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木子遙e

    1、大東溝海戰日本人全面使用下瀨火藥

    並沒有這回事。下瀨火藥雖然1888年就開發出來了,但一直處於測試狀態,日本國內也不能大規模生產。在1893年的測試中,引信問題始終無法解決。1894年海軍軍令部明確指示,在解決引信問題之前,下瀨火藥沒法作為艦炮炮彈裝藥使用。當時有試製的百餘發下瀨火藥炮彈,提議給戰艦使用,但沒有得到同意。

    另一角度來看,日本人建立下瀨火藥工廠的時間在甲午之後,做出合用的引信(伊集院引信)的時間晚至1900年。當然了不是說沒有伊集院引信就不能用苦味酸裝藥,但是伊集院引信主要改善的是安全性方面,而即使是配用了伊集院引信,這東西也很難說的上安全可靠,炸膛事故不少,導致對馬之前日本人從英國緊急進口了一批黑火藥炮彈。日方相關著作中,明確指出大東溝海戰時沒有用過下瀨火藥的有很多,其餘的也只是認為“有可能用過”。從常理推斷,日俄戰爭的炸膛事件很多,如果下瀨火藥大規模使用,沒有伊集院引信的甲午戰爭只會更多,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綜合來看,在甲午戰爭中日本人的下瀨火藥炮彈從效能、安全性、產量等方面均無法滿足大規模使用的需求,即使日本人用過,也只可能是試驗性質的打上幾發,像是炮擊澎湖炮臺的時候有炮彈早爆的記錄,可能就是相關的實驗彈。邏輯上說,海戰中使用這種對敵不一定有效、對己很可能造成極大危險的彈藥無疑是很愚蠢的。大東溝海戰中日本人靠下瀨火藥取得優勢,純屬無稽之談。

    2、北洋艦隊使用的填沙子的炮彈是練習彈

    這個也不對。填沙子的炮彈是正兒八經的穿甲彈,甚至有可能是北洋艦隊能拿出來的最好的穿甲彈。

    當時海軍使用的帕利賽穿甲彈是空心的鑄鐵彈,彈尖快速冷卻以提高硬度。最開始彈體空腔內是裝黑火藥的(當然也可以不裝,靠沙子配重),打一般厚度的裝甲時會在彈底安個引信。注意這時候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延時引信的,這個引信只不過是設定一下敏感度,打厚度大於xx的裝甲時會起爆。而打大厚度裝甲時就會把引信去掉,完全靠散裝黑火藥在撞擊之下引發的自爆。更大厚度時就連火藥都省了,炮彈不會爆炸自然可以一路穿到底。簡單來說,就穿深而言,填沙穿甲彈>無引信黑火藥穿甲彈>有引信黑火藥穿甲彈>通常彈(高爆彈)。

    然而這是針對鍛鐵甲的情況。鋼面鐵甲得到大規模使用之後,人們發現裝黑火藥的穿甲彈對其完全無能為力,十次裡面九次早爆。針對防護甲板(穹甲)也類似,要麼在穿甲過程中撕裂彈體,要麼就是早爆。

  • 2 # 韓先鋒

    在我們傳統的印象當中,甲午海戰中日軍佔盡優勢,只有致遠艦在與日本艦隊殊死搏鬥,毫無還手之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北洋艦隊與日本艦隊互有勝負。要不是方伯謙帶著濟元號和廣甲號臨陣脫逃,說不定會是另外的結果。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雙方的陣型,日本艦隊排出一列橫陣。而北洋水師則以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艦為首排出一個倒V字型,向日本艦隊衝去。這種戰術被稱為“亂戰”,就是採用整體編隊接近集結後再分散成戰術分隊,多點突破敵方艦隊進行混戰,以求亂中取勝。

    很多人認為北洋艦隊這種陣型過於死板僵化,用艦首對著敵艦會增加中彈機率。其實這種陣型對北洋水師來說是相當有利的。首先北洋水師的重炮基本都在艦首,對著敵人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北洋水師用這個陣型衝向日本艦隊的一字長蛇陣,一方面可以發揮艦首重炮的威力,另一方面也是想打亂對方的隊形,將局面引入亂戰,這對於航速偏低的北洋水師也是比較合理的,但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戰術能否成功實施還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面對擺開倒V字陣型,來勢洶洶的北洋艦隊,日本艦隊的企圖是利用自己的航速優勢繞到北洋艦隊的側面,用自己兇猛的側舷火力作戰,於是由吉野號統帥的第一遊擊隊,4艘軍艦加快速度直撲北洋水師右翼。他們遇上的是中方艦齡最久,火力較差的兩艘老船:超勇號和楊威號,雙方實力相差懸殊,面對日軍的猛猛烈攻擊,兩艦雖然奮起抵抗,但還是不敵,被裝填下瀨火藥的榴彈擊中後燃起大火,超勇號不久就沉入大海,楊威號也重傷撤離戰場,第1回合日方似乎已佔盡心機,但是日本艦隊也不是沒有破綻。當時第一遊擊隊後方的本隊,從北洋艦隊前方駛過時,日軍總指揮伊東祐亨準備進行迴轉機動,命令艦隊提高航速,可這樣一來,最後面的兩艘船比叡號和扶桑號居然掉隊了,比叡號在日本艦隊中也是老船,航速勉強能達到8節,身後的扶桑號是一艘帆船改造的老式鐵甲艦,和他們一起掉隊的,還有原本位於本隊最後的赤城號和西京丸。

    當時赤城號是參戰船隻中噸位最小的,只有600多噸,算是一艘小炮艦,而西京丸是商船改造的,這4艘船算是日本艦隊中的老弱病殘,而現在這幾艘船落在了定遠鎮遠等中方主力艦面前,免不了要被一通狠揍,其中比睿號面對中方的炮火逃無可逃,竟然冒險從定遠和經遠兩艦之間穿過,因為距離太近,中方的大口徑火炮擔心誤傷友艦而沒有射擊,只有用小口徑火炮招呼,所以比睿號雖然被打的很慘,但好歹沒有擊沉,擊沉日艦第1次良機就這樣失去了。

    這時掉隊的4艘船中,航速較快的西京丸和扶桑號已經自顧自的逃跑了,只剩下赤城號面對北洋水師的交叉火力,連續中中彈,艦長也被彈片擊中頭部身亡,這艘小炮艦似乎難逃被擊沉的命運,但是關鍵時刻幸運女神站在了日本這邊。逃跑中的赤城號用艦尾炮擊中了前來追擊它的來遠號後甲板,引起大火。北洋水師各艦為了救援來遠號而降低航速,因此赤城號也逃過了一劫。

