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出陽關坐看雲起
-
2 # 今生情
秋 思 【唐】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京師得家書 【明】 【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3 # 文學悟語
《逢入京使》(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這首詩寫於公元749年,詩人第一次遠赴西域上任途中,此時的詩人三十四歲,前半生功名無成,無奈之下出塞任職,充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在途中他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詩人想要讓入京使捎帶書信回家報平安,可是身邊並無紙筆,於是只好讓使者帶口信報平安了。
八、《歲暮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母愛是最偉大的,這首詩寫詩人於年末前夕趕回家後,深感母親對自己的關懷之情而作的。詩人回到家後,看到母親為自己縫製好的寒衣針腳密密麻麻地,噓寒問暖的家書裡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那一針一線,一字一句,都是母親對兒子的憐受和思念。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根據語境可以得知,此前詩人應該是收到了妻子的來信,在信中盼望丈夫早歸故里。於是詩人以詩代信回覆:“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去,我還沒有確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漲滿了秋天的河池。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念你”。《章臺夜思》(唐·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這是一首懷人思鄉之作,應該是詩人寄給越中親友的。詩人說鴻雁已往南飛,家書已無法寄回去了。這就更加重了他憂愁的情緒,可以想象詩人在淒涼的秋夜,在孤燈下思念著遠方的親友,滿腹愁腸。
-
4 # 李潤兒
魚箋尺素 鴻雁傳書
萬里思家寄鯉魚,望盡秋雁歸來否?詩書裡思家,一抹淡淡的相思,一芳惆悵,才下眉頭,又向心頭。
《飲馬長城窟行》
漢樂府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山河破碎,只見城牆外衰草連天。″安史之亂″已綿延三月的戰火,一封家書抵萬金。家國如此,頭頂的白髮越撓越短,簪子快別不住了,誰解我這煩悶苦惱的心情呢!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往東望,家鄉山陰路遠山高,來回有一萬三千里。寫得滿滿家書,滿眼思鄉淚,收到回信已是明年的事情。遙問紅橋下的流水,何日能泛舟去尋找兄弟。天涯行遍人已老,愁緒滿懷,兩鬢白髮,予只能在茶煙繚繞的思鄉中勉度光陰。
漁家傲·寄仲高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裡。
京師得家書
明代: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秋思
唐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又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行又開封。
逢入京使
唐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
5 # 酒泉行吟
1、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2、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3、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
6 # 一葉孤帆行萬舟
烽火連三夜,家書抵萬金:連續的戰火持續到現在,家書實在難得,一封家書可以抵上萬兩黃金,杜甫的這首詩,足可見戰爭給國家、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人類渴望和平的心情。
杜甫的另一首詩《月夜憶舍弟》也可見詩人渴望家書的心聲,在思鄉人的眼裡,故鄉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很久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想要寫封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一層一層遞進: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悽楚哀感,沉鬱頓挫。
-
7 # 雲遊霧裡櫻兒遠方的詩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人想到: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
