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澤

    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中華民族發源於黃河流域,所以北方地區從古至今基本上都是政治權利中心,而經濟中心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南移,因為南方富庶。但是,仔細研究一下歷史和古代各個朝代的地圖,你會發現,只要是漢民族建立的政權,直接統治地區基本最北只到現在的內蒙古北部以南,再以北就是少數民族政權,或者雖然屬中原政權的區域,但是基本是放任不管的,明朝的時候也是這樣。所以,這就和朝廷對內蒙以北的地方的政策有直接關係。

    我對這一政策也是表示支援的,為什麼呢?我們從自然資源、文化習俗和少數民族政權這三個方面來簡單闡述一下

    1、自然資源

    內蒙以北為草原地區,自然資源稀缺,加上氣候乾燥寒冷,生存條件差,所以中原王朝基本上不會花費太多精力管理這些地區,因為沒有必要,而且在人口稀缺的古代,把人往這些地方遷也不合適。所以很多時候佔領了就放著不管了。既然如此,我們只要守著長城這條防線防止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就行。

    (圖:明朝地圖)

    2、文化習俗

    漢民族是個農耕文明,以發展農業為主,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長城以北地區不適合發展農業,只適合遊牧,這和漢民族的文化習俗背道而馳。所以中原政權是不會發展長城以北地區的,剛好長城沿線有很多天然的屏障,朝廷只需要發展中原地區和南方地區就可行。

    (圖:長城)

    3,、少數民族政權

    長城以北,自古以來都生活著強大的遊牧民族,有匈奴、突厥、遼、蒙古等,即使我們佔領了長城以北地區,也不能長久的得到安穩的發展,少數民族政權肯定會時常侵犯,而這些地區沒有任何的天險和屏障,在這裡發展,只能成為少數民族不斷搶奪的物件而已。

    (圖:長城)

    綜上所述,明朝以長城為屏障,採取固守的政策,是合情合理的。他只要抵抗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的侵入,穩定中原和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就可以實現長治久安。

  • 2 # 康為清

    長城並非明王朝防範和阻遏外敵的“防火牆”

    一、任何一箇中原王朝衰敗之際,再堅固的長城也無法阻擋得住外敵的鐵騎。

    在中國歷史上,長城目睹了遊牧民族一次次越過長城南進,或殺掠破壞而返,或入主中原建立政權;長城也見證了漢族一些貪慾黷武的帝王屢屢跨過長城發兵草原。長城線上演出了一出出慘烈的民族鬥爭的歷史劇。對中原王朝而言,長城並非外敵不可逾越的防線。

    事實上,當明王朝實力強大的時候,它不但可以摧毀遠盾大漠深處北元政權的危脅,而且可以徹底消除包括盤踞在遼東、雲南,與北元政權遙相呼應的蒙古部族勢力。所以長城的防衛作用必須和一個朝代強大的軍事政治實力結合才能發揮出來。明王朝要想徹底消除邊患,必須擁有強勁的武力,外加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才能控制住蒙古各部族,才能真正保證邊疆的鞏固。

    二、長城並不能阻礙中原與草原各蒙古部族的交流與往來。

    有史以來,長城內外農牧民族之間始終就既有矛盾衝突、也有密切的交流與融合。農業區與遊牧區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產品,是對方所沒有或缺少的。尤其是遊牧經濟,從形成時起就是一種單一的不完全經濟,它無法生產許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對農業區有更大的依賴性。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不斷衝擊中原,除了統治集團的矛盾外,其生產結構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經濟動因,侵掠戰爭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礙後的必然結果。比如食肉為主的遊牧族,必須從農耕區獲得茶葉來作為主要的消化飲料。同樣,漢族也需要從遊牧區獲得補充。比如缺少馬匹的漢族就必須從草原上獲得良種馬。於是,“茶馬互市”便成了農牧民族間貿易的一宗大項。這是不以統治集團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經濟形態。