    戰鬥進行到這時,北洋艦隊10艘艦船中超勇號被擊沉,楊威號退出戰鬥,日本那邊比叡號和赤城號也已經先後重創,但都僥倖逃出了戰場,總體還算勢均力敵,打個平手。這時原先在近海為運兵船擔任警戒的平遠號和魚雷巡洋艦廣丙號,帶著4艘魚雷艇殺向戰場,他們對上了首先是日本本隊旗艦松島號。戰鬥中平遠的260毫米主炮射出的一發炮彈直接命中了松島號的舷側,擊穿船殼板後,又穿過醫療室,再撞擊到松島主炮炮架下方,擊碎了驅動液壓罐。導致後者主炮癱瘓,而令人扼腕嘆息時,這是一枚實心彈,否則一旦集中主炮下方的彈藥庫,松島號一定會被炸飛。

    隨後中方趕來的魚雷艇福龍號遇上了正在逃離戰場的西京丸號,距離300米時,福龍號首先向西京丸號側舷發射了一枚魚雷,面對如此近距離的魚雷攻擊,常規躲避已經來不及了。西京丸號的艦長也瘋狂一把,下定軍艦掉頭,正面衝向魚雷,企圖用軍艦行駛時掀起的浪花改變魚雷的航線。這招還真奏效了,魚雷在即將命中的一刻被浪湧推開,讓船上的官兵嚇出一身冷汗。這時兩艘船的距離繼續拉近,福龍號也做出了大膽的動作,突然向右急轉彎。在兩船距離50米時用甲板後部的露天魚雷發射管,再射出了一枚魚雷如此近的距離,沒有任何迴避的餘地。可是由於發射時船體傾斜,導致入水角度太大,這枚魚雷竟然從艦底下方穿過,還是沒有擊中對方。已經射出所有魚雷的福龍號只能遺憾的退出戰鬥。北洋艦隊在黃海海戰中最接近一次擊沉敵艦的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15:10戰事迎來重要的轉折點,之前逃過一劫的扶桑號所發240毫米炮彈擊中了定遠號船殼板下的軍醫院。苦味酸炸藥引發大火迅速蔓延,一時間整個鐵甲艦都被籠罩在火焰之中,定遠號是中方旗艦,如果沉沒,後果不堪設想,千鈞一髮之際,致遠號毅然駛到了定遠號之前,為旗艦遮擋炮彈,為致遠號撲滅火災贏得時間。這艘船的管帶,也就是艦長正是名將鄧世昌,隨後定遠號轉危為安,但是致遠號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船體多處被擊穿,海水大的湧入船體造成傾斜,這時,發生的便是中國海軍歷史上最壯烈的一幕:身受重傷致遠號,竟掉轉方向加速撞向日本艦隊第一遊擊隊的吉野號戰艦。在即將逼近第一遊擊隊的那一刻,致遠號中部發生爆炸,隨後迅速下沉。管帶鄧世昌,拒絕救援,與愛艦一同沉入海中,這一天剛好是他45歲。

    至此,戰事開始對已損失兩艘軍艦的北洋艦隊不利,但幾乎在同時,中方也取得了重大戰果。15:30鎮遠艦上的305毫米主炮,連續兩次命中日本的聯合艦隊旗艦松島號。其中一顆還是開花炮彈,爆炸產生衝擊波將松島號上的120毫米大炮震飛。正好砸落在甲板上的炮彈堆中。下瀨火藥過於敏感的缺陷終於暴露,遭受撞擊後立刻被點燃引爆。連環爆炸的衝擊力,在船體上撕開了巨大的破洞。船體失去平衡,海水灌入,傷亡慘重。眼看大火就要燒到彈藥庫,松島號凶多吉少。一旦日本艦隊旗艦被擊沉。戰場局面可能再次發生轉折,面對甲板下熊熊的烈火和瀰漫的瓦斯毒氣,松島號的救火人員,始終沒有勇氣衝進去搶救,就在這時,幸運女神再次眷顧了日本一方。據後來的日本戰士記載,當時海上颳起了一陣大風,從破碎的船舷吹進,帶進了新鮮空氣使毒氣變得稀薄,防火隊才得衝進去滅火,30分鐘後松島號的大火才被撲滅,但也已經不具備繼續戰鬥的能力。

    可就在這擴大戰果的大好時機,戰場上竟出現了逃兵,開戰起就一直龜縮在陣型後面的濟遠號管帶方伯謙,大概是被致遠號的沉沒嚇破了膽,竟然掛出我艦重傷的旗號。開始轉舵逃跑,它的同隊僚艦廣甲號也有樣學樣。北洋水師左翼只剩下孤零零的經遠號,北洋水師其他幾艘戰艦也因為受傷相繼離開戰場,戰場形勢急劇惡化。在後期的戰鬥中,戰場上只有定遠和鎮遠的兩艘巡洋艦,獨自面對日本方面的5艘軍艦的圍攻,日艦瘋狂的炮火傾瀉到這兩艘船上,而中方軍艦的彈藥卻已經用盡,主炮也有不同程度受損,顆就在這種極度不利的情況下,兩艘鐵甲艦頂住了猛烈的炮火和幾乎致命的火災,始終屹立不沉,但在此時孤掌難鳴的經遠號在日本當第一遊擊隊4艘軍艦的合擊下終於沉沒,不過由於已經接近18點,總指揮擔心進入夜戰會給日本的艦隊造成混亂,又害怕中方魚雷艇的偷襲,所以掛出停止戰鬥的旗號,帶領日本艦隊駛離了戰場。至此,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海戰,終於落下了帷幕。

  • 3 # 阿南電影說

    一,從1888年~1894年,北洋水師再沒有添一船,開戰時只有八艘堪一戰,而日本有31艘,其中9艘是1891年後添置。二,北洋海軍的煤來源於開平煤礦局,自打總辦張翼上臺後,把優質煤用於出口,中飽私囊,劣質煤提供給海軍打仗,用了劣質煤的北洋水師,排煙大,容易被敵軍發現,損傷鍋爐,軍艦行駛速度慢。貪官害國誤國亡國,這就是此例,可笑的是張翼的保舉人正是北洋水師的締造者李鴻章,李鴻章任用貪僚害了自己,也害了國家。三,八年來,北洋水師未添一艦,甚至連鍋爐也不更新,開戰時無論武器還是動力均已過時和老化。四,清朝的軍工廠生產不出合格的開花彈,只能用國產的實心彈作戰,威力大打折扣,而進口的開花彈相對較少,平均每艦才幾十發,且已老化,可靠性低。五,日艦配多門速射炮,隊形為橫向,發射多,射擊面積廣,中彈率較高。北洋水師則依賴克虜伯重炮,隊形為縱向,發射少,射擊面積窄,中彈率低。

