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武術

    練習太極拳引起的膝蓋傷害,是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共同遇到的問題,也是公園太極拳常見的問題。愛好者們得到的回答就是,開始都痛,過段時間就好了,這完全都是誤導人的說法。他們還把跪膝不跪膝的標準界定在膝蓋過不過腳尖,愛好者們發現即使膝蓋沒有超過腳尖,膝蓋依然的疼痛,根本問題還是解決不了。

    練習太極拳之所以膝蓋痛,是因為在練拳時違背了人體的自然運動規律,所做的要領不符合太極拳的原理。我們練拳下蹲的要領,就如同我們早起如廁時下蹲的要領完全一樣的,只不過練拳的時候站的高一些,如廁的時候是完全蹲下去了,就這點區別。

    我們在往凳子上坐或者自然下蹲的時候,首先做的一點就是身體先前傾,兩手扶膝蓋,然後才下蹲,這個次序是不變的。但是現在的老師教拳和愛好者在練拳的時候,首先做的是身體往後豎直(這是他們認為的中正),結果在下蹲的時候造成力量推向膝蓋,練拳時長時間的壓迫,所以引起膝蓋痛。

    我們在自然下蹲或者往凳子上坐的時候,身體前傾,骨盆是往後運動的,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拳術中的縮胯,縮胯的作用是透過骨盆的向後移動,牽拉腿部的肌肉和經筋向著胯根防向運動,這樣就會使勁力向著胯根方向執行而不是把勁力推向膝蓋,在透過胯根的松沉,勁力就會繞過膝蓋旋轉向下,所以力量是在兩大腿的股四頭肌受力,而不是直接透過膝蓋。

    傳統太極拳在練拳的時候要求是端然恭立,也就是畢恭畢敬那樣站著,而不是現在的把身體豎直的站立方法。身體微微前傾的端然恭立的站姿,能使勁力松沉到腳下,而且有利於勁力的向前發出。最主要的是不會傷到膝蓋。幾乎所有的傷膝蓋的方法,都是把身體豎直的拔腰板子的方法,這是現代競技太極拳的畸形產物。看著身體似乎很正,但是完全不符合傳統太極拳勁力出來的要領。他們的練和用是完全脫節的。端然恭立的練法,練和用是一致的。

    想要徹底的避免練太極拳引起的膝蓋痛,首先要了解人體的自然運動規律,多體會我們在自然下蹲和往凳子上坐的最本能、最自然的動作要領,多加強腿部力量的訓練。腿力不足也做不到最基本的要領。多練習前俯身扶膝深蹲或者本門的入門基礎板凳樁,都能快速的增加腿力,避免膝蓋痛。

  • 2 # 庚辛太璞會

    第一練習時間不要過長。第二重心不要過低。第三太極拳的各項要領做到,那是保護你的,像頭頂,坐腰的可以保護膝部。

  • 3 # 賴業雄

    練習太極拳時,始終要保持“松靜”,首先要把大腦神經“靜”下來,即《德道》中的“無”之境,才能放鬆周身肌肉、關節和內臟器官。身體要端正自然,頭頂百會和胯下會陰始終保持垂直,上下呼應,避免挺胸凸肚,低頭彎腰,弓背突臀等現象。呼吸要自然,逐漸運用腹式呼吸,始終保持腹實胸寬狀態。身體轉動時,也要身正體松和腹實胸寬,使下身穩固,上身靈活。關鍵是用意,不可用拙力。

    練習太極拳時,要以腰部的軸心運動為綱。腰部要松沉直豎,不軟塌,不搖晃,骶骨要沉著有力,使重心下降穩定,微微旋轉腰部來帶動四肢運動。

    兩腿要分清虛實,胯要鬆開。膝關節始終要保持微曲屈,動步出腿,先將一側腰腹轉換落實,胯微向內收,將重心坐穩於一腿,股四頭著力,臀部與足跟齊,臀部之力要貫到足跟,使實腿膝關節加強穩固而又靈活,達到樁步穩固。身體微向下蹲,然後另一腿緩緩伸出,膝關節勿挺直,亦是以股四頭肌著力。以足尖領勁執行,過半路再交身體微微升高些,以加大運動量又不致呆板死煞。邁督查輕靈,隨著重心緩緩轉移,兩足交替,支援重心,以保持全身平衡。動作時旋踝轉腿,足趾、足掌、足跟平實踏地,足心湧泉穴要空,實足勁下沉,似植地生根,使樁穩固,虛腿得以靈活變換。

