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晴愛睡覺
-
2 # 凌煙歷史社
從古至今,大多數皇權的更迭都伴隨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每一個皇位繼承人都要學習權謀之術,帝王之道。而能夠從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成為皇上的,基本上在權謀和帝王之道上都有所涉獵。所以古代皇帝上位以後必然會以帝王的心態來看待身邊的人,怎麼御下是他們重點要考慮的一個問題。而很多古代皇帝喜歡重用外戚,而不是宗親,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首先,外戚比宗親更可信。皇帝上位之前,與宗室其他皇子以及王爺是競爭關係,他們一般都或多或少有過暗地裡的交鋒,所以對他們並不是完全信任。而外戚要麼是孃家的舅舅和外公,要麼是妃子家的父母兄弟姊妹,他們從皇子之間爭奪繼承權開始,就打上了皇帝的烙印,如果皇帝沒有成功上位,其他皇子上位,那麼,等待他們的很有可能是罷官免爵,甚至是死亡。所以皇帝從情理上更相信外戚,皇帝與外戚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通俗點講就是他們是一跟繩上的蚱蜢。
長孫無忌其次,外戚沒有皇位繼承權,不可能有宗親這麼大的威脅。外戚是因為皇帝的君臨天下,才有今天的地位,而宗親確是因為他的姓氏,他的先祖自然而然的擁有顯赫的地位,如果皇帝倒了,第一批遭殃的是外戚,而第一批受利的卻是宗親。另外,宗親如果掌握了實權,可能影響皇帝的權力,所以皇帝更喜歡重用外戚。
唐高祖李淵第六子李元景最後,皇帝重用外戚,是出於帝王之道中的平衡之道。皇帝雖然至高無上,君無戲言,但命令下達之後,卻需要具體執行與監管的人,不可能皇帝一個人全部包辦,因此,必然會重用文武百官去具體監督執行,那麼,皇帝怎麼隨時去掌控情況呢?如果皇帝沒有自己信任的人去跟蹤瞭解動態,就會成為睜眼瞎,必然會有欺君瞞上的事情發生。因此皇帝必須找一個自己能信任的人做自己的代言人,而外戚是最好的選擇,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是宗親?仔細想想就明白了,如果是找宗親做自己的代言人,宗親和文武百官聯合起來造反,那皇帝豈不是很慘。
-
3 # 共賞歲月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皇帝的繼承方式。
皇帝的繼承方式是同姓相繼,也就是世襲制。而世襲制從我國曆史來看,大概分為三種情況:一、預立太子皇位世襲制中,以父死子替為正宗。但歷代皇帝妻妾眾多,兒孫滿堂,為了避免皇子之間因爭奪皇位而不顧手足之情,預立太子就成了皇位世襲制的核心。從漢到明,立太子的法則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
二、密定皇儲這是清代特有的制度。雍正年間,下詔廢太子之制,改由皇帝生前秘密確定皇儲,寫下遺詔,秘而不宣,等皇帝駕崩後由大臣當眾宣詔,被立為皇儲者即刻登基。也就是說嫡親、長子、有才能的其他皇子都有可能繼承皇位。
三、逼宮奪位由於封建皇帝至高無上,因而父子兄弟間為爭奪皇位而自相殘殺的事例不絕於史。這裡就不多加贅述。
由此看來,皇位的繼承、爭奪一般都是宗親之間的事。而外戚就是皇后的孃家人,也就是說“戚以後貴”,強大的權勢和地位是突然擁有的,然而他們的勢力卻不穩固,也可以說他們沒有根基。因為新皇登基後,又可以把自己重視的一些外戚換上去。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皇位的繼承、爭奪一般都是宗親之事。無論是長子還是有才能的其他皇子上位,都可以說那是人家自個兒家的事,外力很難干擾。但如果是外戚奪位,那就成了非同姓相繼(世襲制)。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外力就可以對之進行干擾,從而形成多方打壓。重用外戚有兩個好處:既可以保證他們的忠誠度(畢竟是親戚),又可以預防他們實力過大而無法控制。所以皇帝都喜歡重用外戚而不是宗親。 -
4 # 經典守望者
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除了皇帝之外,環視周圍的人也會因為特殊的血緣或者姻親關係而進入政治的舞臺視角之中。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外戚和皇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不同的歷史環境下,這兩個群體的政治力量各有不同。
在春秋戰國時期,宗親是絕對的權力支柱,很多諸侯國內的政務都是有宗親把持。比如秦國內部有樗裡子,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令尹子蘭等等都是宗親出身。但是在漢朝,就是由外戚執政,而且是走馬燈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交替執政。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婚姻形態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早期社會中,婚姻關係不穩定,妻子的地位不高,外戚的實力也就不足。可是到了漢代,女子的地位大幅提升。外戚的位置也就突顯了出來。而到了唐代以後,婚姻形態固化之後,基本上是外戚和宗親爭奪權勢的時代開啟,同時他們也面臨了文官集團的衝擊。