  • 4 # 藍淚笛歪說雜史

    碼字不易願君珍惜

    日本長崎北洋水師嫖妓事件

    公元1886年四艘鐵甲艦駛入日本長崎港,準備進行休整,船上的水兵趁沒事就三五成群的下船閒逛,畢竟在海上待的時間長了,都下來放放風,突然在一家妓院門前一群人吵了起來,原來幾個船上的水兵去嫖妓,在門口等了半天也沒排上隊,但是周圍的日本人卻一個接一個來,這下可把這幾個老哥給氣著了,剛和店老闆理論幾句就動起手來,可是畢竟他們人少,被日本人揍慘了,被關進了警察局,而船上的人知道了一下子衝下了400多人參加混戰,把警察局給砸了,而且船上的巨炮退去炮衣,進入臨戰狀態,十二門巨炮對準了長崎。這下囂張的日本人沒了脾氣,乖乖的放了人。

    這個故事被著名導演馮小寧在《甲午大海戰》中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沒錯,這個艦隊就是被我們一直難以啟齒的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四艦,當看到螢幕上北洋水師耀武揚威的駛離長崎港時,才發現原來北洋水師也有這麼牛的時候!而當時的外國教員琅威裡要求丁汝昌使用軍艦上的重炮對長崎給予炮擊來警告日本。

    最後在多方的調解下,中日雙方各自對對方死亡和受傷的人員實行補償,其中日方共付恤款52500元,中方共付恤款15500元,此外長崎醫院的醫療救護費2700元由日方支付。事件最終以雙方的妥協而不是清廷的單方面退讓收場,所以有人認為這是清廷在鴉片戰爭之後的第一次外交勝利。

  • 5 # 湟水河畔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成軍於1888年的北洋水師,原本有畢其功於一役的絕佳機會,將尚未羽翼豐滿的日本給予致命痛擊,使其失去翱翔天際的雙翅!但因李鴻章與清廷的妥協永遠失去了機遇,致使後來反被其痛打,落得全軍覆滅的悲劇命運!

    北洋水師成軍後訪問日本,停泊在長崎港口。李鴻章的想法是,以清朝的鐵甲鉅艦威懾日本,使它不敢小瞧中國,盡而打消侵略中國的意圖!不能說李鴻章的戰略意圖沒有合理成分,但從根本上說,李中堂仍然沒有看穿日本滅亡中國的狼子野心!他太小看日本了。

    當長崎市民看到停泊在家門口的北洋水師,旌旗招展,船堅炮利,軍容齊整時,不禁大驚失色!認為中國已經擁有與西方列強相同的海軍艦隊了。偏偏就在此時,節外生枝。海軍士兵,登岸觀光購物,進入娛樂場所消費,與老闆發生矛盾,演化為打架鬥毆事件。老闆報警後,北洋水兵又與警察發生嚴重鬥毆事件!

    客觀說,這反映出北洋水師軍紀方面是有問題的,丁汝昌未嚴加管束,導致接下來發生更加嚴重的衝突!數百名赤手空拳的海軍官兵上岸觀光購物時,遭到伏擊在那裡的日本警察,群眾用砍刀,木棒,石塊襲擊!北洋水師官兵遭受重創!死傷多人!

    事件發生後,李鴻章緊急採取措施,一面令丁汝昌做出開戰姿態,一面召見日本領事,表明中國立場與態度!海軍顧問英國人琅威理,主張強硬對待日本,直接向日本開戰,趁日本海軍尚未發展起來,將其消滅於搖籃之中!然而最終雙方以談判解決問題,基本體現平等地位,中國並未以強凌弱!可這件事後,日本卻認為中國憑藉堅船利炮欺侮了日本,全國上下興起大建海軍熱潮!天皇節衣縮食拿出宮中費用支援購艦,甚至普通民眾都捐款捐物為海軍出力。消滅北洋水師,打敗中國,佔領臺灣,朝鮮成為了日本朝鮮上下的共識!

    反觀清朝,沉浸於北洋水師東亞無敵的虛幻中,僅僅六年就被後來居上的日本海軍徹底打敗,從此清朝永遠失去了自強求富的機會,等待它的是人民的革命浪潮!

  • 6 # 毛劍傑

    以下是來自一位近代海軍史專家講的逸聞,未經證實:安徽省無為縣高林鎮汪郎中村,丁汝昌故里。村後山上人跡罕至的深處,赫然有十二座墳墓,墓主是村裡的十二位女性,死亡日期是同一天。守墓的老人說,她們是在同一天服毒自盡的,因為,她們的丈夫,是丁汝昌從老家帶出去的十二名親兵。丁汝昌在威海自殺殉國後,他的親兵們,在劉公島海灘上集體切腹自殺殉國。訊息傳到安徽老家,他們的妻子們,在同一日集體服毒自盡,追隨丈夫而去。我一直想去實地走訪,但沒成行。

  • 7 # 愛生活的貓叔

    甲午慘敗是民族永遠的痛,可以說跟鴉片戰爭的傷痛不分伯仲,並且埋下了日後日本侵華的種子。種種原因,都有人分說,大家熟悉的我就不說了,說幾個人的事,知道這些,也就知道甲午慘敗其實是人禍。

    海軍是技術型兵種,再好的裝備也要人來指揮使用,新中國西沙保衛戰,我軍魚雷艇還能打過敵人的大軍艦。甲午海戰日清兩軍軍艦上各有優劣,大致算個五五開,輸輸在人上,北洋水師的高層軍官不如日本,不輸就怪了。

    要搞海軍就要培養人才,中國海軍搖籃——福建船政學堂應運而生。然而開辦數十年,從未意識到其歷史使命,乃是為中國培養合格的近代化軍人。相反,學生在校,仍以“儒生”自居,以“做官”為人生目標。所以,壽爾居然觀察到:這些學生在練習艦上實習時,“不喜歡體力勞動,因為怕弄髒手指”,連常規的爬桅杆訓練也不願意做。能培養出什麼人才可想而知,當然也有例外,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

