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爭朝夕
-
2 # 小太拾
怎麼說呢,明朝滅亡兩個最大因素,一個是天災,二是黨爭。
萬曆把控權術有點極端吧,總是想讓朝臣鬥起來,然後利於自己掌控,這是因為萬曆一朝,大部分朝臣千夫所指都是萬曆本人原因。
所以萬曆在朝中也試了很多方法,想分化朝中這些百官,好利於自己皇權至上理念,但是萬曆各種招數用盡了,可是根本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導致萬曆想到了這個最極端的辦法,就是從基層化解這個難題,所以各地出現了一大堆黨派,萬曆殊不知基層亂了以後,就等你把自己根基斷了,這樣不就是自取滅亡嗎?
-
3 # 謀世123
資本家,官僚集團,軍閥,漢奸,軟骨頭知識分子,買辦集團,這些才是明朝滅亡的元兇,至於什麼天災啊,制度啊,都是漢奸奴才所洗腦和瞎扯的藉口和理由而已,
-
4 # 亨特經史雜說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作為封建時代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也為人津津樂道。而關於明亡的原因,一直是史學界以及歷史愛好者的探討和研究的問題。題主問是萬曆皇帝的個人原因還是制度原因,說明對於明朝歷史涉獵較多。
筆者以為,個人因素是重要原因,而政治制度以及祖制無法變通則是根本原因,分析如下: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實際上出自《明史·神宗本紀》。這是位頗具傳奇的皇帝,有明一朝享國時間最長(在位48年),超過了其祖父嘉靖皇帝的記錄;以沖齡繼位,前十年,在張居正的輔佐下,衝破多重阻力進行改革,實行“萬曆新政”,取得一些成績,但最終張居正人亡政息,而此後萬曆本人隱居深宮數十年,不見朝臣,與朝臣鬥法,任性怠政,明朝也從此陷入鬥爭與衰落的深淵。具體可以說萬曆本人難辭其咎。
萬曆本人搖擺不定。繼位時,任用張居正實行新政,雖然他當時年紀小,但張居正作為他的老師,與他有十年的師生之情以及輔弼之功,新政取得的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然而,萬曆在張居正死後,在其授意下,發起了對張的清算,使得改革就此停息,明朝失去了最後一次中興的機會。萬曆非明君。用人不當,無力與群臣抗衡。明朝發展到這一時期,皇帝的權威與明初朱元璋以及朱棣時相比,已經一落千丈。在與群臣的鬥爭中,萬曆皇帝的制衡之策失效,尤其是言官在張居正死後,失去了約束,成天針對雞毛蒜皮之事在吹毛求疵,國家的大政方針卻莫衷一是,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尤其是在朝廷出現較為嚴重的黨爭苗頭時,他卻沒有采取有效的手段遏制,而是躲在深宮任其發展。個人魄力不足。明中後期皇帝主要依靠內閣尤其是內閣首輔來治理朝政,管理百官,但萬曆在清算張居正後,客觀上也助長了被張的考成法等措施壓抑多年的百官反彈之勢。萬曆皇帝本身卻無能力威懾朝堂,內閣首輔也在百官道德壓制下無法施展。此間一系列事情如爭國本:萬曆無嫡子,朝臣擁立長子朱常洛,而萬曆喜歡寵妃鄭貴妃生下的三子朱常洵,為此與朝臣爭鬥幾十年,幾乎耗盡了自己的心血,自己卻不敢魄力立自己喜歡的太子。以消極態度,甚至置國家命運於不顧,對抗群臣,既不上朝,也不批准開缺官員的任免,這種怠政直接導致了國家的衰落。想依靠內閣首輔,首輔卻在文臣道德威脅下,只能辭職,當然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並沒有用人之明。