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文海
-
2 # 優秀的戲中人
那時候我也才十六歲,第一遍看的時候只覺得能把一個故事講得這麼平淡卻這麼好,真是太難了。因為我一直都好喜歡平淡見真的故事,電影或者書都是。好喜歡洋洋,他說:“你看的到的我看不到,你看得到的我看不到,我怎麼知道你在看什麼呢?我們是不是隻能看見一半的事情呢?” 後來我又看了第二遍,有種頓悟的感覺,才明白《一一》在講什麼——它講的是人生。 誤解、自以為是、太難太難的感同身受、遺憾、想衝破的牢籠和必須忍受的責任……這樣活著,活下來,然後死。 我永遠的電影top 1.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人根本不愛美麗,美麗是不被原諒的。 被人性震撼得死死的,說不出話來。
-
3 # 巔峰自娛
《肖申克的救贖》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裡,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裡,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髒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肖申克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衝動。在監獄裡,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
4 # 又是一年龍捲風
這是一片很與眾不同的災難片。
我在看的時候,一句話也沒有說,前面沒有什麼,都是船員們對未來的憧憬。有的是個人生活的需要,有的為了還債的無奈,也有的是為了新生活的開始……
海員們由於各類原因,需要出海捕魚賺錢。他們五人裝好各種必需品就出發了。之前風平浪靜,什麼事也沒有,也順利地捕到了魚,準備返航。
但是不久,厄運就降臨到他們身上——他們即將遭遇一場大風暴引起的海嘯!雖然他們做過很多嘗試,救援人員也費盡了心思,但最後,船沉沒了,無情的死神降臨到他們身上……
看了這篇電影,我心中有一陣觸動: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也是無能的。但是,我覺得,這五位船員雖然死了,但他們敢於拼搏的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
5 # 塞巴特
很高興得到你的邀請,我是五隊村民,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首先想到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國產電影《背靠背,臉對臉》,該影片由黃建新 / 楊亞洲執導,牛振華 / 雷恪生 / 李強主演的一部劇情型別的電影,主要講述了主角王館長由文化館副館長(代理館長)競聘館長的故事,代理了館長三年的王副館長,本以為順理成章輪到自己被扶正,但事與願違,上級卻派來一個根本不懂文化的鄉長老馬接任館長,好不容易把老馬擠兌走,十拿九穩的王副館長萬萬沒想到局長秘書小閆接任了老馬,該影片主要講述了老王與老馬、小閆鬥智鬥勇,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故事,所以片名才叫《背靠背,臉對臉》,該影片將職場人性展示的淋漓盡致,是難得的批判主義體裁影片。該影片確實在一段時間內顛覆了我的價值觀,人性的險惡,社會的複雜,抨擊著我們這顆年輕有為的心,但人總要向前看,不能因為看到一點社會的陰暗面便放棄前進的步伐,直到看了電影《七十七天》,該電影改編自作家楊柳松成名作《北方的空地》,由趙漢唐指導,趙漢唐、江一燕主演(無投資人劇組嚴重缺錢,導演自導自演,江一燕零片酬歷時三年)講述了探險家老楊以自力方式橫穿1400公里大羌塘無人區的故事,我們很難想象在藏北無人區一個人,推著兩百斤的腳踏車,遭遇沙塵暴、洪水、野犛牛,當然還要忍受飢渴、病痛並且歷時77天,這是一場怎樣艱苦的旅程。當我們熱衷談論偏遠的阿里和熱鬧非凡的可可西里時,對這片酷寒的高原卻依然陌生得不知所措。該影片滿滿的正能量,其實我們需要戰勝永遠都是自己,包括雖然殘疾,但仍然堅持的女主,都傳遞出雖然前進的道路上坎坎坷坷,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因為你的背後時刻充滿危機,只要前進,才能走出荒野。正如楊柳松在《北方的空地》中所說:“遊走在荒原,遊走在城際間。有人在股海里沉浮,有人在異鄉小路上,有人在悲劇中活著,有人在娛樂中死去,有人將自己包裹在人群之間,面無表情。有人無力的抗拒著常識,袒露虛弱自我。有人仰望星空,沉醉於迷失之境。有人杯觥交錯,揮舞著有生之日。而我不想成為30歲就已經死了80歲才埋葬的人。‘’ 我是五隊村民,喜歡請關注我。
