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郡

    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是仁君。寧讓人負我,而我不可負人,由此三讓徐州,讓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有這樣一件事,有一天一位客人前去拜見劉備。劉備那時剛剛當上皇帝,政務繁忙,但一向禮賢下士的他還是接待了客人。

    客人很有禮貌,他稱讚劉備當了皇帝是順天應人。客人也很健談,暢論起天下大勢,頭頭是道,把個劉備聽得津津有味。

    客人越坐離劉備越近,他的目光似乎流露出異樣的神情。這時門開了,諸葛亮走了進來,說是有事要向劉備啟奏。客人見到諸葛亮,馬上站起身來說要上廁所。客人出去後,諸葛亮問:

    ”陛下,剛才來的是什麼人?“

    劉備把客人稱讚了一番,接著說道:

    ”丞相難道對他有什麼懷疑嗎?“

    諸葛亮說:

    ”我想他是曹操派來的刺客。“

    劉備吃了一驚:

    ”這怎麼可能?你是怎麼知道的?“

    諸葛亮說:

    ”我進來時,看見他正在和您交談,他臉上眉飛色舞,神情卻好像有所畏懼。他的眼睛看著下面,眼珠卻四處亂轉。外表露了奸形,內裡包藏禍心,因此這人一定是曹操派來殺您的。“

    劉備恍然大悟,馬上下令,叫衛兵去捉拿,但那個人已經翻牆逃走了。

    這個故事說明劉備的確仁厚,歹人都進;家準備刺殺他了,劉備還以禮相待。碰到無賴的話,歷史上還沒有記錄。但最近抖音上有一個短影片,情形是這樣的:一位修行人遇到一個一瘸一拐的乞丐向他乞討,旁邊的人說,別給他錢,他的腿瘸是假的。但修行人仍然拿出錢袋倒給了假乞丐幾枚硬幣。修行人說,我之所以給他錢,我修我的德,他造他的孽。

  • 2 # 物語之意

    劉備待人寬厚,不代表他沒有帝王之心。有帝王之心,自然不會婦人之仁,必然殺伐果斷。

    待人寬厚的仁君之風

    劉備素有賢名。在他丟徐州投奔曹操時,程昱有言:

    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禮賢下士,有仁心,方才能得眾心。陳壽也在《先主傳》評價: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可見,劉備寬厚待人,禮賢下士並非《三國演義》美化,確實有事實的根據。否則,三顧茅廬的美談,也不會傳承千年,變成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經典了。

    不光是臥龍為之感動,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不光是關羽,張飛與之恩若兄弟。更不是說,趙雲七進七出救阿斗,卻被劉備一下扔掉,大呼,為此豎子,幾損我一大將。就是一個不知道姓名的人,劉備也能寬厚待之。

    《魏書》記載了一個故事:大意就是有人買通了刺客,去行刺劉備。劉備不知道對方是刺客,對來者十分禮遇,刺客被感動,放棄了刺殺,並告知了實情。

    但這樣的劉備真的和《三國演義》極致的勾勒一樣,寬厚到受了欺負只會哭?當然,那只是藝術加工而已。

    鞭笞督郵的仁俠之氣

    由於《三國演義》太過精彩,所以很多人把這個當成了真正的歷史。就好比《鹿鼎記》有很多歷史穿插其中,所以很多人覺得康熙身邊就有這麼一個韋小寶,除鰲拜,平三藩等等。

    《三國演義》裡,把鞭笞督郵的戲份給了張飛。因為張飛被刻畫成了易怒暴躁的直性子。但《三國志·先主傳》裡如此寫的:

    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枊,棄官亡命。

    劉備只因為拜見督郵不許,便闖進去,綁了督郵,打了兩百下,就棄官而逃。這說明,劉備也有火爆脾氣,也有憋不住火的時候。說白了,劉備任俠。要知道劉備:

    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

    此外,三英戰呂布,誰都知道,倘若劉備真的不能打,當關羽張飛和呂布纏鬥時候,劉備還能舞劍縱馬加入戰局嗎?劉備是有一定能力的。由此可見,劉備本來就有俠氣,若不為君,大可為豪俠。就如同祖先劉邦一般。都說劉邦是流氓,其實,劉邦也有仁俠之氣。

