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讀書枉少年

    紅樓夢的來歷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鬚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紅樓夢》版本可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紅樓夢》後四十回作者是誰,是紅學研究的一個大題目。目前主要有幾種觀點。第一,一百二十回都是曹雪芹所作;第二,前八十回作者為曹雪芹,後四十回含有曹雪芹一些散稿,程偉元、高鶚進行了修改整理;第三,高鶚續;第四,無名氏所續。”張慶善表示,“當然,這都還需要不斷的考證研究”

  • 2 # 大風範家

    不管有多少大家說後四十多好多好多好。但是高鶚和曹雪芹的客觀差別很明顯的,只要看完過整本書的人就會知道。

    曹雪芹是天才,他對情感的認知超越他的同時代人,他那個時代是沒有什麼所謂“愛情”的,婚姻是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室穩家業,享樂找歌女小妾。

    甚至超越我們現在活著的這些人,寶黛之愛的“知音性”“唯一性”“反世俗性”,就是現在的人也很少很少真正有這些個觀念。

    而僅僅分析高鶚續書的第八十一回(續書的第一回)寶黛互動場景來對比,跟前八十回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這一回說迎春被逼嫁給了孫紹祖,孫紹祖打她,寶玉心情很糟糕,來到瀟湘館,在林妹妹那兒哭得說不出話來,林黛玉還要追問,你這是怎麼了,哭成這樣,誰給你慪氣了?

    此對話一出,我們就知道這不可能是寶玉和黛玉的對話。

    寶玉最怕什麼?

    最怕林黛玉不開心,最怕她又哭,身體又不舒服,病況加重。

    跟林黛玉最感人的告白就是,你放心。你就是因為不放心的緣故,才弄了一身的病,等你放心了,你的病好了,那我的病也才會好了。

    所以前八十回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場景,都是黛玉一傷神,思念家鄉什麼的,寶玉就岔開話題,扯別的,轉移她的注意力。

    舉個典型的例子,看寶玉對黛玉的情緒與身體,細心到了什麼程度?

    第六十四回,林黛玉七月祭瓜果,寶玉在路上碰到了她的丫鬟雪雁。

    寶玉聽了,不由的低頭心內細想道:“大約必是七月,因為瓜果之節,家家都上秋季的墳,林妹妹有感於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禮記》‘春秋薦其時食’之意,也未可定。但我此刻走去,見他傷感,必極力勸解,又怕他煩惱鬱結於心;若竟不去,又恐他過於傷感,無人勸止:兩件皆足致疾。莫若先到鳳姐姐處一看,到彼稍坐即回。如若見林妹妹傷感,再設法開解。既不至使其過悲,哀痛稍申,亦不至抑鬱致病。”

    若他一味勸,又怕越勸黛玉更傷心(人有時候就是如此,難過的時候沒人理,還猶自能堅強,一遇到關心的人,堅強就會崩掉),他若是不去勸,又怕她一直哭起來,沒人勸停,總是不放心,所以還是到別處先走走,等她過了情緒的最低落期,稍稍冷靜下來,再去看看。

    所以,以前八十回的思路,寶玉是絕對不會因為迎春的事跑到林黛玉那兒哭的,除了勾起她的難過,傷了身子,還有什麼用呢?

    而以黛玉對寶玉的理解,她壓根不會看到寶玉哭哭啼啼,還追問,又是誰惹了你?

    第八十回迎春到家哭訴孫紹祖打她怎麼的,那麼幾乎所有人都猜測得出寶玉的哭,是為了迎春,難道七竅玲瓏心的寶玉的知音人林黛玉猜不出來?還要跟著巴巴的去問寶玉?