第二,宗親總的來說是處於下風,因為他們與皇帝往往具有皇位競爭關係,他們的身上也具有皇位繼承權。所以皇帝不會讓他們獨攬政權,以免得他們最終尾大不掉,造成對於自己皇位的威脅。
-
5 # 劉派封神
宗親經常會搶王位,因為更合法,參考唐太宗李世民;外戚也有問題,比如呂雉,楊國忠;後來用宦官,宦官也有問題,比如魏忠賢,高力士;所以皇帝不可以讓一家獨大,但這樣又會有問題,各方勢力掣肘,不能全力以赴,比如北宋!皇帝確實不好當,也並不存在皇帝喜歡誰的問題。
-
6 # 就像一棵樹了
終其根本原因,還是為了維護皇朝統一以及正統血脈延續。
導讀:縱觀歷史長河,相信很多朋友都會了解到,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大多數皇帝對於外戚與宗親之間,大多數會選擇重用外戚而不是宗親子弟,為何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出於忌憚,保證正統血脈延續。“非劉氏不得稱王,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影視劉邦劇照
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此乃漢高祖皇帝劉邦殺白馬盟誓所言。這句話背後透露著什麼深層含義呢?那就是血脈的重要性!
為王者,皆為劉氏子弟,既為王者,也可為帝!因為有“名”
在古代無論哪個朝代,無論做何事情,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既有皇族血脈,如若有野心,僭位稱帝此舉更容易被世人接受!
一來藩王如若擁有自己軍隊,大行仁義,口喊“清君側”名號,自己又擁有著皇室血統,如此一來造反成功率至少是五成!在世人,特別是在平民百姓之中,他們幾乎不會關心誰來統治,關心的卻是能在誰的統治之下更好生活!
如此一來,風行仁義,愛護百姓的藩王相對來說就不那麼受到百姓抵制。
另外,古代士人將領誰不想名留青史?但又不想擔負惡名,若是此時,皇族藩王高舉義旗,若成功他們便是青史功臣,況且跟隨同為皇族宗親造反,所揹負的很可能不是罵名,而是美名!
擁有著此等優勢宗親,皇帝又如何不會死死防著宗親呢?因此,歷史上諸多王朝,封皇族子弟為王也不過是為爵祿,並無實權!
也正是對於這一點,漢初天才儒生賈誼才會提出針對諸侯王禮制,使“尊卑大小,強弱有位”思想,並上疏推恩令方針的前身,企圖削弱諸侯王權利。
“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治安策》
賈誼畫像
而相對於外戚來說,就好控制的多了,外戚取代皇族血脈僭位稱帝難度要大得多,一者民心不服,二來制約諸多。
不說外戚權利由皇帝賦予,方便控制,如若野心昭然,皇帝也可以隨時收回,哪怕到了外戚權利之大把握朝政之際,到頭來想要篡位自立,也是名不正言不順,難度登天!
呂氏外戚以及霍光家族便是如此下場就是如此!
結語:自古以來,皇帝最喜歡的便是平衡之術。
宗親、外戚、權臣,三者平衡制約,如此方能有利於皇朝統一,維護社會穩定。
-
7 # 皓月當空85733
說白了還是不信任,都是之前的經驗教訓累積起來的,宗室和皇帝有血緣關係,可以被外人推做皇帝,而外戚如果想當皇帝,只能造反,如果不造反,頂多是個權臣,如果控制的好,不會造成太大的威脅
-
8 # 希望的地方1
宗室就是指皇帝的叔叔(堂),兄弟(堂)他們對皇位擁有繼承權;外戚則是指皇帝的舅舅和表兄弟,外戚依附皇權,對皇位
沒有繼承權。
而外戚指的是皇帝的母系血脈, 他們雖然得勢的時候,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他們最大的權力來源,就在於皇帝的母親或者妻子,咱們是要依附皇權而生存的,他們的榮耀,取決皇帝個人的態度!皇帝可以隨時讓他們打包走人!他們無論全是在大指揮維護在位的皇帝。因為那是他們的姐姐或者妹妹的親人,只有這位的皇帝活的時間夠長,他們才能夠享受榮華富貴。
宗室宗室相對外戚最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宗室擁有皇位繼承權。
史上東漢時,漢桓帝劉志,漢靈帝劉宏都是由藩王入繼大統。
而宗室則不同,默默無聞的宗室子弟,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會沒有入繼大統的那一天,就像明朝興獻王世子朱厚聰,如果不是武宗皇帝朱厚照英年早逝,而且無子,但是就這麼巧,皇位就像中大獎一樣。
所以在位的皇帝無一不對宗室子弟防範甚嚴,相對於外戚則寬鬆一些。
相對於外戚怎麼使用,它們始終不過是皇權身上常青藤,他們依附皇權,所以他們要確保對皇室的忠心,要除去他們,不過是皇帝一道聖旨的事情。
歷史上西漢時期大將軍霍光,生前榮耀無限,廢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擁立漢宣帝劉詢繼位。強迫漢宣帝在有結髮妻子的情況下,娶其女為皇后。最後不免生死族滅!