    “芳蘭生門,不得不鋤”的帝王之氣

    《三國志.蜀志.周群傳》:“張裕亦曉占候,而天才過群,……先主常銜其不遜,……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大意就是,張裕這個人,很有才,但恃才傲物,劉備很惱他不遜。於是找了個藉口要把他殺了。諸葛亮為其開脫,希望網開一面,不要殺了這個有才華的人。但是,劉備說了一句:“芳蘭生門,不得不鋤。”什麼意思?就是說,芳草和蘭花都是好東西,但如果生長在我出入的門口,妨礙我出入,我也不得不除掉啊。

    帝王霸氣油然而生,寬厚是一方面,但如果太礙事,就不得不動手了。看看,骨子裡,劉備和曹操都是一路人,都是渴望成就霸業的帝王。隨後漢中之戰,曹操殺楊修不和劉備殺張裕一個道理嗎。

    由此可見,劉備是個待人寬厚,但有俠氣,也有帝王之心的梟雄。會收人,但也會殺人。因此,若是無賴,可用則用,不可用則殺,絕不會糾纏,或者被無賴欺負。

  • 3 # 大河橋下流

    劉備雖然待人寬厚,但卻是馭人高手,像諸葛亮、關羽、張飛和馬超、趙雲等人,或智謀出眾或武藝超群,但都對劉備忠心耿耿。

    劉備少年時就有著不凡的氣度,他“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結交豪俠,年少爭附之。”

    少言寡語的劉備還是個善於控制情緒的人,該忍讓的時候,懂得夾著尾巴做人。

    能使寬厚的劉備退避忍讓的人,也肯定不是良善之人,而劉備應對的方式就是“善下人,”從不與這些找他麻煩的無賴之徒一般見識。

    但劉備絕非是膽小怕事之人,其“好結交豪俠,”這說明劉備只在意尋找有本事的人來交往,而不屑於同一些無賴去做無謂的糾纏。

    結果“年少爭附之,”而這些投奔劉備的少年中,街頭的無賴肯定會佔很大一部分,因為老實本分的人只要日子過得下去,就不會跟著人去起事。

    劉備代理平原令時,有個名叫劉平的人一向輕視劉備,對屈居其下很是惱火,便收買了一個刺客前去刺殺他。

    可是那個刺客在與劉備一番攀談之後,不但沒下手,反而把行刺的事和盤托出。由此可見,劉備確實善於與不同的人群打交道。

    劉備的手下既有急於建功立業的豪傑,也有隻在意混吃混喝無賴,而劉備都能加以妥善使用,做到人盡其才。

  • 4 # 桐華凰珞

    劉備雖然待人寬厚,但遇到無賴就很容易心軟。雖然他能駕馭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但如果遇到無賴有理也說不清楚,

  • 5 # 冷暖看人生

    劉備對人寬厚也是分物件和場合的,作為一個成大事者必要的城府還是要有的,如果是已經成大事的劉備當然不會跟一個無賴一般見識,但是一個草根的劉備就不見得了。

  • 6 # 勝話野史

    完美答案:劉大耳作為漢亡三分天下主角之一,待人寬厚,老好人出了名兒的。

    殊不知歷史上有人稱之為大耳賊,試想一個賊遇到一個無賴會怎麼做呢

    不出手則已,出手必達目的!顛沛流離半生,到處投靠人,不是跑路,就是在跑路的路上,一個感情用事,矛盾的人!

    我的回答是,遇到無賴,需要為無賴祈禱了

  • 7 # 晨舟情感觀察室

    這種問題,核心就一個問題:你的思維過於“非黑即白”了。或說,過於“科學思維“了。

    就從現代常見的顏色RGB編碼來看,從白(0,0,0)到黑(255,255,255)中間,有多少種顏色呢?