    第四十三回,王熙鳳過生日,熱熱鬧鬧,寶玉偷偷溜出去祭奠跳井死了的金釧,跟家裡撒謊只說是北靜王死了愛妾,自己要出門一趟,回來後:

    寶玉和姐妹一處坐著,同眾人看演《荊釵記》,黛玉因看到《男祭》這出上,便和寶釵說道:“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上來做什麼!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那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林黛玉就有這麼瞭解賈寶玉,別人可能都不知道他幹嘛去了,但是她就知道他是跑去祭奠金釧了,以及表示,你何必搞這種形式呢,你有這個心,本身就是祭奠了。

    她的悟性也高於寶玉,甚至可以說,若不是天生“情種”,以林黛玉的聰慧,一早就悟了,遠早於寶玉。

    怎麼可能到了第八十一回,迎春的悲慘,那麼明顯的事,黛玉怎麼會猜不到寶玉心思了呢?

    這就是高鶚不理解的“知音之愛”,寶玉時刻惦記黛玉,而黛玉全方位360度無死角的能理解寶玉。

    而續書到後來就越發的不能看了:

    黛玉咳血,湘雲都急哭了。寶玉還過了好久才去看瀟湘館看……還對紫鵑的挖苦解釋說,這麼久不來,一來怕黛玉煩,二來自己要上學,最近功課緊……

    聽勸讀書的賈寶玉就不是賈寶玉了。

    前八十回,賈政為了讀書的事把他打成那個樣子,寶玉聽了嗎?襲人以要回家去威脅哄他讀書,他聽了嗎?薛寶釵史湘雲的勸,他聽嗎?根本不會聽的。

    以57回紫鵑騙寶玉說,你家林妹妹要回蘇州了,寶玉就跟得了失心瘋一樣,眼也直了,人也呆了,話也不會說了的架勢,假如黛玉都咳血了,寶玉怎麼可能還不來看,理由竟然是,他要讀書,沒空?

    這就是高鶚不理解的“非世俗愛情”。

    建功立業,武官戰死沙場,文官死諫這些東西,賈寶玉一分錢興趣都沒有,林黛玉也從來沒有輔助夫婿,得名得利,做賢妻良母的念頭,所以,人人都勸寶玉讀書,唯獨林黛玉沒有勸過,唯一勸過一次是寶玉差點被賈政打死,黛玉哭哭啼啼的說,你以後就改了吧,依然不是要你建功立業,是怕你再被打。

    她愛的是寶玉這個人,不是他身上的附加值。

    高鶚又寫黛玉死了,寶玉跟寶釵結婚了,見她舉止溫柔,也將這愛情略加轉移到薛寶釵身上去了…(這個略轉移說,是高鶚的原話….)

    在這一塊,我發現很多人跟高鶚是一樣的想法,假如寶玉沒轉移愛情到薛寶釵身上去,他為什麼不新婚之夜就出家,他還要睡薛寶釵一陣子再出家?寶玉的愛哪兒唯一了,他不是還睡過襲人秦鍾等?

    我覺得吧,寶玉跟誰睡了,不影響他愛情的“唯一性”,當然,你們可能都說我在放屁,讓你男朋友跟人睡睡看看。

    而那是因為我們都還是“有情眾生”,沒有開悟,所以我們反而更能接受高鶚的世俗性答案。

    寶玉的情路經歷,從獨立的“寶黛之戀”看,是上一世的寶玉(神瑛侍者)澆灌了上一世的黛玉(絳珠小草),“澆灌”便是“性象徵”,而到了這一世,寶玉方能和黛玉乾淨,注意這個“能”字。

    從這一世的寶玉來看,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寶黛愛情還沒有全面展開,男女主角剛剛露了個面,打了個招呼後,曹雪芹不寫他們兩,先寫“賈寶玉初試雲雨情”,而跟襲人後呢,除了寶玉的貼身丫鬟,還有秦鍾等同性戀行為,書裡說得隱晦,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在作者的佈局裡,前期寶黛之戀在猜疑誤會中緩緩前行,而與此同時,是寶玉“色”的不斷嘗試,男女都嚐遍了…一直嘗試到“乾淨”的大觀園的建立。

    所謂的“乾淨”是來自於曾經的“不乾淨”。

    沒有這個階段的“不乾淨”,最後真正的“不會乾淨”,看妙玉就知道了。

    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寶玉“情”的昇華,是經歷了肉身享受這個階段,已經嘗試過了後才昇華的,就好比李叔同才能“悟”,而我們不能“悟”一樣,因為功名利祿情慾世俗的快樂,李叔同都已經擁有過了,而我們還是“有情眾生”,世俗的東西還沒試到,根本都沒有爽過,所以悟不了。

    如果理解了這個思路,就知道,為什麼作者要安排襲人秦鍾等人跟寶玉做這些事。

    而寶玉為什麼會跟寶釵有過一段婚姻生活呢?