-
9 # 哈士不是奇
宗親、外戚、士族,宦官,這幾種角色幾乎貫穿了整個古代封建王朝。而這些人之所以會出現,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皇帝為了制衡。
比如東漢後期,東漢後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年幼即位的,因此,外戚勢力十分龐大,為了抵抗這龐大的外戚勢力,皇帝選擇扶持宦官或者士族來對抗。
宗親和外戚的對抗也是如此。
外戚,指的就是皇帝的母后或者妻子那一脈的家族,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女方的家族,而宗親正好相反,是男方那一脈的家族。
這樣的差別,在現代,也許沒什麼區別,但是在古代差別可大了。畢竟,古代以男子為尊。
宗親作為皇帝的兄弟叔伯,就意味著他們是皇室的血脈,這同樣也意味著他們是有機會坐上皇帝之位的。
因此,無論哪個朝代,皇帝對於宗親都是防止又防的。仁慈一點的皇帝,可能只會監視你,但是殘忍一點的皇帝,可能就直接大開殺戒了。
外戚就不同了。
外戚是女子那一方的勢力,這裡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皇帝母后那一邊的外戚勢力,典型的如呂后;另一種是皇帝妻子那一方的外戚勢力,典型的就是衛子夫。
先說皇帝母后那一邊的勢力。既然這裡已經提到了這是皇帝母后那一邊的勢力,那麼自然這一脈是完全站在皇帝身邊的。
因為太后自己的兒子就已經是皇帝了,沒必要再做什麼多餘的事情。而這一脈的勢力,皇帝用著也是十分放心的。當然了,也會有例外,比如呂后,武則天等等。不過,這種畢竟是少數。
至於皇后那一脈的外戚勢力,事實上就比較危險了,其危險程度完全不亞於宗室,甚至還有過之。
因為往往皇后一脈的外戚勢力會想盡方法的替皇后旗下的皇子爭奪太子之位。如果有親生的自然是好,就算沒有親生的,皇后也可以領養一個宗室之子。
比如《琅琊榜》中的皇后。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外戚勢力的威脅程度不比宗室弟子小。
不過,一般情況下,皇后那一脈的外戚勢力是不會做什麼出格事情的,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在古代還是很有威力的。
最後來說說宗親。宗親,也分為兩個種類:一種是有權力的,比如封王有封地的,一種是沒權力的,就是隻能享受榮華富貴的。
有權力的那種,在歷史上鬧出比較大動靜的,基本上就屬於西漢初期、西晉初期和明朝初期了。它們分別是七王之亂,八王之亂和靖難之役。
這三個例子,基本上就是皇室宗親以清君側名義起兵造反的,只是只有朱棣成功了而已。
從這三個例子上,其實就能看出他們對皇帝的威脅了,皇帝防著他們不是沒有道理的。
至於第二種宗親就沒啥威脅了。因為他們其實就是朝廷圈養著的閒散王爺罷了。他們可以過得很好,但是沒有實權,皇帝也樂意見到這樣的局面。
綜上所述,無論是外戚還是宗親,其實都有可能對皇帝產生威脅,皇帝究竟倚重誰,忌憚誰,還得看實際情況。
-
10 # 儋州東哥
由於外戚和皇帝是一種特殊關係,所以外戚要想獲取皇帝的信任,那要比一般大臣容易多了。
古代帝王是權力金字塔的頂尖,但他的高高在上也必須靠各種基礎支撐。因此,帝王不僅要培植親信,調動大臣,同時也要合理安排宗室,充分利用外戚,一個臺階接一個臺階,少了哪個臺階,這金字塔也難保不傾斜甚至倒塌。
外戚者,皇后、皇太后一姓之親戚也。他們主要與母系一支有關。這支力量如果利用得好,對皇帝基業也有舉足輕重的衛護作用。當然,怎樣利用,如何利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帝王,也就有不同的“術”。
外戚願意為皇帝賣命那絕對是在情理之中的,俗話說:“看姑娘待姑爺”是也。試想漢高祖劉邦當年在鴻門宴上危急萬分,樊噲聞訊,怒闖軍營,以“死且不避”的威勢懾服殺人不眨眼的霸王項羽,為劉邦趁機逃走創造了條件,那豈不是看在妻子呂嬃和劉邦夫人呂雉是親姊妹的份上?所以,反過來對於帝王方面來說,功成之後,適時地打出外戚這張牌,對於維護和鞏固皇權也是大有用場的。就說劉邦,他在平定天下後,於高祖六年分封時,第一批就封了呂后的哥哥呂澤和呂釋之。20天之後,才封賜功居群臣之冠的蕭何和張良。隨後,居然又把呂澤部下的兩個不大起眼的將領也給封了。而此時功勳卓著尚未封侯的還大有人在,如曹參、陳平就是。他之所以這樣做,與其說是呂后枕頭風的效果,倒不如說是劉邦有意打出外戚牌更加真實。