    有16777216種。拋開其他顏色,只說黑白,也有很多種。

    這是告訴你,解決方法,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中間往往有無數的灰度,無數種其他解決方法可以選擇。 沒必要認為,除了生,就是死。除了愛,就是恨。除了寬,就是嚴。除了厚,就是薄。

    這些,大抵也是那些搞政治的大人物的最最最基本功。他們的思維如水無形,裝在杯子,你以為是杯子形。裝在勺子,你以為是勺子形。

    所謂劉備的寬厚,不是劉備非得去寬厚。只不過是其他人,或後人,為了描述方便,說他“寬厚”而已。 劉備的性格,就如水一樣,不可能只有“寬厚”的一面。

    又甚至,“寬厚”只是劉備刻意打造的一個人設(他的政治口號,本來就是“每與操反”。做曹操的對立面),他本身寬厚不寬厚,只有鬼知道。

    頂級政治家的應對,都是因時而異,因勢而異,因人而異的。

    那你說,劉備這種頂級政治家,遇到無賴會怎麼辦呢?

    一萬種可能,就看他根據形勢情怎麼判斷了。

    若無賴,只是一個如你我們一般的社會底層,毫無影響力,咔嚓一聲就幹掉了,是最大機率的事情。畢竟連做一個本分的炮灰都不合格。你覺得呢?

  • 8 # 澤仁德喜

    以其說劉備待人寬厚,不如說他綿裡藏針,以柔克剛,所謂舉拳難打笑臉人,即使遇見匪盜流氓,以劉備的韌性和以禮寬柔的態度,是可以化解對方的怒氣和嗔恚心的,譬如關羽塹殺顏良文丑,就袁紹的性格,肯定不會放過劉備的,但在劉備以柔克剛的花言巧語面前,袁紹的怒氣瞬間消失無蹤,再譬如劉備投靠曹操,曹操明知劉備並非善類,本應該殺他,也經不住劉備一番仁義表演,很難向劉備下手,最後放虎歸山,成了他最大的勁敵,這就是劉備的高明之處!

  • 9 # 笑看三國風雲

    劉備倡導的仁德給人一種待人寬厚的形象,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是一個軟柿子,隨便讓人拿捏。如果遇到無賴之輩,劉備對付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以牙還牙,另外一種是直接消滅,可謂嘴軟心不軟。為何這麼說呢?我們一起從歷史的記錄去尋找答案。

    一、劉備為何要待人寬厚?

    劉備出身漢室宗親,雖然早已沒落,但是血管裡流淌的血讓他天生具有以天下興亡為已任的高度責任感,因此當天下大亂之際,他高舉興復漢室的大旗,從北到南。為了復興漢室而奔波。

    不管是在極端困苦的敗亡生涯,還是在建國稱號的皇帝時代,劉備一直都秉持著仁愛待人的方式,善待天下的百姓。

    在對待廣大百姓上,更是高舉仁愛的大旗,收攏人心

    公元194年,曹操藉口其父被殺,於是發動了對徐州的猛攻,所到之處遇城攻城,遇城屠城,導致泗水不流,千里無人煙。在這個關鍵時刻,徐州陶謙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攜帶平原相劉備一同救援。劉備兵微將寡,直奔徐州而來,沿途情景悽慘,饑民遍野,餓殍滿地

    劉備沿途收攏瀕死的饑民一路向徐州而來,從最開始的一千多人,到徐州後居然高達數千人之多。在這個缺糧的時期,劉備以民為本的思想深深地感染了陶謙

    在到達徐州後,陶謙有感於劉備兵力單薄,給他增加了四千精銳丹陽兵。陶謙還表劉備為豫州刺史,讓他屯兵小沛,從此之後,劉備才開始有自己的地盤,正式進入了諸侯之列。

    同樣的道理,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征討荊州,劉備匆忙難逃,沿途百姓聽說曹操大軍南下,於是一路追隨劉備,到長坂坡的時候人數高達十幾萬,而劉備不顧曹操隨時發動的突襲,不肯拋下百姓獨自逃跑,希望儘可能的帶他們到達安全的地帶。

    此時劉備的實力雖然比在徐州時期要強那麼一點,可是其實力比起曹操來說,依然相差太遠,無力直接對抗。

    可是即便如此,在面對強敵的時刻,劉備依然不離不棄,帶著這些百姓,以有限的力量盡力地給予他們庇護,這就是世人所說的仁愛和寬厚待人吧。

    正是在劉備個人性格的感染之下,大批的人才投奔劉備,團結在他的周圍,即使他的實力弱小,不足以和孫權以及曹操抗衡,可是他們依然願意拋家棄子的追隨劉備,這就是所謂的信念吧。