    北洋水師的建設離不開英國的支援,1877年清政府選派12人前往英國學習,全部來自福建船政學堂,前往的學校是英國最好的海軍學校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然而入學需要考試,如果考試不能合格,就無法進入這所世界首屈一指的海軍學校學習。

    再看我們的12位精英,剛到英國三類人的不同就顯現出來了,第一組,棄考三人組:劉步蟾、林泰曾、蔣英超,這三人考試都沒敢參加,在駐英國領事運做下,上艦實習,做了見習生,就是隻能看不能動手的那種,沒有存在感,當然也好混日子的;第二組,落榜三人組,黃建勳、林啟超、江懋祉,照理說落榜了就說明達不到標準,該打道回府,另選賢才,然而這組人跟第一組一樣,當起了見習生,混留洋資歷;第三組,這組6人,全部考試合格並且經過嚴格正規的海軍教育,成功畢業並有一人成績優異留校深造。這個人稍後說,其中另有一人,方伯謙,熟悉甲午黃海海戰的都知道他臨終脫逃,然而這其中可能另有爭議,在此不多做論述,也無意為他翻案。只是截止到這些北洋水師人才在英國畢業時,相比棄考落榜的那6位,方伯謙好歹也是用能力證明他是英國皇家海軍認證的北洋水師可用之才。

    然而當負責官員李鳳包向李鴻章彙報學員成績的時候,12人被分為了三等,分別是:甲等劉步蟾、林泰曾、嚴復、蔣英超,對,沒有看錯,連考試都沒勇氣棄考的學渣三人組被划進了最優秀人才這組,有幸靠實力說話的,只有前面提到的超級學霸嚴復,對就是那個寫《天演論》、辦《國聞報》、給所有學外語的留下“信達雅”三字箴言的嚴復!那麼黑暗的暗箱操作,還能擠進前三,可想而知這批人裡最最厲害的就是他了,用好了,說不定就是大清的“東鄉平八郎”了!什麼?沒聽說過?不知道甲午時他去幹什麼了?的確,這樣的人才,回來後回船政學堂當教習去了,對的,你沒看錯,那麼優異的海軍人才,回來沒被重用,去當老師了。1890年因與李鴻章不合,人家退出海軍界了!

    好了說回來,第二等乙等薩鎮冰、方伯謙、何心川、葉祖珪,這還算正常合理。丙等是正規畢業生林永生,加落榜三人組。這裡要為後來在大東溝壯烈殉國的“經遠號”管帶林永生鳴個不平,這位英勇奮戰犧牲的英烈,相比其他6個根本沒能入校的學渣,最差他的成績也應排在第六,然而竟然被劃到了學渣組,真心可憐!

    好了,李鴻章收到名單,照單全收了。

    結果這12人中最優秀的被棄用,最渣的劉步蟾、林泰曾成了定遠、鎮遠的管帶,尤其是劉步蟾,搞走了對北洋水師建設至關重要的英國海軍上校(後至中將)琅威理,令原本軍紀嚴明專業過硬的北洋水師軍紀渙散,戰鬥力下降。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普通官兵的戰技素質都是人家琅副提督打下的基礎,實在是可嘆。更可氣的,自琅威理被辱離職,清與英國關係惡化,從而倒置英國開始支援日本,此消彼長,真真的自己作死。

  • 8 # 另類小歷史

    【1】鎮遠艦被俘後經歷:

    1895.2.17 於威海衛被日軍俘獲

    1895.3.16 編入日本海軍艦籍

    1898.3.21 被歸為二等戰艦

    1904~05 日俄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旅順戰役、日本海海戰。

    1905.12.11 被歸為一等海防艦

    1908.4.1 除籍

    1908.5.1 被指定為運用術練習艦

    1908.11.24 作為戰列艦鞍馬的20釐米炮實艦試射目標

    1909.5.6 出售,於橫濱解體。

    2】: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甲午海戰中逃生

    黎元洪於1883年考入天津水師學堂,因學習成績好而受嚴復、薩鎮冰等人賞識。畢業後分到廣東水師服役,也擔當重任。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前,李鴻章向各地請求增援。結果只有他哥哥、兩江總督李翰章派了3艘軍艦廣甲、廣乙、廣丙號前去支援。

    “廣甲”號年代最早,裝備落後。黎元洪真是該艦的大管輪。海戰中,他憑藉嫻熟技術,不但駕駛廣甲號跟上了隊伍,還英勇戰鬥。儘管處於裝備劣勢,但“廣甲號”是受傷最輕的艦船(僅中一彈,且打在廁所裡,還是自家誤傷)。可以說,黎元洪高超的駕駛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可惜,由於管帶下令撤退逃離戰場,遭到敵我雙方炮彈雨,慌亂之中在大連灣觸礁。黎元洪與其他12人在滔天風浪中游泳十多個小時到海岸,僅4人生還。黎元洪沒被打死也沒被淹死,算是命大。

    青年黎元洪

    【3】:定遠艦沉沒——“定遠館”建立

    甲午的大東溝一役之後,北洋水師退據威海衛,但是次年被日軍圍殲,丁汝昌自戕,定遠自沉。

    沉沒的定遠之後被日方打撈出水,艦上部分材料被運往福岡太宰府天滿宮,在此地建成一間小紀念館“定遠館”。

  • 9 # 小橋老樹行天下

    一直以來,海軍都是需要技術積累和人才底蘊的軍種。但在19世紀後期的清朝北洋艦隊中,這些亙古不變的條例卻遭到了嚴重挑戰。由於自身的傲慢,清軍對於具備專業素養的外籍教官持牴觸情緒,進而引發了災難性的退化效果。以至於在戰爭開始之前,曾經盛氣凌人的艦隊就已經變得不堪一擊了。

    1885年,福建水師在馬江海戰中全軍覆沒。清廷意識到自己的首階段洋務運動遭遇挫敗,轉而以更大力度發展近代化的海軍力量。當年10月,在李鴻章的倡議下,清廷設立海軍衙門,開始操辦籌建海軍工作。

    恰在此時,李鴻章命駐德公使李鳳苞採購的定遠與鎮遠兩艘鐵甲艦。兩年後,隨著從英國訂購的致遠、靖遠以及在德國訂購的來遠、經遠四艦回國,新的北洋水師正式成軍。清朝為前後7艘軍艦花費800萬兩白銀,並最終將艦隊規模擴大到艦船25艘,官兵4000多人。