無獨有偶,漢武帝時,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侄子霍去病都立有不世軍功,也都受封甚夥。那段時期,可以說沒有外戚差不多就沒有漢武帝北抗匈奴的功業。關於這一點,漢武帝本人絕不會不明白。唐玄宗時,皇帝寵幸貴妃楊玉環,楊氏一家這張牌被打得更響。楊貴妃的大姐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被封為虢國夫人,八姐被封為秦國夫人,族兄楊朏為鴻臚寺卿,領四十餘使。
不僅如此,有些帝王在為太子選擇顧命大臣時甚至也不忘打外戚牌。像漢武帝臨崩前,遍觀群臣,覺得惟霍光“任大重,可屬社稷”。於是遺詔霍光以大將軍身份輔佐年僅8歲的幼主漢昭帝。這霍光原是衛皇后姐姐的兒子,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為皇室外戚毫無疑問。據史書記載,霍光受命時已“出入禁闥二十餘年”。他侍奉昭帝13年,後來又廢昌邑王,迎立漢宣帝,“威震海內”。《漢書》中記載,他輔佐昭帝期間,“百姓充實,四夷賓服”,是西漢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個重要人物。可見,漢武帝臨終前打出霍光這張牌並沒有打錯。
現成的外戚常常成為君主帝王利用的力量,而有實力的大臣也常常被君主帝王拉攏成為外戚,於是重臣兼外戚更使君主帝王感到放心,這張牌的意義也就更大。
如果重用宗室之人,那麼可能會出現,天下人都只知道齊國有孟嘗君,而不知道有齊王;只知道魏國有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只知道趙國有平原君,而不知道有趙王。
國君重用宗室成員的後果,就是被他們分走權力和威望,不僅如此,那些野心大的人還會篡奪君位。
春秋、戰國時期,經常出現國君被自家人趕下臺,而逃去其他國家避難的事情。國君更換,不僅會導致國內政治動盪,出逃的國君還會被外部勢力利用,成為外部勢力插手本國內政的禍源。所以中國古代帝王都以歷代前朝所發生的事件為警戒,為防止宗室干政和奪權,所以大多都重用外戚,畢竟外戚是自己母親或者皇后一家人,皇帝的利益與外戚的利益都是相互交纏在一起的。畢竟外戚想要發展就必須要靠皇帝,而皇帝想要統治朝政,控制軍隊,就要拉攏勢力,尋找外援。
-
11 # 野袍子仙女
導語:宗親、外戚、士族,宦官,這幾種角色幾乎貫穿了整個古代封建王朝。而這些人之所以會出現,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皇帝為了制衡。比如東漢後期,東漢後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年幼即位的,因此,外戚勢力十分龐大,為了抵抗這龐大的外戚勢力,皇帝選擇扶持宦官或者士族來對抗。宗親和外戚的對抗也是如此。
外戚和宗親一、外戚,是一個漢語詞,拼音為wài qī,指帝王的母親和妻子方面的親戚。
亦稱"外家"、"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 。歷史上,帝王年幼時,外戚往往干政擅權,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漢末的王莽與建立隋朝的楊堅等。
《漢書·外戚傳贊》:"夫女寵之興,由至微而體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餘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後四人而已……其餘大者夷滅,小者放流,烏噱!鑑茲行事,亦已備矣。"
唐劉知幾《史通·題目》:"如馬遷撰皇后傳以外戚命章,按外戚憑皇后以得名,猶宗室因天子而顯稱也。"
《宋史·李處耘傳論》:"幸聯戚畹之貴。"
又《后妃傳上·章獻明肅劉皇后》:"晚稍進外家……姻戚、門人、廝役拜官者數十人。"
