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巨星們也有投籃不準,手感失衡的時候,這時候他們應該怎樣影響比賽走勢、幫助球隊?
13
回覆列表
  • 1 # 小Yu籃球

    當一隻球隊的超巨投籃不準,手感失衡時每位明星都有不同的選擇。

    詹姆斯

    當他在比賽中手感不好之際,他都會相信隊友,透過自己的突破來吸引對手包夾,當看到隊友存在空位的時候順勢把球給到隊友手中,由隊友來完成比賽;以及透過自己在防守端的威懾力,進行蓋帽搶斷,阻止對手取分。

    科比

    在我看來,科比是一位對於得分近乎瘋狂的球員,當他投籃失準時,會不斷的去調整自己,透過多投幾球來獲取手感,或者說通過沖擊內線博得犯規,扣籃等等進行得分,總而言之,科比基本不會出現得分特別少的時候,對他而言也就是換一種方式去得分。

    庫裡

    庫裡本身就是一個比較依靠投射的球員,對於他而言,身邊有克萊這樣的優秀射手,在投籃失準的情況下還可以透過助攻隊友來取分,當然他本身也會多出手的方式獲取手感,在大多數時候庫裡都是開局不太順,但是到下半場手感就會如約而至。

  • 2 # 探球錄

    觀察歷史上最偉大季後賽球員的稀爛表現是一件既惡趣味又上癮的工作,如果我們把“投不進球”定義成命中率低於40%,那我們可以在喬丹的生涯序列裡找到29場符合要求的比賽:用34.3%的命中率場均出手23次拿25分,搶6.6記籃板,送出5.3個助攻,2.1次搶斷以及3.1次失誤。

    和季後賽場均資料比較,喬丹減少了出手數(明智的選擇)、助攻數也隨之降低(球權減少了),但搶斷和失誤控制基本沒變(了不起),但有兩項數值上升了——他造了比平時更多的罰球(10.3對9.9),以及更多的前場籃板(2.1對1.7)。

    而如果我們把篩選條件制定的更嚴苛一些,把關注點放到喬丹最鐵的五場比賽裡,我們可以看到如下結果:

    ——87年首輪對凱爾特人第三場,喬丹30中9,14罰12中,11個籃板裡有6個前場籃板。

    ——97年東決熱火對公牛第二場,喬丹15中4,16罰15中,9個籃板裡有2個前場籃板。

    ——96年總決賽對超音速第六場,喬丹19中5,12罰11中,9籃板裡有3個前場籃板。

    ——97年東決對熱火第四場,喬丹35中9,13罰11中,8籃板裡4個前場籃板。

    ——93年尼克斯對公牛第三場,喬丹18中3,17罰16中,8籃板裡1個前場籃板。

    這五場比賽裡,喬丹14.4次罰球(生涯9.9次),9次籃板(生涯6.4次)裡3.2個前場籃板(生涯1.7次)。在自己狀態最不佳、對手防守最嚴密的比賽裡,喬丹展現了超強的侵略性,直接正面剛。

    這可能是關於喬丹為什麼是歷史第一人的另一條迴應角度,也同時為“巨星投不中球時應該怎麼做”做出了喬丹式的回答:瘋狂攻框,雙倍衝搶。

    事實上,六冠公牛最偉大的一場比賽可能是被低估的98年對步行者G7,那場比賽兩隊在罰球數幾乎一樣的情況下,真實命中率步行者57.4%對公牛46.8%,但公牛狂抓了22個前場籃板比步行者多出手了20次投籃,在比賽最後的五分鐘裡控球時間接近三分半——那場比賽喬丹皮蓬合計43投15中,完美的喬丹式“喬丹投不進球”時的表現。

    勒布朗在這件事情上的迴應思路,與喬丹又有區別。我們依舊把鐵的定義定成40%以下,並在勒布朗生涯的季後賽裡尋找符合標準的場次,我們最終找到了49場比賽:

    他用34.1%的命中率出手20次拿22.5分,走上10次罰球線,抓9.4個籃板送出7.9次(生涯7.1)助攻,除了籃板和造犯規次數之外,助攻數目同樣有了程度不小的提升。如果我們直接用助攻搜尋,不難發現勒布朗季後賽生涯前十助攻數目的場次,一半命中率在四成往下。

    另一個有趣的事實,勒布朗常規賽助攻記錄那場,是18年常規賽騎士對老鷹,22分12籃板19助攻,那場比賽,勒布朗命中率40%;季後賽的助攻記錄,是15年次輪對公牛第三場,勒布朗27分但25投8中,歐文13投3中,但勒布朗硬是喂出來了14助攻。

    勒布朗在投籃手感不佳的場次,助攻隊友的傾向會上升——這就是全能的好處。

    估計諸位都發現了。打得好的高光表演,大多是手感出眾、突投傳三線開花,譬如喬丹總決賽對巴克利55分,艾弗森對猛龍的兩場50+;或者乾脆是喬丹93年對尼克斯的54分,勒布朗18年對猛龍G2的43+14,彷彿開了修改器一樣的亂進一通,這種夜晚除了能讓人感慨對手的心理承受能力不錯之外,並沒什麼特別。

    要看一位球星的風格與特點,要看他高光之外,乃至於陷入泥潭的表現,這種比賽裡,你會見到球星們撲騰著向岸上掙扎,在掙扎的過程中抖落渾身的招式調整狀態。

    論單場表現,16年總決賽G5G6的勒布朗要比G7強的多,但論比賽內容,G7上半場靠連續轉換暖手與給JR的長傳,焦灼時段給射手群一個一個試三分手感的耐心,然後是第四節連續找內線的進攻選擇,簡直是勒布朗生涯比賽方式的寫照。

    同理,巨星們的缺憾:譬如傳控糟糕不得分就難有作為;譬如手感不好失誤控制立刻也要崩潰,譬如投不中三分的夜晚也隨之不能滲透籃下,也都能在表現不好的場次看個乾淨。

    不過話說回來,比賽永遠不是孤立的,在大多數情況面前,讓超級巨星失常的代價,往往伴隨著對其他比賽要素的徹底放棄:

    96年佩頓主防喬丹,超音速鋒線群圍追堵截,把後三場的喬丹圍困到60投22中,風光亮麗,但代價就是三場被羅德曼一個人搶了24個前場籃板,第六場11個平記錄。前場鋒線堆積,就只好輸一手籃板保護;

    15年老鷹圍剿勒布朗,除全隊信心崩潰的G4,其餘三場一樣把勒布朗守到到83投36中,沒一場過五成命中率。但也就是這三場,勒布朗送出30個助攻,乾淨利落的橫掃東區第一,協防勒布朗的突破,射手們就要萬炮齊鳴。

    15年勇士成隊後,庫裡季後賽出手少於15次的總共19場比賽,勇士贏下了其中16場,場均能得115.8分。而15年季後賽起勇士的場均得分,依次是103.3、107.7、119.3、110.4以及114.1。這當然不是因為庫裡多出手反而傷害球隊,而是因為對面全隊在夾擊庫裡的擋拆以及追無球上已經傾注了大量防守資源,於是只好漏出無數後門和空切給伊戈達拉格林魯尼們攻框。

    這是一道兩瓶毒藥被迫選一瓶時,部分球隊心一橫乾脆喝完了其中一瓶的選擇題,是因為有了喬丹/勒布朗/庫裡/鯊魚......等人的牽制,於是羅德曼、JR、格林以及霍利才能爆發,而不是瞪一眼資料統計就急不可耐的開始吆喝:

    XX今天可真菜,又抱大腿贏球了啊,多虧了XXXXX啊。

    艾弗森回答過這個問題,當時的76除了答案全是藍領,答案擁有無限開火權。

    艾弗森:當我手感不好的時候,我沒有辦法將球權交到隊友手中,我也不會這麼做,我每投丟一個球,就反思這個球哪裡處理的不好,並在下一次進攻中糾正他,即使我投丟20個球,我依然相信下一個球會進。