    歷史表明:中原農業地區向遊牧地區大量輸出各種手工業品、農產品和生產技術,改善和豐富了遊牧地區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遊牧民族的社會發展出現了飛躍進步。遊牧地區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產品,對漢族社會也產生了深遠影響。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互相依存與交往,誰也離不開誰,這種深刻的內在聯絡是任何人工關塞所隔絕不了的。即使在戰爭期間,透過長城內外的貿易往來也一直沒有中斷過。人為阻礙,只會增加戰爭、暴戾和仇恨。

    事實上,明王朝二百多年間,只要互市暢通,邊境就安寧;但凡不暢,接下來的必然是愈加愈烈的戰爭和入侵。不知當年明王朝的統治階層在當時是否有此認識。

  • 3 # 清辰的男孩

    以長城為屏障以達到阻礙遊牧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方式,這絕對是不可取的,一味的採取防守策略將會帶來軍事上的不自信和消極,固守長城意味著政府的兵力四散開來。萬里長城到明朝時期已然年久失修了,而明朝決定採取固守的態勢,就說明他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重新修築長城,以便保持長城的穩固,這也就極大的消耗明朝有限的國力。

    就如同兵法上所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當統治者決定固守長城後,就註定明王朝在對在戰爭中處於弱勢地位,也會極大的消磨軍隊的銳氣和進取的心理。一個強大的王朝最明顯的表現就在於,國家往往都處於進攻的態勢,在對在戰爭中是給對方壓力的一方,這樣的國家是銳意進取的。

    一個王朝的敗落絕對不是靠著長城的堅固就能挽救的,在堅固的城牆都有被攻陷的一天,靠長城去阻擋外敵實際效果並沒有統治者想象的那麼美好。明王朝衰敗的根源就在於過分依賴長城的防守,這勢必導致軍事上失去了自主權,也會極大的打擊民族自信心,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國應該如同漢朝那樣,人人渴望建功立業,不畏懼任何的外來挑戰,採取強硬的對外進攻態勢,長城帶給他們不過是輔助手段而已,積極主動的挑戰強敵才是主流。

  • 4 # 歷史如流水

    長城在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會建設,正是為了抵禦當時的遊牧民族,並由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連線了起來,當時的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到了明朝也先後抵禦過蒙古和後金,並且見證了大明王朝的興衰。明朝興盛

    遙想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時期,都曾經出長城,北擊元朝殘部,開創了一個盛世的局面,當時是何等的輝煌,長城在那時基本處於閒置的狀態。

    明朝由盛轉衰

    1449年土木堡之變的發生,讓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這次事變正是由於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強出居庸關導致的。這一戰使明朝喪失了精銳,陪同出戰的文臣武將也有五十多人戰死,大明王朝從此由盛轉衰。倘若明英宗沒有出居庸關或者早一點聽取南撤的建意,就不會中蒙古人的計,依靠當時的長城任憑蒙古人來攻,並伺機反擊,又怎麼會失敗呢?

    明朝滅亡

    1644年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打開了山海關的城門,迎接清軍入關,聯合打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後,進而開進北京,逐鹿中原,奪取了大明朝的天下。而山海關歷經明朝兩百多年的經營,防禦工事完善,在此之前可以說是清軍不可逾越的天塹,而這次清軍入關卻沒費吹灰之力。如果吳三桂沒有開啟山海關城門,而是投降李自成,清軍如果強攻山海關,想必是很難取勝的。倘若這樣中國後來的歷史又會怎樣呢?

    結論

    由此可見,明朝依託長城作為屏障抵禦遊牧民族的進攻,效果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不過長城終究不是鮮活的生命,決定戰爭勝負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人。這也好比二戰法國苦心經營的馬奇諾防線,工事不可謂不大,但是德軍繞過去以後就一文不值了。

    後話

    今天的長城經過了兩千多年歲月的洗禮,經歷過的戰爭無數,雖然當前不再發揮戰爭方面的作用,但是她仍然在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5 # 偉大的範巴斯滕說體育

    明朝是中國由盛轉衰的開端!