清吳偉業《永和宮詞》:"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遊俠多輕利,縛客因催博進錢,當筵便殺彈箏伎。班姬才調左姬賢,霍氏驕奢竇氏專。涕泣唯聞椒殿詔,笑談豪奪灞陵田。"
二、宗親,指以姓氏為區分的同宗親屬。語出《呂氏春秋·大樂》:"故能以一聽政者,樂君臣,和遠近,說黔首,合宗親。"它是我國古代親屬分類之一,另外是外親、妻親。
宗親是我國古代親屬分類之一,另外是外親、妻親。
(1)同源於一個祖先的男系血親。如高祖父、曾祖父、孫、玄孫等。
(2)旁系(男性)宗親。如族曾祖父、族祖、族兄弟、從祖、從父、從祖兄弟、親兄弟、伯父、叔父、兄子弟子、從子、族子、族孫等。
(3)本宗男系血親的配偶,即嫁入本家的女性。如曾祖母、祖母、母、兒媳等。
(4)本宗未出嫁的女性。如未出嫁的三從姐妹、未出嫁的再從姐妹、未出嫁的堂姐妹、未出嫁的親姐妹、未出嫁的女兒、未出嫁的侄女等。
外戚難道比宗親好嗎?利用外戚:1.打出外戚牌
古代帝王是權力金字塔的頂尖,高則高矣,但他的高高在上也必須靠各種基礎支撐。因此,帝王不僅要培植親信,調動大臣,同時也要合理安排宗室,充分利用外戚,一個臺階接一個臺階,少了哪個臺階,這金字塔也難保不傾斜甚至倒塌。
外戚者,皇后、皇太后一姓之親戚也。他們主要與母系一支有關。這支力量如果利用得好,對皇帝基業也有舉足輕重的衛護作用。當然,怎樣利用,如何利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帝王,也就有不同的“術”。
外戚願意為皇帝賣命那絕對是在情理之中的,俗話說:“看姑娘待姑爺”是也。試想漢高祖劉邦當年在鴻門宴上危急萬分,樊噲聞訊,怒闖軍營,以“死且不避”的威勢懾服殺人不眨眼的霸王項羽,為劉邦趁機逃走創造了條件,那豈不是看在妻子呂嬃和劉邦夫人呂雉是親姊妹的份上?
所以,反過來對於帝王方面來說,功成之後,適時地打出外戚這張牌,對於維護和鞏固皇權也是大有用場的。就說劉邦,他在平定天下後,於高祖六年分封時,第一批就封了呂后的哥哥呂澤和呂釋之。20天之後,才封賜功居群臣之冠的蕭何和張良。隨後,居然又把呂澤部下的兩個不大起眼的將領也給封了。而此時功勳卓著尚未封侯的還大有人在,如曹參、陳平就是。他之所以這樣做,與其說是呂后枕頭風的效果,倒不如說是劉邦有意打出外戚牌更加真實。
無獨有偶,漢武帝時,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侄子霍去病都立有不世軍功,也都受封甚夥。那段時期,可以說沒有外戚差不多就沒有漢武帝北抗匈奴的功業。關於這一點,漢武帝本人絕不會不明白。
唐玄宗時,皇帝寵幸貴妃楊玉環,楊氏一家這張牌被打得更響。楊貴妃的大姐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被封為虢國夫人,八姐被封為秦國夫人,族兄楊朏為鴻臚寺卿,領四十餘使。
不僅如此,有些帝王在為太子選擇顧命大臣時甚至也不忘打外戚牌。像漢武帝臨崩前,遍觀群臣,覺得惟霍光“任大重,可屬社稷”。
於是遺詔霍光以大將軍身份輔佐年僅8歲的幼主漢昭帝。這霍光原是衛皇后姐姐的兒子,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為皇室外戚毫無疑問。據史書記載,霍光受命時已“出入禁闥二十餘年”。他侍奉昭帝13年,後來又廢昌邑王,迎立漢宣帝,“威震海內”。《漢書》中記載,他輔佐昭帝期間,“百姓充實,四夷賓服”,是西漢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個重要人物。可見,漢武帝臨終前打出霍光這張牌並沒有打錯。
還有,唐代初年有個長孫無忌,他是唐太宗李世民之文德皇后的兄長,高宗李治的舅舅。當年他曾與李世民一起策動玄武門事變,幫李世民奪得了帝位。太宗臨終又託孤於他。他做宰相長達三十餘年,又兼任太尉,位極人臣,可以說他為唐王朝大業奠基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可見,唐太宗的這張外戚牌也沒有打錯。
現成的外戚常常成為君主帝王利用的力量,而有實力的大臣也常常被君主帝王拉攏成為外戚,於是重臣兼外戚更使君主帝王感到放心,這張牌的意義也就更大。