-
8 # 絳珠草
家書,是中國古代遠遊的遊子與故鄉親人互通訊息的重要的且唯一的溝通方式。古時候交通工具只有車馬,山高水長,路途漫漫,所以家書顯得彌足珍貴,如果是烽煙年歲更是“家書抵萬金”。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玉不勝簪。
安史之亂,杜甫被困於長安,妻兒則在都州,戰亂暴發後就與妻兒失去了聯絡,杜甫心繫著大唐社稷的安危心繫妻兒的安危心,看到長安城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之中寫下了這傳誦千古之作。
《秋思》 唐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幾萬重。復恐忽忽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客居在洛陽城,城中的陣陣秋風引發了作者的鄉思與鄉愁,提起筆來給家中親人寫信,千頭萬緒卻又不知從哪裡下筆,終於寫好了交付給信使,卻又覺得思念的話兒沒說完,漏寫了什麼於是又開啟信封。“欲”,“恐”,“又”把詩人當時的複雜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次北固山下》唐 王灣
客路青山下,舟行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詩人在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泛舟東行停船北固山下,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而引發的懷鄉思親。大雁呀,請你們飛過洛陽城時替我家中的親人問好並報個平安吧。
《逢入京使》唐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詩人告別長安的父母妻兒,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奔赴大漠。途中遇到回京都的使者,於是就託使者捎個口信給家中的父母妻子報個平安。
《京師得家書》明 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這首詩是家中的老母喚兒早歸的家書。
其實所有的家書都是呼喚遠行的遊子早點回家。家書總是充滿著溫度,輕易就能觸動我們最柔軟的內心深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9 # 草廬心語
曾國藩曾給弟弟曾國荃一封家書,書中特別談到自己一生中最難忘、最難堪的四次教訓。分享給大家,靜心看完,相信會收益匪淺。
曾國藩寫這封家書給弟弟曾國荃的時候,曾國荃剛剿滅太平天國,被封為湖北總督,正是人生事業巔峰之時,但他得罪了在湖北的慈禧寵臣官文,一個月內幾次被慈禧嚴斥,同時京城大小官員也都認為它居功自傲,曾國荃得意之時也可謂精神焦慮,從而萌生了退朝還鄉的念想。
看到弟弟消極抑鬱,為了開導他,57歲的曾國藩在金陵公署給弟弟寫了一封信,痛陳自己一生引以為恥的4次重大教訓。他在信中說,自己30年來宦海浮沉,一輩子失敗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很多,但主要有4件事,使他終生難忘。
第一件事是:公元1832年,他到湘鄉縣考秀才,在應試中被主考官當眾斥責,說他寫的文章文理不通,秀才沒考上。第二年,他再次應縣試,僅中揹榜(末名)秀才。對曾國藩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曾國藩不怨天、不尤人,反而激起發奮讀書的信念。他說,自古以來確實有一些人靠醜陋文章僥倖獲取功名,但好文章絕不會被埋沒。這使他定下了每天寫一篇文章、做一首詩,看書不少於20頁的學習計劃。
第二件事是:公元1851年,已是翰林的曾國藩向咸豐皇帝遞交摺子,為了對事情進行詳細說明,他還畫了一幅圖,但這幅圖畫得醜陋不堪,引起滿朝大臣的嘲笑。
第三件事是:公元1854年,曾國藩在嶽州的靖港兵敗。當時,它要跳水自殺殉國,幸虧被他的幕僚章壽麟救起,狼狽逃回後搬到城南高峰寺小住,遭到江西全省官紳的鄙夷和恥笑。
第四件事是:公元1855年,九江兵敗,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火燒湘軍戰船一百多艘,曾國藩坐船被俘,後來他硬著頭皮逃到江西,又彈劾了江西的巡撫、按察使;第二年當他被圍困南昌時,江西省的官紳人人幸災樂禍。他與江西官員的關係,更是到了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容得下他的地步。曾國藩形容自己的處境是:“一聽到春風的怒號,心就要碎了;一看見敵人的戰船開過來,就急得繞著房子轉圈,沒有好辦法。”後來他的老鄉王闓運寫《湘軍志》時說:“曾國藩在江西實在悲苦,現在想來,仍讓人忍不住流淚。”
曾國藩在信末對弟弟說:我平生的長進全在受挫受辱的時候,所以我現在雖然僥倖成了大名人,也不敢自詡為有本領,更不敢自以為是。你一定要咬牙立志,積蓄自己的鬥志,增長自己的智慧,千萬不要從此氣餒。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業,離開了“堅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挫折和失敗並不是人生中的意外,而是一個人成長道路上的必然,是生活最珍貴的饋贈。你覺得呢?
