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瞎搞學教授
-
2 # 樓外長江空自流
首先,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西方人不認同夏朝的存在是因為以前並沒有直接的史料證明夏朝的存在。夏朝只是中國古人通過歷法推算出來的,所以才會有爭議。
但是後來,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掘被斷代為夏朝同一時期。也就是說在夏朝時期有了中國已進入青銅器時代的佐證。從側面證明了夏朝的存在。
-
3 # 山海有夏
西方國家是哪個國家?哪幾個國家?還是全部西方國家?東方國家承認嗎?哪幾個東方國家?
不承認的西方國家是由哪個部門說的?代表國家嗎?承認不承認有什麼國際條約約定嗎?
西方國家為什麼要承認夏朝,我們承認他們什麼東西了嗎?我們哪個部門承認的?
西方國家承不承認夏朝,與我有什麼關係?我又沒有承認希臘神話羅馬傳說,我又不代表國家,就算是國家,也不干涉別國內政。
西方國家承不承認夏朝,對中國的國計民生有什麼影響嗎?
西方國家不承認,自己承認不行嗎,要以西方國家為準嗎?
-
4 # 中華哲學原理
西方之所以一概否定並一概抹殺夏朝和夏朝之前的中國歷史,是因為西方為了肯定並維持西方第一的歷史地位,一旦肯定了夏朝和夏朝之前的中國歷史,西方第一的歷史地位就會隨即坍塌!
-
5 # 紅葉層染
同意,一切以事實說話,現在還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夏朝的存在,那就暫時不承認,等地下考古工作,有了文字和實物的證據,西方人會承認的。二里頭還是有爭議的,不能說明就是夏文化。
-
6 # 啊德民
不能完全同意。
夏朝是“傳疑時代”,就是說有文字記載,但沒有文物出土論證。所以很多國家,把中國歷史從商朝開始,包括香港的歷史課本上也是如此。
但是不是說“傳疑時代”就一定是假的,可以說大部分是可信的,河南二里頭就有跡象,雖然不能說是鐵證,但在漫長的時間中,誰又一定能說假的,保不準哪個地方開荒拓土就挖掘出夏朝的遺址。
-
7 # 姞雪心
為什麼要西方承認?
從夏朝算起我還不樂意呢,賈湖骨笛7000年,大家在彈的七絃古琴,早些年是五根弦,起碼也有5000年曆史。
從夏朝算起純屬自我閹割,再有,最早的文字大多是來記錄星象的,早在兩晉時期,祖沖之根據天文記載推出的伏羲歷就有5萬年。
以下是我寫小說時收集的資料,大家分享。
【大地灣文化】
三皇(包含炎帝)。
以華胥風姓為起點,女蝸、伏羲為代表人物。
炎帝可以看作是三皇神話的末期。
主要區域在今陝西渭水一帶。
這一文化早於仰韶文化【仰韶文化】
黃帝以及五帝。
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甚至觸及到了山東和寧夏……
不得不感嘆!
黃帝同學真是相當能打……
不過有些學術觀點並不認為仰韶文化就是炎黃文化。
好吧,學術上的事我不管,我就看中這個文化相當能打,姑且算是五帝這邊的。
【龍山文化】
東夷,山東臨海一帶。
時間上和仰韶文化非常接近。
可以說是緊接著仰韶文化出現。
按神話紀事,炎帝有一支就敗退到了東夷,可能與當地有所融合,同時也把鳥類崇拜帶入東夷。
大海啊全是水,天上啊全是鳥(……)
著名的精衛神話,可能就是炎帝中敗退東海的女戰神,小說裡也變成了萊國的圖騰,反正我大萊就和你們中原不對付!
【先楚文化】
至於南方比較著名的是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在漫長的歲月中融合中原文化後,在夏商周青銅器時代發展為先楚文化。
這麼一分類,地域陣營是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炎黃融合的中原,與誓死保留炎帝文化的東夷是兩大陣營。
而長江以北的兩大陣營,又同時看不起南邊的先楚陣營。
先楚表示,才不和你們玩,我在南方擴張擴張再擴張!