    “悟”需要時間,黛玉剛死,處於情緒痛苦中的寶玉不可能“悟”,要跟不熟的寶釵回顧昔日舊事,在這種回顧中逐漸的走出痛苦,最後醒悟。(薛寶釵遇到賈寶玉,也是很倒黴了。)

    那麼有人說了,你悟歸“悟”,你別睡啊。

    那麼我們就想想黛玉在寶玉祭奠金釧兒說的那段話吧,你想祭奠她,你心裡有就好了,這就是祭奠了,搞那麼多形式做什麼。王十朋老婆跳江死的,就非得到江邊哭,才叫祭奠嗎?

    同樣的道理。

    林黛玉不會計較寶玉和寶釵是睡了還是沒睡,心裡有就好了,而寶玉最終也沒有留戀閨房溫柔,還是“赤條條的來去無牽掛了”。

    寶黛之戀的這個“愛的唯一性”,高鶚顯然也沒有get到這個點兒。

    所以,曹雪芹的思想是超前的,遠遠超過他的同代人,甚至超越了絕大多數現代人,而高鶚,他就是個他那個時代的才子,如此而已。

    他不是本身有多糟,他只是總是跟天才放在一起比較,格外不幸。所以後四十回也不是說那麼不能看,但是跟前八十回對比,確實也可看可不看。

    當然也因為高鶚的世俗性續寫,《紅樓》這本書才能留下來,並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真正的天才是寂寞的,很少有人能理解到他那個層次。

  • 3 # 王三軍

    《紅樓夢》一書,作為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首,可謂是老少皆知膾炙人口。開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也盡顯《紅樓夢》一書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根據此書所衍生出的各種影視劇、評書、戲曲等藝術作品也是不計其數,尤其是誕生了分門別類的各種紅學,更是含蓋了文學、哲學、史學、經濟學、心理學、中醫藥以及飲食學等多領域、多學科。在眾多的紅學研究當中,就《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究竟是誰,也是眾說紛紜意見不一。

    (《紅樓夢》劇照)

    現在大體有兩種觀點:

    第一,《紅樓夢》後四十回也是曹雪芹所著,只是經高鄂校改。持這一觀點的紅學研究家胡文彬曾解釋過,後四十回可能是曹雪芹沒有經過仔細修改和校驗過的一個散稿,他說:"正因為如此,會有結構上出現一些不銜接的地方,也沒能延接前八十回裡面的一些隱喻和伏筆。程偉元和高鶚只是將原散稿作了進一步後完善與修整,此二人也曾在序中明言,為整理120回刻本而"截長補短"。林語堂先生也曾在《平心論高顎》中表達了此觀點。

    (胡文彬先生)

    第二,後四十回為高鶚所著。曾領導新文化運動的胡適,在其所著的《紅樓夢考證》一書中,論證了後四十回並不是由曹雪芹完成的,而是由書商程元偉委託"槍手"高鶚續寫的。支援這一觀點的文人學者不在少數,而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被紅學愛好者推為"紅學泰斗"的周汝昌先生。胡適與周汝昌都堅定的認為後四十回為高鶚所寫,並對高鶚也是極其否定,稱其為狗尾續貂!

