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奇怪故事
-
2 # 夜宿長刀
曾仕強:極高明而道中庸
以人為本、為政在人、以德化人的“中道”思想,歸納起來,有下述五個重要的原則。
1.修身
能力較低的人,最起碼要做到獨善其身,儘量做好自律,自己約束自己的言行;能力高強的人,就應該推己及人,以求兼善天下。我們推行能者多勞的原則,必須以自己的智慧與道德為基礎。因為一個人唯有既賢且能,才能受到大家的真誠擁戴。
2.親民
管理者在職場中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品德來感化員工,同時在物質方面,最好不要和員工有太大的差距,這樣的管理者才具有親和力。
3.守中
人在物質方面的享受,並沒有止境。身體的慾望傾向是十分危險的。倫理道德的力量很精微,我們稍有疏失便會使之蕩然無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為了避免發生錯誤,必須時時刻刻致力於守中,也就是尋找合理點,並堅持實踐。“中”即合理,堅守合理便是守中,人人守中,目標才能夠一致。
4.中道
管理者由修身開始,謹慎守中以求親民。這種修己安人的管理途徑,即為中道。自堯帝以來,中華民族悉以中道為立國的根本,歷代興衰,也都是得中、失中的結果。五千年來,這個中道傳統一脈相傳,後人便稱之為“道統”。我們講求合天道而尊重人性,並且力求一以貫之,共同以天下太平為目標。
5.和諧
孔子當年所說的“世界大同”,相當於現代的“地球村”概念。只有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才能使世人真正感受到中道文化的和諧與可貴。因而促進世界大同,才是人類之福!
正本清源,中便是合理。凡事求合理,即為中庸之道,現代稱為“合理主義”。追求合理的途徑,便是中道。凡事講求合理的國家,稱為“中國”。因而,只有那些力求無一事不合理的人,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
3 # 蘭筆痕
中庸之道是先秦·孔子《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談中庸,必須要談道,道離不開目標,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失去了意義。中國聖人的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談中庸要談到讓大家可以實踐為好,也就是現代的接地氣。
再就是,庸的基本詞義是需求,是追求目標過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間互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量與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飯要七成飽,就是人和食物之間的互動的量。比如要寬容,就是人與人互動中情緒的表現量在中度。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的,但將情緒控制在一個度裡還是可以修煉的。
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儘性。
-
4 # 微光愛分享H
有個簡單一些的解釋:不偏謂中,不易為庸。
對映到現實生活中,在做人的道理上,中庸之道就是不走極端且堅持原則。這樣的人,你我都會喜歡的。
-
5 # 思想者345
中庸之道是做事不偏激,不消極!走正確的道路!而不是人們認為的牆頭草兩邊倒的那種為人處世原則。那種兩邊討好,沒有主見的人聖人怎麼會去宣揚呢?把握中性原則更好的處理事情才是真正的的目的!所以我們做事的原則是處理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中立觀望!左右討好!
聖人之言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更好的處理問題而發聲的。卻被小人們用來歪用,曲解其意!實乃應了那句“道可道,非常道。”了!
-
6 # 山河先生看手相
中庸之道的釋義: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庸之道,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
7 # 我酸了哈哈
我不懂什麼深詞文化,在國家經濟農民難過日子,允許放砍山林,民以食為天,價格平些要生活,不以環保藉口堵住人民,自然生長速快,半點不傷環境,讀死書去壓住農民利益,多少人無工幹,無錢買生活東西,切合實際,惡的要些抽水都可以,壓久必亂反,故應尊重勞動人民應屬本分財產,利益,民富民保護富強,團結,賊來團結起來包圍打!尊民更愛國,要從利益真正得到,不是我怕了不敢講,
-
8 # 王者書院
中庸之道,是一個成語,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出自《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拿生活中運用了“中庸之道”的一些人做舉例:比如你買了新房子入住進去後,房子出現了質量問題,你向物業多次反應得不到解決,之後就想辦法反應給當地當官管理部門,同樣一個部門兩次找兩個人的接待態度完全不同,第一個人推諉說你找一下某某部門,這個事不歸我們管,或者告訴你按程式你應該先去哪個部門(他的推諉沒有差錯,因為他是按規定辦事)。
而第二個接待的人卻很熱情的把你的事情記錄下來,並給你出解決辦法,並答應你局長來的話一定反應上去,已做公平處理。很顯然第一個是按規矩辦事,而第二個完全是在按人情事理辦事,通人情更接地氣,並堅持了他為民解憂的初心和職責,顯然第二個更受領導愛戴(如果領導也是堅守中庸之道的人)受民眾愛戴。
再比如夫妻之間的爭吵,男方雖然佔理,但是大部分女人是感性的(情緒波動由於自己的感受決定)所以一味跟自己老婆講理的往往越講理感情越淡,而聰明的男士則是早早把錯誤歸結到自己身上好生哄著自己老婆,哄高興了在返過來說這件事,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感情也越來越深
以上兩種舉例實指中庸之道的兩個特性:尊重自己崗位得職業道德要求辦事的態度,更人性化的處理問題,和觀察自己所交涉物件理性對待,不已對錯為標準一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做事態度
-
9 # 寒嬌
什麼是“中庸”之道?