參考文獻:
《曾國藩與弟書》中外比上
-
10 # 花影流年
張籍 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唐代人,家在吳郡,長期客居洛陽。
詩歌的意思是,在洛陽城又看到秋風起,自然想念在遠方的家。想寫一封家書,心中有很多很多的話,卻不知道從哪裡說起,真個是紙短情長。寫好了家書,捎信的人準備要上路了,詩人又慌忙攔住,重新開啟書信,再看一遍,生怕漏掉了什麼。
整首詩明白如話,卻細節動人,把客居在外的遊子對家人的牽掛表達得淋漓盡致。難怪宋代王安石評價: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
11 # 秦巴瞭望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交通工具所限,千里迢迢,天各一方。山高水長,路途漫漫。音訊不繼,生死不明。因此家書就成了思念牽掛、報送平安、相互聯絡的唯一途徑,真可謂字字千金,望眼欲穿。詩詞欣賞
一、《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國破家亡,荒草萋萋。烽火連連,生死未卜。此時此刻,如能收到家書,知道親人的下落,彌足珍貴,足抵萬金。思念、牽掛、擔心,各種複雜的心情,溢於言表。
二、《秋思》·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行人臨發又開封”,捎信的人馬上就要出發了,唯恐遺漏了什麼話語,又啟開了信封。這一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思意萬重,又恐時間倉促、意猶未盡的思鄉心境。
三丶《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客路青山,行舟綠水。潮平岸闊,風正帆懸。海日東生,江春荏苒。這一切,都掩飾不住對家鄉的思念。欲寄家書,何處能達?只有託付歸雁,捎到洛陽親人的身邊。
四、《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東望故園,歸路漫漫。雙袖拭淚,涕零不幹。馬上相逢,沒有紙筆,憑君傳語,報送平安。價值連城的口信,足以慰藉漂泊在外的流落的靈魂。
五、《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前兩句,交代了送別好友的時間、地點、環境。你終於可以回到故鄉了。洛陽的親朋好友,一定會詢問我的近況。煩請你告訴他們,我依然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六、《蝶戀花·欖菊愁煙蘭泣露》·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上闕,透過“愁”、“泣”、“寒”,渲染離別淒冷氛圍,點明離恨之苦。
下闕,透過“凋”、“獨”、“盡”,描寫思念之切。“欲寄彩箋兼尺素”,成了唯一的選擇。可恨天涯路迢,山長水闊,不知寄往何處。對戀人思念之沈、思念之苦,何以能堪?
七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上闕,紅殘香消,玉席秋涼。輕解羅裳,獨上孤床。雲中錦書誰寄?雁陣回時,月滿西樓。寫盡與丈夫分別後的孤獨與期盼。
下闕,花自飄零,水自空流。一種相思,兩地閒愁。此情無計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寫不盡對丈夫的思念之苦,剪不斷,理還亂,“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家書,是孤鴻的歸盼思念,是親人的夢繞魂牽。看到家書,如同晤面,驚喜交加,淚雨漣漣… -
12 # 旁頭底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這一句非常有名的詩,出自杜甫的名篇《春望》。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逢安史之亂,當時他被困在長安,妻兒卻在離長安很遠的鄜州。
到了這年的夏天,杜甫總算從小路逃出了長安城,一路上朝不保夕,歷盡千辛萬苦才逃到肅宗所在的鳳翔。他隨即寫下了一首長詩《述懷》,寫了自己逃回長安到鳳翔縣的往事。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朝廷愍生還,親故傷老醜。
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牖。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嶔岑猛虎場,鬱結回我首。
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訊息來,寸心亦何有。
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沉思歡會處,恐作窮獨叟。
當時,安史之亂爆發後,從薊州到甘肅一帶很多地方軍閥都起兵響應。杜甫妻兒寄居的鄜州三川縣,也陷入到戰亂之中,音訊不通。據逃出來的人說,那裡戰況慘烈,雞犬不留,“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可想而知,當時身在鳳翔的杜甫心中是如何的掛念家人。國家動亂。他身在朝廷報效國家,脫不開身,就像他詩裡說的“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但是他多麼渴望能夠收到家人一封報平安的信呢?
可是“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杜甫已經十個月沒有收到家人來的來信了。十個月的時間,讓杜甫陷入一種極其矛盾的心理中。他一方面渴望收到家裡的來信,告訴他家裡一切安好;另一方面他又害怕收到家裡的來信,萬一這封信是報喪的呢?“反畏訊息來,寸心亦何有?”
