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太嚴重了,好心疼,我怎麼辨別,我是不是因為缺少微量元素而導致番茄有臍腐病了? 盆栽養護的,有的植株有,有的植株卻沒有,是不是可以證明,是其他原因造成, (我土壤板結很嚴重不容易吸水,我知道這也是一個原因) 我會澆液體肥 (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會澆,一小瓶蓋30L的水) 有機,無機液體肥混合著使用 感覺不會缺少微量元素啊
24
回覆列表
  • 1 # 野戰大鯰魚

    番茄青果實時最易發病病斑發生在果實頂端臍部,即花器殘餘部位及其附近,故稱臍腐病發病部位的番茄肉組織崩潰收縮呈顯著扁平狀受害番茄青果的健全部位提前變紅病部在潮溼條件下,往往被腐生菌侵染,在病斑上產生墨綠色黑色或粉紅色的黴狀物。

    土壤及植株水分供應不及時,葉蒸騰量加大,應輸送到果實的水分會被葉部奪取果實臍部首先受到乾旱的影響,表現失水,組織壞死,造成臍腐病。

    防治方法:①保證水分均勻,尤其在溫度極劇上升的夏季,澆水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②過黏過沙的土壤種植番茄,請注意結合深耕多施有機肥,以利改土保水③合理施肥不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和濃度過高的肥料,以免傷根忌過多偏施氮肥坐果後30天內,增施鈣肥,如10%過磷酸鈣0.1%氯化鈣或0.1%硝酸鈣進行根外追肥,從初花期始,每隔15天噴一次,能收到良好防效。

  • 2 # 雞湯劉小哥

    臍腐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人們常說由於缺鈣造成果實組織壞死,而北方土壤多呈微鹼性,土壤中鈣元素並不少。所以,造成番茄臍腐病的原因很可能是以下幾點:

    一是生育期間水分供給不均或不穩定。尤其乾旱情況下,或根系吸水能力弱時,或忽旱忽溼,水分供給失衡,果臍部爭奪不到水分使其生長髮育碰壁,導致果實大量失水,果肉壞死,形成臍腐。乾旱條件下噴灑波爾多液發病重。

    二是缺鈣。臍腐病的發生期是在開花後的12-15天,這一時期果實體積增長相對較快,對鈣的需求量較大,容易引起區域性缺鈣,導致臍腐病的發生。

    三是光照弱,生產時間長,土壤含水量高也會引起臍腐病。

    四是施肥不當。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肥料使用過多、距根系太近,引起燒根,使根系吸水受抑制,造成生理缺水,這也是發生臍腐病的重要因素。

    五是田間管理不善。耕深不夠,鬆土層過淺,土壤板結,使根系難以下扎伸展,影響水分吸收。前期澆水過多,坐果期乾旱缺水,中耕鬆土不及時等,都會造成水分失調。高溫、大風天打叉,傷流過多也容易引起生理缺水導致發病。

    六是沙質土壤或黏重土壤易發病。

    由此可見,果實缺鈣並不一定是土壤中缺鈣引起的。因為土壤中的鈣是以鈣離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而鈣離子很容易與土壤中的磷酸根離子結合形成沉澱,造成缺鈣的假象,土壤中含鉀量過高,也會對鈣的吸收造成拮抗。若含氮量高,銨離子也易與鈣離子發生拮抗作用,導致植株缺鈣。

    防治措施:

    1、應結合土壤狀況深耕多施有機肥,增強保水能力。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或施用肥料的濃度過高。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整地施用過磷酸鈣。追肥時應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勿偏施氮肥。

    2、番茄定植前應對土壤提前灌水滿墒,早春定植時不宜澆大水。結果期保證水分供應,當溫度升高切勿缺水乾旱。

    3、生產中期及時打叉,摘除病老黃葉。不僅利於對鈣的吸收,也利於植株通風透光。注意進行疏花疏果,花序上坐果過多的,要適量摘除一些,一般保留基部4-5個坐果早的好果,不僅可減輕果實間對鈣的爭奪,也利於提高果實的整齊度和商品性。

    化學防治:

    坐果後一個月內是吸收鈣的關鍵時期。噴施鈣硼肥+沃豐素能夠有效補充植株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同時避免畸形果的出現。

    溫馨提示:

    不要為番茄上色而控水。有的菜農為了促進番茄轉色成熟,習慣棚內乾旱一點,但容易導致土壤水分不足,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就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特別是鈣元素。若植株長期處於高溫乾旱的環境中,就會出現缺鈣的症狀,臍腐病就發生嚴重。所以應保持適宜的土壤溼度。

