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佳媽咪廣東

    小孩就是一張白紙,從零開始,不會區分對與錯。

    父母就是他的學習物件,作為父母,肯定需要把自己的性格收斂下,讓孩子看到最好的一面,讓孩子學習正確的交流生活方式。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一定要改正。

  • 2 # 通德中醫

    其實2歲前後的小孩子如果脾氣大,也是很正常的,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普遍表現哦~

    我家也是男孩,現在22個月了,也還是脾氣比較大。有時候大人稍微不讓他乾點什麼,比如不讓他玩水,他就發脾氣,有時候是哭,有時候煩躁,有時候甚至趴在地上不起來。有時候自己玩著玩著也會煩躁,比如自己擰小汽車的輪子,擰下來了就生氣。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脾氣比較大主要是因為,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自己的能力不夠,做不到。所以一旦做不到他們就比較容易產生挫敗感,所以會出現脾氣大等情況。不過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大,脾氣大的情況自然也會消失啦。

    所以,作為家長,不要因為覺得自己脾氣不好,就擔心或者懷疑孩子脾氣也不好哦,不要因此而焦慮。

    因為畢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 老師,作為家長,如果想要讓孩子成長為自己希望的樣子,那麼就一定要以身作則哦,注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之間不要爭吵,讓孩子以你為榜樣。這樣,慢慢的孩子也會成為你希望的樣子。

  • 3 # 吾悅瀚瀾

    遺傳因素,還有就是父母經常這樣,孩子被父母影響的。所以作為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孩子發脾氣時要有耐心,慢慢給他改正。

  • 4 # 西風畫扇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父母脾氣不好,在孩子的懵懂認知中,會慢慢模仿父母的行為,假如父親在生活中經常發脾氣摔東西,那麼孩子肯定會模仿父親的行為,他不知道摔東西是發洩,是不好的行為,他只知道爸爸喜歡這樣做。

    同樣的,母親脾氣不好,往往會表現在情緒上,這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有時候母親的情緒不好,可能會發洩在孩子身上,不太明顯的表現是冷暴力,不理會孩子的行為,重則表現在把怒火發在孩子身上,這種情況雖然少,但並不是沒有。

    父母脾氣不好不僅會導致孩子有樣學樣,而且有時候雙方吵架或者對孩子的發洩會讓孩子的性格變的多樣,或自卑,或內向,也可能讓孩子變得霸道任性,蠻不講理。

    我是也屬於那種脾氣比較暴躁的人,經常因為孩子的學習而焦急暴躁,最直接的提現就是責罵孩子,導致孩子性格內向,缺乏自信心,膽小。

    所以脾氣急躁的父母必須適時的改變自己,要學會剋制自己的脾氣,即使剋制不了,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出自己猙獰和不理智的一面。

  • 5 # 山竹生活

    大家好,我是貝多媽咪,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一下。其實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怎樣做,孩子也會怎樣做的。那麼現在應該怎樣去改變呢?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第一,父母要收斂下自己的壞脾氣,凡事先冷靜下來,先改變自身。做一個好榜樣,給小孩看。

    第二,多表揚小孩,爸媽都改了,兒子一樣可以改掉。有時間多點陪小孩出外走走,散散心。

  • 6 # 海螺姑娘母嬰育兒

    1歲半的寶寶正處於敏感期的爆發期,如果父母不瞭解這個階段寶寶的表現,很容易誤解為寶寶脾氣大。

    2歲左右的寶寶“脾氣大”?妙招在此(建議收藏)

    https://www.toutiao.com/i6828464255935709700/

  • 7 # 餘味情感

    想要改變孩子,父母先要改變

    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您還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最起碼還是一位負責任的父母!不怕知錯能改的,就怕不自知,對孩子漠不關心,一味縱容,以為不約束的成長是對孩子的愛,不學習,不關心,任由孩子“自由”成長!