所以,翻到一個神話人物,時間線模糊沒關係,查查籍貫,看看陣營,秒秒鐘腦補一出大戲。
也因此,商周的爭執也變得微妙起來了。
表面上,兩邊都認兄弟,表示都是老姬家後裔,八百年前同出自黃帝家,但實際上,周國信奉的還是炎帝的文化,而商朝這麼能打,你說像誰?
文化之爭的微妙滲透,細細品來,也是非常有意思。
-
8 # 金十七讀歷史
夏王世系
關於夏朝的歷史,比較權威的記載就是《史記·夏本紀》。在書中,司馬遷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夏朝歷史發展的大致脈絡,並且詳細記錄了夏朝的帝王世系。這麼龐大的事實,應該是無法偽造的。
在司馬遷的筆下,夏朝的歷史已經擺脫了傳說時代的荒誕不經,是非常嚴肅,可以透過常識認知的。可以推斷,2000多年前的司馬遷,肯定見到了我們沒有見過的資料,才能寫出相對詳實的夏朝歷史。
偃師二里頭遺址,公元前1700——公元前1500年
當然,證明夏朝歷史的存在,僅僅憑司馬遷的記載還是不夠的,還需要考古發現的證明。而這一塊,目前是最缺乏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經科學測定,存在的時間屬於《史記》記載的夏朝,但是透過發掘出來的實物無法斷定那就是夏朝的城市。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發現。但是,二里頭遺址的發現,至少證明了在商代之前,中國是存在文明的。
關於5000年曆史的問題。首先,就算夏朝真的存在,我國的文明史也只有4000年出頭,遠不夠5000年。其次,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糾結這一問題。有沒有5000年,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現在還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未來還能活得更好。
-
9 # 何慶彬2
中國考古是考自己的祖宗,至於歷史年代,中國才是權威,為什麼要西方人承認才行,這不是崇洋媚外嗎?自己的事自己說了算。
-
10 # 莫非有話說
從客觀事實講,夏朝目前只被記錄在歷史文獻中,在沒有像甲骨文這種證實了商朝存在的文物出土之前,我們都無法確定夏的存在。所以說從嚴謹角度講,西方考古學界的質疑不無道理,而國內考古學界目前雖然還不能證明夏的存在,但從來也沒有否定過。
1996年,國家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而在1959年發現的,位於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村的二里頭遺址就成為了夏商斷代的重點。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尤其是現任二里頭考古隊隊長,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許宏教授的帶領下,發掘二里頭都城的建築群,以及中國最早的“井”字型大道,然後從出土文物判定二里頭遺址距今約3800~3500年。
在2000年公佈的《夏商周年表》中,初步推斷夏朝約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是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周朝則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年表公佈以後,學界對夏朝的斷代存在巨大爭議,各種說法不一。但是按照許宏教授的說法,二里頭遺址目前雖然還不能確定是夏朝還是商朝最早的都城,但是距離答案不遠了。
從邏輯上講,如果可以證明二里頭遺址是商朝最早的都城,那麼之前出土的文物就是夏朝的,如果可以證明是夏朝最早的都城,那麼斷代工程就可以下定論,肯定夏朝的存在,而且還可以再向上追溯我們古老民族的史實。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簡單的推測。因為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二里頭遺址到底是屬於夏還是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實證歷史有往前推進了一千年,這就是二里頭遺址的重要意義。
而對於西方學界的質疑,我們或可將其當做對我們的鞭策。要知道,質疑與批判,是學術研究以及實證科學所必備的要素。
-
11 # 子貢品鑑
感謝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是非常不同意西方的這個觀點,我們中華民族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我們不能完全按照西方對文明的界定來確定我們文明的起源的時間,因為按照西方的標準來界定自己的文明起源,這本身就相當於放棄了自己文明原則,我們因該有自己的文明起源界定的標準!
首先西方確定文明的形成,主動是大規模的城市,文明的文字和社會形成階級!但是我們如果按照這一標準,就非常不利於我們來界定我們自己的文明起源,因為西方這一標準是很容易來界定他們文明的奴隸定文明起源的,而我們文明早期屬於氏族文明發展來來,並沒有形成明顯的奴隸制社會,因此將兩個不同形式發展起來的文明,用同一標準來界定文明的起源明間,是放棄自己文明原則的表現!