    在崖山以後無中國這個漢民族最黑暗的歷史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從殺中國人最多的蒙古胡虜手中奪回了中國!疆域和影響又達到了一個高度,然而對這個漢人來之不易的江山,迴歸本正的國家來說朱元璋缺少戰略和全域性部署,這導致了明朝此後的15個皇帝一個不如一個,一手好牌打稀爛!令中國從此走向了落後民族!明朝能堅持二三百年的時間主要是當時的漢人要都失去了尚武精神沒有反抗意識,而且最終讓日本和滿清聯手消滅了!成為了宋朝的續集!明朝自廢武功的主要弱點是:

    一,明朝皇帝幾乎全是昏君,整體是奸臣當道和宦官受寵,內憂外患嚴重!

    明朝自從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以後幾乎歷任皇帝都是舞文弄墨的廢物!同宋朝一樣重文輕武!而貪官和姦臣特別是宦官當權現象始終是主流!鄭和 王振 曹吉祥等太監都受重用,特別是九千歲魏忠賢掌控朝政,對江山社稷的危害不言而喻!明朝縱有媲美包拯的千古清官名臣海瑞,張居正和比肩岳飛的民族英雄戚繼光,袁崇煥等,然而相對昏庸的皇帝和蝗蟲一樣多的奸臣權宦僅是杯水車薪而已!到崇禎皇帝即位,滿朝的文官無一人可用,無一人不貪,無一人不該殺,崇禎自殺前曾言文臣個個可殺!這些該殺的文臣中,個個都是空談誤國、陷害忠良、猥瑣畏戰、力主投降的人!明朝重文輕武導致從明英宗開始即遭到蒙古餘孽等蠻夷進犯邊境,嘉靖年間蒙古韃虜居然威脅北京,日本倭寇明目張膽屠戮江南名城。“南倭北虜”的腹背受敵從此形成!特別是萬曆年間讓明朝徹底由盛轉衰,滿清以幾萬兵馬都讓明朝全國無能為力,在最後兩個明朝皇帝明熹宗和崇禎在位時讓明朝江山滅亡在滿清和農民起義的手中!還是這萬曆年間日本在明朝海防廢弛的情況下,加強力量進犯中國東南沿海,還大舉侵略朝鮮讓明朝被迫傾全國之力進行抗擊,造成了滿清得以趁勢壯大從而進犯中國,成為了明朝永遠無法抗擊的力量!

    二,明朝已經嚴重落後當時世界的國家變革!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委派鄭和下西洋沒有任何實際影響,卻反而在明朝自廢海軍後,歐洲人開始了發現新大陸的壯舉,從而進入了殖民和掠奪,成為日後搶奪中國的根源!歐洲火槍和火器成為軍隊武器以後明朝視而不見成為軍備始終落後的原因!有人說滿清誤我中國這是完全錯誤的!滿清從誰手中奪走的中國?還有滿清是蠻夷外族又怎能代表中國呢?這個角色是明朝的!

    長城沒有用還是中國整個民族恥辱的象徵!

  • 6 # 漂de魚

    我來答一波。對於長城的作用和意義,我看到的觀點以消極方面的居多,在此我不在贅述了。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我來闡述一下長城的積極作用和意義。

    一、修建長城便於有效管控邊境。

    長城本身是一個軍事設施,其作用類似於我們現代國與國之間修築的邊境牆或者是帶鐵絲網的邊境鐵柵欄。既能阻遏遊牧騎兵對邊境民眾生產生活的襲擾和劫掠,又能管控民眾出入中原。民眾出入中原地區和北部遊牧地區必須走特定的關隘,比如雁門關、居庸關、山海關等等。同時民眾通關必須出示官方發的通關憑證。

    二、長城其實還有著貿易功能。

    說是貿易,但實際上更像是今天的高速公路上的收費站或者服務區。在古代,長城的關隘附近一般設有集市,方便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凡外藩各蒙古來貿易者,俱令駐於邊口照常貿易,無得阻抑”。

    比如中原地區出產絲綢、鐵器、茶葉等產品和遊牧地區出產地馬匹、皮毛等產品進行交換,互通有無。比如在1661年,也就是清順治十八年的時候,張家口就達到了“年稅一萬三千兩”的程度,長城貿易之用,可見一斑斑。

    三、長城向西延伸有力地保障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能傍長城而西延。從張騫通西域開始歷經千年,古“絲綢之路”上馬隊、駝隊來來往往,未曾斷絕,離不開長城庇護。