    作為當時亞洲地區數一數二的海上力量,北洋水師不僅派出大量人員留學英國,也直接招募了具備專業知識的洋教官負責維持艦隊。這也是過去的福建水師所沒有的事情。在這些洋員之中,對北洋水師幫助最大的是英國人琅威理。他曾在英國海軍中擔任中校軍官,是熟悉海軍事務的幹才李鴻章聘任其為副提督北洋海軍總查,負責北洋艦隊的組織、教育和訓練。他上任後也勤奮而治軍有方,嚴格執行英國海軍條令和操典,對早期北洋實力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然而,在他給北洋艦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同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1890年,北洋艦隊南下避凍時發生的撤旗事件,就是是對琅威理的公然挑戰和侮辱。決定撂了挑子走人之後,琅威理逢人便說在中國受辱經過。清朝方面也始終對這些外籍軍官抱有敵意,再也找不到一位能實心任事的洋教頭了。

    由於沒了琅威理的嚴格管束,騎兵軍官出生的丁汝昌開始無力約束部下。隨著早先制定的條令和章程逐步作廢,北洋艦隊的紀律開始敗壞,訓練也迅速廢弛。原本按照《北洋海軍章程》規定,除了提督本人之外,其餘軍官必須一律留宿船上,不允許在岸上建立公館。但在琅威理走後,諸如方伯謙這類總兵就開始帶頭在岸上建設個人住宅。以至於到戰爭爆發前,每艘戰艦上有半數船員留宿岸上。

    曾經的嚴格訓練,也變成了耍假把式的彙報演出。為了追求效果,經常弄虛作假。艦隊的炮術訓練、陣法操演也全是走個過場。甚至為了浮誇自己的射擊技術,更是會提前在目標位置安放炸藥,讓視察的上級為煙火表演而連連叫好。

    每當艦隊巡遊南洋,都會停靠在香港等。官兵競相下船嫖妓賭博,毫無軍人紀律可言。各船在航行時還不忘載客做運輸生意,甚至利用軍人的豁免權從高麗走私人參。至於用來維持軍艦機器運轉的車油、煤炭經費,也常常被負責的管帶剋扣。由於機器擦拭不勤,致使零件損壞和大炮生鏽。負責買煤的管帶,賬上記100噸煤炭,實則只買了20-30噸。在分給店裡兩成好處後,其餘回扣的都進了自己腰包。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趕走琅威理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北洋艦隊的慘淡結局。

    作為對比,日本海軍也聘請了英國軍官英格斯上校培士兵。日本皇室除了給予極高的薪酬,還封其為貴族,使洋教官得到了足夠的尊重和地位。在他的影響下,日本海軍堅持走在英國指導下的道路。他們不僅使艦隊保持著英格斯離開的面貌,而且更趨於完善了。

    在人員素質差距之外,中日兩國對於軍備的可持續發展態度也是截然不同。19世紀後期,正好處於一個技術大爆炸時代,新的船型和工藝都層出不窮。很多造船技藝會在十年內就會被更新的技術取代,服役8年以上的軍艦就開始面臨全面落伍,超過10年的軍艦也基本面臨淘汰。但清朝卻對於繼續花錢感到沒有必要。除了保持對現有軍艦的維護外,基本上沒有添置更新的裝備。大部分人對於由歐洲引領的技術革新缺乏概念,只從單純的噸位和火炮口徑對比,幻想自身實力還非常強大。

    反觀對岸的日本,在海軍的建設上從未有過一絲放鬆。面對俄羅斯和清朝兩大強敵,日本從1887年開始就竭盡財力,加速引進歐洲列強的新銳戰艦。為了彌補陸海軍龐大軍費預算的不足,明治天皇削減宮內經費拿出內帑帶頭支援海軍建設。在皇室的感召下,全國共計捐獻海防金230萬日元,傾盡財力從英國阿姆斯特朗兵工廠購買了先進的吉野號裝甲巡洋艦。

    在1889-1891年之間,又有嚴島、松島、橋立號陸續下水,大大提升了聯合艦隊的作戰實力。日本與清朝之間的海軍實力對比,也在甲午戰爭開始前數年就發生了逆轉。

    到甲午戰爭爆時,聯合艦隊已經擁有各類艦艇52艘,噸位59106噸。至於故步自封的北洋水師,從1888年成軍後就基本停止了裝備的更新,在十多年時間裡沒有任何長進。在後來發生的黃海海戰中,日本軍艦在平均航速、艦齡、炮數上均佔有優勢,取得最後勝利也不應讓人覺得意外。

    甲午戰爭前後的雙方經驗對比,足以說明海軍的建設存在一個漫長週期。要想成為真正的海軍強國,首先必須真正理解海軍的真正價值所在。不僅要有維持海軍的強大經濟實力避免海軍建設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還必須學會如何使用和維持海軍。任何急功近利的惡補,只能帶來紙面上的虛幻安全感,卻不能轉化為有價值的真實戰力。

    轉自一位歷史愛好者的評價,同時也符合我個人觀點。

  • 10 # 君足

    其實歷史上北洋水師也曾令列強側目。

    瞭解一下北洋水師,成立於1888年,有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定遠和鎮遠是當時最大的戰艦。去日本訪問時引起日本國內的恐慌。北洋水師的實力排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是當時中國的榮耀,多次國難之時駛出軍港,力爭主權。

    一,中俄劃界期間,北上海參崴逼俄國就範。

    二,"甲申政變"期間,北洋水師東進朝鮮脅迫日本。

    三,中法戰爭期間,北洋水師南下上海威懾法國。

    即使在甲午戰爭前夕,日本也無法保證自己可以戰勝北洋水師,進行一場國運對賭。但日本賭贏了。

  • 11 # 麥豬爸侃歷史

    甲午戰爭最大的遺憾,還是它.............................................被俘的鎮遠艦

    1895年(明治28年)2月17日,日本海軍在威海衛俘獲了鎮遠艦,3月16日編入日本海軍艦籍。為將鎮遠艦帶回日本,日本海軍用商船西京丸將其拖入旅順港進行應急維修。這張照片是鎮遠艦於同年5月6日在旅順港的船塢內維修時,由大本營陸地測量部拍攝的。注意艦首炮塔和煙囪,黃海海戰中所受戰損以白線畫出。