如今大量的遺址出土,表明我們中華文明的起源明間,可能比我們認知的還要早,因為在今天江浙一帶還有山東和湖南都出土了超過6000年的大規模城市遺址,這是我們文明發展起源時間最好的證明!又是西方文明那一套所能理解的!
-
12 # 小菲菲不是我
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西方不是不承認,而是沒有出圖實物證明夏朝的存在,出於科學的態度,沒有被充分證明的不被學界官方認可。這個態度也是國內科考人員的普遍認可的。純粹理論上推理而言,不管商朝之前是什麼,商朝不可能憑空冒出來啊,商之前肯定有這麼一個存在,我們稱之為夏而已。
-
13 # 霜天萬物競自由
我們的民族歷史,我們自己清楚明晰。不在乎西方承認不承認。西方就是要否定我們的歷史,貶損我們歷史文化,我們不能被西方胡謅而忽悠得數典忘祖了。
-
14 # 中56657804
其實,第一次提出中國文明5000年曆史的恰恰是17世紀的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他在清朝順治年間來到中國,並且寫下了《中國新地圖志》、《中國上古歷史》、《韃靼戰紀》等著作,在《中國上古歷史》中,他提出了中國文明5000年。至1912年被孫中山等採用,就廣泛宣傳中國5000年的歷史。但無論什麼,也不管是西方或東方何人所說,都應以史實為據吧,即使是現在的國人,又有幾個拿得出夏朝存在的一絲實證來???幾十年以來,國人期望值最高的二里頭,國家投入巨資,現在有一絲證據了嗎???六十年來,第一任考古隊長認為是先夏後啇,第二代考古隊長認為是商,第三代隊長許宏在去年十月十九曰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開館儀式上,許宏代表國家社科院,二里頭第三任隊長的雙重身份,受邀並發表講話:"⋯現在還有不少學者跨躍時空,在以千年計的時段裡,一會西北,一會兒中原,一會南方,全都攪在一起,其實那時候根本沒有一個大的政體或文化體,各區域先民各是各的,那時也沒有形成中華民族認同,所以我們的學者在相當程度上是按照當代人的思維來考慮當時的歷史問題⋯"可二里頭博物館硬是在博物館前加上夏都二字,所有文物主要是幾百只壇罐中,有十幾只粗繩紋壇罐是3700年的,其餘極小量綠松石鑲嵌的銅件,全是3600年以內商範疇內的東東,還遠不如河姆渡遺址是7000多年的。說商以前有古人類,有山野部落或部落朕盟,這任何人都會承認,但朝代是一個政治實體。能用傳說和情結去強加嗎?再說了即使有夏朝,我們也是四大文明古國墊底的第四名,沒有夏朝同樣是第四,儘可以交給考古學家去鑽研就行。而埃及1500年前第四次亡國後,現在血統,文化,宗教信仰等等已完全是阿拉伯民族了,其它印度等也都差不多,而我國是唯一傳承於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這就夠了。美國244年曆史現在怎麼樣,國家的強大不是靠有多長的歷史去實現的,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在1500年前徹底消亡難道不是明證嗎?
-
15 # 送歷史個放大鏡
老規矩,先上答案:我認為夏朝是存在的。
坦白來說,想要證明夏朝是存在的,這個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真實材料才能證明,我國目前出土的很多文物,最多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而甲骨文裡面的文字也不是一時半會全部解開,況且,出土的甲骨文真不多。也正是基於此,西方的一些學者就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畢竟是一個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的朝代,那麼我也只能淺談下自己的看法。
1、一個朝代是否存在,也要看這個朝代是否留下了什麼。我國曆史的文明是從炎帝、皇帝、蚩尤,然後堯、舜、禹,夏商周之後到了戰國,再往後排序。我們自古就被稱為炎黃子孫,這個依據是從史書上來的,這個並不是杜撰,炎黃二帝的傳說也不是那麼神話,雖然有後人杜撰的成分,但是也寫的比較真實。比如炎帝:發明醫藥,制耒耜種五穀,製作陶器,開闢集市,聯合黃帝打敗蚩尤。這些本來就是石器時代的情況。只是那個時候沒有文字,我們也只能透過口口相傳傳播給下一代。
我們古代也一直被稱為華夏族,夏也是我們的代表,夏朝歷經17位帝王,這個歷史學家也是透過各種論斷和收集到的資料。
據《史記·夏本紀》記載,鯀是禹的父親,在堯舜時期負責治理氾濫的黃河水,治水九年不成功,他主要用的方式就是堵水的方式,不成功之後就被殺了。他的兒子,也就是禹繼承了鯀的職位,繼續治理洪水,他任用疏通的方式,解決了洪水的問題,深受百姓的信任,最後成了部落的領袖。後面禹在位45年,去世了之後,並沒有按照堯舜的方法進行禪讓,而是給了兒子啟。啟建立了夏朝。
這個記錄在了古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裡面的,夏朝也擁有很多知名的故事,比如太康失國、少康中興、暴桀亡國等等。《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九州”就是指古代中國。
我們身上的烙印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這些傳說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令我們所有人信服的。我們一直缺少的是資料和證據,那麼這些證據都那裡去了呢?