看到這個問題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答案,中庸之道在現代人看來只不過是一個成語而已,解釋意思就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出處的話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庸也》。《論語·庸也》: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的近義詞有:不偏不倚;反義詞有:厚此薄彼、偏聽偏信等。單從字面意思來看,這樣說大家一般都可以搞清楚什麼是“中庸”之道了。
可是“中庸”之道究竟是講了什麼道,又究竟是說了什麼理,似乎還是沒有太明白。要想把“中庸”之道徹底搞清楚,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首先就必需瞭解一下孔子和孔子的思想學說。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而儒家學說在本質上是一種倫理學,主要思考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孔子學說中有人就總結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首先提出了“仁者愛人”的學說。講“忠恕之道”與“隨心所欲不逾矩”。講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義:同"宜",指行為適合於"禮"。用"義"作為評判人們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智:同"知",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信:指待人處事誠實不欺,言行一致。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有寬恕、容人之意。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指人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我們再來看孔子當時所處的時期和環境。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所處的時期是我國古代 的春秋時期,當時周王朝衰弱禮壞樂崩,諸侯稱雄,各諸侯國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紛爭不斷,正常的統治關係被打破,社會動盪不安。孔子認為當時的社會需要建立一個,正常的人與人,諸侯國與諸侯國及周天子之間相處融洽的和諧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會就會穩定,不再動盪不安,於是就著書立說,並且辦學傳授他的理論學說。,周遊列國宣揚自己的學說。其中“中庸”之道就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孔子用多重話語闡明什麼是“中庸”之道,他曾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者“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為人處世,要順於己心,要合於世理,全賴“中庸”二字。意思就是說:所謂“中庸”,即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合乎情理者,可為之;然不能為之太過。逆於社會執行之規則者,則堅決不能為。《中庸》第一節開宗明義“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之道”就是讓我們迴歸本源,找回天性,心靈達到純淨純善的境界。中庸之道是讓我們修學,擺脫迷惑,返樸歸真,明白人生的真相,做一個有覺悟、有智慧,遵循天道規律的人,內心通悟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中庸之道,與生活息息相關,一刻也離不開,只要離開了中庸之道,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麻煩和煩惱。“中庸”之道就是孔子的處事之道,是孔子處事的方法論。
其次就是來了解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中庸》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中庸”之道是儒家人生哲學的核心,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在《中庸》這本書裡給了答案。《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自然稟賦是天性。“率性之謂道”是說人們順著自然本性做事就是道,修道之謂教”是說按照修行的原則自我管理約束脩煉提高的真實過程。儒家認為的道是天道其核心是誠,是真實無妄的狀態。認為人道要與天道相契合,主張“德治”,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子思,《中庸》講述儒家的思想主張,“中庸”之道也是儒家的處事之道。是儒家處事的方法論。
-
10 # 慕亭衣
何為“中庸”之道?