  • 7 # 新莽傳奇

    長城是農耕文明對抗遊牧文明的一種戰術手段。

    農耕文明主要以土地為主,生活和生產方式都依賴於土地。遊牧文明是逐草而居,隨時隨地要遷徙。那麼生活方式就簡單、快捷,還不需要從事農業生產。

    遊牧民族善於游擊戰,加上中原地區地勢平坦、開闊非常有利於騎兵作戰。不利於陣地戰。那麼以長城為屏障,可以大大限制騎兵的機動性、衝擊力。

    明朝對北方遊牧民族採取了不同於歷史上其他時期漢族政權的措施,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所以雙方關係一直比較緊張。

    蒙古人雖然被趕到長城以北,但是戰鬥力還在,所以明朝大部分時候只能採取守勢。很難畢其功於一役的徹底解決北部邊患。

    那麼長城在固守與阻遏方面還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有些時候不能以最後的結果來否定決策者為了對付北方遊牧民族所採取的措施。不能簡單套用漢匈戰爭的結果,來分析明蒙關係。

  • 8 # 夏蟲欲飲冰

    引言

    長城,是人們對中國古代不同時期修建在北方邊境地帶,用以抵擋塞外敵對勢力的多項軍事工程的統稱。

    現在網上流傳著一種言論,常常將中國古代修建的長城看作是勞民傷財的無用之物,認為長城能發揮的作用與其修建所花費的成本相比不成正比,在防禦上起的作用很小,要不然中原王朝也不至於被北方的遊牧民族多次擊垮,並且,他們還將長城視為中國古人守成和不思進取的象徵,對其大加貶低。

    ▲長城

    但事實真不是這樣!做為史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和造價最高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對保護中原王朝的安危發揮了極大的用處,並且長城也不僅僅只是一道防禦工事那麼簡單

    ▲長城

    長城的隔絕和防禦作用

    長城的作用很複雜,絕不只是一道矮牆那麼簡單!而且大家要明白,長城的防禦作用也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

    長城是一道氣候和文明的分界線,他隔開了兩種不同的氣候,以及農耕和遊牧兩種完全不同的文明體系。在兩千多年前,漢文帝就對匈奴單于(皇帝)說道兩國以長城作為國家的分界線:

    “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令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

    ▲漢長城遺蹟

    大家如果開啟中國地形圖,就會發現許多段長城都恰好處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上,雖然也有一部分長城不在這條等降水量線上,但那是因為千百年來氣候變化的原因,曾經那些長城也是與當時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高度重合。只不過兩千多年來,氣候出現了改變,比如受小冰河氣候的影響,明代時期中國北方的氣候就要比戰國時代更冷和乾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也向南移動了許多,所以這也就致使明長城的位置要比秦長城更偏南。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降水量的多少是決定農業產量的關鍵,在長城以北的土地上,其年降水量大多無法達到400毫米,這使得可以耕種小麥等農作物的土地稀少,耕作季節也短,在土豆、紅薯等作物傳播至中國之前,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雖然也耕種糧食,但產量和規模都不高,並且開拓出農田種植糧食後,貧瘠的草原也容易快速耗盡土地養分,變成生存條件更為惡劣的荒漠。

    ▲農耕地區和畜牧業地區

    因而,住在長城以北土地上的人類只能發展遊牧經濟,靠蓄養牲畜生活,其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數量很少,生活也較為艱辛。

    而長城以南的土地每年卻能得到豐沛的降水,再加上土壤、日照等有利因素的促進,足夠讓農作物茁壯成長,所以同樣一塊大小相同的土地,在長城以南就能供養出比蒙古高原高几倍的人口,並讓更多人脫離農業生產,從事其他職業和發展科技,創造出更復雜和更先進的文明形式。

    ▲小麥

    與長城以內的氣候相比,長城以北地區的氣候較為惡劣,經常發生災害,凍死、餓死大量遊牧民族賴以為生的牲畜,讓遊牧部落居民的生活破產。每當到這個時候,遊牧民族就會想辦法從溫暖的“南方”獲得糧食和自己無法制作的物品,而其獲得物資的常用辦法除了用牲畜與商人交易外,就是發動侵略戰爭,劫掠溫暖而溼潤的“南方”。

    此時,長城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它能擋住大部分遊牧民族南下的腳步!

