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有的很多名家註解,對《論語》首章首句的講解,主要是翻譯成白話文,未能對本句在整章,以及整部中的引領作用作出令人信服的講解。秦漢以來,文字的古今意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仍然從白話文的基礎上進行解釋,在很多時候理解上無法更加準確。希望能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做一個全面的解釋。
15
回覆列表
  • 1 # 半壺老酒不醉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第一》。

    朱熹在他的《四書集註》中對這句話是這樣註解的:“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

    這種解釋,自宋明理學興起之後,幾乎成為了標準答案。

    但很多之後的學者對此並不認同。從訓詁學上來講,“習”的本意,是小鳥反覆試飛;把它當作動詞時,往往指的是“演練,訓練,習用”這種意思。如果僅作為“複習,溫習”講,應該是和孔子“溫故知新”的思想境界有所差距。

    我個人比較推崇南懷瑾的講法。南師曾在《論語別裁》一書中講到:“講句良心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這樣講,我才佩服他是聖人,因為他太通達人情世故了。”

    所以,南師個人應該是不認同朱熹對這句話的解釋的。

    我覺得這句話應該翻譯成“學習之後,經常地去踐行,不是一件令人感到快樂的事情嗎?”才比較合理。推薦你去讀一下南師的《論語別裁》,裡面講的很詳細,我個人很喜歡這本書。

  • 2 # 大任說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的理解是把它斷句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講究方式方法,切忌盲人亂射。時,是時機。

    正所謂若學忍,怒時學;若學度量,難忍時學;若學從容,恐慌時學;若學縝密,躁動不安時學......等等若干,學一物若從其反面下功夫,功到自然成。

    舉個簡單的例子,張某性格暴躁,經常因為一點點小事對身邊的人發火,隨著生活閱歷的增長,他也逐漸意識到並且想要改正易怒的毛病。

    於是,張開始在平時生活中留心和和氣氣地待人,一段時間後發現並沒有較大的改觀,遇到不順心的人或事依舊是火冒三丈。像這樣,平時沒有火氣的時候學著待人和善很容易,一旦達到火力值照樣爆發,那平時學著要平和不發火豈不是做無用功。

    這就是沒有把握住學習的時機,在將要發火前使自己冷靜下來,定心克服要發洩的慾望,並持之以恆,自然會有很好的效果。

    人自呱呱落地便開始向這個陌生的世界學習,從牙牙學語到探求知識;從步履蹣跚到跳躍遊動;從患得患失到坦然面對。總而言之,活到老學到老。學,一直是我們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選擇恰當的“時”去學習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甚至事半功倍。

    擇時而學,加以反覆練習,不也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嗎?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家庭條件不錯,算是從小“嬌生慣養”,因此她特別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們也見怪不怪。後來,家庭變故,她隻身一人流落世間。走過艱險,歷盡萬難,如今她組建了自己的幸福家庭。有一次,她平淡地告訴我說“或許失去時才能學會怎樣去珍惜,沒有了依賴才獨自堅強”。

  • 3 # 詩人孫慢慢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三句要聯絡起來看,不要分開單獨看。因為這三句話其實是在說一件事,就是教育跟學習的事。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是說學習並且時常溫習,不很快樂嗎?這裡的學習指的是學道。孔子主要講儒家的道,像禮樂之道,中庸之道,六藝之道等等。孔子的目的是傳道,他認為學習這些道,是一件愉悅的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其實還是在說學習。因為古代人講“同學為朋,同志為友”。朋就是同學的意思。有朋自遠方來遠方來,意思就是說很多人從遠方來一起學習,這是快樂的事。《大學》中講,學習的目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明明德,就是讓道德大放光明。《詩經.大雅.文王》裡說,“學有緝熙於光明”。宣揚道德,大放光明,是儒家的最高追求。以此為快樂。孔子講“好學近於知,力行近於仁。”一個人好學,就接近知了。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孔子看來,樂於學習比愛好學習還要重要,學的最高境界就是樂。關於樂,孟子又說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就是大家都來學習,追求“光明理想的世界”,真是快樂。因為這是眾樂,是高境界的樂。

