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青的碎碎念

    關於嬰兒看不大懂大人的情緒我覺得需要做如下分析:

    1.首先要知道是多大的嬰兒,一般五個月往上的孩子會透過大人的表情和說話音調的高低辨別是高興還是生氣,比如家長傷心的哭,孩子也會有難過的樣子;看到大人開心的逗樂,也會咯咯的一起笑;總是亂扔東西大人有生氣的表情寶寶也會有害怕

    2.和帶寶寶的人有關係,有的老人帶起孩子來比較吃吃力,或者因身體狀況原因和孩子很少交流,更不要提做遊戲等互動,從而導致單調枯燥的撫養方式,寶寶的日常表情也會單一,對身邊事沒有太大興趣

    3.如果感覺和身邊同齡孩子差別挺大,需要到兒保科或者兒童康復科做一個發育方面檢查。

  • 2 # 優說育兒

    其實嬰兒是可以感受到大人的情緒的,他們對情緒很敏感,只是能力有限,無法用語言和行為來表達,我們認為嬰兒看不懂我們的情緒,那是因為我們對他們還不夠了解,尤其是新手父母,面對一個只會說“嬰語”的新生命,會有些不知所措,這是正常的。大人不用太焦慮,只要用心去呵護您的孩子,給予高質量陪伴,他們會彼此磨合得很好。

    給您舉兩個例子。因為學習上的問題,我有時會和我家姐姐發脾氣,姐姐也會哭鬧,然後我倆說話的聲音就會特別大,氣氛明顯是不一樣的。我家二寶現在剛一歲,在他幾個月大的時候,見到我和姐姐鬧情緒的場面,他會顯得有些不安。之後,每次我和姐姐有類似情況即將發生,二寶就開始癟嘴巴哭起來,他能感受到我們情緒上的變化,知道我們馬上又要吵起來了。

    第二個例子,我家姐姐有一次不小心把弟弟從嬰兒車上摔下來了,當時爸爸批評了姐姐,姐姐很傷心地哭了,還好弟弟沒什麼大事。當我抱著弟弟去安慰姐姐時,弟弟伸出小手去摸了摸姐姐的臉,那是弟弟第一次摸姐姐的臉,我覺得他是感受到了姐姐難過的情緒的。

    孩子天生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而且他們成長飛快,尤其是嬰幼兒,也許今天的表現就和昨天截然不同,家長不要過於焦慮,我們只需好好愛他們,他們一定會感受得到父母的一切。

  • 3 # 媛子媽媽育兒經

    你不要看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事。那他們是很聰明的。那麼父母不穩定的情緒,會對嬰兒造成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嬰兒也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甚至擁有讓人們驚歎的能力。嬰兒也能感受他人情緒

    這並不是主管臆測,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有科學家在一項實驗中發現,他們發現一週大的新生兒,在他面對人臉和機械玩具的時候,大腦的反應就已經完全不同,面對人臉時活躍度明顯提高,說明孩子不僅可以分辨兩者的區別,還能因為父母的陪伴大腦發育更快,對父母的情緒質量也能準確感知。

    到了孩子長大,他們更是能對父母的情緒做出判斷。當孩子發現大人不高興的時候,他們就會安靜下來,小心翼翼的做事情,不敢出格。當他們發現大人,什麼時候比較高興呢?孩子就會趁機提出自己的一些要求,或者叫上自己的爸爸媽媽跟一起自己玩。

    大人有情緒波動是正常的,生活中的壓力這麼大,事情這麼多。又沒有看破紅塵,有情緒也很正常,而且當孩子需要透過和父母相處瞭解人的不同情緒,但是父母長期的負面情緒,對孩子的成長是會有負面影響的。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隨著月齡的增長,並且大腦也在發育當中。此時的認知能力開始逐漸發展提升,他們開始能夠解釋他人面部表情和聲音高低緩急,傳遞著的某種情緒含義。比如他們已經可以判斷照顧自己的是爸爸還是媽媽,還是自己的奶奶等等。比如,是否喜歡看到他們,是否喜歡和他們互動,並且能夠快速的從熟悉的看護者臉上,捕捉到悲傷或憤怒的情緒。嬰兒大概從5個月起,開始能夠區分看護者發出的聲音是快樂還是悲傷。比如,當他發現媽媽生氣大聲吼叫時,嬰兒就會表現出憂慮不安,不停地哭鬧。

