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啊羊呀
-
2 # 禾頁老師
錯題本是用來做的。
這點毋庸置疑。
1.主動回憶,是一種強大的學習方法。如果錯題本,只是看。大腦處於一種鬆散的狀態,是簡單的知識回顧,炒冷飯。
心理學研究表明,用“看”或是“閱讀”的方法學習,只能獲得知識的10%。效率低,無趣。
而做錯題本上的錯題,就不一樣了。
做題時,學生需要主動回憶。
也就是在頭腦中調取出重要的概念和知識點,分析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從而完成正確解答。
主動回憶,是一種強大的學習方法。
“從自己的腦海中抽出重要的概念,而不僅僅是在頁面上閱讀或反覆重讀,這是主動回憶法背後的關鍵理念。”(《學會如何學習》)
有研究表明,如果多在學習中使用主動回憶法,學習效率會得到大大地提升,考試時,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所以,要儘量多在學習活動中多多使用主動回憶法,而不是低效地看。
2.透過限時,來提升做錯題的效率。錯題本上的錯題已經進行了整理、分類,而且有正確解答。如果只是看,特別容易分心和拖延。
看著看著,思緒不知不覺地就飄走了,開始開小差。
而做錯題,比看更有挑戰性。
人總是面對更有挑戰性的事情時,更能調動潛能,激發鬥志。
學生在做錯題本上的錯題的時候,還可以提高一個難度係數,也就是限定時間。
準備一個定時器,先規劃一下做這些題大概要用多長時間,然後開始計時的同時做題,在限定時間內做完。
這多麼像考試的時候啊。
有些同學,總說自己平時學得好好的,寫作業也能寫對,可一到考試的時候就緊張,平時會做的題一道也做不出來了。大腦一片空白。
這就是平時限時訓練少。
寫作業的時候也限定時間,習慣了,考試的時候也就不緊張了。衡水中學就總是用這種辦法。
限定了時間以後,“滴答”一聲,開始了,就容不得去胡思亂想了,只管錯題就是了。
如果沒有限時,大腦會想一些“哎呀,又該做題了,好煩哪!”“這道題做過好幾遍了,還總是錯,我真沒有用。”
哪怕只是去想一想你不喜歡的東西,這都會啟用大腦中一個被稱為島葉皮質的痛苦中樞。這可能導致拖延。
計時做錯題,讓自己沒有時間去想,立即就得開始做題,避免了拖延和焦慮。
3.練習得越多,越能理解。腦科學研究表明,“僅僅理解一個概念並不能產生一個大腦連結組。要創造出一個大腦連結組,你必須對這個新概念進行練習。”這也是做題和寫作業的意義。
練習得越多,越能理解所學的知識,記憶也越深刻。
有句話叫,熟能生巧。同樣道出了練習的重要性。
對於錯題本上的錯題,光看是不行的,一定要動筆做。
因為是錯過的題,肯定是自己的某個知識盲點或思維漏洞,所以還可能錯,解決的辦法就是多做。
我的一個學霸學生,說他錯題本上的錯題,基本上都是做六七遍。
錯的都會了,分數也就高了。
原來,勤奮是最好的努力。
-
3 # 矛盾的統一體
錯題本先用來做,再用來看。
每一次考試後,把試卷上的易錯題、典型題、熱點題、難點題進行篩選,篩選出,老師評講時,是懂非懂的,還需要進一步消化鞏固的題,剪貼在改錯本上,把最終的正確結果寫在題目旁邊,不要在老師講完後,馬上做錯題,因為這時做題更多的是憑記憶或完全按老師的思路來做,沒有自己的思路,無法檢驗是否真的掌握。應該過幾天或一個星期的時間,再獨立做這些題,如果能順利做對,說明已經理解掌握了,如果做得過程中卡頓或者做錯了,就能暴露哪些已經掌握,哪些理解錯了,這時再及時問老師、問同學,印象深刻,就能基本掌握了,但過幾天,還得溫習鞏固一下,才能牢固掌握。
每一次大考,譬如,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中考、高考等,一般考試範圍都比較廣,包含很多內容,有時是幾章、有時是幾本書,考試前複習時間有限,資料和試卷堆積如山,不知從哪裡入手?而改錯本上儲存的都是精華,使用價值極高,可以看改錯本,複習方便、效率高、效果好。
-
4 # 阿清小生活vlog
#錯題本是用來看還是做
看到我之前回答的,都說錯題本是用來做的。我想說
-
5 # 漉言米諾
其實在一開始做錯題本時,就應該把自己當時做錯的地方或者沒想到的思路用特殊顏色的筆標記出來,這樣很方便以後複習,因為我就是這麼做的。實在沒有必要重新做一遍,那樣真的很浪費時間,如果重新在做一遍題那還不如不做錯題本,直接買練習做。複習時只要稍微在腦子裡過一遍題就OK,然後閉上眼睛想一下做題思路就好,哪裡卡殼了就停下來,去看看筆記。其實我建議如果是自己薄弱科目做的筆記最好根據大腦記憶曲線進行復習和鞏固。我這裡有針對英語單詞記憶複習的週期時間可以告訴你。
一開始被完所有單詞過5h複習一次,接著30h複習一次,然後12h、一天、二天、四天、七天、十五天。這是本人親測有效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絕對有效。個人覺得這個複習週期時間對其它科目應該也適用吧!好了,說了這麼多,相信樓主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加油哦!!