  • 3 # 吃貨達人美食臺

    噹一聲脆響隨著籃筐上安裝的即時擴音系統傳入遠在海外的觀眾耳中後,沒有人會在意這記鐵聲是來自於科比-布萊恩特還是科比懷特,記分牌不會因為這次投失出手前你在原地做了幾個後空翻或者你是不是當賽季MVP的最大熱門,投失了就是投失了,並且,即使是邁克爾喬丹也無法規避35中9的夜晚。

    然後呢?

    當庫裡的強投三分無法命中,當勒布朗不能衝向籃筐,他們是會立刻變得如同胸部開始下垂的初戀女友一樣令你索然無味,還是依然有讓你烘著壁爐朗誦一遍《當你老了》的空閒?

    當巨星們投不進球時,他們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觀察歷史上最偉大季後賽球員的稀爛表現是一件既惡趣味又上癮的工作,如果我們把“投不進球”定義成命中率低於40%,那我們可以在喬丹的生涯序列裡找到29場符合要求的比賽:用34.3%的命中率場均出手23次拿25分,搶6.6記籃板,送出5.3個助攻,2.1次搶斷以及3.1次失誤。

    和季後賽場均資料比較,喬丹減少了出手數(明智的選擇)、助攻數也隨之降低(球權減少了),但搶斷和失誤控制基本沒變(了不起),但有兩項數值上升了——他造了比平時更多的罰球(10.3對9.9),以及更多的前場籃板(2.1對1.7)。

    而如果我們把篩選條件制定的更嚴苛一些,把關注點放到喬丹最鐵的五場比賽裡,我們可以看到如下結果:

    ——87年首輪對凱爾特人第三場,喬丹30中9,14罰12中,11個籃板裡有6個前場籃板。

    ——97年東決熱火對公牛第二場,喬丹15中4,16罰15中,9個籃板裡有2個前場籃板。

    ——96年總決賽對超音速第六場,喬丹19中5,12罰11中,9籃板裡有3個前場籃板。

    ——97年東決對熱火第四場,喬丹35中9,13罰11中,8籃板裡4個前場籃板。

    ——93年尼克斯對公牛第三場,喬丹18中3,17罰16中,8籃板裡1個前場籃板。

    這五場比賽裡,喬丹14.4次罰球(生涯9.9次),9次籃板(生涯6.4次)裡3.2個前場籃板(生涯1.7次)。在自己狀態最不佳、對手防守最嚴密的比賽裡,喬丹展現了超強的侵略性,直接正面剛。

    這可能是關於喬丹為什麼是歷史第一人的另一條迴應角度,也同時為“巨星投不中球時應該怎麼做”做出了喬丹式的回答:瘋狂攻框,雙倍衝搶。

    事實上,六冠公牛最偉大的一場比賽可能是被低估的98年對步行者G7,那場比賽兩隊在罰球數幾乎一樣的情況下,真實命中率步行者57.4%對公牛46.8%,但公牛狂抓了22個前場籃板比步行者多出手了20次投籃,在比賽最後的五分鐘裡控球時間接近三分半——那場比賽喬丹皮蓬合計43投15中,完美的喬丹式“喬丹投不進球”時的表現。

    勒布朗在這件事情上的迴應思路,與喬丹又有區別。我們依舊把鐵的定義定成40%以下,並在勒布朗生涯的季後賽裡尋找符合標準的場次,我們最終找到了49場比賽:

    他用34.1%的命中率出手20次拿22.5分,走上10次罰球線,抓9.4個籃板送出7.9次(生涯7.1)助攻,除了籃板和造犯規次數之外,助攻數目同樣有了程度不小的提升。如果我們直接用助攻搜尋,不難發現勒布朗季後賽生涯前十助攻數目的場次,一半命中率在四成往下。

