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加勒比海盜的書法攝影

    看中索尼(SONY)Alpha 7 II,推薦一隻全能鏡頭?

    答:我覺得索尼FE28-70 這鏡頭較為合適,不到兩千元,重量也輕,帶防抖,效能也不錯

  • 2 # 蛋白石綠

    我是個既喜歡相機,又十分愛好攝影實踐的人。我這樣看,針對某一題材的拍攝必須講究和追求所謂的“全”,才能很好地完成拍攝任務、得到較好的圖片。首先、攜帶的機身要儘量“全”,最好單反、微單各有一臺,以方便使用。比方我近期去拍攝一處園藝展,就曾考慮微單和單反都帶上都用上,但考慮索尼微單色彩還原不太準,最終只好帶上兩臺尼康全幅單反,這樣可以確保“萬無一失”。其次、鏡頭方面我也是儘量做到多攜帶,一般情況手中的14-24MM/2.8、24-70MM/2.8、70-200MM/2.8、85MM/1.4、60MM/2.8微距、19MM/4移軸,基本外出拍攝我都全帶上。這樣一來,可以滿足幾乎全部的拍攝內容需要,並且保證了圖片的高質量。但是,這樣一來問題和矛盾也凸顯出來了:以上這些大傢伙,外加腳架和兩種電池與充電器,分量已經可以把人壓塌累跨。為克服這一困難,我特意弄了一個帶拖輪的攝影箱包,大大緩解了壓力和重量。 說到這,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一般人說到哪到哪拍攝帶什麼鏡頭等等,大俠們都推薦或一支超廣角鏡頭比方說14-24,或一支24-70標準變焦鏡頭。但是,這樣的推薦與說法我是不太同意的,比方說70-200吧,一般情況大家嫌重基本不帶。其實這支鏡頭還是經常都能夠用上的,比方几年前我在泰山頂上拍攝日出,就缺乏這樣一支稍稍長些焦距的變焦鏡頭,所以拍攝很受限制。還有14-24與19移軸鏡頭,看似都為超廣角鏡頭,可他們的拍攝效果還是完全不相同的。一句話,攝影是苦活累活,但卻毫無辦法,因為喜歡。

    個人比較推薦,這個範圍的焦距覆蓋了最常用的人像鏡頭焦距,在70mm~200mm範圍內,有85mm、105mm、135mm、200mm,配合F2.8的恆定光圈,是人像創作中焦段最靈活、最自由的一支鏡頭,不論環境如何,手握著這支鏡頭,可以從容的在全身、半身、特寫等構圖中切換,遠近都可以掌握。人像拍攝這點絕對是這支鏡頭最重要的應用之一。

    很多論壇的新人求助帖裡,拍攝人像到底是買一支85mm定焦,還是一支F2.8大光圈的70-200mm變焦,簡直是年經貼,不斷伴隨著85mm鏡頭的更新以及70-200mm鏡頭的換代而此消彼長。佳能的EF 70-200mm F2.8L III IS USM是2018年末更新的,取代了已經發布很久的EF 70-200mm F2.8L II IS USM愛死小白兔鏡頭,新鏡頭被粉絲冠以愛死小白傘的名頭。

    這支鏡頭最顯著的進步是針對逆光條件下的拍攝,採用了佳能新一代頂級鏡頭上接近標配的ASC空氣奈米鍍膜,對於逆光時產生的鬼影、耀斑、眩光有著極其明顯的最佳化抑制作用。同場景對比,愛死小白傘的逆光拍攝效果要比愛死小白兔好出太多,基本上對著光源都很難拍出耀斑和鬼影,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耀斑、鬼影后期都較難以消除。

    人像攝影中逆光效果並不是要完全杜絕,很多情況下攝影師往往還想帶著逆光效果,但是伴隨著逆光出現的往往是大面積散碎顏色各異的耀斑和鬼影,如例圖拍攝時角度基本完全正對光源,眩光效果已經被明顯抑制,程度減輕了很多的同時,沒有出現任何的耀斑和鬼影現象,這對於人像攝影,尤其是逆光條件的拍攝來說,可謂新世紀福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羊肉炒茄子怎麼切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