    劉備的寬厚不僅只是針對天下的百姓,對待身邊的個人也是如此。

    比如黃權率領數千之眾投降曹操,當有司企圖逮捕其家屬的時候,他依然將罪過攬在自己身上,比起曹丕對於禁的譏諷不知要高明多少。

    再如糜芳投降孫權導致關羽北伐失敗而荊州失陷,劉備依然善待糜竺,並沒有追究他的連帶責任,還給予他崇高的待遇。

    從這些個例可以充分地看出,劉備所謂的寬厚待人和仁德思想一直都是貫穿始終,普及到個人乃至治下的普通大眾。

    二、如果遇到無賴,劉備會如何處理呢?

    世上的人有兩種,一個種就是能夠感恩的人,一種就是不能感恩的人。即使你對他們或者他再好,給予再多的恩惠或者仁德,對於他們來說,都不會打動他們,那麼碰到這樣的人,劉備該如何處理呢?

    他的方式基本就是兩種:

    第一種方式:以牙還牙。劉備被人打了左臉,會不會把右臉伸過去讓人打?或者被人吐了唾沫在臉上,讓它自己幹?劉備當然不是這種迂腐之人,同樣懂得靈活機動的變化。

    比如劉備在安喜縣當縣尉,因為清廉又不願意同流合汙,遭到了上司都郵的勒索和刁難,一氣之下的劉備將都郵捆起來,杖打兩百,然後掛印而去。這就是真實性情的劉備,一個不願意和世俗同流合汙的人,一個立志拯救世界的人。

    第二種方式:直接消滅。公元198年,曹操攻下下邳,擒獲呂布。當呂布乞求投降的關鍵時刻,劉備並沒有如呂布所願當老好人,反而以董卓和丁原為例,挑起了曹操對呂布的殺機,從而除掉這個曾經在徐州屢次傷害過自己的人。這就是劉備,一個敢愛敢恨,有仇必報的人。

    所謂的仁和寬厚,那是針對天下的百姓,針對善待自己的人,對於那些險惡齷齪之輩,有的只是以牙還牙的手段和方式。

    又如劉備在進入成都之後,益州人張裕以箴讖為名散佈不利於劉備建立蜀漢的流言蜚語,動搖人們對劉備的信心,即使諸葛亮出言規勸,劉備依然動起啦屠刀,將其棄市。這就是劉備,一個為了國家和百姓而不惜背上罵名的人。

    可見,在對待無賴的時候,劉備根據情況的不同,採取的對應方式不用。劉備是寬厚人,但不是無能的人,也不是軟弱可欺負的人,該出手的時候,還是非常狠辣的

    三、總結

    劉備是一個聖人嗎?不,他不是,聖人是沒有缺點的,就如同聖賢一般。劉備不是聖賢,他只是一個建立蜀漢的開國皇帝,在這個充滿殺戮而無人性的三國時代,劉備的存在就如同一個拯救者矗立於世。

    孫權有屠城過嗎?有,公元208年,孫權率軍擊殺黃祖的時候,就將其駐守的全城之人屠滅。為了和劉表以及曹操爭奪地盤的過程中,多次將全城之人擄掠一空,造成多少家庭背井離鄉,或者家庭離散。

    孫權是如此,曹操就更加不用說了,完全稱得上是三國時代的屠夫

    根據有限的歷史記錄,曹操以及部下就有多達十二次屠城,如曹仁一次,徐晃一次,夏侯淵兩次,而曹操親自動手的就多達八次,其行為冠絕三國之首

    如此慘絕人寰的行為卻讓曹操寫下了聞名於世的詩篇,在他的詩篇中這樣提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而這千里無人煙的極端行為不是有曹操的一份功勞嘛?那怎麼又會有斷人腸的俠骨柔情呢?

    對比孫權乃至曹操來說,劉備的一切行為就顯得那麼突兀,也難怪在此後的上千年中,一直處於弱勢的劉備卻被人們逆轉,成為三國時代的主角,成為為了天下蒼天而奔波的悲壯英雄。

    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也自在人心,這就是劉備寬厚待人帶來的一切效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抓鱔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