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習放手
-
2 # 軍師觀娛樂
媽寶主要是受母親影響很大,也是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
如果媽媽比較強勢,一般兒子媽寶的可能性很大,性格上懦弱,膽小,沒主見,逃避,不敢承擔,沒擔當。
人分2種,一種是積極的人。一種是消極的人。積極的人總是充滿希望,有信心,正能量,熱愛生活,懂得分享,敢於承擔,有責任感,靠譜。
消極的人做事喜歡拖延,自卑,嫉妒,心胸狹隘,糾結,沒主見,情緒化,玻璃心。
媽寶就屬於消極的人,這種人相處很累。
其實,本質上是思維缺陷導致的沒主見,內心缺乏力量。一個人的起心動念非常重要,為什麼做這件事,動機是啥。媽寶的內心是沒力量的,沒法推動他持續去做這件事,所以很時候是容易放棄,逃避不敢面對,越這樣越會沒自信,沒主見,時間久了就破罐子破摔。
英國著名的查爾斯王子,黛安娜王妃的老公,就是典型的媽寶,他們婚姻不太幸福,黛安娜王妃是比較受委屈了,自己的丈夫無法理解自己,沒辦法,因為查爾斯王子有個強勢的母親,英國女王。
一個自信的人,必須有獨立的自我,獨立的人格。第一,要學會和自己獨自相處
獨立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遠離父母身邊,不要跟父母住一起,自己一個人去租個房子。
有自己獨立空間,從家開始。自己洗衣做飯,自己照顧自己,學會和自己獨處是一種能力,一個人只有跟自己獨立相處才會懂得跟別人相處。
獨立是一個人長大的標誌。
第二,獨立做事,敢於承擔
很多事情自己去拿主意,自己做決定。不要過多在乎結果,嘗試的自己先去做。結果當然好,結果不好就改進,不要用一次的得失來否定自己。
每件事都會有結果,要敢於承擔。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第三,多肯定自己,欣賞自己,獲得他人認可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多欣賞自己的優點,多肯定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多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情,慢慢去建立信心。信心的建立是一個過程,當你做了很多別人都做不到的,你自然而然也認可自己了。
以上三點供大家參考,與君共勉。
-
3 # 一個人漂泊750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於是沒有自己的主見,遇到什麼事情都是父母和家裡人的意見為主,這樣的人由於獨立自主的能力很差,在以後獨立面對社會的時候會產生很大的問題。當然,我們所說的媽寶男和媽寶女通常並不是完全聽從父母意見的,他們還是有一部分自己的獨立自主的意思,只是很少顯示出來而已,這類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部分真正的完全的媽寶的人。對於這兩種不同的媽寶的人,以後應該怎麼辦呢?
一、並非完全是媽寶的人。
我們時常說的媽寶男之中,有絕大多數並不是完全的沒有自己的獨立意志和自我主見的,他們在很小的時候便被母親安排好了一切,所以才養成了凡事都依靠母親的習慣,因為什麼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去思考了,母親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還是能處理好事情的,只不過處理的非常吃力罷了。對於這種人以後怎麼辦呢?