我國先古時期的記載書籍目前能找到的不過,據我瞭解是《史記》、《尚書》、《國語》等,那麼先前的書籍哪裡去了呢?尤其是那些古籍,答案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在焚書坑儒的時候,一把火燒掉了。司馬遷那些人只能透過自己蒐集民間的傳說進行整理和編寫。就像沒有史官的蜀國一樣,蜀國是擁有很多謎團的,即使是曾經在蜀國做過一段時間官員的陳壽,也就是後面《三國志》的作者,也不能很好的向我們展示蜀國當年的完整事情。
我們是炎黃子孫,是華夏族,九州就是我們中國的代稱,我們擁有5000年的歷史文化,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能證明這一切。
-
16 # 歷史裡的經驗
很多西方國家不承認夏朝,常會說,你們挖掘出遺蹟,拿出證據來給我們看,我們才信!
因為夏朝只存在於記載中,而且還不是在當時的記載,是後人的記載,現在又沒挖掘到當初的遺蹟字型什麼的,因此很多人都懷疑夏朝的存在。
我認為夏朝是真實存在的,有以下幾個理由。
其一,《史記》就很詳細地記載了夏朝的建立,發展,到夏桀的昏庸殘暴,最後被成湯打敗,從而夏朝亡。比如《史記》中的殷本紀,在沒有挖掘到甲骨文之前,也是沒有實在的證據,但是從後面我們挖掘到的遺蹟和甲骨文、青銅器的記載看,《殷本紀》記載的人物關係名字大多都是正確的。所以《夏本紀》也是一樣,沒有實在證據,不能代表他不存在過,本來當時的人們沒發明文字之前,歷史也是靠口口相傳,長老傳給晚輩的方式。
其二,《尚書》等一些古籍,也都有關於夏朝的記載,而我們也在關於夏朝的考古中,發現了一些有特殊符號的陶器,有的跟商朝甲骨文上的文字還有些相似之處,所以這些奇怪的文字,很有可能就是商朝之前的朝代的,就是夏朝的文字。
-
17 # 17942601573
他們可以不承認夏朝,但,中華大地出土的八千年骨笛、六千年蚌殼龍、五千三百年城邑及骨蠶、紅山文化的玉龍等,中華文化傳承是誰也否定不了的。
-
18 # 農民更瘋狂
商殷墟出土的很多物證證實了商朝的存在,司母戊大方鼎、甲骨文、金文,金文因鑄刻於鐘鼎之上所以也稱為鐘鼎文,直到商朝後期、西周初期才大範圍出現。
所以,鐵證如山,西方對中國商朝以後的歷史不可能不承認
據史記記載,夏朝享國500年,時間夠長了吧,但讓我們考古學家也納悶的是直到現在都沒有發現夏朝存在的實證。而考古學是絕對的唯物主義,沒有足夠證據支撐,一切臆想都是不符合考古精神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也不要責怪西方國家不承認我們的夏朝歷史。
西方為什麼不願意承認中國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呢?
一,通行的考古實證包括了城市遺蹟、文字和其他物證,這,中國確實缺失。
二,現在西方比我們發達,潛意識裡他們認為西方的歷史文明早於中國;
三,如果夏朝確實存在,那中國真的就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這是西方國家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的。
四,雖然考古學家已經在河南洛陽市二里頭考古發現了夏朝的都城遺址,但證據不足!你們憑什麼說那是夏朝都城遺址?
