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堯堯諾諾
-
2 # 會笑的月亮
教師要維持好課堂秩序,除了對學生要嚴格要求,還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進和創新方法,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設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形成井然有序的課堂秩序,更好地促進學生髮展。良好的課堂秩序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然而在我們的日常數學教學中,卻時常缺少這種保障。青少年學生的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他們常常會身不由己地違反課堂秩序。我們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形:交頭接耳、左顧右盼、做小動作,高聲喧譁;你回答你的問題,我說我的話,做自己的事;遊戲時熱熱鬧鬧。課堂秩序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擺在了教師面前。新課程改革實施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遵守紀律,善於思考,主動參與,積極發言,營造一種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
那麼,如何維持好課堂秩序,做到嚴而不死、活而不亂呢?
一、落實課堂常規訓練, 形成明確的課堂紀律規範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小學生則習慣於感受生動具體的事物,數學課對小學生來說不免有些枯燥,學生一旦沒興趣,課堂秩序就會出現混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課堂教學是一種需要在有序的環境中才能進行的活動,無序、混亂將使教學無法展開,而有效的課堂紀律管理,實際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規則的過程中實現的。教師面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常規,就不可能將這些孩子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二、提高自身的教學組織能力
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具備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1.抓好一節課的三個關鍵點。每節課的三個關鍵點是開頭、中間和結尾。可以利用預備鈴到上課鈴的幾分鐘,要求準備好學習用具、回憶上節課的內容、想想這節課要學習什麼;剛一上課,教師不要急於講課,要讓學生先坐好,檢查學習準備情況,同時要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來。當課上到中間,有些學生開始產生厭倦情緒,教師就要變換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甚至犧牲一分鐘時間開個玩笑,活躍一下課堂氣氛,讓學生重新煥發學習熱情。
我是一名剛剛就業的老師,面對一群小學生,一直想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可是學生跟我越熟,漸漸地就出現了上課不聽話課堂紀律亂的現象,我該怎麼做才能維持好課堂紀律,做一名合格的老師呢
回覆列表
到底要怎麼做呢?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風格。有的老師嚴肅,治班嚴謹,學生不敢在班上作亂;有的老師和藹,親近學生,但又讓學生有敬畏心理,一樣能樹立威信;有的老師風趣幽默,在課堂也能牢牢抓住學生的眼球......
作為一名新老師,想要跟學生建立關係,一般都會比較溫和。也正是這樣的溫和讓學生覺得在你面前可以放肆。所以溫和也必須要有原則,學生很會看勢頭,他們會不斷探尋你的底線。建議你要在學生面前保持一點距離,保持一點神秘感,讓他們看不透你,讓他們對你有敬畏之心。
當然做一名合格的老師遠不止這些。我個人覺得:
你得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巴特爾說:“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的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一個老師如果對每一個學生用心呵護,學生也會感受到你的關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就不難了。當然對你的職業也應當有一顆熱愛的心。因為愛這份職業,你才願意奉獻,你才會真正喜歡 每一個學生。因為愛你的職業,你才會不斷學習,讓自己更優秀,逐漸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你還得是一個細心的人。多角度瞭解學生,只有你對學生的資訊掌握的足夠多,你對他的瞭解更深入,你才知道每一個學生該用什麼們的方法來教育。特別是一些問題學生,你能夠搞定他們,班上的秩序就容易控制。所以你得多花點心思瞭解這部分學生,並且能夠在他們面前樹立威信,這們管理班級就簡單多了。
你還得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很多人剛到教學崗位,一時新鮮,願意花時間學習摸索,慢慢碰到的問題多了,就會有脾氣,有時還會帶著情緒工作,這都是極不好的。我認識一個老師,教書一年,剛開始,她還是很耐心。後來,班上調皮的學生沒有管控下來,她也失去了最初的那份熱情,課堂效率越來越差。
做好這些,你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班級管控方式,很重要的一點,一定不能與學生太親近,要讓他們既愛你敬你,又畏你懼你。你終是一名優秀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