    ▲長城(明長城)

    作為中原王朝防衛北方敵對勢力的第一道防線,許多段長城都順應地勢修建在山脊線上,其外側有著崎嶇的山路和壕溝,敵軍進攻時還必須從山坡下接近,這很不利於大規模軍隊的展開,並且長城上包含著許多防禦工事,對那些科技落後還處於部落制度下的各民族來說,這無異於是道難題,他們要想攻克嚴密防守的長城需要付出許多努力和代價才行,常常要死掉很多人後才能突破。

    ▲修建在山脊線上的長城

    雖然長城防線在大規模敵軍面前略顯單薄,在很多地方也存在著防禦漏洞,這是沒辦法解決的事情,畢竟長城太長了,即使有數十萬守軍防守,但士兵們平攤在每一段長城上也不過了了,聚集一處的敵軍總是能翻越或擊破一段長城,但總體來看,長城還是能拖住敵人的進軍速度,為居民和軍隊爭取寶貴的時間。

    比如明代時,作為北京防衛屏障的一些長城,每一公里的城牆上只分布有120名士兵防守,這當然阻擋不住大規模敵軍的進攻,但是隻要這些長城守軍能阻擋敵軍一小段時間,那麼大規模的防衛部隊就會迅速趕來增援。

    ▲長城要塞遺蹟

    而就算敵軍擊敗了長城守軍,那麼遊牧民族的軍隊要想進入長城以內,也不是件簡單的事,他們需要為此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如願,這給了中原王朝應敵的時間。

    因為,雖然長城只有幾米高,但就是這幾米的高度,遊牧民族的戰馬是無法跨越的,而遊牧民族戰士的戰鬥力關鍵所在就是戰馬,若沒有戰馬,遊牧民族的戰士們就無法發揮騎射戰術和快速進軍,其根本無法擊敗中原王朝的防禦部隊。

    ▲遊牧民族軍隊

    為了能讓龐大的軍隊和軍事物資進入長城以內,敵人要麼拆卸一段長城,要麼就必須攻擊防守嚴密的長城隘口,但不管使用何種方法,他們都要花費許多時間,而這些時間對中原王朝來說極為重要,是完成一系列戰略、戰術的關鍵。

    ▲長城要塞遺蹟

    長城的預警作用

    長城除了直接防禦敵人的進攻外,也在發揮預警和情報網的作用,比如在秦長城上大概每間隔1000米就有一座烽火臺,至於明長城上的烽火臺就更多了,當守軍發現敵人進攻時,守衛長城的將士就會在烽火臺上燃起狼煙,並放號炮,駐守在其他烽火臺上的守軍們看到燃起的狼煙和傳來的號炮聲,便會明白敵人發動了戰爭,接著就會一個接一個的向內地傳遞訊息,報告戰爭爆發,讓關內人員做好準備,這也是為什麼古人喜歡用“狼煙四起”這個成語代表戰爭的原因。

    ▲秦烽火臺遺址

    而烽火臺不光只有點燃狼煙報告戰事爆發這一個作用,其也能報告敵人的數量!

    烽火臺上設定有旗幟和旗杆,當守軍發現敵軍後,就會掛上旗幟,而不同的旗幟有不同的含義,比如一面紅色旗幟就代表有五百敵軍,三面紅色旗幟則代表一千五百敵軍。這種軍情預警對中原王朝防備那些藉助快馬發動“閃電戰”的遊牧民族軍隊具有極大的作用。

    ▲三面紅色旗幟代表敵軍有1500人

    長城的積極防禦和征服作用

    除了上述的幾個作用外,長城還是一個邊界道路系統、物資儲備中心和浩大的運輸網路,若是沒有長城,守衛部隊很難在懸崖峭壁和崎嶇的山脊上迅速調動士兵,而有了長城和與之相連的道路,中原王朝的軍隊只需要沿著官道(道路)前往長城,然後再登上平坦的長城步道,就能快速調動士兵趕往遇襲地點,不需要再小心翼翼地走崎嶇的山路了。