    若缺硼,即使有鈣番茄也不能利用,仍然會發生心腐、臍腐等生理性病害。所以補鈣的時候一定不要忽視配合施硼。

  • 3 # 碼農遊者

    番茄臍腐病目前沒有好的生態方式治療,重點還是在培植過程中做好防治。

    造成臍腐病的原因主要是水分供應失調、缺鈣、缺硼或者氮營養過剩。

    針對於這些病因,在培植養護過程中,我們透過以下4個方法做好防治:

  • 4 # 濤聲依舊II

      番茄臍腐病又稱蒂腐病,屬生理病害。初在幼果臍部出現水浸狀斑,後逐漸擴大,至果實頂部凹陷,變褐,通常直徑1—2釐米,嚴重時擴充套件到小半個果實;後期遇溼度大腐生黴菌寄生其上現黑色黴狀物。病果提早變紅且多發生在一、二穗果上,同一序上的果實幾乎同時發病。

    番茄臍腐病發病規律:

      生育期間水分供應不均或不穩定,尤其乾旱時,水分供應失常,番茄葉片蒸騰消耗所需的大量水分與果實進行爭奪,或被葉片奪走,特別當果實內、果臍部的水分被葉片奪走時,由於果實突然大量失水,導致其生長髮育受阻,形成臍腐。也有認為是番茄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鈣素和硼素,致使臍部細胞生理紊亂,失去控制水分能力;或土壤中氮肥過多營養生長過旺致土壤缺鈣,果實不能及時得到鈣的補充,如果實含鈣量低於0.2%即引致發病。此外,乾旱條件下噴灑波爾多液發病重。

    番茄臍腐病用什麼藥好:

      可噴灑1%的過磷酸鈣,或0.5%氯化鈣加5ppm萘乙酸、0.1%硝酸鈣,從初花期開始,隔15天1次,連續噴灑2次。

    番茄臍腐病的防治方法:

      (1)地膜覆蓋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對穩定,能減少土壤中鈣質養分淋失,是預防本病方法之一。

      (2)適量及時灌水,尤其結果期更應注意水分均衡供應。灌水應在9—12時進行。

      (3)選用抗病品種。果皮光滑、果實較尖的品種較抗病。

  • 5 # 穿行世界的風

    1、澆足定植水,保證花期及結果初期有足夠的水分供應。在果實膨大後,應注意適當給水。

    2、育苗或定植時要將長勢相同的放在一起,以防個別植株過大而缺水,引起臍腐病。

    3、選用抗病品種。番茄果皮光滑、果實較尖的品種較抗病,在易發生臍腐病的地區可選用。地膜覆蓋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對穩定,能減少土壤中鈣質養分淋失。

  • 6 # 菜鄉小單

    要了解番茄臍腐病病,咱們就要先了解它的發病機理,為什麼發生這種病?番茄臍腐病是生理性病害,也就是說它不是因為各種細菌真菌病毒以及蟲害引起的,而是因為自己生長過程中管理不當或者缺素引起的病害。在我國露地種植和溫室栽培中普遍發生,多發生在結果盛期較大的果實上,現在番茄臍腐病越來越多,這種病讓番茄失去商品性。尤其是一些皮比較薄的西紅柿,很容易因為管理不當出現高溫灼傷。那我們說一說番茄臍腐病的症狀、原因及防治方法。#記錄學習時光#

    一、番茄臍腐病的症狀

    番茄幼果和青果時,臍部形成水漬狀,暗綠色病斑,逐漸變成褐色或黑色,嚴重時,病斑擴大至半個果面,病部果肉崩潰收縮。在溼潤條件下,因病生菌寄生,而形成黑色或紅色黴狀物。

    二、番茄臍腐病的原因#學習研究#

    1、番茄在一段時間內水分充足,生長旺盛。如土壤水分突然發生變化,出現缺水時,使青果臍部大量失水而引起組織壞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溼度忽大忽小,忽幹忽溼。#三農小分隊#

    2、番茄在生長髮育過程中缺少鈣元素,細胞壁變薄,引起臍部細胞生理紊亂,引起臍腐病發生。

    三、番茄臍腐病如何防治

    1、加強番茄的田間管理,採用地膜覆蓋栽培可以穩定土壤水分,促使根系發育,增強植株吸水能力,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團粒結構,增強土壤蓄水能力。

    2、增施鈣肥。在番茄移栽前,對臍腐病發生重的酸性土壤中,畝施石灰50-75千克,均勻撒入地面,尤其是常年使用化肥過多,完成的土壤酸化,效果特別顯著。

    3、過量使用鉀肥,造成鉀元素和鈣元素的拮抗作用,影響了鈣的吸收。

    鈣元素作為番茄中僅次於氮磷鉀的肥料,對番茄的生理作用非常大。鈣元素的吸收是透過作物蒸騰作用的拉力實現轉移的,如果一旦土壤中缺水,像這個高溫季節蒸騰作用過大,消耗的水分過大,容易造成植物的缺水。沒有水分,植物的蒸騰作用進行的慢,鈣在植物體內轉移的慢,造成番茄的缺鈣現象。像臍腐病,日灼病都是這種原因造成的。