    (胡適)

    其實在筆者看來,前八十回為曹公所著,這是確切無疑的,這也是所有《紅樓夢》的喜愛者、研究者作都一致肯定的。但後四十回究竟為誰所寫,有那麼重要嗎?雖然說後四十回就思想性丶藝術性以及文學性等各方面都與前八十回有較大差距,咱也先不提這後四十回究竟是不是曹公所寫,但必須肯定後四十回也有其獨到之處,也有其精妙之處,有些地方甚至是不輸於前八十回的。至於一些專家丶學者把後四十回批的一無是處,也把高鄂罵了個狗血噴頭,這就未免有點兒偏執與過激了。首先,《紅樓夢》能名列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甚至於躋身世界文學瑰寶,後續的四十回就功不可沒。正因為有了續作,才得使一部宏偉鉅作完整的呈現於世人面前,也讓世界人民得已瞭解了《紅樓夢》這本曠世奇書。

    其次,一般來說,長篇鉅製的結尾其實都很難寫的。因為就算是作者本人,歷經"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難保作者的心境不會變化。就以我自己做某件事一樣,本來的目標與意圖都會隨著時間而悄然的發生一些改變。曹公之偉大,自是我等凡人不能比的。但卻也應該是逃不了這世間的規律。加之正逢封建王朝盛極而衰之時,作者的創作難免會受到時局政事的影響,以致於前後有些脫節。但作為讀者,我覺得還是著重於全書的藝術成就為好。認真體會作者給我們呈現出的史詩般的廣闊世界,從中去感受詩詞的美,少女的美,環境的美,去感悟人性中的惡,封建制度的惡,從而由我們自己再激發出對這個世界應該有的認識與態度!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之最,是無容置疑的,也足以卓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的,將永遠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遠的放射著燦爛奪目的光輝!

  • 4 # 心恬澹

    《紅樓夢》流傳至今一共有120回,《紅樓夢》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巔峰之作。許多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這本書的原作者是曹雪芹,而讓人遺憾的是曹雪芹只寫了前八十回,後四十回是清代文人高鶚續寫的,這種觀點持續了很久。

    但是隨著新材料的發現,經過慎重考察後,中國紅協會的權威學者們,一致認為《紅樓夢》後四十回並非高鶚續寫的,而作者另有其人。不過,《紅樓夢》的確是高鶚整理出版的,才使得這本書得以廣泛傳播。這個新觀點一經刨出,許多讀者都十分震驚和不理解。

    如果高鶚只是整理和出版,那麼後四十回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呢?

    其實,曹雪芹是將《紅樓夢》寫完了的,只是最初只有手抄本,而且只在一個小圈子內流傳。

    後來,乾隆在怡親王府看到了《紅樓夢》,並把這本書拿走了。怡親王害怕書中有政治忌諱,給自己帶來麻煩,就讓曹雪芹將《紅樓夢》中犯忌諱的情節刪改。曹雪芹將《紅樓夢》仔細刪改後,仍然害怕文字獄牽連到自己,就躲進了深山之中,沒幾年就因貧病交加而去世。 因此,《紅樓夢》流傳下來的都只是手抄本,上面有脂硯齋等人寫的批語,人們又管它叫“脂評本”。這些都是還未經過刪改的,也是接近曹雪芹本人創作的版本,但是都是沒有超過八十回。

    而我們現今閱讀的都是排印本,又稱為“程高本”,就是清代文人程偉元、高鶚二人整理並排印出版的一百二十回本。如果沒有程偉元、高鶚印刷出版的《紅樓夢》,《紅樓夢》繼續以手抄本的形式存在的話,可能今天的我們就看不到《紅樓夢》了。因為手抄本很難長久儲存,廣為流傳也十分侷限。

    《紅樓夢》的確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謎團,不僅是後四十回的作者成謎,一直到1921年以前,文學界都沒有完全確定《紅樓夢》的作者是誰。就連整理出版這本書的程偉元、高鶚,也不知道。乾隆五十六年,程偉元、高鶚用活字印刷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當時他們也不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是誰。因此,他們二人各自寫了一篇序言,也說不知道《紅樓夢》作者是誰。曹雪芹本人也不敢承認是《紅樓夢》的作者,也只說自己是個整理者。《紅樓夢》開篇講到,《紅樓夢》原本是刻在一塊石頭上面的,有一個叫空空道人的人,將它抄錄下來傳流於世。後來,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不過,曹雪芹當時這樣說的原因是害怕文字獄,正因如此,就給後世的人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隨著新材料的發現,紅學界逐漸認為,胡適的書這個結論的依據並不充分。1966年,林語堂先生在臺灣出版了《平心論高鶚》一書。林語堂認為,從1921年以來,文學界堅持高鶚偽造《紅樓夢》後四十回是一樁奇冤,應該平反了。後來,新中國的紅學權威胡適的學生俞平伯,也接受了這一觀點。根據這些新的研究,紅學權威馮其庸先生領銜,中國紅學會專家,花了十年時間集體校注,2007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新版《紅樓夢》,將後四十回的作者確定為無名氏,程偉元、高鶚只是整理者。《紅樓夢》之所以能流傳千古,程偉元、高鶚二人功不可沒。