萬一遇到最壞的情況,他杜甫該怎麼辦呢?在《春望》裡他說“白頭搔更短”,在《北征》裡他說“及歸盡華髮”,他覺得自己是真的老了。如果家人都沒有了,他就只能“做窮獨叟”了。
不過幸好,杜甫的妻兒還是在這場戰亂中活了下來。後來他們在羌村團聚: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亂世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牆頭,感慨亦唏噓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
13 # 晴空莽莽
張籍寫在秋天裡的思念,寄居在洛陽城裡,在秋風蕭瑟裡想起了親人,想要寫一封家書,“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可是匆匆忙忙之間,思緒紛飛不知該從哪裡問起,好不容易擱下筆封好,遞給了信差。人家前腳剛剛出門上了馬,又被我叫住了,重新開啟信封,仔細檢查是不是有遺漏。
漂泊在外的遊子,如同無根浮萍一般,深切思念家鄉和親人,看著平平無奇的小心謹慎,刻畫的緊張、期盼、寄託的心理狀態顯露無疑。
杜牧離家許久,獨自客居旅館,家書傳遞困難,在悽清的夜晚想起了魂牽夢繞的故鄉,“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夜裡做夢好不容易回到了家鄉,拂曉已經到來夢醒了,今年寫的家書要明年才能送達,可見離家之遠,古代交通不便。
杜牧在旅館裡靜靜發呆,一盞孤燈相伴,憶往昔歲月,一聲孤雁的哀鳴,打斷了腦海中的念想,彷彿自己就是那隻離群的大雁,孤單落寞。他想起了故鄉的滄江夜色,雲煙霧繞的朦朧裡,家門口繫著一葉晚歸的漁舟。
陸游身在蜀中,與家鄉山陰堂兄相隔萬里,思家之深情難以自抑,飽含熱淚在空紙上寫滿了字,這一封家書明年才能得到回信: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陸游想著問問家鄉紅橋下的清澈流水,什麼時候才能駕著扁舟去尋找我的兄弟,走遍天涯垂垂老矣,長夜漫漫,愁思難眠,兩鬢斑白,只能在熱茶的煙霧繚繞裡虛度光陰,如何不感到悲傷呢?
回覆列表
你寫過信嗎?寫過,才能理解古代家書的字字千鈞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同時受交通工具所限,千里迢迢,天各一方。山高水長,路途漫漫。音訊不繼,生死不明。因此家書就成了思念牽掛、報送平安、相互聯絡的唯一途徑,真可謂字字千金,望眼欲穿。
官方書信的往來,有專門的渠道。而家書,或書信,或口信,都是透過親朋好友捎帶送達。
詩詞欣賞一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國破家亡,荒草萋萋。烽火連連,生死未卜。此時此刻,如能收到家書,知道親人的下落,彌足珍貴,足抵萬金。思念、牽掛、擔心,各種複雜的心情,溢於言表。
二
《秋思》·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行人臨發又開封”,捎信的人馬上就要出發了,唯恐遺漏了什麼話語,又啟開了信封。這一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思意萬重,又恐時間倉促、意猶未盡的思鄉心境。
三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客路青山,行舟綠水。潮平岸闊,風正帆懸。海日東生,江春荏苒。這一切,都掩飾不住對家鄉的思念。欲寄家書,何處能達?只有託付歸雁,捎到洛陽親人的身邊。
四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東望故園,歸路漫漫。雙袖拭淚,涕零不幹。馬上相逢,沒有紙筆,憑君傳語,報送平安。價值連城的口信,足以慰藉漂泊在外的流落的靈魂。
五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前兩句,交代了送別好友的時間、地點、環境。你終於可以回到故鄉了。洛陽的親朋好友,一定會詢問我的近況。煩請你告訴他們,我依然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六
《蝶戀花·欖菊愁煙蘭泣露》·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上闕,透過“愁”、“泣”、“寒”,渲染離別淒冷氛圍,點明離恨之苦。
下闕,透過“凋”、“獨”、“盡”,描寫思念之切。“欲寄彩箋兼尺素”,成了唯一的選擇。可恨天涯路迢,山長水闊,不知寄往何處。對戀人思念之沈、思念之苦,何以能堪?
七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上闕,紅殘香消,玉席秋涼。輕解羅裳,獨上孤床。雲中錦書誰寄?雁陣回時,月滿西樓。寫盡與丈夫分別後的孤獨與期盼。
下闕,花自飄零,水自空流。一種相思,兩地閒愁。此情無計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寫不盡對丈夫的思念之苦,剪不斷,理還亂,“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家書,是孤鴻的歸盼思念,是親人的夢繞魂牽。看到家書,如同晤面,驚喜交加,淚雨漣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