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恭屠蘇
-
2 # 楚塞江郎
這種“如果……”之類的問題,很難說得清的啊!如題,“如果諸葛亮不出山助劉備”,再假如郭嘉未死,則曹操必將統一天下,時間早晚而已!可以說,郭奉孝之死,對曹操影響很大,因為已經無人可以影響其狂妄自大膨脹心態,並逐步形成了剛愎自用的性格,這些才是赤壁之戰大敗的根本基礎!
在郭嘉已死的現實情況下,分別說明曹操是否能統一天下的問題:
一、荊州劉表不死,可以完全掌控荊襄大局,以劉備為肱股總理荊襄軍馬,二者勢力合而為一。諸葛不出,而劉備得徐庶、龐統以為謀,攜關、張、趙雲以為助,代漢升總管荊州軍馬錢糧,內外一統,上下順暢;再能選拔擢升黃忠、魏延、文聘、霍峻、傅彤……等一干名將予以重用。此時若東修好東吳孫權以結同盟,西以同宗之誼交好劉璋互為犄角,若吳、荊州、益州能形成統一戰線,結成強大的攻守同盟,則曹操不僅難以統一天下,而且曠日持久之下,曹魏說不定還有傾覆之危!
二、劉表死前將荊州大事全部交付給劉備(即命公子劉琦襲荊州牧),則雖有一番內鬥,劉備已必完控荊襄,若得龐統、徐庶(若如書中歸曹魏而不設謀亦可)之助,如上西結劉璋以通宗好,東交孫吳以為同盟,結局仍如上!唯一的變數,可能就是隨著時間的累增,劉備在荊州日漸根深蒂固,待劉琦死時,劉備完全掌控荊州,而不會再留其它後遺症,比如呂子明白衣度江夜襲荊州等等。
三、徐庶歸曹後積極為其出謀獻策,且能得曹操如郭嘉一般信重,則必能一統天下,差別只在時間早晚而已!
四、孔明不出,劉備逃躥不知所蹤,荊州劉琮降曹如故,則赤壁之戰有吳及孫權、周瑜,操亦必敗,元氣大傷!戰後荊襄全境盡歸東吳,則黃忠、魏延、霍峻、傅彤……等諸將及龐統盡歸東吳,則南方一統,以孫權治國之能,必使其強盛更甚於中原,則曹魏亦難於統一!
綜上,個人認為:“如果諸葛亮不出山助劉備”,在郭奉孝死後,曹操如果不能得到諸如徐庶、龐統等類軍事謀略高等人才的真正相助,亦無可能統一天下!
-
3 # Jordan寫籃球
我們都知道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一直東西奔走,沒有穩定的勢力,直到“臥龍先生”給了他三分天下的版圖才有了後來的兩川基業。那麼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孔明高臥隆中從未出山,曹操是否能一統天下呢?
首先,以劉備年近半百仍寄居在他人帳下的事實來看,若無諸葛亮他不會在之後十幾年有大作為。當然,兩川之地的君主也是胸無大志和碌碌無為之輩,早晚會被曹操或者孫權取之。不管兩川屆時姓曹還是姓孫,天下依舊是兩權分立。
我們再把時間往前撥。曹操赤壁之戰南下取荊州後,無諸葛輔佐的劉備或投靠劉璋或投靠孫權,已無關痛癢。曹操只有打破江東才能實現統一,可歷史上主導赤壁之戰的是周瑜,有無孔明都不影響曹操的敗局。赤壁之戰後按大勢來看魏(晉)國終將一統,可顯然曹操熬不到那一天了。
-
4 # 喜洋洋111888
天下大勢,豈一人一事能涉之?操生前未一統山河、固與全心輔助他,卻又不幸早逝的郭嘉有關,但孫仲謀在,嘉即健在恐全勝江南亦不易?打成僵持、恐成一江南北之局。至於逃離曹營之大耳賊加上孔明也就連哄帶偷襲的奪了夲家劉璋的根踞地的那丁點夲領了。據西南一偶、能自保不瑕,孔明也就那麼點能耐。後世學騷神化諸葛為一妄,跟風膜拜其人為一愚。
-
5 # 蠻天下
如果諸葛亮不出山,曹操在短期之內依然不能統一天下。
原因有:
1.決定曹操短期內不能實現統一天下的關鍵是赤壁之戰,而決定赤壁之戰的最重要雙方是東吳和曹操。赤壁之戰,劉備方的作用很小。從兵力上計算,劉備最後只派2000多人上戰場,而東吳兵力超過3萬,後方還有兵力補充上來。
2.東吳的抗曹是主動的,並非是諸葛亮舌戰群豪後的結果。決定東吳戰略的選擇的關鍵三個人物是,孫權、周瑜、魯肅。並非諸葛亮或者劉備。周瑜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足以勝任。
3.赤壁之戰前後,吳國的軍事實力強大,經濟實力領先,人才濟濟,領導者眼觀長遠,君臣和睦。想在短期內以軍事統一難以做到。