    ▲有許多條道路與長城直接相連

    長城的步道足夠平坦、寬闊,有時甚至還能讓運輸物資的輜重馬車兩兩並排在步道上隨軍前進,而長城上的各個要塞中也儲存有大量軍事物資,這對物產不豐、補給不便的邊疆地區來講很重要,能極大減輕軍隊的給養負擔,加快行軍速度。

    ▲中國曆代長城總圖

    事實上,擁有如此之多軍事作用的長城不僅僅是一道防禦設施,當中原王朝國力虛弱之時,中原王朝的軍隊當然只能依託長城上的軍堡、關城等防禦措施苦苦防守,但一旦國力強盛,那麼長城就是中原王朝向草原擴張的進攻支點

    長城將源源不斷的向北伐草原的軍隊提供兵員、給養和安全的據點!這也是為什麼中原王朝總是會在國朝初開,對敵人還擁有較強軍事優勢時就主動修建長城的重要原因之一,史書《新書·過秦》上就有記載秦始皇先以強大實力擊敗匈奴,後又修築長城的文獻:

    “(秦朝)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秦長城烽火臺遺址

    有了長城的保護,中原王朝也能在邊疆地區開拓出更多的土地,更好的進行農牧業生產和貿易等活動發展經濟,所以歷朝歷代修築長城時總是會往長城的沿線進行大規模移民,改變邊疆地區的人口和民族結構,讓中原政權在邊疆地區徹底站穩。

    所以將修建長城視為守成和不思進取是不對,長城反而代表了中原王朝準備擴張的野心。

    ▲秦長城要塞遺蹟

    長城對敵人經濟和軍事的封鎖作用

    即使是在中原王朝國力不足以擊敗遊牧民族時,長城也能發揮多重封鎖線的作用。

    對於長城以北的各個民族來講,中原王朝生產的茶葉、鋼鐵和鹽巴等物品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因為他們的飲食裡缺少蔬菜和維生素,必須要經常喝茶葉才能保證健康。鋼鐵則是製作武器和工具的最主要材料,草原上的科技水平低,鋼鐵產量也低,必須大量從外界獲取。而鹽巴不僅是增加食物美味的調味料,也是製作醃肉儲存食物的重要新增劑,同時人和動物的身體發育、體液迴圈也不能缺少鹽分。

    ▲茶磚,易於儲存和流通

    這些物資充足時,長城外的各民族就能生養更多的人口,具有極大的戰爭潛力,而為了扼制敵人的發展和潛力,中原王朝常常對敵人禁運,實施經濟封鎖政策,不準那些對發展很重要的物資落入敵對勢力之手,提高他們的實力。

    有時,中原王朝也會與長城外的各部落有選擇性的進行壟斷性質的貿易,用那些在中原市場上不值錢的物資和長城外的各部落交換更值錢的馬匹、人參和皮貨等物資。

    ▲鹽巴

    一般情況下,這些貿易活動主要由國家主導和管理,官府會嚴格把控物資的品種和交易的規模,有時候甚至連鐵鍋都不允許賣給敵人,但是財帛動人心,有許多不法商人為了厚利往往選擇向敵對勢力走私,而有了長城,官府就能更好的防範走私活動。

    雖然駐守長城的一些官員總是會和走私商人蛇鼠一窩,或是自己蓄養商隊向長城外走私,無法完全杜絕走私活動,但卻能減少規模,增加其成本。

    長城除了能對敵人發揮經濟封鎖的作用外,也能對敵人達到軍事戰略封鎖的作用,比如在敵人攻破長城進入內地燒殺劫掠之時,中原王朝的軍隊就可以搶先堵住敵人在長城上開啟的缺口,然後實行堅壁清野和戰略包圍等戰術,讓敵人既不能得到補給也不能在長城以內立足,最終達到將敵人堵在長城以內消滅的目的。

    ▲遊牧民族軍隊

    明朝的北方邊軍面對寇關的蒙古軍隊就多次藉助長城使用了這一戰術!當蒙古軍隊攻破一段長城進入內地後,明軍會派重兵搶先堵住長城缺口,然後聚集多支軍隊將敵人團團包圍起來,這樣即使無法全殲敵軍,也能殺傷一大部分敵人,並將敵人搶劫的物資和人口重新奪回來。

