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工作了兩年多,性格一直從小就比較內向,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漂泊,性格內向,朋友少,怎麼樣才能讓自己交到更多的朋友呢?
7
回覆列表
  • 1 # 天行健君子不器

    性格內向,並不代表不能交到朋友。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我的朋友小茜,也是一個內向女孩,平時話不多,愛好是讀書。可她的朋友也不少而且經常互動,包括我在內。對於我而言,她雖然話不多,但是三觀很正,樂於助人,待人真誠,是一個真正靠得住的朋友。

  • 2 # 斜哥觀點

    性格內向沒有關係,但是該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同時,性格內向不等於閉口無言,該表達的態度或意見一定要及時、準確、清晰的表達,記住以上兩條就沒有問題了。

  • 3 # 十品小官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想到了自己,我也是比較內向的,也曾經為此苦惱過。我原來一直認為。只有那些能說會道的外向人,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而且在工作中,似乎內向人有天然的劣勢,永遠不如外向人引人注目,這也會影響職業發展。

    後來,我專門查過內向外向性格的一些資料,這才讓我如釋重負,原來事情並不是我想的那麼糟,而且內向人有很多優勢。

    01.影響性格的重要因素。

    最早提出內向概念的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他認為內向和外向的差別,在於心理能量。內向的人,能量多來自自身的內在世界;外向的人,能量多來自外部世界。也就是說,內向和外向都是正常性格表現特徵,根本沒有好與壞之分。

    人類首次把人的性格特徵與一個具體的基因明確地聯絡在一起,是在1996年,以色列和美國的研究小組發現,人的第11號染色體上有一種叫D4DR的遺傳基因,對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D4DR基因能夠在大腦中構成許多受體。這些受體分佈在人的神經元表面,接受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會持續地激起人們敢於冒險、尋求新奇的慾望。D4DR基因有調節多巴胺的功能。

    外向的人需要大量的多巴胺刺激才能感受到情感體驗,而更多地與他人交流才能刺激他們的大腦,以此獲得滿足感。

    內向的人只要少量的多巴胺刺激就能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社交如同畫蛇添足,根本不需要,相反會產生心理壓力,造成自我消耗,需要更長時間的獨處才能恢復正常狀態。

    02.面對陌生人和熟人的表現。

    美國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者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講道:“人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系統1和系統2,無意識的“系統1”(快思考)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能夠迅速作出判斷、作出反應。就像自動反應模式,就是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變成一鍵執行的自動程式,極度簡化。有意識的“系統2”(慢思考),是在“系統1”遇到難題時,向”系統2“求助時才被啟用的,“系統2”會集中精神處理問題。它所有運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它非常謹慎,具有推理能力,可以處理多重任務,這就決定了透過系統2運作得出的結論往往更靠譜。

    當我們和熟人相處時,大腦直接啟動“系統1”,大腦迅速判斷為熟悉場景,因此反應迅速,說話和平時一樣,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當我們和陌生人相處時,大腦系需要啟動“系統2”,由於大腦啟動“系統1”沒有找到慣用的路徑後,才會啟動“系統2”,這要耗費一定的時間,讓大腦去集中精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人在熟人和陌生人面前不同的表現了。

    03.內向人相同能夠成功。

    大多數人,並不是純粹的內向或外向,面是兩者的綜合體,有時偏內向,有時偏外向。

    在我們的社會中,經常會有內向人不容易成功的說法,其實這也是受自我心理暗示的影響。比如,內向經常被冠以不會說話、不合群、不擅交往、性格孤僻、自卑敏感等等,說的人多了,我們的心理就會預設這種說法。

    但仔細想一下,你就會發現,這根本不對,內向人在自己的親朋友好友面前,照樣滔滔不絕、口若懸河。

    其實,內向者成功的大有人在,比如,比爾蓋茨、巴菲特、斯皮爾伯格、張國榮、周星馳等。

    04.內向人的性格優勢。

    1.內向者更善於思考。

    內向者大多喜歡獨處,遇有問題喜歡深度思考。腦部掃描結果顯示,內向性格在思考的時候有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腦,這意味著能得到源源不斷的能量。

    2.內向者更有想象力。

    內向的人僅需內心的想象,就能深臨其境,感同身受,甚至透過偶爾的一個小的事件、一個特殊的環境,就能產生極其豐富的想象力。

    3.內向者更擅長自控。

    內向性格的大腦前額葉皮層更容易活躍,它經常向大腦發出訊號,提醒大腦要控制自己,做事要冷靜。

    4.內向者更單兵作戰。

    研究表明:內向性格的人最喜歡的方式是獨自作業,而且更容易進入深度思考,專注工作中。

    05.怎樣交到朋友?

    其實內向人給別人的印象是忠誠可靠,更容易被別人認可。如果想主動交到朋友,這裡提幾個小竅門。

    一是心理暗示。

    面對陌生人時,心裡要不斷暗示自己,這是熟悉的人,使自己潛意識接受從而得到改變,儘可能處於比較放鬆的狀態,說話也就慢慢順暢起來。

    二是善於傾聽。

    不會說話,那就多傾聽,多表現出對對方的關注和興趣。慢慢彼此有點了解,就可以向更廣泛的話題深入,儘量拉近你們的距離。

    三是注意技巧。

    儘可能地多提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雙方都對某項事物有興趣以後,話自然而然就會多起來。

    關係熟了以後,找合適的機會,提出以後一起參加諸如逛街、打球、體育等雙方感興趣的活動,也可以簡單粗暴地直接約飯、約酒,男人和女人一樣,沒有一頓酒不能交到的朋友,如果有就再喝一頓。

  • 4 # 秋語職場說

    你好,我是秋語,性格偏內向的上班族。我來聊聊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1、職場人際關係不靠性格,更靠能力。

    有的人性格外向,工作能力一般;有的人不愛說話,但是能力很強,大部分人在工作中更樂意和能力好、配合度高的人共事,因為工作能力的認可,從而會吸引別人主動和你打交道,信任你,從而成為朋友。

    我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剛出校門,也不愛說話,但是我認真學習業務,主動幫助新人和組內同事,所以大家願意和我打交道。當然,我也因為內向的性格,不是很受上司喜歡,但是不影響和同事的交流。

    2、不刻意改變,但要學會主動

    性格無所謂好壞,但如果發現在職場工作中,內向讓自己感覺到了孤單,有了困惑,我覺得需要刻意練習,主動多和同事打交道。最近看到的一個觀點特別想和你分享:懂得麻煩別人的人,值得深交。有一定的道理,有時候以請幫忙開頭,最好是別人力所能及的忙,會促進溝通和交流,說不定發現彼此愛好、興趣相同。

    分享一個小故事,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對我啟發很大,一起共勉。

    一位門徒對他的師傅說:“大師你潛心修煉多年,能移動前面那座山嗎?”師傅滿懷信心的點了點頭,對著山大喊一聲:“山,你過來!”山紋絲不動,師傅說:“山不過來,我們過去吧!”於是,便帶著門徒開始爬山,經過一番努力,終於爬到山頂。到了山頂之後,師傅對門徒說:“這個世上根本沒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夠移動大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我是秋語,專注分享職場心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娘們跳廣場舞音量要那麼大?而且明天都是同樣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