-
6 # 古月丹心
不管是看也好,做也罷。關鍵是要記住你錯在哪裡,知識點是否完全掌握,解題步驟能否流暢書寫不卡頓。
有些人記性不好,比如化學知識點眾多,各種官能團,反應式子應接不暇,那麼記性不好的學生往往需要更多次的記憶才能加深印象。對於這種零碎知識點多的學科,比如化學,生物等來說,還是多看更為好。
如果是解題步驟不熟悉的話,那麼還是應該多做,形成該部分知識點的板塊記憶。比如物理解題步驟等,要把每一個步驟牢牢記住,才能在考場上毫不費力。
還有些學生,基礎特別棒,經常翻看錯題筆記,能夠記在心裡,這類學生不管是什麼科目當然還是看更好,可以節省更多時間,多去刷題,從刷題中記憶,從錯題中找出出自己的薄弱部分,經常看,經常總結錯題,再經常刷題往復,不必再在錯題上來回做。
-
7 # 吳鳳琴老師
1、錯題能抄的就抄, 浪費時間的直接剪下來貼上。
2、不是每一道錯題都要抄 而是抄有價值的經典題。
3、不計算錯誤 ,看錯題目 ,一些泛泛的錯誤,不需要抄。
4、抄錯題,要抄思路錯的, 純粹不會做的題。
5、抄錯題,自己要主動的認為有必要抄 ,而不是老師留作業去抄。
6、最好是孩子自己抄 ,中考高考的學生,實在沒時間, 可以家長帶勞一部分。 其他年級一律自己抄。
7、抄錯題,不要下面把答案抄下來, 否則沒有意義。
8、第1遍抄錯題,可以留好空白, 過10天半月,再去重做 。不會做的做好標記 。這就是你可能會終身不會做的題, 一定要完全徹底的把它搞懂。
9、錯題不僅僅做一遍 ,而要做兩遍 ,三遍甚至多遍。
10、不要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這句話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不容易 。很多學生不僅僅在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他會摔倒一輩子。
11、做題會犯錯很正常 ,人生的道路上也會犯錯 ,但是犯了錯 ,要知道為什麼錯 ,才有可能能改掉。
12、錯題只抄題幹, 留下空白。
13、可以把錯誤原因以及答案解析過程寫到背面。
-
8 # 水木視點
錯題本並非一定都要去做!錯題本一般是典型的題型或一類易錯知識點的集合,但並非這樣的錯題一定要每次都去做,我們只需每次能分析清楚易錯點在哪,然後舉一反三多訓練幾次。將這個知識點掌握住,才是目的!何必每次要一遍一遍的去做呢,沒有意義,浪費時間!
-
9 # 魚兒暖暖
錯題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示自己別犯重複性錯誤。錯題本可不是用來擺樣子的,我們必須要經常翻看,並且要針對多次出現的錯誤進行反覆練習。建議大家在製作錯題本時,不要只是就題論題,要學會舉一反三,並且要分析出自己的錯誤思路和出題者的出題意圖,這樣才算真正的弄懂弄通。對於概念性錯誤,要經常拿出來翻看,不斷強化記憶。對於一些思路上和技術上的錯誤,必須要動筆反覆練習才能過關。
-
10 # 迴圈複習朱老師
很多同學都記錯題本,可是據統計98%的錯題本都是擺設,你們真的知道錯題本要怎麼用才能提高成績嗎?