  • 5 # Z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據史料記載,。《紅樓夢》後四十回是高鶚所寫,他根據原書提供的線索,將寶玉黛玉寫成悲劇結局,使《紅樓夢》成為完整的文學鉅著,續書的藝術成就與原著相比有很大差距,有不少地方甚至完全背離了原著精神,但其間也有不少章回段落寫的相當精彩。在《紅樓夢》長期流傳和研究中,高鶚所寫的續書都起了重要作用

    《紅樓夢》的版本較複雜。但大體上可分為二大類。一是八十回抄本系統,大都附有脂硯齋評語,題名《石頭記》。一是一七九一年由程偉元、高鶚以活字版排印出版的百二十回本系統,改名《紅樓夢》。抄本系統距曹雪芹寫作年代較近,比較接近原稿:而百二十回本系統,經過程、高修改、增刪,錯誤較多。

  • 6 # 拂塵fcwind

    我國世情小說的長篇,從十六世紀的《金瓶梅》開始,經過一百餘年曲折發展,到了十八世紀中葉,終於攀上頂峰,產生了震驚世界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一、《紅樓夢》續書作者有爭議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曹雪芹所寫,書未完成他就“淚盡而死”,只得八十回,以抄本流傳二十餘年後,經高鶚補寫了後面的四十回,共一百二十回,於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第一次以活字印刷出版。

    其實,關於《紅樓夢》續書的作者,之所以爭議至今,還是因為這部作品有其獨特的魅力。一部偉大作品的出現,除了作家的獨具慧眼、獨具匠心之外,還有藝術本身的發展和時代需要等因素,因為作家的造詣,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成就、藝術經驗,在此基礎上加以創造的結果。

    在我國的小說中,《紅樓夢》是以長於寫人著稱。他反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千人一面,所寫人物只要有名字,就有其獨特的性格,這除了作者有高深的藝術造詣,還因為他有堅實生活的基礎。

    二、高鶚續寫《紅樓夢》

    曹雪芹死後,八十回以後的未定稿,據說因為“礙語”過多,不敢傳抄,後來失散了,只於署名“脂硯齋”、“畸笏叟”的評語中略知一點兒梗概。

    全書未完,大家都不滿足,到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出現了一種活字排版的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補作者,據俞樾引《船山詩草》中贈高蘭墅同年詩“豔情人自說紅樓”一句下注:“《紅樓夢》八十回以後,俱蘭墅所補。”魯迅先生證實說:“按:鄉、會試增五言八韻詩,始於乾隆朝,而書中敘科場事已有詩,則其為高君所補可證矣。”

    高鶚是何許人呢?據恩華《八旗藝文編目》載:“鶚字蘭墅,隸內務府鑲黃旗,乾隆乙卯(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進士,由內閣侍讀考選江南道御史,刑科給事中。他是張船山的妹夫,蘭墅由小印曰‘紅樓外史’。”

    高鶚大約生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至十八年(公元1753年)間,卒於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左右。他所續的《紅樓夢》後四十回,雖未能盡如人意,但基本上儲存了前八十回所創造的悲劇結局,當時續寫《紅樓夢》八十回以後的,不止一人,他人續寫的都未流傳,唯獨高鶚的存在下來,使《紅樓夢》得以完璧,可見他是續得較好的。