    第三句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繼續講教育跟學習,意思是面對無知的人,不要生氣,這是君子氣度。因為他無知,是因為他沒有得到教育,所以應該教育他而不是感到惱怒。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不管什麼人都可以教育,還說過“不教而誅謂之虐。”是說對一個人沒有教化他就用武力把他殺掉,這是暴虐的行為。所以可以看出,孔子是堅持教育至上。

    同時這句話應該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君子懷德”,既然君子追求的是世間至理,光明大道,那已經很快樂了,即使不被理解,也不會生氣的。這是一種修養。

    透過上面所講的,來綜合理解這三句話,並不是東扯一句學習,西扯一句交朋友,然後再說不被人知如何如何。這樣分散的去理解是有問題的。

    只有把三句話統一起來看,才明白他的真正意思。

    就是談教育,談學習。

    我們今天可以借鑑這幾句話,來思考為什麼而讀書,怎麼樣讀書。

    應該是堅持真理,培養道德,有志服務於社會。團結,共樂,努力將世界建設的更加美好而光明。

  • 4 # 英語發動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不是,習有兩種解讀,一是複習,而是實踐。習的繁體字是習,甲骨文是日上面一個羽字,說明本意與鳥有關。

    一般認為“習”字的本意是鳥兒扇動翅膀練習飛翔,後引申為實踐。

    先秦無悅字,說通悅。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以致用,這難道不是開心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朋的有字,容易誤解。這裡不能理解把有理解成動詞的有,先秦似乎少有後接動詞的用法。

    有字在這裡有兩種解讀:

    有作為字首,無實意,先秦有不少名詞前有“有”這個字首,比如:有夏、有梅、有政等等。“有朋”等於“朋”,即朋友。有通“友”,兩個字金文中都有表示右手的意符,讀音相近。《荀子•正論》:“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這裡的有,就有“相親相愛”的意思。

    上面個字是有,金文為右手提一塊肉。下面一個字是友,兩隻右手。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

    遠方來了朋友,這難道不是高興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中比較難以理解的是“知”字,很多人把知解釋為知道,但是我覺得有點說不通。因為作知道講的話,不會省略賓語,比如“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己”作為賓語就沒有被省略掉。我更傾向於知理解為智慧,先秦經常有知通智,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後一個知,就是“智慧”的意思。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

    別人愚鈍也不生氣,這難道不是君子嗎?

  • 5 #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出自於孔子《論語》的千古名句。

    意思是學到待人處事的道理並適時地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嗎?

    孔子是誰?

    孔子,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幾種解釋。

    我認為是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以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不也是令人愉悅嗎?

    因此,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所以,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

    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 6 # 野狐習禪

    題主好,你的問題非常有價值,“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的這句話,通常被解釋為“學習並不斷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事嗎?”這樣的解釋沒有闡明這一章句的精神實質,而且曲解了孔子的意思。就“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章句,野狐來做一個全面細緻的解釋。

    一“學”、“習”的古今意義的差別

    詞是語言中最具有革命性的要素,它的意思會隨時代變化,會出現義項的強化、弱化、轉化等現象。“學”古今都有學習的義項,但古人講“學”主要是指學習別人的正確認識與積極經驗,雖然也不排斥書本知識的學習,但更主要的是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朱熹在《四書集解》中就把這個“學”字解釋為“效仿”,這大概與古人傳授知識以言傳身教為主有關。從“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洞明皆學問”這些古語中,也可以看到,古人講“學”主要是指“做人”、“處事”。現在講“學”,主要是指書本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習”現在常用意義是“複習”、“練習”。習字上面是一個羽毛的羽,下面是一個日字,在六書裡屬於會意字,本意指“鳥多次拍著翅膀學飛翔”,強調的是“多次”、“反覆”。《禮記 月令》就有“六月,鷹乃習之。”就是說六月時節,雛鷹開始練習飛翔了,小鷹不斷拍打翅膀,反覆練習。