但是,我們也不必需要得到西方考古學界的承認,理由有:
一,中國人有記載歷史的傳統習慣,事實已經證明司馬遷的《史記》在商、西周、東周(包括春秋戰國)、秦、西漢的記載中沒有出現明顯虛構歷史的嫌疑,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史記》也沒有虛構三皇五帝和夏朝歷史;
二,很簡單的道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沒有前朝(夏朝)的累積,也不會有商朝的青銅文明時代;
三,我們沒有亂認祖宗的習慣;我們黑眼睛黑頭髮黃面板,我們就是炎黃子孫,永遠永遠是龍的傳人。
四,中國的歷史由不得別人評價,你西方是什麼玩意?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歷史是人民寫的”!
探秘歷史事件,點評歷史人物,更多精彩與您分享!
-
19 # 滾滾洪流874
我們自信最重要,不要一味求得別人的認可,我們有足夠的證據有足夠的五幹年工藝,和流光溢彩精美絕侖的文物文化,西方的歷史疑點重重無法確切考證,都是近代胡吹瞎編的歷史,元朝的西方還生活在野蠻落後的奴隸社會,哪來什麼幾幹年的哲學家數學家,他們的文字還值得懷疑。
-
20 # 大黍聊歷史
要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所謂”文明“的本質含義和包括華夏文明在內的人類文明成長曆程兩方面著手。
首先,人類幾大古老文明都是由農耕民族所創造。
高強度的農耕生產使男性逐漸成為主力,地位也隨之提升,出現以男性為家長的家庭單元,打破了長期維持的原始大家庭模式;
隨著農耕生產技術的提升,女性和部分男性脫離食物生產,成為專門的手工業者或部族戰士,這是最初的社會分工。與此同時,部族間也相應出現了婚配、貿易等和平往來,人類的社交範圍因而延伸到血親族群之外。
農作物的豐收使財富出現剩餘,有了家庭私有財產。部族首領依託權力分配給自己家庭更多的財富,在氏族成員間造成貧富差距。久而久之,權力的繼承也逐漸從原始民主制過渡到世襲制,統治階級初具雛形。
女性因社會地位下降而失去了生育自主權,造成部族人口出現快速增長。為拓展生存空間,相鄰部族間會發生持續的戰爭。
在最初階段,部族戰爭以消滅、驅逐對手,佔拒對方水土資源為目的。之後戰爭的目的逐漸轉變為透過征服、統治其它部族,從而為統治者謀取更多的剩餘財富和剩餘勞動價值。戰亂也不再侷限於相鄰部落,而是波及到更大的區域。
戰爭之前,一些關係良好的部族會實現聯合。戰爭之後,勝利者與失敗者也同樣會構建成新的團體。在新的群體內,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不再只是簡單的血緣紐帶關係,而是出現了統治與被統治、剝削與被剝削等各種複雜的新型社會關係,並依靠統治階級所制定的各種制度規則維持其運轉。這種新型人類群體組織——國家的出現,標示著人類從原始部落時代邁入了階級社會時代。
進入階級社會時代後,人們的行為往往圍繞統治者的主觀意願展開。而統治者的主觀意願也從最基本的吃飽穿暖上升到更高的物質與精神追求。這一方面給底層民眾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也使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創造出了遠超原始時代的物質與精神文化財富。
人類從原始部落模式過渡到階級社會模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些歷史學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標準,作為衡量各史前文化是否進入到文明社會(階級社會)的標準。這其中以城市(規模在5000人以上)、文字、標誌性建築(神廟、宮殿的等)這三項最為有名,另外,也有學者提出以青銅器的製作使用作為文明的標誌之一。
這幾項標準並非絕對,例如美洲的瑪雅民族社會結構雖然被普遍認為已達到文明程度,卻始終沒有制定出成熟健全的文字體系。但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每一項也確實是各有所指。