    父母千萬要注意。千萬不要對嬰兒發火。對嬰兒發火帶來的傷害不可逆

    嬰兒有相當廣泛的情緒表達

    長時間和嬰兒相處的人都知道,嬰兒天生就有一套情緒表情,比如當他們嚐到一點甜味的東西,就會顯示出愉快的表情,讓他們吃到一點苦的東西,就會表示厭惡。卡羅爾·伊扎德表示,在新生兒出生時,就會出現開心、苦惱、厭惡的情緒表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表情就更為豐富,會上演憤怒、悲傷、害羞、內疚等表情。

    那麼對寶寶發火有什麼害處呢?

    1.影響安全感的建立

    很多寶媽表示,0-1週歲的嬰兒有頻繁夜醒,睡不安穩的情況,也是剛剛生下來的那段時間。幾乎沒有辦法睡覺。實際上,很大程度上這和嬰兒安全感未建立有關。嬰兒的內心無法承受成人世界的消極情緒,當家長對嬰兒發火時,嬰兒會喪失安全感,難以和大人及外部環境建立良好的信任

    2.影響大腦發育

    有些父母脾氣可能不是很好。也有可能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對寶寶發火。經常對寶寶發火,會導致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不斷上升。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活躍度下降,影響大腦發育。所以父母千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發火。

    記得當初自己生了孩子。我家兒子一個多月的時候,因為晚上都是自己帶著,每晚都要醒來好幾次。有時候哭的很厲害,唱歌給他聽也沒有用,放歌給他聽也沒有用。怎麼哄還是哭,累的我呀是煩躁得要命。

    可是不管他怎麼哭,自己都努力剋制著自己不能生氣,不能對孩子發火,我要壓住自己的情緒。我緊緊地抱著他,輕輕的溫柔哄他,溫柔的唱著搖籃曲給他聽。用臉碰碰他的額頭,他就會停止哭了,然後在我懷裡安穩的睡著。此時此刻。覺得母愛真的好偉大呀。寶媽們有沒有這種感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媛子媽媽說育兒,如果在育兒帶娃的過程當中,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如果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候隨時可以來諮詢我。因為媽媽都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快樂的。

  • 4 # 馬小格

    沒有這種說法,嬰兒也是可以識別情緒的,尤其是父母的面部表情,因為嬰兒的表達能力差,可能你不覺得而已,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嬰兒對情緒是很敏感的。當新生兒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就能分辨出快樂的表情,和悲傷的表情。在她大概一歲左右,孩子甚至可以感覺到其他人的感受,也就是傳說中的感同身受。

    孩子對情緒的理解有幾個階段,嬰兒出生時,可以透過氣味識別你,並模仿你的面部表情,如果你伸舌頭,也許他也會,三個月後,他就知道,你是他娘了。嬰兒在說話前,用的都是手語,手語主要是讓他識別一些東西,比如前幾天有月亮,我帶寶寶出去玩,我指著月亮跟他說,那是月亮,幾天後,再出門的時候,他就朝天上看,天上沒有月亮,他攤攤手,表示無語,月亮沒有了。

    芝加哥蒙特梭利學院院長福斯卡 · 沙克爾頓 · 懷特指出: 學習手語的過程在大腦中創造了一些通路,幫助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容易學會任何語言。與不會用手語的同齡人相比,會用手語的嬰兒學習說話的時間更早,在智力測試中得分更高,詞彙量更大,表現出更多的自信。

    總之,別太擔心,小孩子的很多事情,做大人的未必知道,我總結了,有六件事情,隨後我會寫成文章,現在,我是看到這個問題,臨時答一波呀。

  • 5 # 清禾有故事

    嬰兒是可以看到大人的情緒的,讓他慢慢體會吧。你要用心下來跟他慢慢的交流。慢慢的引導他。你也可以看到嬰兒的情緒。因而也可以看懂你的情緒。這需要長時間的溝通。

  • 6 # 2019豆豆媽媽

    嬰兒都是需要和大人相互瞭解,而且大人要有不同的表情,每次做完表情要和孩子說,這是笑,哭,開心,不開心等,初來乍到他也得學習,辨識能力也很強,不斷的加上他的印象,他就會讀懂大人的表情和情緒

