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樂雜談
-
2 # 纆緣閣
1. 《邁克爾·傑克遜-危險之旅之布加勒斯特站》2005
英文名:《Michael Jackson Live inBucharest:TheDangerous Tour》
我把MJ的危險之旅演唱會錄影排在第一位,除了豆瓣評分高達9.7分以外,還有就是因為我的個人崇拜了,邁迷必看,非邁迷也可以看看“King Of Pop”的巨大魅力。
邁克爾將“Dangerous”巡演的收入全數捐給了他自己的“拯救世界基金會”和其他眾多慈善機構。
邁克爾將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Dangerous”演唱會的直播權以12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了HBO(Home Box Office)有線電視臺,創下現場演唱會直播費的最高記錄。這場演唱會特輯也為HBO創下了有線電視網史上最高收視記錄(21.4 %的收視率,34%戶率)。邁克爾因此獲得“有線電視傑出獎”(Cable Ace Award)。
2. 《久石讓在武道館:與宮崎駿動畫一同走過的25年》
宮崎駿和久石讓在我國的影響力是很大的,現在國內有很多宮崎駿·久石讓視聽音樂會,而這個影片毫無疑問是最正宗的。久石讓親自指揮交響樂團和合唱團,配合宮崎駿動畫的內容配樂。
3. 《尋找小糖人》(2012)
英文名:《Searching for Sugar Man》
這是一部有故事的音樂紀錄片,前往遙遠國度追尋已逝偶像的足跡,卻突然發現偶像以一個平凡人的身份活著。這個故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感動,本片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
4. 《涅磐紐約不插電演唱會》(1993)
英文名:《Nirvana: Unplugged In NewYork》
不插電演唱會就是不使用電子樂器的演唱會,意在保持流行音樂純樸、真實的藝術靈性,崇尚高超精湛的現場表演技藝。
正是涅槃樂隊這場1993年11月18日在紐約的這場不插電演唱會,改變了不插電演出的模式與風格,在當時給樂迷以巨大影響,並引發了一場錄製不插電專輯的風潮。
該場演出5個月後,樂隊成員柯本開槍自殺,樂隊也因此解散。
該場演出一年後,即1994年11月,演出錄音作為專集《Unplugged in New York》發行
1996年涅槃樂隊憑藉該現場專輯獲得第38屆格萊美獎最佳另類音樂表演獎。
5. 《阿黛爾倫敦愛爾伯特音樂廳演唱會》(2011)
英文名:《Adele Live at the RoyalAlbert Hall》
英國皇家愛爾伯特音樂廳是英國最有名的音樂廳之一,阿黛爾的這場在愛爾伯特音樂廳的演唱會,卻給人一種在客廳閒聊一般的感覺,很舒服,很愜意。
6. 《綠日樂隊:聖經上的子彈演唱會》(2005)
英文名:《Green Day: Bullet in a Bible》
“Bullet In A Bible”完整紀錄了流行龐克教父Green Day,於2005年6月12日在英國倫敦Milton Keynes National Bowl所舉辦、湧入六萬五千多人的驚人現場演唱實況。本片除了能看到完整演出紀實、團員的深入訪談、演唱會場精彩爆破煙火畫面外,還特別收錄現場演出的照片集錦。
7. 《搖滾本事》(2002)
這部紀錄片只有一集,片長也僅有54分鐘,但豆瓣評分9.4分,好於95%的紀錄片。之所有以有這樣的口碑,我想原因之一是就像這部電影海報上說的“本片是華人唱片史上第1部自傳式紀錄電影”,二是這部拍攝於2002年五月天出道早期的電影,和五月天樂隊以及他們的歌曲一樣,成為了很多人的青春記憶。
8. 《1991年莫斯科搖滾音樂節》(1992)
英文名:《For Those About to Rock:Monsters in Moscow》
這場1991年8月在莫斯科舉行的搖滾樂演唱會,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演唱會之一,這場在蘇聯解體前夕的演唱會,現場氣氛可謂嗨到爆了!而蘇聯當時也出動了大量軍隊維持治安。
1991年9月6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標誌著蘇聯完全解體。
這場演唱會的影片不論是從搖滾樂的角度,還是從研究蘇聯解體前社會情況的角度講,都是很有觀看的意義的。
9. 《聽·見林俊杰》(2016)
亞洲唱作天王——JJ林俊杰,首部個人音樂紀實電影,歷時455天,累計14400分鐘,完整記錄《新地球》專輯製作過程,以及2013-2015《時線》世界巡迴演唱會感動幕後。
聆“聽”音樂幕後製作全貌,
看“見”不為人知的林俊杰。
10. 《漢斯·季默:布拉格現場》(2017)
英文字:《Hans Zimmer: Live in Prague》
個人感覺這是本文推薦中最酷的音樂會,該紀錄片收錄了2016年5月7日在布拉格「The O2 Arena」演出的15首漢斯·季默經典配樂,漢斯·季默現場更是親自參與演奏了多種樂器。
回覆列表
先來看看這個問題,和科學或藝術有關的寶藏歌曲,和科學有關的不好找,但和藝術有關的可多了,只要不是粗俗的創作,都可以列為和藝術有關的歌曲。
歌曲美聲和民族的多以歌頌祖國、親情,和其他美好事務的居多,比如《我愛你中國》、《母親》等。而流行歌曲多以歌唱愛情居多,也有些公益歌曲,比如張學友、齊秦都是唱情歌的高手,而劉歡多唱公益歌曲。
書歸正傳,來談談和科學有關的歌曲吧。民歌《走進新時代》是對科學發展做了深入的闡述和歌頌,和科學有關。
張學友的《原犯罪》,歌詞有好多科技元素,也是和科學有關。
一首兒歌《種太陽》,有科幻元素,但不太科學,一個太陽就已經讓全球變暖成為憂患了,還要再播種“許多許多的太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