《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儒家文化的《中庸》指出: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
據資料記載,中庸之道包含三層理論:
一、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二、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
"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裡變化),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何為中庸之道?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個人理解是用心。
用心待人,你會收穫真心。
用心處事,你會發現整件複雜的事都會化為容易,最後化為零煩惱。
不與他人爭執,不與他人計較。
以和為貴,坦誠相待。
不偏不倚,折中調和,是人修為的一種最高境界。簡單的說,就是學會自我管理,順應自然規律,時刻保持克制和正氣。保持自我心態的和諧、與環境的和諧。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後與地合二為一。活著的人與天相互影響、相互鬥爭,活的好的人與天合二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的不好的人,與天鬥鬥不過,最後與地合二為一。到底如何與天相處,聖人云:順勢而為。無為而治。
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這一主題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自然稟賦是天性。"率性之謂道"是說人們順著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謂教"是說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則去進行修治。
如果你有興趣,讀一讀《中庸》,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噢。
-
11 # 上善若水689
首先,孔子認為“中庸之道”是德,我們的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於人性。
就是要以人的內在要求,人性、本心為出發點和根本價值依據,在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環境中尋求“中道”,也就是使內在要求,在現有的外在環境與條件下,得到最適宜的、最恰當的、無過與不及的表達與實現。這也就是《中庸》所謂“致中和”、“合內外之道”。如果人們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處地這樣做,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既是一種倫理學說,同時也代表了一種思想方法,強調內心之“中”與外在之“節”的準確契合,以達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則是適度,無過不及,恰到好處。追求中常之道,內外協調,保持平衡,不走極端,這樣一種思維方式使中華民族形成了一種穩健篤實的民族性格。對我們幾千年的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後,我認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生命,自然,皆以“中庸”為常態,行乎中庸,就是與道全一,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與自由。所以,孔子要將中庸視為最高的道德標準。
人的本能是自私的,任何人無法保證自己絕對沒有一點私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在剛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這樣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後天的努力、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不一樣,品行也就有了好與壞之分。
最後,我建議大家,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有個分寸,懂得適可而止,一陰一陽之謂道。運用中庸智慧協調好底線和理智下的原則。善良是人的傳統美德,但是如果一味的善良過度,沒有分寸沒有底線的善良,卻不考慮周全,不能與智慧相結合,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
-
12 # 啊溼地
中庸之道,不是現在我們對人和事的不偏不倚,明哲保身的中立態度,它是儒家推崇的中心思想,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本體是誠,至誠至善,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它闡明瞭學習的方式和做人的規範,至尊,至孝,至誠,至仁,至愛,至德,至真,至和是人追求的修養目標,它的三原則是:慎行,寬恕,誠信,其實質是按照人的真善誠才處理事物於無聲無息之中。
-
13 # 王年平
中庸之道是什麼呢?
很簡單,中庸之道,關鍵在中字上。中字的意思,就是不上,也不下,取中間為好。中間之道就是中庸之道。
所以我們做事,辦事都要掌握好一個度。那就是:不能不及,也不能太過。這就是中庸之道。
-
14 # 香山劍客
中庸並不是現代人認為的迂腐酸不拉及的,真正的中庸是一種最健康最和諧的狀態!中者,長久之道,恆久之法,盈則虧,滿則損,唯有中者恆久。
-
15 # 雲水禪心
中庸之道就是做什麼事都要保持在那個中的位置,不上不下,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正好在那個中的位置上,我們生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叫中國人,中庸之道就是為人之道,做人做事都要保持在那個位置,比如吃飯,吃多了會撐,吃少了會餓,就在中間那個位置正好,所以中國的中庸之道非常適合我們每個中國人
-
16 # 小宇愛讀書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建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是說人的道德如果能達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實現,而是很難實現。為什麼?因為中庸沒有量化的標準,只能靠我們自己來感悟。如果將中庸進行量化處理,那中庸就容易實現了。
談中庸,必須要談道,道離不開目標,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失去了意義。中國聖人的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談中庸要談到讓大家可以實踐為好,也就是現代的接地氣。
再就是,庸的基本詞義是需求,是追求目標過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間互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量與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飯要七成飽,就是人和食物之間的互動的量。比如要寬容,就是人與人互動中情緒的表現量在中度。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的,但將情緒控制在一個度裡還是可以修煉的。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裡變化),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釋為不偏不易的出處。展開來說,古人言"聖人不動情"即內心不發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始終是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此為中的狀態。動情時,也始終用平靜安寧祥和的內心來控制情緒,不被情緒所牽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標和修行標準。
-
17 # 居家老雜
《中庸》出自《禮記》,本屬於禮的一部分,其實講的就是為人處世之禮、之道,大到廟堂之上,小到茅屋之下。
什麼是“中庸”之道?
簡單說吧,一句話:按照該做的去做!不能僭越!
什麼是該做的?
符合自然萬物秩序規律,符合儒家倫理綱常,符合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處事準則。
例如:農民就要種地,工人就要做工,教師就要教書,學生就要上學;父親就要有父親的做派,晚輩就該有晚輩的樣子……
怎麼才能達到做到呢?很難做到!聖人也講自己做的不夠好。但要不斷的去努力,修行!