    ▲彪悍的遊牧民族軍隊

    若是沒有長城,中原王朝面對那些逐水草而居又有馬匹作為坐騎的遊牧民族敵人,將會感到極大的被動,因為中原王朝的北方國境線太過於廣闊了,沒有長城的阻擋,敵人可以選擇任何地點作為進軍路線,而中原王朝要想將整個漫長的北國邊境線守住,起碼需要武裝數百萬軍隊才行,但這種窮兵黷武的做法以中原王朝的財政來說是不可能達成的。

    而若是中原王朝勞師千里遠征,那麼遊牧民族看到自己無力阻擋兵鋒時就會帶兵撤退到中原王朝軍隊找不到的遠方躲藏,另外派出小股部隊襲擊中原王朝軍隊的補給線,等到中原軍隊的補給無法支撐時,他們再重新回來,這種游擊戰術讓中原王朝面對遊牧民族時非常被動。

    ▲遊牧民族戰士

    所以在冷兵器時代,中原王朝在邊界地區修建長城對遊牧民族加以防範才是最有效和經濟的做法。

    有了長城的庇護,中原王朝就能實行積極防禦戰術,面對遊牧民族的軍隊時不會再那麼被動,只需要駐守長城就能解決大部分戰鬥,同時也減少了軍事花費和駐守計程車兵數量,所以大多數中原王朝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時都會選擇修築長城,對此古人還在史書上明確的寫出了自己修築長城的理由:

    “大興師徵之,(敵人)則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誅也;師還則寇鈔又起;留卒戍守,則勞費不資,故惟有築長城以防之;然則長城之築,所以省戍役,防寇鈔,休兵而息民者也。”

    ▲遊牧民族的軍隊

    小編對長城的看法

    現在很多人以為中國古人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修建的長城根本無法抵擋遊牧民族南下的鐵蹄,在軍事防禦上的作用不大,要不然北方的敵人也不會多次越過長城攻擊中原,但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受到了“倖存者偏差”的影響,大家只看到了長城被敵人攻破的那幾次,卻沒有看到敵人被長城長期阻擋在長城以北的事實。

    ▲長城

    並且,長城雖然是一種龐大且有效的物理防禦設施,但若是沒有士兵的防守,其也毫無作用!長城真正的防護來自於士兵,長城的效用如何,全看駐守於此的軍隊表現,若是沒有大量強力士兵防守,長城的防禦力將大打折扣。

    要想讓長城正常發揮軍事作用,中原王朝還必須提供充足的物資、兵餉和兵員,若是無法滿足這三個要求,那麼長城防線就會不穩固,但中原王朝發展到中後期,總會因為土地兼併、人口暴漲、腐敗和起義等原因而搞得經濟體系崩壞,進而破壞掉自己的軍事體系,難以在長城上長期陳兵數十萬,保證長城防線的正常運轉。

    ▲古代戰士

    這也是為什麼長城外的敵人在中原王朝的末期總是能多次擊破長城的主要原因,而如果長城防線能夠穩固,那麼就能將禍水西引,逼迫長城外的敵人將進攻的矛頭轉向西方,去禍害其它國家。

    ▲哈德良長城

    而且除了中國古代修建長城外,其他國家也曾修建過類似長城的防禦措施,而這些國家中許多都是與中國一樣的強大帝國,比如古羅馬帝國就在自己的北部邊界修建了防禦“蠻族”進攻的哈德良長城、安敦尼長城日耳曼長城;薩珊波斯帝國則在自己的北部邊界地區修建了著名的戈爾根長城;沙皇俄國為了防備韃靼人的進攻則在自己南部疆域修建了木牆長城!而這些國家修建的“長城”也確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波斯長城示意圖

    參考文獻:《史記》 [中]司馬遷 著《漢書》 [中]班固 著《匈奴通史》 [中]陳序經 著《明帝國的新技術戰爭》[中]李湖光 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今天,適合男生學的專業有哪些,哪些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