像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就這樣做過。秦始皇準備出兵討伐楚國,先派大將李信出征,李信帶領20萬人馬出征楚國,結果大敗而歸。於是秦始皇又派王翦出征。王翦非要秦始皇派兵60萬,方才答應出征。因為此時王翦年事已高,身體有病,他有充足的理由推脫這次率兵征伐。事到臨頭,秦始皇不想改變徵伐楚國的計劃,就一口答應了王翦派兵60萬的要求,而且還出乎王翦意料之外地把女兒華陽公主許配給了王老將軍。事情是這樣的:秦始皇同意讓王翦率兵60萬出征楚國。三天後,王翦從潁陽出發,率60萬大軍浩浩蕩蕩南行,剛走出不遠,忽然見前方迎來一隊人眾,一串長長的車隊後面閃出一輛彩車,當即一位宦官走上前來高聲宣讀秦始皇將華陽公主嫁給王翦的聖旨。這一切使王翦既感到突然,又覺得滑稽。出征楚國已是箭在弦上的軍令,接納華陽公主也是皇上聖旨,王翦豈敢違抗。與華陽公主即時成親,然後繼續率軍出征,這是王翦惟一可能的選擇。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翦出征的勝利可能顯然要大得多。本來王翦已是秦始皇宮中的元老重臣,在對外征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為了慎之又慎,重之又重,秦始皇不惜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下嫁給和自己年紀相仿的王翦,把王翦從重臣又拉入外戚行列。重臣加外戚,秦始皇顯然是百分之一百一地重視王翦了。那麼王翦此次出征怎麼能不賣力?秦始皇拉王翦入外戚肯定會奏效的。秦始皇不僅雄才大略,在重大歷史問題上頗有眼力,而且這些宮廷小賬也算得很細。
利用外戚:2.按響“報警器”
由於外戚和皇帝是一種特殊關係,所以外戚要想獲取皇帝的信任,那要比一般大臣容易多了。但天長日久,重任在身的外戚往往容易勢大羽豐,難以駕馭,甚至導致越俎代庖、代皇室自立的結果,西漢末年的王莽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為防止不幸事件的發生,明辨毫末的皇帝關鍵時刻就會按響報警器,煞一煞外戚的威風,控制一下外戚的發展,這也是常有的和必需的。
西漢中期,外戚霍氏一家勢力發展過快。漢武帝晚年,霍光便受封為侯。漢昭帝一朝,霍氏勢力更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以致百姓只知朝中有霍光,而不知有皇帝,最終發生了霍光夫人顯斗膽鴆殺漢宣帝皇后許氏,而強立自己的幼女霍成君為後的重大惡性事件。等到漢宣帝地節二年三月,霍光病死,霍氏一家自行廢立、無惡不作的事實洩露,一向矇在鼓裡的漢宣帝果斷地收繳了霍家兵權。霍光之子預感到這次事發,前事必被追究,於是打算先發制人,陰謀起兵反叛,不巧事情敗露,於是漢宣帝當即廢掉霍成君,霍夫人顯以及霍家諸婿,除自殺者外,其餘人等皆以大逆罪論處棄市。霍家幾十年的威勢頃刻間灰飛煙滅。
東漢桓帝時,梁皇后的哥哥梁冀也是紅極一時的著名外戚。梁冀是開國功臣梁統的後代,他靠功臣之後和皇室外戚這兩重關係,飛揚跋扈,威震朝廷內外長達20年之久,所以人送綽號“跋扈將軍”。
梁家壟斷皇室一切,僅梁家就有三皇后、六貴人、七侯,外加二大將軍。漢代末年好幾個幼帝的廢立都是由他一手操縱,僅漢桓帝就壓在他手下做了12年的傀儡皇帝。梁皇后去世,桓帝藉助宦官力量,派近衛軍一千餘人,突然包圍了梁府,收繳了梁冀的大將軍印,迫使梁冀夫婦自殺。自此,外戚勢力受到毀滅性打擊。
西漢東漢皇帝兩次剿殺外戚,都是因為外戚勢力過大,功高震主,被皇帝有意識地按響報警器的結果。皇帝為皇室計,偶爾對給了鼻子就上臉的外戚按動報警裝置,煞一煞外戚的威風,使身邊失衡的政治天平恢復常態,這是古代帝王行政策略之一。
皇帝對外戚按報警裝置,其意並不在徹底除之而後快,不過是要殺一儆百、殺雞儆猴。只有這樣,皇帝的報警才是有意義的。在一個不可能正常的社會里,如果皇帝大著膽子把外戚一族徹底趕出朝廷,那麼這個王朝的政治天平又很有可能會偏往另一邊,這其中的奧妙絕非局外人所能看得準、道得出的。
女皇武則天有這樣一個故事頗耐人尋味。武則天由貴人而皇后,由皇后而皇太后,最後由幕後走向臺前,徑直做起了名正言順的皇帝。她的一生作為很有戲劇性,可挖掘的地方實在很多。從大眾的一般瞭解來看,武則天是篡奪了、背叛了李唐王朝,但殊不知她即使在做了皇帝之後也曾站在李唐宗室的立場上巧妙地警告過她的武氏宗親。