    另一個有趣的事實,勒布朗常規賽助攻記錄那場,是18年常規賽騎士對老鷹,22分12籃板19助攻,那場比賽,勒布朗命中率40%;季後賽的助攻記錄,是15年次輪對公牛第三場,勒布朗27分但25投8中,歐文13投3中,但勒布朗硬是喂出來了14助攻。

    勒布朗在投籃手感不佳的場次,助攻隊友的傾向會上升——這就是全能的好處。

    估計諸位都發現了。打得好的高光表演,大多是手感出眾、突投傳三線開花,譬如喬丹總決賽對巴克利55分,艾弗森對猛龍的兩場50+;或者乾脆是喬丹93年對尼克斯的54分,勒布朗18年對猛龍G2的43+14,彷彿開了修改器一樣的亂進一通,這種夜晚除了能讓人感慨對手的心理承受能力不錯之外,並沒什麼特別。

    要看一位球星的風格與特點,要看他高光之外,乃至於陷入泥潭的表現,這種比賽裡,你會見到球星們撲騰著向岸上掙扎,在掙扎的過程中抖落渾身的招式調整狀態。

    論單場表現,16年總決賽G5G6的勒布朗要比G7強的多,但論比賽內容,G7上半場靠連續轉換暖手與給JR的長傳,焦灼時段給射手群一個一個試三分手感的耐心,然後是第四節連續找內線的進攻選擇,簡直是勒布朗生涯比賽方式的寫照。

    同理,巨星們的缺憾:譬如傳控糟糕不得分就難有作為;譬如手感不好失誤控制立刻也要崩潰,譬如投不中三分的夜晚也隨之不能滲透籃下,也都能在表現不好的場次看個乾淨。

    不過話說回來,比賽永遠不是孤立的,在大多數情況面前,讓超級巨星失常的代價,往往伴隨著對其他比賽要素的徹底放棄:

    96年佩頓主防喬丹,超音速鋒線群圍追堵截,把後三場的喬丹圍困到60投22中,風光亮麗,但代價就是三場被羅德曼一個人搶了24個前場籃板,第六場11個平記錄。前場鋒線堆積,就只好輸一手籃板保護;

    15年老鷹圍剿勒布朗,除全隊信心崩潰的G4,其餘三場一樣把勒布朗守到到83投36中,沒一場過五成命中率。但也就是這三場,勒布朗送出30個助攻,乾淨利落的橫掃東區第一,協防勒布朗的突破,射手們就要萬炮齊鳴。

    15年勇士成隊後,庫裡季後賽出手少於15次的總共19場比賽,勇士贏下了其中16場,場均能得115.8分。而15年季後賽起勇士的場均得分,依次是103.3、107.7、119.3、110.4以及114.1。這當然不是因為庫裡多出手反而傷害球隊,而是因為對面全隊在夾擊庫裡的擋拆以及追無球上已經傾注了大量防守資源,於是只好漏出無數後門和空切給伊戈達拉格林魯尼們攻框。

    這是一道兩瓶毒藥被迫選一瓶時,部分球隊心一橫乾脆喝完了其中一瓶的選擇題,是因為有了喬丹/勒布朗/庫裡/鯊魚......等人的牽制,於是羅德曼、JR、格林以及霍利才能爆發,而不是瞪一眼資料統計就急不可耐的開始吆喝:

    XX今天可真菜,又抱大腿贏球了啊,多虧了XXXXX啊。

    艾弗森回答過這個問題,當時的76除了答案全是藍領,答案擁有無限開火權。

    艾弗森:當我手感不好的時候,我沒有辦法將球權交到隊友手中,我也不會這麼做,我每投丟一個球,就反思這個球哪裡處理的不好,並在下一次進攻中糾正他,即使我投丟20個球,我依然相信下一個球會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風雲》漫畫裡面的人物論武功到底誰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