要想讓他們完全獨立,就應該給他們製造獨立生活的機會,要讓他們自己出去租房子住,遇到事情儘量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多結交朋友,事情處理的不好要讓他們自己去善後。二、完全是媽寶的人。
還有一類人,他們是真正的沒有獨立自主能力的人,他們的一切完全都是聽從母親的意見,離開了母親和家人,自己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最讓人頭疼的是,這類人在怎麼訓練也是沒有用的。但是母親又不可能陪伴庇護一輩子,在父母離開以後,他們的生存會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從以下幾點給出建議。
聽從配偶的支配。這類人在結婚後,要多多聽從伴侶的意見,讓自己的伴侶當家做主,自己全力配合,也能夠過好自己的日子,總不能你也找了個完全的媽寶男,媽寶女吧。接受家庭親人的意見。一個人活在世上,不可能除了父母完全沒有任何親人,有的有很多兄弟姐妹。如果媽寶寶貝沒有結婚,以後在遇到事情不好解決的時候,就要多去聽聽家人的意見。多學習和比較。如果媽寶貝沒有結婚也沒有親人,當母親的就要留下足夠多的對於生活的直到意見,還要督促孩子好好的學習,教導他以後再遇到事情的時候,怎麼樣從書籍和網路上尋找解決事情的方法。媽寶孩子並不可怕,經過適當的安排他們還是會有很好的生活的,但是媽寶孩子的內心一般都是十分脆弱的,我們一定要注意,具體事情具體對待,事情並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麻煩,要正確的去引導他們走上正常的社會中來。
回覆列表
媽寶男、媽寶女的根本特徵是沒有自己的獨立意志,他們的意志是依附在父母的意志之下的。他們無法做到獨立思考,習慣於將父母的意見當做聖旨。
正常來說,人在幼年階段“自我”就開始覺醒,然後經歷青春期,直到進入成年,自我意志差不多也就建立完成了。這種自我意志的建立,有的還會以較為激烈的形式完成,那些青春期和父母關係緊張的,多數就是這種了。
但有少數人,他們自我的覺醒和獨立意志的建立並不順利,這和家庭環境以及他本人的遺傳基因都有關係,這個不多說了,下面聊一下怎麼區分這類人。
由於他們沒有自己的獨立意志,這就帶來了一個致命問題,那就是遇到事情的時候,沒有自己的立場。
我們來看一下“立場”這個詞的漢語解釋:認識和處理問題時所處的地位和所抱的態度。
劃一下關鍵詞:地位,態度。
先來說“地位”。
這裡的地位實際上指的是我們的社會位置以及社會身份。而社會位置和社會身份連帶的,是由它們衍生出的社會責任。
婚戀男女他們在家庭中的社會身份是什麼呢?是丈夫和妻子,是老人的兒子和女兒,同時也是孩子的父親和母親。
問題就出在這裡了,我們多數人,在擁有自己的獨立意志後,自然而然會覺醒一項技能,那就是對這些社會身份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認知,然後根據這種認知,在遇到具體事情的時候明確自己該持有什麼樣的立場,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應對。
媽寶男、媽寶女就是在這裡出了問題,他們對自己的社會身份認知是模糊的,他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是別人的丈夫或妻子了,自然而然地,對丈夫或妻子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也就完全沒概念。
他們在成為別人的配偶之後,如何扮演好自己的新的社會角色,沒有屬於自己的思考,完全遵照父母的意見。
所以和這種人結婚,一定會有一種“我的另一半有和沒有都一樣”的感覺,那是因為他所在的那個社會位置是處在一種功能缺失的狀態,當你需要對方依照其社會身份發揮作用時,它是失靈的。而更糟糕的是,它不只是失靈,它還會遭遇到侵蝕,你會感受到那個位置已經被對方父母的意志替換掉了,你相當於是在跟對方的父母談戀愛結婚。自己家庭內部的事情,你不是和自己的另一半在商量,而是和對方的父母在商量,而自己的另一半已經淪為一個傳話工具。這必然是一種極其糟糕的體驗。
說完了“地位”,再說“態度”。
這個就很複雜了,因為對方處理問題的態度不光取決於ta是否擁有獨立意志,還取決於雙方的感情、人品等等。這個就不展開了,只能說,如果感情人品都沒問題,又有自己的獨立意志,那麼對方處理此類問題時,方式方法上可能會有需要討論的地方,但是態度大機率是不會有問題的。
最後,關於如何辨別他們。
對於這個問題,本人不是啥戀愛專家,所以還沒有做過總結梳理,我能提供的資訊是,擁有獨立意志的人,他們對自己的獨立性應該是比較看重的,就像是猛獸成年後建立起的自己的領地,會撒一圈尿標註勢力範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如何理解自己的社會身份,對各種社會身份有什麼程度的認知,如何理解不同社會身份對應的責任,這些,就是野獸撒的那一圈尿,就是我們標註的勢力範圍。
舉個例子,比如“我作為一個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家裡的頂門槓,有什麼事當然要頂在前頭”,這就是一種認知,當父母想要操控自己的兒子,插手小家庭的事務時,就會刺激到這種認知,相當於有外敵入侵了他的領地。
我那都撒好尿了,標註好領地了,你還闖進來,那就只好相互較量一下了。經過一番或激烈或和諧的較量,父母對孩子領地的界限會重新建立認識,雙方會慢慢恢復到新的平衡狀態。
所以,如何辨別他們,當然是在日常相處中有意識地去了解他們有沒有撒尿劃分領地啊,也就是看他們是怎麼理解男女朋友、丈夫妻子這些社會身份的,也要觀察他們在實際問題中,是怎麼守護自己的領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