武則天在做了十餘年皇帝以後,武氏家族的勢力已經相當膨脹,晚年的武則天開始考慮她的繼承人問題了。照武氏家族的理解,武則天既是在位皇帝,那麼其繼位者當然應該是武氏後人。而李氏宗室和朝中多數大臣則認為,武則天的皇帝寶座是從李家手中奪走的,她身後的朝廷依然應該姓李而不能姓武。
兩種意見之間的爭執及其利弊,武則天是相當清楚的。經過權衡,武則天毅然選擇三兒子李顯做了繼承人,明確立為太子。立李顯為武周皇帝的皇位繼承人,從道理上似乎不大容易說得過去,而強行立李顯為太子又不免會激化她身後李氏與武氏之間的矛盾。
於是武則天另想出一條妙計,她除了在人事安排上稍稍壓抑一下武氏的氣焰以外,還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李顯改姓母姓——武。這一來,母子之間從血緣上講是關係最親的,他人無法與之相比;李顯又改姓了母姓,成為武周政權的合理繼承人不再成為問題,反對此舉的武氏已沒理由再說什麼。
但不管怎麼說,武則天自己心裡明白,這一切都不過是一種文飾,一篇表面文章,它無非是要堵住武氏家族的嘴,讓武氏家族在有口難辯、有苦說不出的情況下受到一次警告。
權力平穩迴歸李家,不軟不硬地對武家報警一次,讓人實在不能不為武則天別具一格、極具想像力的政治藝術所折服。讀者諸君不妨開動腦筋想一想,倘不如此,在劍拔弩張的李、武兩家之間又將會演成怎樣—種政治結果呢?
利用外戚:3.丟擲替罪羊
皇帝重用外戚,主要是把外戚作為一股政治力量,使之在諸種政治勢力的對抗拉鋸中起一種制約和平衡的作用。當然,外戚可以平衡政治天平,但有時也會導致天平失衡。一旦政治天平失衡,外戚就難免被皇帝作為替罪羊而丟擲局外。
像唐玄宗寵愛楊玉環,楊氏兄妹不僅封官加爵,而且玄宗常常把他們帶在身邊。每年十月,玄宗赴華清宮過冬,楊氏兄妹必跟隨前往,“遺鈿墮釵,瑟瑟、璣琲,,狼藉於道,香聞數十里”,其規模聲勢之巨大,由此可見一斑。
這是真實的歷史記載,不是民間說書藝人信口開河的瞎謅。然而事有湊巧,此時北方有一位藩將名叫安祿山,此人膽大野心大,他瞄準宮廷行情,認楊玉環為母,認唐玄宗為父,於是大受寵幸。浪漫之極、詩性十足的唐玄宗高興之餘就任命他做了平陽、范陽、河東三節度使,兼閒廄隴右群牧使、樓煩牧鹽等職,這一下安祿山勢力大增,以致終成尾大不掉之勢。
此後,安祿山於天寶十四年起兵漁陽,反叛唐室。叛軍由漁陽出發,直抵長安,玄宗只好統領護衛軍出延秋門南逃蜀中。這時太子忠王李亨也隨父同行。車馬行至馬嵬坡,與太子李亨一向親密但與楊國忠素有矛盾的右龍武威將軍陳玄禮突然發難。他先命部下殺死楊國忠,又逼迫玄宗必須賜死楊玉環。迫於追兵在即,皇室難保的危急情勢,玄宗揮淚賜死楊貴妃,同時被殺的還有楊貴妃的三姐韓國夫人。
不久,太子繼位為肅宗,玄宗被尊為太上皇,權力盡被剝奪。馬嵬坡事變中,玄宗在眼見政治天平失衡的情況下,不惜丟擲貴妃及楊氏一家外戚作犧牲,目的仍然是要保全李唐政權。
身處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保全生命。而當身處太平穩定之時,聲望和榮譽就變得重要起來了。按照這一道理來衡量,唐玄宗的對待楊氏一家,當屬前者;
而我們下面要說的清帝雍正對待妻兄年羹堯、舅舅隆科多就屬於後者了。雍正如何從康熙手中得到的帝位,歷史上有各種不同的說法。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個兒子,他篡改詔書,把“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的說法雖不一定靠得住,但可以肯定,康熙諸子之間爭奪繼位權的鬥爭肯定是相當激烈的。
爭做皇位繼承人,其間的骯髒手段一定很多,而幫助雍正最終取勝的有兩個人即兩個外戚,一個就是妻兄年羹堯,另一個就是舅舅隆科多。
年羹堯的作用是,年氏當時正在川陝總督任上,而雍正的有力競爭者之一允禵時任撫遠將軍,駐兵甘肅。允禵握有重兵,足以對雍正構成威脅,但年羹堯的防區恰恰可以阻止允禵由甘肅入京。年羹堯在關鍵時刻做到了這一點。
雍正的舅舅隆科多時任九門提督,負責保衛皇帝及維護京城治安,由於隆科多出面擁戴雍正,北京城內的眾皇子才沒能在遺詔宣佈後動手威脅雍正的安全。而且,遺詔宣讀人就是隆科多,這中間的秘密究竟如何,更沒有人能夠弄清楚。
