且勝多敗少,可謂軍事實踐豐富。

    據統計,在史書上與曹操有關的戰爭有31次,其中,曹操取勝的戰爭超過25次,勝率達81%。因此,在軍事實踐方面曹操得分按5X0.81計算,即4.1分。

    所以,曹操的軍事能力總分為4+4.1,即8.1分,落在8-10範圍,算優秀!

    綜上所述,曹操在軍事理論方面有許多研究及著作,在軍事實踐方面勝率極高,因此曹操的軍事能力優秀!

  • 7 # 歷史吃瓜客

    這些人您是在哪裡發現的?我見過有說曹操殘暴屠城的,有說妄殺名士的,有說他好色的,說他軍事能力差的是和說三七二十四的是同一個人嗎?

  • 8 # 遙望歷史AJ

    無論是看正史,野史還是影視資料,都會發現曹操是一個擁有極強的戰略戰術能力的強人,雖然也有過失敗,但是難掩其雄才偉略。

    看過三國類影視劇的人應該熟悉,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為了剷除十常侍,聽取了袁紹的建議,引董卓進京,三國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十八路諸侯會盟相約斬殺董卓,迎回漢帝。在那時,曹操便是十八路諸侯的總策劃,為盟軍排兵佈陣,提出兵分三路,戰虎牢的建議,直取長安甚至親自帶兵追殺等。

    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曹操以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攻袁術,殺呂布,奪徐州,戰劉備,官渡之戰聞名天下,併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力量。今天,略舉兩個能體現曹操軍事指揮能力的事。

    官渡之戰。建安五年,中國北方最強大的勢力,佔據冀州的袁紹,命手下大將顏良引兵十萬向曹操發動攻擊,官渡之戰拉開序幕,當時的曹操兵微將寡,兵力只夠袁紹的十分之一,面對來勢洶洶的袁紹,帳下大臣無不畏懼,曹操卻說:“袁紹志大而智小,好謀而寡斷,不足為慮。”曹操的話一來是他確實看不起袁紹,二來是給手下的將士們打氣,鼓舞軍心。

    戰略上輕視袁紹的曹操,卻在戰術上極其重視,他積極備戰,聲東擊西,戰術迂迴突襲袁軍,一把火燒掉了袁紹的糧倉烏巢,自己則親率主力人馬直奔袁紹中軍大營。在用人方面,曹操任用良將關羽,兩軍陣前,陣殺顏良,文丑。一舉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涼州大戰。建安二十六年,曹操為了徹底穩定北方,親率兵馬出征涼州,西涼馬超親率西涼鐵騎迎戰,曹操的大營頻頻遭到馬超的偷襲,令曹操十分頭疼,為了放置偷襲,曹操令士兵用水桶在附近的河裡打水,然後澆在城牆上,一夜之間,一座冰城赫然屹立在馬超面前,為和馬超決戰贏得時間。

    曹操的軍事指揮能力是在戰爭的洗禮中磨練出來的。

  • 9 # 秋天燦爛

    魏武帝曹操,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身處漢末三國紛亂之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歷經漫長征戰生涯,精心治理內部事務,完成了北方大半個中國的統一,不得不承認他具有非凡的軍事能力。

    首先他高瞻遠矚,獨具慧眼。他善於將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有機的結合起來。例如在關東十八路聯軍興起之際,曹操就慧眼獨具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在董卓挾持漢獻帝西遷時,關東聯軍在數量上大大超過董卓的軍隊,而且對洛陽、長安形成了三面環攻的有利形勢,只要奮力一戰,必將打垮董卓。可惜當時的以袁紹為首的盟軍首領們為了儲存各自的割據勢力,都不願出兵西進,白白錯過了大好的機會,曹操對此極為不滿。此外曹操又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先後三次果斷地拒絕了王芬、董卓、袁紹分裂漢室的引誘,併為國家的統一付出巨大的精力。在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統一戰爭中,他從弱小到強大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一支軍事力量,又捷足先登迎接漢獻帝到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戰爭中的優勢地位,並隨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應該說,曹操以“擁戴漢室”為名義,以“統一戰爭”為手段,都是為建立自己的“王者霸業”而採用的高明策略,由此不難看出曹操高瞻遠矚的格局。