-
6 # 凡塵空測
經典電影,相信每個人都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幾部,像《美麗人生》,《羅馬假日》,《辛德勒的名單》,《霸王別姬》。自己也很喜歡看電影,但要說對自己影響巨大的電影就不得不提《阿甘正傳》。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 ,憑藉奔跑最後成為人生贏家的故事。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一片潔白的羽毛飄落在甘的肩頭,讓我們一起回味這個笨小孩奔跑的日子。
在學校裡奔跑。阿甘總是顯得傻里傻氣,說話也是痴痴呆呆的。於是同學們便嘲笑他,欺負她。他從小雙腿不好,無法正常走路,他的媽媽便給他做了一個足以讓他走路的機器。每次同學都欺負他的時候,阿甘就一直逃避,提起自己的雙腳就跑。他跑脫了腳上的那副機器,於是他利用自己的雙腿飛快的跑了起來,就是在這樣的成長中,他一步一個腳印地成就了他自己。
在越南戰場上奔跑,用堅強的意志跑起來,救下了許多的戰友,受到總統的接見。 他可以棄受總統召見的殊榮於不顧,一口氣喝下15瓶汽水;也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展示屁股上的傷疤。在戰火紛飛的戰場好不容易逃生的阿甘又冒著生命危險跑回去救其他戰友,為了信守對戰友布巴生前的一句承諾,他又投身於撲蝦事業,在大獲成功後,成立了布巴甘公司,並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儘管此時布巴已陣亡。
再後來,隨便一跑,就是幾年,以至於自己都忘了為什麼要跑。沒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做起來就停不住,什麼都無法阻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奔跑,就像笨小孩阿甘說的那樣: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我知道什麼是愛。記住這份飽含著善意的愛,也許下一秒幸福就會降臨的。
-
7 # 禹君視角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個故事,一部電影,在不同的人眼裡,在不同的時期,大概也會有不同的解讀。要麼是電影在盡力展現人生,要麼是觀眾在電影裡尋求答案。
關於愛情:
《怦然心動》《初戀這件小事》
因為喜歡一個人,我才要努力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就像《初戀這件小事》裡的阿水,從一個不起眼的女孩,變成了別人眼裡的女神。無畏世人怪異的眼光,不隨波逐流,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俱備獨立的人格,就像《怦然心動》裡的朱麗,我就是我,我有我的堅持,別人不理解我,但並不妨礙我善良,勇敢,美麗。喜歡一個人,不僅喜歡對方的優點,也包括對方的缺點,理解對方的不完美,不完美是暫時的,也許暫時的不完美只是為未來的美好做鋪墊。
關於成長:
《穿普拉達的女王》《律政佳人》
成長的過程是痛苦的,你總要衝破你現有的舒適圈,才能踏上下一段征程。生活有時候是你的老師,有時候是你的愛人,有時候是你的朋友,他會以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化相出現,從而達到逼你一把的目的,但最終帶領你戰勝負面情緒站上人生下一個高峰的還是你自己。自力,自強,自愛,而不要自私,自棄,自怨自艾。當有一天你戰勝了困難,適應了新的節奏,取得了新的成績,你會發現原來新的挑戰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自己比想象中要強大。
關於成敗:
《葉問3》
幾部《葉問》系列下來,可以說葉問師傅武功了得,論打架沒怕過誰,沒輸過誰,以一敵百也不在話下。但是在《葉問3》中,最後在張晉扮演的張天志發起挑戰的當天,不顧成為天下人的笑柄,一心留在生病的夫人身邊陪她做她喜歡的事情,極盡一個丈夫的責任。在最後和張天志一較高下後,一句“其實最重要的,是你身邊的人”,足見其將成敗,第一還是第二,這些事看淡。人生大概就是這樣,真正的成敗不在於別人給你的排名,只在於你自己內心中最在乎的是什麼。保護好你最在乎的人,你就是第一,就是成功的。