    可以在春季定植番茄的時候,提前補充鈣肥。最好是硼鈣肥同補,因為硼鈣能實現協同作用,便於鈣的轉移和吸收。切記鈣肥和鉀肥同時使用,會產生化學反應,影響鈣的吸收。

  • 7 # 新疆麻子姐

    土壤及植株水分供應不及時,葉蒸騰量加大,因術中到果實的水分會被葉部奪取果實臍部這是受到乾旱的影響,表示失水,組織壞死。

  • 8 # 雲來生活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番茄臍腐病又稱為蒂腐病,番茄在染病後,果實會出現黑斑,甚至腐爛。所以在種植時,應適當給水,並覆蓋地膜,預防水分蒸騰,同時根外追施鈣肥,增強抗病力,並噴施綠芬威3號或硝酸鈣及愛多收藥劑。感謝你的提問,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 9 # 農業資訊

      

      臍腐病,是生理性問題,無法治癒只能提前預防。

      此病是由水分供應失調、缺鈣、缺硼等原因導致的生理性病害。

      一般在第一果穗座果之後,植株處於生育旺盛階段。遇乾旱,特別是大棚栽培的,為預防灰黴病或菌核病的發生,採取降溼栽培措施,當葉片蒸騰需消耗大量水分,導致果實,特別是臍部的水分被葉片奪走時,造成果實內部水分失調,果實的生長髮育受阻,形成臍腐。

      也因偏施氮肥,造成植株氮營養過剩,植株生長過旺,使番茄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鈣和硼,致使臍部細胞生理紊亂,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引起臍腐病的。有時沿江的砂壤土,因土壤含鹽量較高,也易引發缺鈣的生理障害,一般在土壤中硼的含量低於0.5ml/L,或果實中鈣的含量若低於0.2%,均易引發臍腐病的發生。

      此病喜高溫、乾旱環境。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發病盛期為5~9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座果後1個月 。偏施氮肥、土壤有機質少、土壤乾燥、土壤含鹽量高的田塊發病重。

      年度間番茄開花結果期高幹旱天氣多的年份危害重。

      臍腐病只危害果臍部,病部一般情況下不腐爛,沒有黴層(也有腐生菌繁殖的情況)和沒有臭味,其它部位正常。

      坐果後葉面經常噴霧鈣肥,可以混合其它農藥一起打藥,追肥要平衡施肥,減少氮肥用量。氮肥和鈣肥有拮抗作用,氮肥多了,根系吸收鈣肥不好。澆水肥要小水勤澆,均衡供水肥。

      防治番茄臍腐病的方法主要有:  (1)採用地膜覆蓋。  地膜覆蓋可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對穩定,減少土壤中鈣的淋失,從而能有效地預防臍腐病的發生。  (2)適量及時灌水。  番茄正常生長髮育需要大量的水分,應根據土壤的乾溼度及植株的生長情況及時補充水分,保持土壤水分的均衡供應,特別是果實開始膨大後,更應保持土壤溼潤。如果需要灌水,宜採用夜間灌跑馬水(特別是高溫乾旱季節),以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  (3)合理施肥。  包括基肥充足,並特別注意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改良土壤結構,提高保水能力。在追肥時,儘量使用複合肥或腐熟的糞肥,切不可偏施氮肥。此外,據報道,番茄果實坐果後30天內是吸收鈣的關鍵時期,可根據實際情況噴灑1%的過磷酸鈣,或0.5%氯化鈣加5毫克/升的NAA(萘乙酸)、0.1%硝酸鈣及愛多收6000倍液,從初花期開始,每15天用一次,連續2次。

  • 10 # 小丹的日常生活vlog

    番茄臍腐防治措施

    1、應結合土壤狀況深耕多施有機肥,增強保水能力。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或施用肥料的濃度過高。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整地施用過磷酸鈣。追肥時應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勿偏施氮肥。

    2、番茄定植前應對土壤提前灌水滿墒,早春定植時不宜澆大水。結果期保證水分供應,當溫度升高切勿缺水乾旱。

    3、生產中期及時打叉,摘除病老黃葉。不僅利於對鈣的吸收,也利於植株通風透光。注意進行疏花疏果,花序上坐果過多的,要適量摘除一些,一般保留基部4-5個坐果早的好果,不僅可減輕果實間對鈣的爭奪,也利於提高果實的整齊度和商品性。

  • 11 # 許豪

    這個應該極早預防,如果用農藥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原生態的了!要想使用綠色食品,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你!

    1,深耕多施有機肥,保證水分充足。

    2,種植時應對土壤灌水,早春種植不宜澆大水。

    3,種植中期及時打叉,有黃葉摘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現在當紅APP你要解除安裝一個你會解除安裝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