    其次,曹操運籌帷幄,鞭撻宇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官渡大戰,就是曹操運用奇謀妙計戰勝強大對手袁紹的一次有決定意義的戰役。貫穿於這場激烈的戰爭,不僅僅是雙方實力的較量,更是智謀的角逐。就曹操方面而言,大體分為五個階段,首先虛心聽取荀彧和郭嘉的建議,穩定軍心鼓舞鬥志,鎮定自若的與袁紹相持於黃河兩岸。然後聲東擊西襲擊白馬(今河南滑縣),之後誘敵上鉤戰延津。白馬、延津戰役作為官渡大戰的前哨戰,為官渡決戰中曹軍的勝利奠定了初步的基礎。之後堅壁清野守官渡,等待形勢變化,尋找破敵時機。從而為出奇制勝火燒烏巢做好準備,最終烏巢的糧食全部燒燬,袁紹被打得人仰馬翻,主力部隊幾乎全部殲滅,至此官渡大戰以曹操的徹底勝利而告終。縱觀這次大戰,我們可以看出曹操非凡的謀略藝術,他在戰鬥中審時度勢、聲東擊西、以利誘敵、出奇制勝等一系列戰略戰術,使局面變被動為主動,變劣勢為優勢,最終取得了整個戰役的勝利。

    另外,曹操臨危制變,料敵設奇,曹操繼承了古代軍事家孫武、吳起的兵法要略,並加以變化創新,形成了自己的料敵精確、識敵深刻、知己知彼,隨機應變的用兵之道。這在征服烏桓的戰鬥中體現的最為明顯。當時官渡之戰大敗後,袁紹吐血而亡,他的兩個兒子袁熙、袁尚帶著袁氏殘餘勢力逃往烏桓三郡,妄圖依靠烏桓的力量捲土重來,曹操立即在鄴城部署北征烏桓的事宜。由於在七、八月間,當地雨水很多,河水氾濫,道路不通,而且烏桓增兵加強了大路的防守。曹操聽取郭嘉之計,丟掉輜重,輕裝快進,在田疇的領路下透過小路,從盧龍寨越過白檀(今河北承德西)天險,過平泉,一直到了離柳城僅二百餘里的白狼堆。這時盤聚在柳城的烏桓首領和袁氏兄弟得知訊息後,驚慌失措,慌忙糾集數萬騎兵加以堵截,雙方在白狼山下展開激戰,曹操臨危不懼,登上白狼山觀察烏桓騎陣,趁敵軍正在慌亂之時,立刻命張遼做先鋒出擊,張遼如猛虎下山一般衝入敵陣,一舉擊潰了烏桓騎兵。 烏桓兵東奔西逃,曹操立即縱兵直追,一直追到柳城,收降二十多萬降兵。最後烏桓首領和袁氏兄弟倉皇逃往遼東,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當時,曹操手下有人建議乘勝追擊二袁斬草除根,曹操卻胸有成竹地說:“用不著煩勞我的軍隊,我要利用他們之間爭奪遼東的矛盾,讓公孫康把袁熙、袁尚的人頭獻上來。”果然,當曹操剛要從柳城搬師回朝時,公孫康就派人把二袁的人頭送到了,並且表示願意歸附曹操。這樣,曹操徹底平定了烏桓三郡,消除了北方的邊患。

    由此可見,曹操確實有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尤其是他謀略出眾,雄才過人的一面,不失為三國時代首屈一指的英雄人物。

  • 10 # 囈語君

    引言

    曹操的軍事能力很差?說出這話的人,根本不瞭解曹操。曹操被世人稱為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並且為《孫子兵法》做注,其軍事才能出類拔萃,與同時期的霸主,如劉備、孫權相比要高明的多。

    南征北伐的梟雄

    據《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記載,曹操一生親自主導參與軍事戰爭高達數十次之多,而真正失敗的次數也僅僅四次而已。

    自公元190年至公元220年,是曹操活躍於歷史舞臺的主要時期。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失敗的諸侯往往就代表著滅亡,但是曹操能夠在如此險惡的情況下,稱為北方的霸主,這也足以說明曹操的軍事水平。

    雖然說曹操指揮的戰役失敗了四次,但是在這四次當中,其外在的客觀原因佔據著主要原因。如:

    1、公元190年,滎陽之戰,曹操由於兵少,其他諸侯又內鬥不斷,在曹操追擊的過程中,又中了敵人埋伏,致使被董卓手下大將徐榮擊敗。

    2、公元192年,曹操與青州黃巾軍在壽張以東鏖戰,曹操以新募之兵為主體,討伐黃巾軍,但是黃巾軍“為賊久,數乘勝,兵皆精悍”,最終無法獲勝,以撤兵而結束。

    3、又如公元197年,錯估了張繡的戰力,結果大敗而歸,敗在了自傲和麻痺大意。

    4、公元208年,與孫劉對抗於長江,最終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契機,有人將此功勞歸功於諸葛亮或者周瑜,但是疫病造成的戰鬥力低下,才是失敗的主因,水土不服也有一定的原因。