萬曆三大徵 -- 平定蒙古叛變的寧夏之役,抗擊日本入侵朝鮮的朝鮮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吐司叛變的播州之役,雖然都取得勝利,但另一方面,這些戰爭也拖垮了國家財政,將張居正改革時留下的財富耗盡。根據《明史》的記載,萬曆三大徵共計花費在一千二百萬兩以上,這個數字相當於頂峰時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總和,國庫因此出現嚴重虧空。萬不得已下,萬曆皇帝開始大規模開礦,徵收礦稅,由此產生的礦監橫徵暴斂而直接導致了建州女真的反抗起義,揭開了東北幾十年戰爭的序幕。更深刻的層次上,還是制度原因,無法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實際上,萬曆時,作為天下糧倉與賦稅重鎮的江南地帶的商業經濟已經相對繁榮,黨爭之下,“東林黨”其實是江南地區地主和商人利益的代表,堅決反對加徵商業稅,而單純依靠小農經濟下的農業稅收,另一方面,土地兼併嚴重,這點稅收已經不足以支撐帝國的運轉。這是不得不說是歷史的倒退。皇親貴族奉養開支遠遠超過了國家的承受範圍。朱元璋拳拳愛護皇族之心可以理解,將親戚子孫分封到各地,由國家財政奉養,但為防止一些皇室產生異心,分封不裂土,不管當地政事,且子孫不得干預政事。王朝前期並不會產生什麼太多問題,但隨著其子孫開枝散葉,人口膨脹過快,財政負擔越來越大;另外,貴族封侯世襲制度,比如開國功臣,靖難功臣,歷朝新皇繼位而封的皇親國戚等,致使國家能夠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少,土地都掌握在這些貴族之手,而且他們並不怎麼納稅,因而財政收入越來越少,入不敷出。而張居正在這方面的改革,清丈全國田畝實行一條鞭法也在其死後沒有被深入推行下去,國家幾乎無以為繼。在與後金戰爭中,後面的皇帝在全國徵收“遼餉”,也是國庫空虛的原因,當然,這導致的惡果就是全國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明朝帶入不可挽回的深淵。政治上,內閣制度雖是較為先進,但這種制度僅僅是中央權力的一種妥協,沒有有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皇權得不到相應的制約,一旦皇帝懶政、怠政,就會導致許多措施無法實行而被束之高閣,而且朝中的黨爭更是加劇了政事的嚴峻性。人人自危,只為保住自己。軍事上,沿用衛所制度,不注重改革與創新;萬曆朝,名將得不到充分任用,如戚繼光,最終在清算張居正運動中也成了犧牲品,一代名將落得悽慘下場;僵化的人軍事制度,導致邊兵毫無戰鬥力,所以在面對多線戰場時,只能疲於奔命,且花費靡巨,耗費國庫。 -
5 # 酸甜土豆絲
《明史》神宗的本紀結尾言: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這個明朝享國時間最長的皇帝,廟號神宗,實為寓貶於褒,是說他神龍見首不見尾,隱居深宮數十年,不見朝臣,不理朝政,致使到萬曆末年,國家的官吏已經缺了一半。他又是個死要錢的皇帝,放出太監四處擾民搜刮(如開礦事),民間連養只雞也要繳稅。 對這樣一個皇帝,實在沒什麼好說的,說明朝亡在他手上,崇禎來背了黑鍋並不過分,且看神宗的本紀,到了萬曆30年之後,年年不是“日有食之”就是“京師地震”,或者乾旱或者水澇。其中萬曆31年農曆5 月“鳳陽大雨雹,毀皇陵殿脊”,到32年“雷火焚長陵明樓”,“昌平大水,壞長、泰、康、昭四陵石樑”,即使不信天象示警這些的,看了也真是令人觸目驚心,彷佛明朝先靈不安,亡國之兆已現。 大家想必都看了萬曆十五年,知道萬曆帝本來是有勵精圖治之決心的,除了從小敬畏的張居正並不那麼居正帶來的打擊之外,使萬曆消極怠工的主要因素還是國本之爭。這實在是令人嘆息的一件事情。