    下圖是向橫須賀港駛去的鎮遠艦,艦體上累累彈痕都用白色標出。這艘被俘獲的戰艦,成為了日本第一大艦。經過整修後在全日本各港口停靠,開放參觀。

    下圖是在橫須賀入港整修的鎮遠艦。後方的煙囪屬於巡洋艦高千穗,正在進行修理

    下圖攝於1898年11月9日。鎮遠艦正在等待天皇檢閱。注意艦體已經更換為日本海軍的白色塗裝,兩舷各加裝了兩門15cm炮,艦尾懸掛著日本海軍軍艦旗,即旭日旗。

    當時明治天皇在神戶港視察常備艦隊,戰列艦富士為天皇座艦,鎮遠和富士及其同型艦八島被編入同一艦隊。此時甲午戰爭僅僅過去三年,日本海軍開始迅速擴張、實力激增。曾幾何時的遠東第一大艦,已經無法與新銳艦相比。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勝後的明治29年11月25日,於橫須賀舉行了戰力艦“天覽式”,即天皇親臨的閱艦式。從右到左的艦影推定為龍田、鎮遠、金剛型(推測)、高千穗、筑紫、須磨(推測)

    上圖攝於1905年(明治38年)6月下旬,鎮遠艦駛入吳港。本艦載5月27、28日參加了日本海海戰,之後再對馬海峽執行警戒任務。此時,鎮遠艦已經披上了經典的吳港海軍灰色塗裝,這種顏色也叫做ねずみ色,即老鼠色。

    以下是鎮遠艦被俘後的艦歷

    1895.2.17 於威海衛被日軍俘獲

    1895.3.16 編入日本海軍艦籍

    1898.3.21 被歸為二等戰艦

    1904~05 日俄戰爭中,參加了黃海海戰、旅順戰役、日本海海戰。

    1905.12.11 被歸為一等海防艦

    1908.4.1 除籍

    1908.5.1 被指定為運用術練習艦

    1908.11.24 作為戰列艦鞍馬的20釐米炮實艦試射目標

    1909.5.6 出售,於橫濱解體。

    上圖是展示於橫須賀三笠艦紀念公園的鎮遠艦用炮彈,筆者攝於2017年3月。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 12 # 勇戰王聊歷史

    1,黎元洪剛出道時,也是跟著北洋混的。後來,他去了廣東水師服役,在廣甲艦任職。1894年的南北海軍大會操,廣甲艦也前來“會操”。結果,遇上甲午戰爭,廣甲艦被“借用去參加了黃海海戰。海戰中,廣甲艦觸礁擱淺。為了躲避日軍艦船追捕,黎元洪跳進海里,遊了回來。

    命不該絕,必有後福。後來,黎元洪跟著張之洞混。辛亥革命時,革命黨為了找個有資歷的人當領袖,把黎元洪從床底下拉出來,拿槍逼他當上了湖北軍政府都督。

    2,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只是噸位第一。而且,那時候亞洲只有三個國家有正規海軍:中國、日本和沙俄。沙俄在當時在遠東地區還沒有合適港口,只有幾個護衛艦。三國干涉還遼後,沙俄才開始在旅順口駐紮更多戰列艦。

    所以,這個亞洲第一沒啥意思。

    如果排名能增加戰鬥力的話,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單獨拿出來,也能排進亞洲前十名。

    3,北洋水師的軍官是“雙餉制”:官俸和船俸。船俸相當於崗位津貼,比官俸還要高。

    例如:提督,官俸是3360兩/年,船俸是5040兩/年。

    總兵,官俸1584兩/年,船俸2376兩/年。

    官俸最低的“經制外委”,也有144兩/年。

    4,北洋水師普通兵匠中,餉銀最多的是“電燈匠”,月餉30兩!!!其次是“魚雷目”,月餉24兩!剩下的月餉,大都是十來兩銀子。最低的伕役,月餉只有6兩銀子(在岸上是3兩銀子)。

  • 13 # 不沉的經遠

    這方面的冷知識挺多的,下面隨便寫十條大家看看:

    一、日本擁有鐵甲艦的歷史比清政府早,數量也更多。早在幕府時期,德川幕府就在法國訂購了一艘鐵甲艦,那就是“甲鐵”號。此後日本又先後購買了“龍驤”、“扶桑”、“比睿”、“金剛”四艘鐵甲艦。之後才有北洋水師購買“定遠”、“鎮遠”之事。

    而清政府第一艘鐵甲艦也並非“定遠”,江南製造局在1875年下水的“金甌”號雖然只是一艘蚊子船,不過其水線有裝甲帶,從定義上來說,也屬於鐵甲艦。因此這才是中國第一艘鐵甲艦。

    “甲鐵”號鐵甲艦

    二、北洋水師裡口徑最大的火炮是“定遠”和“鎮遠”的305毫米主炮。不過因為其倍徑只有25倍,炮管短,因此炮彈穿甲能力反而不如“平遠”上所用的260毫米35倍徑克虜伯炮,只和“致遠”等艦使用的210毫米35倍徑克虜伯炮差不多。

    三、按照最初的設計方案,“定遠”除了4門305毫米克虜伯主炮外,副炮將用210毫米克虜伯火炮。不過後來監造官劉步蟾認為新式的克虜伯150毫米長倍徑火炮威力和舊式210毫米火炮相當,所以最後在他的建議下換成了克虜伯150毫米火炮。

    四、最早建議從陸軍中選擇一個老成持重之人出任北洋水師提督的實際上是沈葆楨,而不是李鴻章。沈葆楨認為現在船政學堂的學員太年輕,還沒有經過足夠的考驗,不知道誰能勝任。但是創辦水師迫在眉睫,不如從陸軍中挑選合適人選。李鴻章最後接受了他的建議。

    而且丁汝昌能出任北洋水師提督並非因為他是李鴻章的親信,此前他實際上已經賦閒多年。而也正是因為賦閒多年,才會輪到丁汝昌來坐這個位子。真正李鴻章的親信此時早就是功成名就,像劉銘傳這種更是成為了地方大員,北洋水師初期只有幾艘蚊子船,初期連個正經職位都沒有,他們才沒興趣來呢。

    五、北洋水師丁汝昌的許可權其實沒想的那麼大。像北洋水師的後勤都是由旅順營務處負責,丁汝昌只有在使用炮彈時才能去請領所需部分,日常炮彈儲備什麼的他根本沒法管。所以雖然丁汝昌多次提出增加炮彈儲備,沒人理他也沒辦法。

    六、按照職務來說,北洋水師內部排名第二的並非劉步蟾,而是北洋水師左翼總兵林泰曾。只是因為劉步蟾能力強,所以後來事實上成為僅次於丁汝昌的第二號人物,把林泰曾擠了下去。