如城市衡量的是人類社會群體規模大小;文字型現的是思想文化發展程度;青銅器彰顯了社會生產力與生產技術水平;而標誌性建築則代表了統治階級對社會財富與勞動力的支配能力,反應了統治體系的健全程度。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公認最早達到文明階段的分別是形成於西亞兩河流域下游地區的蘇美爾文明和中東尼羅河畔的埃及文明。兩者都在約5500年~6000年前發展到了文明階段,建立起了人類最早的奴隸制王國。另外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距今也超過5000年。
受蘇美爾文明與古埃及文明的輻射影響,中東地區及地中海地區還有不少民族較早發展到了文明階段。如位於伊朗高原的埃蘭古國和地中海上的克里特文明等。
這是因為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適宜發展農耕的土地大多集中於幾條河流的兩岸,面積非常有限。造成人口無法有效擴散,這無疑加速了當地城市化的程序。
可開墾土地數量的有限,也造成大量人員只能轉而從事畜牧、手工、貿易等行業,這促進了生產技術的發展,也使各部族間的交往變得更為頻繁,同時也讓當地各部族間很早就為爭奪土地水源爆發持續的戰爭。
殘酷的生存競爭迫使當地居民不得不早早就開始修建城池,設立政府、確定制度、組織軍隊,也因此領先一步進入到文明階段。
東亞地區
而形成於東亞大陸的華夏文明,雖然也是舉世公認的古老原生文明,但相較於其它古文明,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成長軌跡。
東亞地區是人類最早進入農業時代的地區之一,東亞先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歷史可追溯至一萬多年前。到距今8~9000年前,華夏中原地區農耕生產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水平。如距今約9000年的賈湖遺蹟,距今約8000年的裴李崗遺蹟,都充分直觀地顯示了當時華夏先民以農業為基礎過上了較為穩定富足的定居生活,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農耕氏族村落。
華夏地區的自然環境與西亞中東截然不同,長江黃河的無數條支流,滋潤出大片適宜開墾的土地。加之當時東亞地區的氣候較現代更為溫暖溼潤,東北及蒙古草原地區在彼時也都存在大量適合發展農耕的土地。為新增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間,因而發展出數不清的農耕氏族村落,卻沒有引發激烈的相互競爭。這也造成華夏地區的文明程序在原始氏族村落階段滯留了較長時間。
不過華夏地區雖地域寬廣,卻也終究有限。當數以萬計的氏族村落遍佈於華夏各地時,部族間也不可避免的產生各種衝突。尤其在中原以外的周邊地區,遷徙而至的農耕部族與當地原住民之間所發生的矛盾更為激烈。造成華夏地區新石器時代中後期,中原周邊地區原始氏族社會結構更早發生崩潰,東北紅山文化、山東大汶口文化、長江三角洲良渚文化等在中後期都已明顯具備階級社會雛形。
而在華夏中原腹地,雖然同樣繁衍出大量人口,卻表現出一種浸潤式的擴張,既由一個農耕氏族村落隨人口增長而向周邊地區衍生出大量親族村落,進而在中原各地發展出大批文化聚落。
雖然聚落與聚落間也會產生衝突,但在聚落內部,由於有親緣關係維繫,使得很多氏族社會傳統得以延續。其結果就是這一時期中原地區即便發展出擁有數十、上百萬人口的超大聚落,卻沒有出現明顯的貧富差距。聚落內部的社會架構始終停留在鬆散的親族村落聚居階段,而沒有就此向階級社會國家組織演化。
到距今約5000年前後,華夏地區氣候發展急劇變化,北方變得更加乾冷,而南方長江流域則水患連連。自然災害導致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先後發生覆滅,大量人口迴流至華夏中原地區。而發源于山東半島的黑陶文化群則帶著明顯的優勢也開始向中原地區擴張。這既讓中原地區原有的和平格局被打破,也使得形成於華夏各地的史前文化得以在中原地區交流融合,華夏地區由此進入龍山城邦時代。
戰亂一至,中原各地的部族首領趁機攜取了更多的權力,一時間大大小小的城邦古國如滿天星斗般在中原大地湧現。這些古國依託原始部族聚落而立,卻有了明顯的階級與貧富差距,但尚未完全擺脫氏族結構以及血緣親族關係。套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話語,那就是體制改革相對滯後。