關於人性:
《飢餓站臺》
人性是醜陋的,在生死麵前,在利益面前,大多數人最後做的選擇可能都是利己的,仍然能保持在道德的基準上去做出選擇的,只是極少數。少數在大多數人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少數人想要打破階級制度,試圖保證道德標準,少數人必然犧牲很多利益。就像正義與邪惡的戰爭,在這場戰爭裡,正義為了取得最後的勝利,需要付出很多犧牲。
-
8 # 石鼓書生
《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美國往事》《教父》《阿甘正傳》,看過就明白了,給懂的人,無需多言。
-
9 # 阿森娛樂八卦
有兩部,《天堂電影院》與《老人與海》。
第一部其實我十年前寫的一篇blog說得很清楚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f3ea30100009b.html有興趣得朋友可以看看。
下面算補充,是上面博文中沒有提到的: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這部電影,週末晚上九點多,父母在旁邊睡著了,姐姐在隔壁睡著了,只有我一個人,戴著耳機看,在黑暗中。看到片尾,感動得哭得不行了,還不能出聲,怕吵醒爸媽。那應該是高一。高二分科我到文科班,一個晚自習課上,數學老師宮乃立已經歲數很大了,還不退休,堅持給我們講課,突然她說了一段話,前後是什麼我已經不記得了,她說:
青島是個小地方,你們要考大學就要去北京,去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你們要離開青島這個地方,到外面去。。。
那一刻彷彿電光火石,因為老阿爾弗雷多在片種對託託說的不就是這句話嗎?那一刻身邊喧鬧不認真的聽講的同學,突然安靜下來,宮老師這句話彷彿刺破了電影與現實的分界線,我環顧了一下,好像只有我認真聽到了這句話,其它同學依然大多在說笑,沒有什麼人認真聽到。那天晚上,我知道的我的生活有了目標:離開我的出生地,青島
後來的一年,就是一段偶然得不能再偶然得發現了國內有一所居然專門教電影的大學,我要去。折騰了整整一年多,整個學校都被我給折騰了,最終目標居然實現了。。。long story,別提了。。。
應該說是《天堂電影院》和宮老師改變了我的生活。
-------
第二部同樣是在電視上看的,《老人與海》。
當時應該也在上高中,看完這部電影只有一個感受:被震撼!
人居然可以這樣有毅力。
記得上集結束時,那條大魚終於躍出水面,當時,我記得下巴快掉下來了。
結局是淡淡的,但徹底震撼了年少的我。
自此,我明白了什麼叫“不要輕易放棄,不要輕易放手”的意義,哪怕處於絕境,無路可退時,放手一搏,才能觸及到生命真正的意義。
十年後,我終於在北京買到了這部電影的VCD,這期間,這部電影我只看過那一遍,買過VCD後,回家又看過一次。迄今,這部電影,我只看過這兩遍。但,很多對白和畫面始終印在腦子裡,磨不掉。
---------
在我過去近三十年裡,我可能看過六千部以上的電影(前三千部,大學期間,每部都有記錄),我只認為上面兩部電影,真正改變了、塑造了我的生活、我的性格。
因為看這兩部電影的時候,我還年少,都是十五六歲時候。
之後,看那麼多電影,喜怒哀樂,只是情感體驗的豐富,再也沒有感受到看這部電影時,腦海裡電光火石的感覺了。
或許,有一天,有一部電影,能讓我重新找回這種感覺。
回覆列表
現在回憶起來,從青少年時候起,對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覌有很大幫助的影片確實不少,略舉部分:
1、《白毛女》、2、《董存瑞》、3、《雷鋒》、4、《上甘嶺》、5《焦裕祿》、6、《革命家庭》、7、《甲午風雲》、8、《英雄兒女》、9、《火燒圓明園》、10、《林則徐》、11、《開國大典》、12、《周恩來》……
這些影片或使我牢牢記住了中國的百年恥辱和對西方列強的憤恨;或使我對革命英雄革命烈士產生無限敬仰;或使我把那些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優秀共產黨人列為一輩子學習的榜樣,……
在廣大中小學生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刻不容緩,而這些影片就是現成的,滿滿正能量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