    做到下肢分清虛實,屈膝松胯,旋踝轉腿,調整重心的要求,就可以避免損傷膝蓋。另外強調量體而為。

  • 4 # 上善太極

    練太極拳傷膝蓋,這是練拳不得法所致,追求長功夫心切,盲目多練、久練,降低重心,身法、步法不正,力量長時間壓在膝蓋處產生的不良後果。

    俗話說:“長功有如同針挑土”,急不得,也懶不得。要用心學習,默識揣摩,循序漸進。

    在每次練拳時需注意這些吧:

    1、要壓腳、下腰、拉筋,活動各處關節。不使關節、肌肉、筋腱緊張。

    2、練拳時要身勢放鬆,做好虛領頂勁,才能周身輕靈。

    3、步子的大小、重心的高低隨自己功力而定,不要勉強。

    4、身正步子才正,步隨身換。膝蓋要和腳尖方向一致,且不能超過腳尖。

    5、虛實分明,重心隨時在實腳處,而且要落到腳底。虛腳靈活,同時也得到自然放鬆。

    6、在練時感覺膝蓋不舒服、有點痛時,應立即休息,待緩過來才可以練。

    總之,要有好的老師指導,認真按太極拳練要領來練習,會避免膝蓋受傷的。

  • 5 # 梅花雙刀

    最重要的是身轉則腰轉,腰轉則腿轉足轉。任何運動都是一樣的。比如哥尓夫球揮棒,若不轉身,則傷腰,若轉腰不轉腿,則傷膝或踝;與太極練習的情況一般。所以有一動無有不動之謂也

  • 6 # 小架太極

    傷膝者 何止太極拳

    運動都容易傷膝

    爬山、跑步、擼鐵......

    連吃飯也會傷膝

    多吃引起肥胖

    食物的營養成份

    引起的骨質疏鬆

    不得不承認現在

    人的膝蓋較過去

    更容易出問題

    至於太極拳如何避免傷膝

    很簡單

    把好膝蓋當作壞膝蓋來保護

    膝蓋就不容易受傷啦

    哈哈哈………

  • 7 # 行知國武

    練太極拳膝關節損傷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準備活動、訓練後恢復、訓練負荷、膝關節動作規範等等。我詳細總結了幾篇文章,主要是針對中老年膝關節的問題,請看我發表的文章。

    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3/graphic/articles

  • 8 # 詠春與太極

    要避免練太極拳傷膝,就用高架練套路

    練習太極拳要練技擊能力,必須練低架,太極拳雖然表面很柔,很慢,練中戓低架對腿腰勁要求很高,太極拳每個招式都一個樁,要出功夫就用低架,降低重心,慢練。這樣練就會容易傷膝關節,題主如只是想健身那就練高架,將動作練稍快一點,這樣對膝關節的傷害最小。

    另外,每天練拳的時間控制30分鐘至40分鐘左右,打完拳多溜腿(散步)。

  • 9 # Room

    有人說跑步傷膝蓋,有人說太極拳傷膝蓋,也有人說游泳傷膝蓋。

    換個角度來說吧,可能有的運動專案對於膝蓋壓力大,但是大多數人膝蓋傷了不僅僅是運動專案的問題,更多的是自身能力問題,換句話來說吧,就是如果自身能力不行,做啥運動都傷膝蓋。

    從專業角度講兩個問題

    第一:關節依存/相間理論,就是我們人體主要的關節呈現出靈活/穩定主導的相間的狀態,以膝關節為例:膝關節在運動中更多的是穩定的狀態,相鄰的踝關節和髖關節是靈活的狀態。太極拳中有很多弓步、馬步接轉體的動作,這個就需要髖關節和踝關節非常靈活,如果你這兩個關節不夠靈活,那你膝關節的壓力增大數倍,時間久了就傷了。

    第二:由於人體結構的不對稱性,在年齡增長過程中,隨著身體機能退化,左右兩側下肢不對稱明顯,如果不進行刻意調整,本身就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運動風險增大,膝關節首當其衝,而且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導致了這個程序的年輕化。

    如果想要避免練習太極拳的時候傷膝蓋,除了動作的標準性之外,多進行自身身體關節的靈活性(踝、髖、胸椎)的訓練

    所以傷膝蓋的不僅僅是運動專案問題,更多的是自身能力問題,科學健身,安全你我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商業要發達,資金是關鍵,小微企業如何能低成本融到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