山東龍山黑陶文化
龍山時代結束於約4000年前的二里頭時代,無論是活躍於4300年~3900年的陶寺遺址,亦或是崛起於4000年前的二里頭遺址,經過數百年的相互攻伐兼併,這些龍山時代後期崛起的城邦勢力都已具備了統治大片疆域的中央王國氣象。其城廓龐大,規劃分明,等級森嚴。從發掘出來的宮殿基址到零星器物,都能看出頗有形制講究,明顯與華夏文明最為看重的傳統禮制一脈相承。
在人口規模方面,此時生活在華夏地區的人口數量至少是兩河文明與古埃及文明鼎盛時期的十倍乃至幾十倍。再到龍山時代之後崛起的商代,華夏中原地區已步入青銅文化鼎盛,文字體系成熟的文明社會階段。
但這只是華夏地區發展到成熟階級社會階段的標誌性時間節點,而整個華夏文化的沿革演變則是一個綿延至今的漫長過程,既非始於斯,也非終於斯。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
華夏文化中的諸多獨特元素都可追溯至遠超5~6000年的上古時代,只不過華夏大地的廣袤延緩了農耕發展所導致的社會矛盾的積累,也相應推遲了原始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程序。
現代社會西方國家掌控了話語權,往往會從西方的角度去吹噓蘇美爾文明、埃及文明如何如何的領先於時代。這樣的言論其實帶有很嚴重的主觀片面性,並不能客觀地反映事實全部,各位讀者大不必太過在意。正所謂厚積薄發,如果沒有一個超長的孕育期,又如何能誕生出華夏文明這個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最為龐大的大陸型農耕文明呢。其它幾個古老文明充其量只能稱為河流文明,它們之所以會早早隕落,根子就在於其先天條件不足,底子打得不夠紮實。
可見文明的程序從來都是與其所在地區的客觀環境相適應,具體到文明的幾大要素,也同樣如此。例如中東地區氣候乾燥,地表裸露,亦缺乏天然遮蔽,導致當地居民自定居之初就不得不開始嘗試壘砌石質營寨以自保。而在地廣人稀、地形複雜、植被茂盛的華夏地區,築城壘寨根本沒有必要。故上古時期只偶有部族為之,直到後來天下動盪才群起為之。
又比如青銅器,中東地區的地理環境使得不少天然銅分佈於地表,當地居民很早就開始用天然銅製作器物,由此對金屬屬性有所認識。而冶煉銅技術則源自彩陶的燒製,先民是從用作顏料的礦石粉中冶煉出了金屬銅。華夏地區與中東地區幾乎同時開始燒製彩陶,也幾乎同時製作出了冶煉金屬製品。由於西亞地區的居民早已透過天然銅瞭解到金屬的優越性,所以在掌握了冶煉技術後,更為熱衷於製作使用金屬器物。
受環境所限,華夏先民沒有使用天然銅的經驗,加之本地銅礦資源大多藏匿於深山密林之中,所以華夏先民在掌握了冶銅技術後也仍習慣於製作使用各種石製品,並由此衍生出了華夏地區獨特的玉文化,一直極少製作使用金屬製品。
考古工作者雖然在華夏各地都曾發現過早期金屬器物,但明顯沒有成為普及的生產生活用具。華夏地區之後發展出發達的青銅文化,則有受益於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因素。
至於文字的發明使用,則與階級社會組織架構進一步發展完善密不可分。文字起源於符號表意,因此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具有明確的含義。人類運用符號表意的歷史相當之漫長,但文字是符號,而符號要發展為文字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能夠發明文字的族群必須已經形成完善的階級社會架構,有專門知識分子群體經年累月地對符號系統進行修訂完善,才能使其達到文字的標準;文字被髮明後還必須有良好的教育學習條件,使其為足夠多的人所掌握,才具備流傳的可能。
賈湖刻劃符號
因此我們透過考古可以找到華夏先民早在8~9000年前所製作的刻劃符號,且數量還相當不少。但只有當華夏社會真正進入到成熟的階級社會階段,才會有完整的文字系統出現。
回覆列表
一、說洋人不讓中國有5000年曆史的請閉嘴。科林·倫福儒勳爵這個考古權威表過態了,5100年前的良渚古城被承認得實實在在,他的觀點代表了國際考古界的主流。
二、哪怕從夏朝開始算,把二里頭確定為都城,那也只能上到3700多年,離5000年還遠著呢。
為什麼5000年的良渚被公認了,3700年的二里頭還在爭議。
挖出東西,才能讓洋人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