    劉步蟾

    七、福建船政學堂曾經派遣學生去英國留學。不過其中劉步蟾等人因為此前有留洋經歷,因此在這次去英國留學時安排他們直接上艦實習,沒有參加考試。而大家熟知的鄧世昌則因為不是福建人,留學經費是福建出的,所以雖然成績優秀,卻沒有輪到留學資格。

    八、北洋水師裡按照職務來說,排名第四的就是鄧世昌,第五則是大家熟悉、但是評價完全相反的方伯謙。重用鄧世昌的原因很簡單,他是軍官中少數不是福建籍的,正好用來平衡。至於方伯謙雖然是福建人,但是他為人圓滑,主動向李鴻章、丁汝昌靠攏,自己也不用福建同鄉,也是平衡的棋子。

    鄧世昌、琅威利和“致遠”官兵合影

    九、通常認為在長崎事件中,採取強硬態度的是英國教習琅威利,最後丁汝昌剋制雙方才沒開戰。不過根據目前清日雙方的會談紀要和向國內的彙報看,丁汝昌的態度比琅威利強硬得多。而根據日方記載,琅威利還多次私下和日本代表會面,洩露北洋水師情報給他們。這也是後來李鴻章、丁汝昌越來越排斥琅威利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根據英國海軍部記錄表明,琅威利在北洋水師裡的目的並不簡單,涉及到了英國控制北洋水師的企圖。這也是雙方最後撕破臉的最直接原因。

    十、“定遠”和“鎮遠”的305毫米火炮炮彈口徑雖然大,但是其威力有限。在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發射的305毫米炮彈至少有10發擊中了日艦。不過只有其中一發擊中“松島”堆積在甲板上的炮彈並引發殉爆,造成“松島”重創。其他大部分炮彈造成的破壞有限,其中“西京丸”更是中了4發305毫米炮彈不過輕傷而已。

  • 14 # 帶你看世界W

    甲午海戰的那些內幕!

    清政府建立了三支海軍,分別是北洋,福建,南洋艦隊。其中以北洋艦隊最為強大。當時有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說法,說清政府的海軍。可是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海戰,這個世界第七的海軍居然敗了,後期以至於全軍覆沒。

    中日兩國海軍爆發時,其實日本方面心裡並沒有什麼十足的把握,其他的世界列強也是看好清政府,然而令人跌破眼鏡的事情發生了。清政府敗了清政府五艘軍艦被擊沉,而日本方面一艘都沒沉。那麼那年到底

    發生了什麼?

    關於當年中國為什麼戰敗有這麼幾種說法:

    1:圓明園被燒了以後,慈禧太后為了修建頤和園沒有經費所以挪用了海軍軍費。沒有錢發展。但是,根據中日兩國的資料顯示當時雙方實力其實是差不多的。所以這一說法不靠譜。

    2:清政府方面的軍艦所使用的炮彈也都是不合格的。裡面塞滿了沙子。然而,當時本身就是有一種炮彈叫實心彈,本身就是這種,所以這個也不靠譜。那麼,北洋艦隊到底是怎麼敗的?

    1;根據研究發現,是中國方面電報被破譯日本拿到了相關的情報所以日本方面對中國方面的動向是瞭如指掌,就在簽訂《馬關條約》以前,日本方面還是害怕中國方面會繼續和日本作戰但是,腐朽的慈禧不想再打,發給李鴻章的電報又被截獲了。於是去日本有恃無恐的壓榨清政府。

    2: 除此之外,根據研究資料發現,開戰前北洋水師的總噸位為,4000噸日本方面卻是72000噸,所以上面那個說二者實力相當還是有問題的。這個時候清政府的海軍已經不是亞洲第一了。再就是火炮的問題,

    當時日軍當時的火炮,當時都是很快的小型炮射速快,精準。而清政府這邊是大火炮,射速慢,精度差。

    3:中國的炮彈火藥都是普通的老式黑火藥,日軍方面都是新式的黃火藥。

    4:當時為了避免日軍誤會,海軍在出行的時候只攜帶了少量的炮彈,結果正好遇上了日本艦隊。而日軍截獲了清政府的電報,所以日本方面很有可能就是鑽了這個空擋。

    然而關於甲午海戰的內幕還有很多比如北洋衙門其實在頤和園專案上還是花了錢的

    只不過數量沒有那麼誇張。

  • 15 # 相州背嵬軍

    1894年9月上17日中午12:50分左右,

    大清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大東溝展開殊死搏殺,雙方各種口徑艦炮猛烈對轟,

    第一回合:北洋水師超勇、揚威被擊沉,艦隊司令丁汝昌受傷。

    日本最弱的三艘戰艦逃離現場。

    第二回合:北洋水師主力艦致遠、經遠被擊沉,鄧世昌、林永升壯烈殉國,濟遠逃跑以後廣甲也跟著跑了。

    日本剩餘九艘主力艦皆是輕傷不影響戰鬥力,

    戰場對比是9:4,北洋水師佔據絕對劣勢,大敗虧輸已成定局。

    兇險萬分的第三回合開始後,北洋水師戰場僅剩定遠,鎮遠,靖遠,來遠四艦,

    日本聯合艦隊得意忘形的做了分工:剩下九艦兵分兩路,本隊圍攻定遠和鎮遠,第一遊擊隊圍攻靖遠,來遠,集中火力企圖全殲北洋水師,完美收官。

    靖遠管帶邱寶仁和來遠管帶葉祖珪從來沒有一起組隊訓練過,日本人的險惡用心二位管帶看的明明白白,但是靖遠中彈100餘發,來遠更慘中彈200餘,兩艦都被打的遍體窟窿,無恥的日本人使用的是不但能炸還能燃燒的“下瀨炸藥”,北洋水師戰艦中彈後都燒起大火,所有官兵只能一邊還擊一邊撲火。。。

    靖遠,來遠如同燃燒的馬蜂窩,戰則全軍覆沒,不戰國家豈能容你。。。此時靖遠艦卻給來遠發出了一條旗語:西行!

    這特麼是要往西邊跑啊,心領神會的來遠艦跟著靖遠奇蹟般的衝出第一遊擊隊的包圍往西而去,

    正在浴血奮戰的定遠,鎮遠官兵看到了跑走的靖遠和來遠,悲憤之餘破口大罵,濟遠跑了、廣甲跑了、這靖遠,來遠也跑了,一群懦夫敗類。。。罵歸罵,罵完還得對付日本人,定遠,鎮遠身陷重圍不容任何閃失,否則全軍覆沒。

    辣麼,靖遠和來遠是真的跑了嗎?