曾子《大學》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論的正是帝王之道。家不能齊,必然禍起蕭牆。萬曆朝實在是一個家庭悲劇和性格的悲劇。不過用老夫子們的話說,那也是氣數使然了。 首先大臣們太過於食古不化,王宮人和皇長子並不是有強有力的外戚作為支撐,立皇長子並不是於他們有什麼好處,偏是大臣們死抱著“立長不立幼”的古訓,和皇帝力爭。本來,臣子們有一定分量的話語權,哪怕被當廷杖死,也要據理力爭一向是政治清明的象徵。有明一朝,大臣因直諫被杖死,庾死的不計其數,然而白髮蒼蒼的大臣們,不怕被當廷扒下褲子,屁股開花,也要前赴後繼的上疏。是出於長期文化積累的對於敢於直諫即為忠臣這個符號的認可,死諫可青史留名,也是氣節所在,也可以裁抑君權,用在軍國大事上,本是好事。可悲的是,作為知識分子的精英的滿朝大臣,把精力耗費在這樣無意義的事情上。孰賢孰愚,孩子小,能看出什麼來,偏偏大臣認準了死理。從“滿朝文武泣於文華殿請立儲”這樣的描述裡,我聞到了儒家文化腐爛發臭的氣息。 如果是萬曆的爺爺嘉靖皇帝,事情也好辦得多。這祖孫倆,是明朝享國在位時間第一和第二的一對兒(明朝偏是昏庸的皇帝在位長,仁宣和孝宗在位不過十數年而已,這一點和清朝正好相反),對待大臣,走的卻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子,然而並不是偶然,甚至是必然的,所謂一盈一虧,矯枉過正。
-
6 # 珝說歷史
先說是不是,再說有沒有
”明朝實亡於萬曆“這句話是對的麼,如果改一個字可以是對的,”明朝始亡於萬曆“。
個人原因就是萬曆太懶了,也或許是沒有這個能力。在他在位的時間裡,東林黨獨大的情況下,皇帝沒有成功扶持起來其他政黨和東林平衡,也沒有設法讓東林黨聽令於皇權。這導致其他黨派在明朝後期要去依附魏忠賢一個太監,太監畢竟是太監,他沒有群眾基礎。
在制度上,東林黨獨大後完全把持內閣的運轉,其他黨派的人完全無法再度進入權力中心與東林黨形成制衡。
所以說兩者都有
回覆列表
明朝亡於黨爭,黨爭始於萬曆。實際上,明朝一朝一直有黨爭,黨爭只是在萬曆年間徹底升級了。
明朝的黨爭幾乎伴隨著明王朝整個始終。終明一朝似乎一直伴隨著鬥爭,鬥太監(劉瑾、魏忠賢),鬥外戚(萬貴妃兄弟萬通),鬥勳貴(土木堡之變)到了萬曆年間成了鬥皇權(爭國本)徹底升級了矛盾,爭國本事件結果是東林黨全面掌權,其他小黨派昆、齊、楚、浙三黨無路可活,到了天啟年間出了個魏忠賢這些小黨派便投靠了魏忠賢,自此鬥爭升級,鬥爭導致各方考慮的都是自己黨派的利益,置國家大事不顧,像晚明著名將領袁崇煥就是因為黨爭被凌遲處死。所有大臣都知道袁崇煥根本沒有通敵,但還是因為黨爭被誅。
黨爭得本質在於,一個新的黨派得勢,立即把之前黨派的政令全部推翻 ,無論好壞、對錯。如張居正。拿崇禎年間的薊遼督師這個位置來言,前前後後鬥了多少次,問題在於,每換一個薊遼督師就換一個方法,結果只能導致局勢越來越糜爛。等於是朝廷一步步看著李自成等人坐大。清朝所修的《明史》這樣評價孫承宗:“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顧封守。”什麼意思呢?以孫承宗的才能,恢復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將權利交給他,穩定固守現有的國土,是可以的。如此良將,便是因為黨爭下臺。
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軍屯制的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天災不斷,但黨爭應該是最重要原因,其實歷朝歷代都有黨爭,而明朝格外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