後來,逐漸又發展為理學。再後來,又有了心學。
致“中庸”——格物致人。
-
18 # 真如鐵
中庸之道是人之道,中庸的人有一種能力,遇事不糾結
生活,永遠不會虧待用心經營它的人,中庸的人善於經營人生。一、從現在開始,逼著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作息規律,中庸的人不是苦行僧,偶爾可以放縱一下自我,大欲傷身,小欲怡情,生活要有趣,但是要有度,適可而止是一個好習慣。
中庸的人要能時刻控制自己的脾氣,不失態!做到這一點非常的難,佛說這是降龍伏虎的異能。中庸的人做起來很簡單,給自己一個冷靜的空間,抽一支菸,或泡一壺茶,聽一首歌。等心情平靜了,在慢慢思考,再做決定。中庸的人相信,“你怎樣對待世界,世界就會怎樣對待你。”擁有一顆從容淡定的心,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一雙落到實處的雙手,腳踏實地的足跡。
中庸的人,往往保持謙卑的行事風格,遇事先聽聽別人怎麼說,絕不搶風頭,那是膚淺的表現,心中有數,才能三思而後行!不懂的事不瞎做,不明白的話不亂說。
中庸的人總是喜歡飯後走幾圈,儘量不要思考,欣賞路邊的風景很重要,效果就是心平氣和。
中庸的人都愛讀書,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卻從來不迷信任何人,盡信書,不如無書。中庸的人可以坦蕩的失去一切,但決不失去自我。
中庸的人善意的對待周圍的人,卻喜歡獨處,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我,那還有什麼意義?日三省吾身,有點苛刻,沒事的時候,反思一下自我,調整一下步伐,不失為一個好習慣。二、人生要有三種異能,放下,忘記和珍惜。中庸的人絕不做,改變企圖改變別人的妄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算是父母和師長,也只能循循善誘,決不能強硬幹涉。中庸的人往往健忘,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的無需糾結,能夠改變的,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沒有裡子,面子是沒有用的。
中庸的人善於在改變中堅持,人生需要的是及時調整自我的狀態,才能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庸的人更珍惜現在的一切,親人、朋友、健康還有事業和愛情。
中庸之道是人之道,中庸的人有一種能力,遇事不糾結,這不是灑脫,而是一種看開了的無可奈何!人一晃就老,何必自尋煩惱?
回覆列表
你理解的中庸之道是什麼?
是誰都不得罪、和稀泥的老好人;還是兩邊都討好、毫無原則的鄉愿者?再不就是得過且過、碌碌無為,以此標榜自己隨遇而安、平庸度日?
還有一種理解,就是把中庸之道視作妥協之方,在雙方爭執不休、相持不下的時候,給出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
如果這樣去理解中庸之道,那麼就把中庸理解偏了,理解小了,也把自己活偏了,活小了。
什麼是“中”?
《中庸》裡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陽明先生說:"中"只是天理。
“中”是天下之大本,中是天理,天理即良知,良知即是心之本體,“無所偏倚,如明鏡然,全體瑩徹,略無纖塵染著”。
孔子認為“中庸”是非常難以企及的境界,“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聖賢之道,是聖賢才能企及的境界。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指在每件事上、每一個當下,都能依良知而行、循天理而為,知行合一,素其位而行。
陽明先生就是踐行中庸之道的一位儒家聖人。
遙想當年,面對寧王朱宸濠的叛亂,當一眾朝中官員還在猶疑、觀望,糾結該站位哪邊的時候,陽明先生不顧赤族之禍,召集義兵,高高豎起擒賊大旗,堅守為人臣子的那份忠義之道,履行為父母官的那份仁愛之職。
試問,若非良知清澈的人,誰能像陽明先生那樣,在大是大非、大仁大義面前,當行則行,當止則止,放下心中一切掛礙,勇於擔當,挽江山社稷於將傾,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呢?
所以,真正的中庸之道,並非老實無能,也非油滑機巧,而是浩然正氣、義無反顧——為祖國為人民,直下擔當,在所不辭!
我們身處今天的社會當中,周圍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抱怨,抱怨人心不古,風氣敗壞,金錢至上。作為我們個人,身處當下,不妨問問自己:聖人處此,更有何道?與其抱怨不休、浪費此生,不如學習聖賢,立志朝向聖賢的境界,踐行真正的中庸之道,成就自己卓越的人生!
我們如此平凡,而又如此幸運,生逢盛世,牽手聖賢,有機會為時代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