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背景為古代,糟糠是牲口吃的糧食。
12
回覆列表
  • 1 # 空無九煉

    這是什麼混蛋邏輯,糠是稻米的殼,一堆糧食脫殼,剩下來的是米重還是糠重?是米多還是糠多?米至少要佔到三分之二,哪來米不夠吃糠夠吃的說法

  • 2 # 錢虎生74

    一百市斤稻穀經輾軋成糙米八十餘斤;精輾後的精白米為七十斤~~七十二斤;出糠八~~~十二斤。越加工精細,出米率越低;而出糠率也就相對會高。

    同樣的錢去賑災,般會選擇廉價些的糧食、數量相對多一點,能夠普救眾生為首選!

    至於面對災荒,米糠(也稱清糠)的營養十分豐富,當飢餓困擾人們時,會出現浮腫病,浮腫病是身體極度缺乏營養所致,再不補救就會死亡。唯一能搶救的是可以用米糠炒熟炒香食之,只需三市斤米糠便可立杆見影迅速好轉。

    所以,賑災時,向災民發放大米之外,還非常需要米糠的"營養"亟待解決“浮腫病"患者的營養不良問題,把“浮腫病"患者從死亡線上快速拉回來!

  • 3 # AL君說歷史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有這個情節,和珅把大米換成牲口吃的糟糠,能救更多的人,紀曉嵐一直強調糟糠是牲口吃的,不能給人吃,十分生氣。

    和珅把大米化成糟糠是因為糟糠便宜,自己可以貪汙賑災銀兩。不考慮他的動機,就事情本身而言更贊成用糟糠救更多的人命。

    這個情節記憶深刻,所以才有此一問。

  • 4 # 清辰的男孩

    作為統治集團要賑災的話肯定會用大米,問題不在於大米和米糠那個能救活更多的人,而在於如何去降低風險維護統治。

    大災大難降臨就已經意味著底層百姓將流離失所,大量人員會因為災難死去,這是封建小農經濟的弊端,任你如何去賑災都無法避免人民死傷。小農經濟是統治集團生存的根本,它無法抵禦嚴重災害,所以統治者唯一能做的便是去控制住社會的恐慌情緒,降低爆發社會危機的風險。

    既然註定要失去許多生命,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在用米或是糠上做文章了,用糠或許初期能救活大量的百姓,但是別忘了小農經濟是無法抵禦自然災害,因此統治集團需要傾注極大精力去供養這群人,這會極大的消耗國力。當人們面臨災難國家用大米去賑災時,百姓對於統治者絕對會感恩戴德,這也會極大的安撫下層人民,讓人民感到政府的溫暖,不會讓大量百姓處於失控狀態,所以即便用米供養不了大量的災民統治集團的做法也會讓人無話可說,死傷無數百姓也不至於動搖社會根基。

    如果用米糠去賑災,那麼對於統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災難,百姓已然活不下了,他們不會管你統治集團的好意與否,他們會想我們每年大量的田地賦稅往上繳納,到頭來你就讓我們這樣活下去,這會讓有心有可乘之機,製造社會的恐慌動搖統治。吃了米糠的百姓不會對統治者有認同感,他們只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甚至會對統治者產生怨恨情緒。

    所以從長遠來看用大米去賑災無疑是最好的,因為只需要少量的付出,就可以控制住社會的穩定安寧,讓百姓無從反抗,而且地方官員還能從中汲取利益,對於中央政府而言無疑是個極大的幫助。

  • 5 # 熱點下的八卦

    雖然選擇糟糠不太人道,但是在國家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要選擇糟糠。

    其一,糟糠可以救活真正的災民

    其二,有不少奸商,偽裝災民,趁機盈利,這也是用糟糠能彌補的問題!

  • 6 # 當代曹植

    和珅是對的,救人要緊。在國家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要選擇糟糠。

    糟糠可以救活真正的災民,有錢人不會來蹭飯吃。

    其實以工代賑,豈不是更好?地方上興修水利、修橋、鋪路、建水庫都可以,此時人工成本低,一舉兩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要求結婚,遇不上合適的,不結婚是犯罪嗎?被世人指責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