問題在於,雍正在得到這樣兩位外戚的有力幫助登上龍輦之初,其對年、隆二入的褒獎、寵信筒直無以復加,因為那還是一個特殊時期。
兩年以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雍正的權力已經牢牢握在手中,人們對康熙死後政權的更替過渡漸漸有閒暇反思和琢磨了。而如果說雍正的帝位得來確實是靠第三隻手,那麼年羹堯和隆科多既是陰謀的參與者,又是事件的知情人。這樣,找一個藉口,從明處除掉當時的參與者、知情人以補暗處的舊日道德之缺就勢在不免了。
所以,並沒有看出年羹堯有什麼明顯的不忠和過失,年氏先是由撫遠大將軍調任杭州將軍,不久又撤職令其自裁。與此同時,隆科多也被宣佈犯有41條大罪,最後囚禁而死。從這一事件的發生與發展看,年、隆二人當初幫雍正奪取權力是屬於自願;而雍正後來裁處兩人又屬不得不如此之舉。因為在太平盛世裡,皇帝的德風遠比政績更重要。為了使人們忘記過去,雍正似乎必須丟擲當年的同盟者,兩個真心實意幫助了他的外戚。
總結:在漫長的中國古代歷史上,外戚專權常使人憎恨,人們以為外戚似乎真的可以為所欲為。而實際上,包括外戚在內,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都不過是皇帝整個棋盤上的一個卒子,至多也不過是一個馬而已。利用外戚,抑制功臣豪強,力爭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其中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怕只有皇帝自己才最清楚吧。
-
12 # 隨豫而安2020
宗親是指皇帝的叔伯兄弟,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與妻族,按理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那些宗親自己的叔伯兄弟才是自己人,都是一個姓的,母族與妻族都是外人,皇帝應該更喜歡看重宗親這些自己人才對,但其實實際操作起來皇帝往往更喜歡重用那些所謂的外人這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從感情來說,恰恰是因為宗親是和皇帝一個姓的叔伯兄弟,他們對皇位也有繼承的權力,所以在皇帝看來他們不是說親人,還可能是自己的競爭者甚至是敵人,感情相對要複雜的多。
而相形之下外戚就純粹多了,他們的福禍榮辱都是靠在自己身上的,他們只會是自己的親人,所以在皇帝看來自然是外戚更親近些。
從對皇帝地位的威脅性來看看,外戚方面,中國兩千年來也不過有王莽纂漢建立新朝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兩個例子。
而宗親就太多了,有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兄弟相爭,有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叔侄相爭還有吳王劉濞七國之亂這些遠房兄弟相爭,簡單來說,就是宗親對皇帝帝位的威脅性要遠遠大於外戚,所以對皇帝來說,外戚自然也要比宗親更可靠,更值得相信些,他們也更喜歡外戚,也更願意重用他們。
-
13 # 所欲隨心
宗親好是好,可惜他們也具備繼承大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一旦重用坐大,可能威脅皇位
另外,作為皇子,他的親兄弟、堂兄弟之間相互也是親兄弟和堂兄弟關係,他的叔叔伯伯也是其他皇子的叔叔伯伯,支援誰不是支援?
但是皇子的舅舅可基本只是這個特定皇子的舅舅,除了死心塌地支援這個外甥,沒有別的上位機會。因此,外戚的忠誠度相對也會高。
回覆列表
宗親就是自己的叔伯兄弟,這些人都是同族同姓,都有繼承皇位的權力的!
所謂的外戚,就是老婆的孃家人,這些人再放肆也沒有繼承皇位的權力!
好不好不重要,權力安全最重要!
古代的皇帝起家要麼靠土包子起家,這種一路殺上來的到頭來都得想辦法剷除驕兵悍將!要麼就是依靠豪門大族來坐穩江山,這種位置穩了也得削奪豪門!
要實現這些目標,得依靠一批人;收回了這些權力,得分到安全的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