    5、還有一個輸贏參半的“漢中之戰”,公元219年,曹操看似退走漢中,但是遷走了漢中的百姓,劉備看似勝利,卻得到一座空城而已。而漢中戰敗的原因,也並不是指揮問題,是因為戰線拉得太長,補給無法滿足,最終主動退出戰場。

    曹操的失敗,多源於客觀原因,而曹操的勝利,主要用兵特點為“奇謀為長”,善於出奇兵,用險招。這也造就了曹操,看似搖搖欲墜,但最終卻取得最終勝利。

    比如:公元195年,曹操與呂布戰於鉅野,曹操用奇謀,派部隊出城收割麥子,城中空虛,守軍數量不足千人,於是下令婦人守城牆。呂布看到城牆人員晃動,守軍眾多,故放棄攻城。隨後的交戰中,曹操派一半兵士埋伏在屯西大堤裡,派另一半兵士到堤壩外吸引呂布的注意力。待呂布上當後,趁呂布率軍殺向曹軍時,曹軍伏兵盡出,最終大破呂布軍。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曰:於是兵皆出取麥,在者不能千人,屯營不固。太祖乃令婦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樹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謂曰:“曹操多譎,勿入伏中。”引軍屯南十餘里。明日復來,太祖隱兵堤裡,出半兵堤外。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並進,大破之,獲其鼓車,追至其營而還。

    又如:公元198年,安眾之戰,曹操擊敗張繡用的也是奇兵致勝。

    據《三國志·武帝紀》載:公將引還,繡兵來,公軍不得進,連營稍前。公與荀彧書曰:“賊來追吾,雖日行數里,吾策之,到安眾,破繡必矣。”到安眾,繡與表兵合守險,公軍前後受敵。公乃夜鑿險為地道,悉過輜重,設奇兵。會明,賊謂公為遁也,悉軍來追。乃縱奇兵步騎夾攻,大破之。

    再比如:公元211年,渭南之戰,曹操將主力部署於黃河南岸的潼關城下,將馬韓聯軍被吸引在曹軍正面,阻斷了馬韓聯軍北渡渭水的戰略規劃。隨後,曹操命徐晃、朱靈一支奇兵,偷渡蒲板津,建立了一橋頭堡,一舉佔據了有利態勢,之後曹操親率一部北渡黃河,在黃河以西與徐晃會師,完成了對馬韓聯軍的側面迂迴的戰略部署,最終擊破馬韓聯軍,渡過渭水。待到達渭南後,曹操安排小股部隊在正面吸引馬韓聯軍注意,派曹軍精銳“虎豹騎”,從兩翼夾擊馬韓聯軍,從而大破馬韓聯軍,取得了勝利。

    以上幾次戰役,均是曹操用奇謀致勝的典型戰例。陳壽在三國文獻中,給於曹操的軍事能力評價是比較準確的。

    “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其中,提到的“該韓、白之奇策”。說的便是兵仙韓信與殺神白起。曹操一生善用奇兵,善出奇策,與諸葛亮善於短謀相比,顯然要優秀的多。其成績與韓信、白起相比,也不狂多讓。

    結束語

    優秀的戰略軍事家的稱號,曹操還是配得上的!那些認為曹操能力很差的,也許是將《三國演義》中的戲說橋段信以為真。但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如果認真思考的話,也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演義雖然非常精彩,但是在很多地方卻經不起推敲。而曹操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個。如果真的很平庸,《孫子注》又怎會流傳後世呢。

  • 11 # 清風文史

    關於曹操的軍事及指揮水平,後世通常給予較高的評價,但也存在將曹操貶至一無是處的聲音。確實,縱觀曹操指揮的許多戰役,不難發現其中有許多對形勢的誤判、兵力部署不當等問題。這些問題常常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並險些使曹操多年積攢的"家底"毀於一旦。

    但是不管怎麼說,曹操的軍事指揮水平還是應當予以認可的。經過了一系列的戰爭,曹操不僅統一了北方,還確立了對蜀漢和孫吳兩大割據政權的軍事優勢,並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這種成就,不是僅憑運氣二字就能夠總結的。

    再者,《孟德新書》的面世,也是曹操在軍事理論層面優於常人的一個很好證明。雖然身為軍事統帥不應當只會紙上談兵,但如果只單純重實踐,而沒有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那也難成大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沒有閨蜜或者玩的很好朋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