  • 7 # 寶貝帆帆

    其實,你別看孩子他年齡小,但是他真的能夠感知周圍人的情緒變化。經常和嬰兒相處在一起的人都知道,嬰兒好像天生自帶有一套表情包。

    當寶寶開心的時候,他會露出愉悅的表情;當寶寶感到難過時,他又會露出一副痛苦的相貌。嬰兒大概從五個月起,他就能夠區分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感情變化,還能讀懂身邊人的臉部表情變化,進而做出自己的表情反應。

    就好比有時候父母會在孩子面前裝哭,當孩子看到後,他就會受到父母情緒的影響,不自覺的掉眼淚

  • 8 # 青蛙王子1231

    嬰兒有很強的共情能力的,比如小嬰兒在聽歡快的歌曲時,她就會手舞足蹈,小手揮舞,小腿使勁蹬;在聽比較舒緩的歌曲時,她就會安靜下來。大人情緒小寶寶也是能感受到的,平時帶孩子哄孩子玩的時候,多一些互動,多一些交流 慢慢的孩子的情緒表達就顯示出來了。陪寶寶不是說在旁邊看著,要真正的有輸出,需要一點點互動。

  • 9 # Po和Bradley的麻麻

    嬰兒有相當廣泛的情緒表達

    長時間和嬰兒相處的人都知道,嬰兒天生就有一套情緒表情,比如,當嬰兒嚐到苦味時,會露出厭惡的表情,當嚐到一點有甜味的液體,會露出愉快的表情。卡羅爾·伊扎德表示,在新生兒出生時,就會出現開心、苦惱、厭惡的情緒表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表情就更為豐富,會上演憤怒、悲傷、害羞、內疚等表情。

    嬰兒也能感受他人情緒

    隨著月齡的增長,嬰兒的大腦和認知能力開始逐漸發展提升,他們開始能夠解釋他人面部表情和聲音高低緩急,傳遞著的某種情緒含義。比如,嬰兒能夠判斷,照顧自己的媽媽/爸爸,是否喜歡看到他們,是否喜歡和他們互動,並且能夠快速的從熟悉的看護者臉上,捕捉到悲傷或憤怒的情緒。

    嬰兒大概從5個月起,開始能夠區分看護者發出的聲音是快樂還是悲傷。比如,當媽媽生氣大聲吼叫時,嬰兒就會表現出憂慮不安,不停地哭鬧。

    對嬰兒發火帶來的傷害不可逆

    1.影響大腦發育

    經常對寶寶發火,會導致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不斷上升。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活躍度下降,影響大腦發育。

    2.影響安全感的建立

    很多媽媽反映,0-1週歲的嬰兒有頻繁夜醒,睡不安穩的情況,實際上,很大程度上這和嬰兒安全感未建立有關。嬰兒的內心無法承受成人世界的消極情緒,當家長對嬰兒發火時,嬰兒會喪失安全感,難以和大人及外部環境建立良好的信任。

  • 10 # 玲瓏寶

    寶寶慢慢的什麼都懂的,寶寶會注意大人的聲音,動作 ,知道你在和他、她說話,寶寶也一樣和你說 咿咿呀呀,知道你逗她,所以就很開心的笑!

  • 11 # 毛豆媽愛分享

    兒童有天然的情緒

    中午給毛豆做了西紅柿牛腩飯,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吃飯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他很煩躁,邊吃邊賴嘰,趕緊去重新煮了麵條給他,他看著我邊吃邊鼓掌。

    半夜醒來,不是冷了,熱了,就是渴了,餓了,逐一排查。前天晚上醒了一直哭,怎麼哄都不好使,問他要啥,他一直指平時裝餅乾的櫃子,吃了3根餅乾,喝了點水,一覺睡到了早上8點。

    因為天氣的原因,沒辦法帶他出去,他就一會拿他的衣服,一會拿鞋子,一會上門口站著。

    幼兒在開始時還無法將自己的情緒用認知和語言表達出來,他依靠著一種奇特的能力覺知著成人的內心世界,擁有著成人完全難以明白的生命智慧和你溝通交流。

    我們應該准許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尤其准許哭,准許意味著給他空間與時間,讓他把情緒自然流淌出去,幫助他建立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心中優秀的男人(生)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