    不是,這是靖遠管帶邱寶仁的高招,也是唯一能挽救危局的辦法,缺點就是看日本人是否智商夠高,

    邱寶仁的計劃是向西靠近大鹿島,背靠陸地一邊救火一邊還擊,由於有陸地的限制,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難以形成包圍,很難在對戰中擊敗靖遠,來遠,等撲滅大火以後重回戰場跟定遠,鎮遠匯合,四艘主力艦還有得打。

    看到向西而去的靖遠來遠,日本第一遊擊隊司令官坪井航三得以至極命令:追上去,打沉他們。

    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表示預設,至此黃海大戰的轉折點出現,追上靖遠來遠以後,坪井航三立馬明白上當了,他應該很本隊一起留下繼續圍攻定遠、鎮遠才對,現在很魚刺卡喉一般,背靠大鹿島的靖遠來遠很快撲滅了大火,一邊小炮兒打的風生水起,一邊尋機返回戰場跟定遠,鎮遠匯合,

    看到靖遠來遠重回戰場,定遠鎮遠官兵一片歡呼,劉步蟾林泰曾眼角有淚:好兄嘚,誤會你們了。。。

    得到救援的定遠官兵士氣大振,305毫米前主炮一炮打中日軍旗艦松島,而且是一炮兩響,松島上的彈藥引發殉爆,跟火山爆發似得

  • 16 # 那年那月lhy

    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七,是大清的驕傲,也出現一些奇葩事。

    英國教官在巡視時,發現帆布底下是藏狗肉的地方

    在一門新型速射炮前,英國教官扯下帆布,赫然發現有一大包狗肉藏在炮筒子下,還有米飯、鹹菜、筷子等。英國教官大怒,喝令將當事者按倒,板子伺候。

    一艘軍艦的管帶居然把大炮給典當了,馬上就要開赴前線了,大炮卻沒有能按時贖回!

    北洋水師訂購的火藥被扔進大海

    火藥到了,北洋水師發現這批火藥根本不能用,點不著!最後只能扔進大海。很明顯,採購吃了回扣!

    晚清派一艘巡洋艦運輸軍隊,不久就觸礁,巡洋艦最下面的底倉被撞穿了,軍艦開到香港維修廠,發現巡洋艦兩層底倉徹底進水。為逃避懲罰,管帶決定自己承擔維修費用。管帶告訴修理廠,若是修理費用不超過1.5萬元的話,他們就入港。修理廠告訴他,至少4萬元修理費。管帶把船開到天津,最後停在了旅順。旅順港在維修時,無法把水抽出去,這艘巡洋艦一直停在旅順港,已經鏽跡斑斑了。

    鄧世昌墜海,誓與致遠號共存亡

    姊妹艦水兵扔下繩子,想拉起鄧世昌,被鄧世昌拒絕。兩隻愛犬想搭救主人,被鄧世昌推開。最後鄧世昌抱住愛犬,沉下海底,以身殉國。

  • 17 # 伐謀略

    簡單說幾個

    1、大東溝海戰日本人全面使用下瀨火藥

    這個其實是不對的。雖然下瀨火藥在1888已經開發出來,但一直處於測試狀態。

    而且在1893年的測試中,下瀨火藥引信問題始終無法解決。

    於是1894年海軍軍令部明確指示,在解決引信問題之前,下瀨火藥沒法作為艦炮炮彈裝藥使用。

    而且當時日本國內還無法實現對下瀨火藥的批次生產,日本對下瀨火藥實現量產是在甲午之後。因此甲午海戰日本沒有全面使用下瀨火藥的。

    鐵甲艦

    日方相關著作中,明確指出大東溝海戰時沒有用過下瀨火藥的有很多,其餘的也只是認為“有可能用過”

    2、黎元洪

    北洋水師學堂有個水兵,坐船去參加甲午,船沉了。日本人開始捕殺落水將士。

    他水性好。跳水逃生游回來了。他叫黎元洪,外號黎菩薩。性格和順。

    黎菩薩能過江,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後來他成為民國大總統。

    黎元洪

    3、鎮遠號兩任艦長都自殺

    鎮遠在維修無果後,在劉公島附近,引爆彈藥庫自沉。艦長劉步蟾,自殺殉國,履行“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

    2月11日,代理艦長楊用霖吟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命詩後,他吞槍自盡。

    鎮遠號被日軍打撈後,經日軍搶修後鎮遠被編入聯合艦隊,並且保留了艦名。

    而且在日俄戰爭中,與曾經的死敵“嚴島”“橋力”被編入同一戰隊,參加了對旅順的進攻和1904年的黃海海戰。

    4、長崎事件

    1886年北洋水師訪問長崎,發生了長崎事件。

    事件起因是清廷水兵去青樓不給錢還打傷日本警察,雙方鬧得很僵,當時北洋的軍艦遠強於日本。

    此時隨北洋水師訪問日本的副提督、總教習英國人琅威理向李鴻章力陳此時北洋水師遠勝於日本,應當立即開戰,以絕後患,但被李鴻章拒絕了。

    如果當時李鴻章同意了,整個中國乃至亞洲的歷史可能就此改寫

    5、松島號的運氣太好了

    大東溝海戰期間 北洋水師的鎮遠號曾以主炮擊穿日艦松島號甲板打入甲班下方,這一枚命中的炮彈還是鎮遠號上僅有的幾枚高爆彈,這枚高爆彈引爆了松島號甲板上火炮旁邊堆放的炮彈,引發了爆炸,同時松島號甲班下安裝的火炮旁同樣堆放了炮彈,再次殉爆。松島號隨即燃起大火,日艦水兵嘗試滅火多次均未能奏效,然而正當松島號艦長準備棄艦時,風向改變致火勢減弱,水兵趁機撲滅了大火。

    松島號

    松島號的運氣太好了。

    6、英國設計師設計了中日兩軍的軍艦

    致遠號的設計師是英國人,他的得意之作包括北洋水師的致遠號,靖遠號和日本海軍的吉野號,浪速號,高千穗號。參戰雙方的軍艦中都有他的作品。

    7、北洋水兵素質高

    北洋艦隊水兵是整個我大清素質最高,要求最嚴格的。

    所有水兵要求身家清白,能寫出自己的名字,進入水師後還需進行一年的學習,能夠達到精通船藝,天文數學才算畢業,並且艦隊所有人都能夠熟練運用英文口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輩子不結婚對底層女性來說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