    這裡我給您推薦一本非常有名的書,書名就是《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

    書的內容講的是,一個父親從開始發現孩子的問題,到後來放下工作做一個全職爸爸,全心陪伴孩子,這個過程他不斷的自我學習,自我改變,到後來成為了中國教育學會會員,國家註冊高階心理諮詢師,全國實力派家庭教育專家。2008年,中央文明委還授予他“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2年,被評選為 “中國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

    作者說:四十五歲以前,我一直認為是自己在改變孩子、塑造孩子;四十五歲以後我才意識到,是孩子在改變我、塑造我。從一個草根父親到一名教育專家,人生出現如此巨大的轉折,是孩子在引領我成長。

    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說話的父母。

    像您所說,根本問題在父母,所以這本書推薦給您特別合適,只看你願不願意學習。

    改變,先從學習開始

  • 8 # 幽州刺史

    遺傳性是必須存在的,我和老婆就是這樣兩個脾氣很差的人,但是我們的小孩並不是一個很暴躁的小孩,相反是一個很有情商的小孩,6歲了,本人覺得後天的培養在處理小孩各種問題上更加具有決定性,因為我們夫妻的脾氣不好,故小孩子是讓奶奶帶了一段時間的,在這段時間裡,小孩子經歷著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無比有耐心的陪伴,正常的飲食,合理的玩耍時間,作息穩定,日常中舉一個例子吧。那段1歲到3歲之間的日子小孩在奶奶手上,每天早上6.30叫醒,7.00喝牛奶吃早餐,7.30看一會兒電視,8.00抱出去散步,沿著一路河邊風景,奶奶可以一直與小孩說話逗樂,9.00在家門口曬太陽與周邊小孩相處,大人之間交談興趣瑣事,10.30放下爬行墊玩玩具,吃水果,11.30準備午餐,下午必然哄午睡,時長時短但是必須午睡,一個勁哄成習慣,3.30左右吃點心,少許,4.30陪伴著玩,後續晚餐,等等等等。這樣的每天,天天堅持。我們不是怕先天的脾氣不好,怕的是後天的置之不理。我們不是怕自己的脾氣不好,怕的是我們沒有一顆對待孩子而改變的心。不是所有小孩都有一個無微不至而又有時間的奶奶,我們總是說我們沒有時間,要工作要賺錢要賺錢生活,但是,在這當中,我們可以去慢慢變成一個奶奶。

  • 9 # 百花深處渡華年

    這還用說,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師也就是第一任。所以父母的言行情緒日常,對孩子性格塑造的能量是巨大不可估量的。古語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其實真的很深刻的反映了這個問題現象。

    所以歸根結底父母要從自身做起,不要忽視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小的細節,為孩子健康向上的成長塑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 10 # 牽著寶寶去散步

    首先,家長需要了解寶寶現階段出現脾氣越來越大的原因,寶寶脾氣大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01、孩子的性格會部分遺傳父母,但是後天培養更重要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性格會有一部分是來自父母的遺傳,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孩子後天的培養,但是後天的培養更重要。如果父母雙方都比較開朗,那生出來的孩子天生也會比較開朗;如果父母雙方都脾氣比較急躁,那孩子自然也會比較急躁些。但是這些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引導和培養來改變。

    02、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18個月的寶寶正是學習說話的時候,這時候的孩子通常會透過模仿別人的語言和行為舉止來學習表達,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得比較急躁,而且脾氣不好,喜歡對孩子大喊大叫,那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脾氣越來越急躁。而且大人急躁的時候,往往不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卻常常被大人忽視的時候,孩子就會越來越急躁,脾氣自然就會越來越大。

    寶寶脾氣越來越大怎麼辦?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01、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首先,父母要重視對孩子性格方面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現脾氣急躁的一面,也儘量改善夫妻之間的溝通方式,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榜樣,孩子喜歡有樣學樣,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另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要多些耐心,孩子還年幼,有時候會比較磨蹭,這時候是需要父母來理解孩子,而不是要孩子來理解父母的心情。

    02、尊重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縱然他還是個小寶寶,父母也需要尊重孩子,當孩子得到尊重的時候,會表現的更加善意和乖順。比如寶寶喜歡穿什麼樣的衣服,其實家長可以在確保孩子穿衣不著涼的前提下,都尊重孩子的愛好。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很多時候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常常會被大人忽視,當孩子的想法被忽視的時候,孩子就會比較急躁,脾氣也會越來越大,因為他希望透過發脾氣來引起家長的重視和執行。所以父母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總而言之,家長要重視對孩子性格的培養,並且耐心教導孩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注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自然而然一家人就會和和美美,家庭幸福美滿。

  • 11 # 洋哥愛翡翠玉石珠寶

    小孩子出生是一張白紙,需要大人的耐心溝通與教導,切不可對一個無辜的小白紙亂吼亂叫的,務必做到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良好溝通!

  • 12 # 使用者3202693617068

    父母脾氣大,不等於小孩兒脾氣大。小孩生下來就是白紙一張,你怎麼畫他怎麼長?你畫不好它就長不好。還有就是為了小孩,你包括你的父母應有所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啥開了十幾年的汽車,有人還捨不得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