錯題本不是記的越細緻越漂亮越好,很多學生錯題本記的很漂亮,但是基本不看,考試前拿出來左翻翻右翻翻,折騰幾個小時結果考試出了錯題本上的題目還是做不出來。
想要透過記錯題本提高成績,必須要保證錯題本上的題目隨便拿出一道都會做。我問過很多學生能不能做到這點,基本上都涼了。都講這個太難了。其實做到這點並不難,只要按照朱老師的方法記錯題本就能做到。
首先準備兩個本子,一個用來記錯題,記住這個本子只記錯題,不寫答案。並且要像記日記一樣標註所記錯題的日期。
另外一個本子是複習用的,每天抽出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複習錯題,複習分兩個部分,第一步,拿出前兩天的錯題重新做一遍,如果不能做出來再拿出答案來看。如果是自己獨立做出來的就再這道題目後面標記一個對號,如果看了答案的就標記一個錯號。
第二步翻看前面所有日期的錯題,找5道標記錯號的題目重新做一遍。如果獨立完成就在旁邊加標一個對號,如果不是就再標一個錯號。
當一個題目被標記四個對號這個題目就可從你的錯題本里畢業了。
按照這個方法,被標記四次對號的題目你是不會輕易忘記的。
上面是我講錯題本的影片。我觀察詢問過所有的考上985的學生,都有錯題本。下面是重點:“他們錯題本上的題目如數家珍,每一道本子上的題目拿出來他們都會做。”
為什麼要記錯題本,是為了解決這道錯題,解決這道錯題的標準不是他在你本子裡,你分析得多清晰,答案記的多詳細,唯一標準是這道題目再次出現在考卷上的時候,你能把他解出來。
你能做到這點嗎?幾乎所有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存在錯題原題出現還會錯的情況。
這是為什麼呢?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會對學習的知識自然遺忘。
艾賓浩斯本尊
這老頭告訴你想要把知識學到自己腦子裡,要的是對抗遺忘
對抗遺忘的最好方法是反覆記憶,
錯題本而言,可以反覆做,也可以反覆看。
一道錯題,理論上要重做4次才能記得住。
你學會了嗎?
-
11 # 阿5小豬豬
學生做錯了題,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知識點沒有掌握透徹,二是所謂的粗心大意,三是沒有讀懂題意。下面我分別就這幾點論述一下。
對於知識點沒有掌握透徹,那我們就需要把這個知識點教會學生,讓他能運用,舉一返三。例如:教一年級學生數學公式“加數+加數=和”,“未知加數=和-一個加數”時,要讓學生會運用。讓學生能快速做出類似題目。比如( )+18=32。學生能快速知道( )=32-18=14。這樣下次遇到類似題目,肯定不會錯了。
對於粗心大意,大部分學生是在計算題或看錯題意上。這需要經常聯絡口算心算,從低年級開始,每天出幾道計算題,儘量又快又準。鍛鍊時間長了,計算題一般不會出錯的。對於看錯題意,需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養成注意力集中,特別是寫好字能鍛鍊注意力的。
對於讀不懂題意,這點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識字不多,本身理解能力有限,隨著識字量增多,理解能力會好點。但是但凡從小喜歡閱讀的孩子,他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都會超越同齡人。而且其他學科學習也不差。所以從小養成孩子課外閱讀重中之重。
總之,我覺得孩子做錯題了,首要的是及時改正,看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對症下藥。而不是把他記下來,再練習同樣的題型。這是為了考試而做題,不是為了知識而做題。記得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我是在大山裡的農村學校,課堂練習冊都沒有,只做過課本上的習題,一直到五年級,每學期只有期末考試,我到五年級畢業考試數學滿分,語文九十多分。到了初中,仍然沒有課堂練習,每學期只多了一次期中考試,中考我清楚的記得數學118分,滿分120分。其他科目也取得了優秀的分值。這是我上課認真聽講,吃透每個知識點得來的結果。並不是大量刷題,錯了記錯題本。
加油吧!同學,努力一定終有回報!
-
12 # 會笑的月亮
錯題本是用來把你做作業時錯了的題做一次,重新用一個本子做一次或抄一次,以鞏固知識。因為你不會做,所以要多做一次,勤能生巧,遇到這種題時,翻翻錯題本,看看,你就會了。
-
13 # 思維智慧
錯題本先用來做,再用來看。
每一次考試後,把試卷上的易錯題、典型題、熱點題、難點題進行篩選,篩選出,老師評講時,是懂非懂的,還需要進一步消化鞏固的題,剪貼在改錯本上,把最終的正確結果寫在題目旁邊,不要在老師講完後,馬上做錯題,因為這時做題更多的是憑記憶或完全按老師的思路來做,沒有自己的思路,無法檢驗是否真的掌握。應該過幾天或一個星期的時間,再獨立做這些題,如果能順利做對,說明已經理解掌握了,如果做得過程中卡頓或者做錯了,就能暴露哪些已經掌握,哪些理解錯了,這時再及時問老師、問同學,印象深刻,就能基本掌握了,但過幾天,還得溫習鞏固一下,才能牢固掌握。
每一次大考,譬如,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中考、高考等,一般考試範圍都比較廣,包含很多內容,有時是幾章、有時是幾本書,考試前複習時間有限,資料和試卷堆積如山,不知從哪裡入手?而改錯本上儲存的都是精華,使用價值極高,可以看改錯本,複習方便、效率高、效果好。
回覆列表
首先得明確錯題本的用途是什麼。
登記錯題,避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只有多做題才能讓自己從不懂到懂。
不管是看自己做錯的錯題,還是重複再做自己的錯題,都是為了克服這些錯題。每個人方法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