決定歷史程序的並非一人,諸葛亮對蜀國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卻不能決定歷史的程序。
所以我覺得諸葛亮不出山,曹操依然不能短期內統一天下。
-
6 # 劉派封神
歷史沒有假設,但可能性很大。曹操希望一戰吞併東吳得傳國玉璽,結果失敗。接下來就會取西川,西川張魯實力強過劉璋,當張魯佔西川時,曹肯定出兵佔領西川。然後曹操就會進一步打東吳。司馬氏也就沒有上位的機會了,所以三分天下
-
7 # 手藝人小吳
劉備從公元184年開始與關張出來創業,從此三人在戰場廝殺,但始終難有所成,先後投奔公孫贊,陶謙、呂布、曹操、袁紹等。劉備雖胸懷大志,但卻前途坎坷,事業始終無法寸進。其間也曾有過輝煌,陶謙死後,劉備也曾佔據徐州,成為一州之主,但由於手下沒有人才,加之徐州為四戰之地,根本守不住。得來的東西轉瞬即失,如何不令劉備傷心。
劉備始終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中度過。有時兵敗後也曾慘到“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的地步,始終沒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根據地。而比劉備起兵晚的曹操,現在已是兵強馬壯,手下人才濟濟,文臣武將數以百計,業已逐漸統一了北方。
劉備見中原已無法佔腳,只得南下投奔荊州劉表,劉表早知劉備絕非庸碌之輩,心懷大志,非池中之物,所以外表待之甚厚,內心卻對劉備加以防範,讓其屯兵於新野,一可防止劉備奪取荊州,二者在此可抵擋曹操。劉備在新野駐紮下來,又來始了收賣人心活動,拉籠當地勢力。劉備幾乎每到一地都會這樣做,無奈召來的都是泛泛之輩,見劉備屢戰屢敗,也都棄他而去了。
所以劉備現在身邊也只有關張趙雲,糜氏兄弟沒有辦法,不能離去,誰叫自己把妹妹嫁給劉備了呢,要不也可能早跑了。現在劉備在新野又開始忽悠荊州的有才之士。
也許是劉備時來運轉,荊州之地由於相對於中原地區較為偏僻,所以戰爭先在中原戰場爆發,而這裡還是一片詳和之象,這也就成了天下才子的歸隱之處。群才聚集荊州,劉表又胸無大志,根本不會用人,所以導致人才嚴重浪費。
-
8 # 馮知己的酒
好問題,不管諸葛孔明出不出山,我覺得短期內曹操都很難一統天下,能否一統天下需要考量綜合各方面因素,今天我們先不說劉備就說東吳孫權吧,
東吳(江東六郡)在中國地圖上,也就是今天的(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及湖北部分地區)等屬於魚米之鄉,物產豐富(鐵礦武器等),自古經濟發達,人才輩出(周瑜、魯肅、呂蒙等等),加上東吳領導者孫權賢能絕不是昏庸無能之輩。且從地理上看有天然屏障長江天塹,所以短期內很難一統天下
更何況還有西川劉季玉,益州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屬於全國最大的三個州之一。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
9 # 曉君剪輯
不會,歷史上諸葛亮沒有那麼神,大多數個人對歷史影響真不是很大,大漢幾百年的歷史,猶如百足大蟲,死而不僵,很多文人士大夫都是忠於大漢的,曹操之所以不廢漢自立,很大原因在此
回覆列表
沒有諸葛亮,短期內曹操依然難以統一天下。首先東吳曹操就攻不下來。理由如下:赤壁之戰,東吳佔有長江天險,地理優勢明顯。當時曹操水師不如東吳,士兵又都是北方人。水土都不服,還有瘟疫爆發。三國志裡面赤壁之戰根本沒有諸葛亮借東風,此戰屬於周瑜計謀和時機之功。若當時曹操能夠像清朝康熙皇帝對付臺灣一樣,利用施琅和臺灣鄭經之間的矛盾,收服東吳裡的水師大將,分化東吳內部矛盾,或許可以滅東吳。但話又說回來,東吳有雄主孫策,孫權。曹操的野心也難以實現了。說一千道一萬,東吳地理有優勢,加上又有雄主,所以曹操一時也難以滅吳,如果曹操壽命夠長,熬死劉備和孫權,那還是可以統一全國的。[大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