    “時”有“時間”、“按時”、“定時”、“經常”等義項,“經常”這一義項在現在語言習慣中也遠沒古代語言中應用的廣泛。“時”與“習”在這裡強調的是對所學的做人處事的道理“反覆”、“多次”、“經常”去實踐應用。

    二“學而時習之”章句的真實意思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通常被理解和翻譯為“學習並按一定的時間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從情理上講,這個理解與翻譯是不通的。學生或做過學生的人大都深有體會:學習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大多數人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愛學習。如果這樣理解翻譯這句話,這一章句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與“學而時習之”之間不但缺乏語言上的邏輯聯絡,更不是一個統一的思想。同時,這樣的一句話放在《論語》的首篇首章叫人很費解,似乎《論語》的編排是無序而雜亂的羅列一些章句。

    《論語》雖為語錄體著作,但它的篇次與章句在編排上是有一定的思想貫穿其中的。古今許多學者對這個問題都有研究,臺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就指出:第一篇《學而》講求學的宗旨;第二篇《為政》講為學的外用;第三篇《八佾》講把個人的內聖為學,外用為政綜合起來的文化精神。

    “學而時習之”章句被放在《論語》的首篇首章中,是因為這句話體現了孔子教育的主導思想:為學的宗旨是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從這一認識出發,“學而時習之”章句應該理解為: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斷去應用實踐這些道理,透過不斷體會、認識這些道理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時自己也會因為不斷進步而內心高興;知已難得,有志同道合的人登門與自己切磋論道,共求進步與提高,這更是令人高興的事;即使沒有人認識、瞭解自己,自己也會不斷追求自我完善,不怨天不尤人,不是更能顯示出君子的風範嗎?這樣理解,這一章句中的三句話不但在語言上有著邏輯關係,在思想上更是一個統一體。

    三《論語》其他章句中的“學”

    “學而時習之”中的“學”主要是指“做人”,這在《論語》別的章句中可以得到印證。“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為學的真諦就是做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先學好做人,再學習書本知識,做人的教育遠遠高於書本知識的傳授。當齊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時,孔子回答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而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不遷怒”,“不貳過”是做人的修養,孔子以此說顏回好學,可見孔子的為學主要是指“做人”。

    四 此章句被曲解的原因

    孔子第一個把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擺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並在他的教育實踐中將其貫徹始終,這一點對後世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封建社會計程車大夫,知識分子重視人格與自我修養、自我完善與此有著直接的關係。在中國傳統教育中,特別強調立德樹人,把道德教育一直襬在了首位。

    現在對“學而時習之”章句的錯誤理解與不當譯註,其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是沒有注意古今詞義的變化,特別是把“學”狹隘的理解為“書本知識的學習”。其次把“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理解為對書本知識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這裡面體現了教師、家長對學生的一個良好願望,而這個願望是有悖情理與客觀事實的。再次,反映了現行教育中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沒有被真正充分重視,而這方面的不足所產生的問題已越來越多的暴露出來了。

    結束語

    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正確與否並非至關重要,而教育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則不能不充分重視,許可馨事件絕非偶然,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中國教育必須認真面對積極面對的一個嚴肅問題。

  • 7 # 弘毅國學

    按照南師的觀點,學而是講做學問,就是做人做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講學問從人生經驗的做人做事中來,在做人做事中體會人生,就會有所收穫,有得於心,自己的人生進步了,這樣子就會高興快樂。這句話根本不是講的所謂的學習複習,有關這點的解釋南師是不贊同朱熹的註解的。

    為了更好地解釋這句話,請看以下南師的開示節選:

    現在這篇《學而》,包括了孔門當年教學的目的、態度、宗旨、方法等等。過去我們把它圈開來,分作一條一條讀,這是錯誤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三名話連起來看,照字面講,凡是中國人,無論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註解,學問是要大家隨時練習它。“不亦說乎”,“說”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興的那個“悅”字,是很高興的。假如這是很正確的註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聖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連大龍峒孔子廟我也不會去了。講良心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這樣講,我才佩服他是聖人,因為他太通達人情世故了。

    “學而時習之”,重點在時間的“時”,見習的“習”。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講過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麼叫做“學問”。普通一般的說法,“讀書就是學問”,錯了。學問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學。這個解說在本篇裡就有。學問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這不是我個人別出心裁的解釋,我們把整部《論語》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講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個人。

    那麼學問從哪裡來呢?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的生活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說“觀過而知仁”,我們看見人家犯了這個錯誤,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這個錯誤,這就是“學問”,“學問”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他這個研究方法,隨時隨地要有思想,隨時隨地要見習,隨時隨地要有體驗,隨時隨地要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開始做反省時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進步,自有會心的興趣,就會“不亦說乎”而高興了。我們平日也有這個經驗,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們勸他:“不可以做呀!老兄!一定出毛病。”他不聽,你心裡當然很難過,最後證明下來,果然你說得對,你固然替他惋惜,對於自己認識的道理,也會更進一層得到會心的微笑——“說”,不是哈哈大笑。悅者,會心的微笑,有得於心。

    上面第一點所講的是學問的宗旨,隨時注重“時”和“習”,要隨時隨地學習,不是我們今天來讀四書就叫做學問,不念四書就不叫做學問,這不是它的本意。

    ——南懷瑾《論語別裁》

  • 8 # 蕭別筠

    最近在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認識。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是在初中課本里,那時候老師的儘量解釋的讓我們聽懂,也是最淺顯的解釋。

    隨著自己人生閱歷的增加,(不是從嚴謹的治學角度,只是我自己重新來讀的一點體會),這句話有了不一樣的面貌,也開始覺出《論語》的高明來。

    人始終是處在動線中的,我們的認知與年齡也是逐年增長的。從前學過的知識,看過的書,過了一段時間在看,又有不一的體會,那是從前體會不到了。

    讀書時不懂課本里文章,不論什麼只覺得麻煩,後來偶然再讀,熟悉的同時又覺得有些什麼不一樣,從前只是如同嚼蠟一般往下嚥,現在才品出了些甘甜。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學而時習之”。

    根據字面意思逐條來分析這幾句話在整部《論語》裡不應當的,通讀全文再回頭來看,放在整個情境中去。

    “學而時習之”重點在時間的“時”,見習的“習”。讀了孔子學說,理解了“學問”,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讀書就是學問”,學問在儒家思想上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學問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就是學問,這是南懷瑾先生的解讀。他的意思是這句話放在整個孔子思想裡,是講做人做事的道理。

    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知道我,誤解我,我一點不生氣,是完全的不往心裡去,而不是表面笑著心裡在罵那個樣子,這是“不慍”,這才是君子。現在很難做到了。

  • 9 # 農民六零後

    在我這個層次我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應為,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生產中,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相輔相成,以期達到完美,這不是很愉悅的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理解為志同道合的友人,終於相聚,這難道不是很快樂的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對於他人的過失不生氣,你才配得上謙謙君子的稱謂了!

    衷心祝願朋友們要學儒,學道,學佛。不要把他們變為儒學,道學,佛學!因道是行的,不行沒有道!德是做的,不做得不到!學一點,做到一點,才能體會“法喜充滿”的感覺!才能有“說”“樂”“君子”經典上聖人的心態!

  • 10 # 禾白溪語

    我不認為這個理解是正確的。

    這句話是《論語》開篇第一句,從小學開始,老師就將其釋義為“學習並且時常去溫習自己學過的知識,不也是很快樂嗎?”這真的有些牽強附會之閒,根本激不起學生的認知體驗,因為有時複習舊知識並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對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勤複習,多練習,多麼的枯燥乏味,又有什麼快樂可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了,為什麼女孩子吸菸還是會有很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