    魯迅先生說他:“其補《紅樓夢》當在乾隆辛亥(五十六年)時,未成進士,‘閒且憊也’,故於雪芹蕭條之感,偶或相通,然心志未滅,則與所謂‘暮年之人,貧病交攻,漸漸的露出那下世光景來’(戚本第一回)者又絕異。是以續書雖亦悲涼,而賈氏終於‘蘭桂齊芳’,家業復起,殊不類茫茫白地,真乾淨者矣。”

    三、《紅樓夢》思想高度和藝術高度

    《紅樓夢》之所以成為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是他的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相結合的結果。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說:“《紅樓夢》的價值在中國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自《紅樓夢》出來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在曹雪芹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婦女處於社會的最低層。曹雪芹當然不具備積極觀點,只能從性別上來區分。他在深入細緻地觀察瞭解當時的社會之後,藉助於社會底層的女子命運,來控訴當時的社會,否定當時的社會。他並未為“康乾盛世”的虛假繁榮所迷惑,毅然宣佈:這樣的社會必然死亡。他透過描寫賈寶玉的嚮往與追求,描寫一些市井人物的虎虎生氣,透露出社會新社會的曙光。這就是《紅樓夢》的思想高度、曹雪芹的思想高度高於其同代人的地方。

    四、各種各樣的《紅樓夢》續書

    《紅樓夢》一經問世,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震驚了整個知識界。還未定稿,就“”友人借抄,爭睹甚夥”。當時北京流傳的竹枝詞說:“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但由於《紅樓夢》所寫人物的複雜性,個人理解不同,交談起來往往各執一詞,以致爭論無休無止。於是有人就根據自己對《紅樓夢》的看法手動寫續書。

    續書的作者,有的假稱這是訪得的曹雪芹遺稿,有的則公開說,因對“於寶黛之情緣不能釋然於懷”,如此等等。所有續作,幾乎都是從寶黛愛情一線落筆。這些續作有後《紅樓夢》三十回,《續紅樓夢》三十回,《續紅樓夢》四十回,《紅樓復夢》一百回,《紅樓園夢》》三十回……等十五種之多。續書大多是不滿足於寶黛愛情的悲劇結局,而為之補情天、填恨海。更有不少人研究探索《紅樓夢》全書到底寫的是什麼,由此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

    五、《紅樓夢》的歷史價值

    古今中外,研究《紅樓夢》的人不勝列舉,它已成為一門世界性的科學,研究《紅樓夢》的人數和質量,都大大超過了以往。

    從人們看《紅樓夢》而狂、而爭,到《紅樓夢》續書之多、研究之熱,充分說明了《紅樓夢》影響的深遠,令它至今仍然佇立在中國以及世界的文學史上,它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 7 # 高樓避愁

    《紅樓夢》後四十回真的是高顎續寫的嗎?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原稿題名為《石頭記》,《石頭記》只有八十回。

    曹雪芹著作《石頭記》十分艱苦,在第一回中就說"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既然"批閱十載”,也許是完成了這一部著作的吧!

    據傳八十回後的一些稿子作者來不及整理便已經"迷失”。這八十回開初在為數很少的朋友中傳閱,接著便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開去。後來藏書家抄錄傳閱,達三十餘年。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一七九一年,程偉元和高鶚第一次

    以活版排印出版,則成了一百二十四,其書名也由《石頭記》變為《紅樓夢》。

    所以,一般普遍認為後四十回是由高鶚續寫而成。

    據傳,高鶚根據《紅樓夢》原書的線索,把寶黛的愛情寫成了悲劇性的結局,使這部小說成了一部有始有終,結構完整,故事首尾呼應的文學鉅著,從此在就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從《紅樓夢》開始流傳,有不少文人學士出了大量的續書,比如《後紅樓》、《紅樓補》、《紅樓續夢》、《紅樓夢圓夢》等著作,但這些作品歪曲了《紅樓夢》的主題思想,它們都是以才子佳人大團圓的結局出現,沒有什麼社會價值。

    鑑於《石頭記》的偉大社會影響力和成就,自從流傳開來,社會上便有很多續本和傳說。也有人認為高鶚根據這些續本和傳說,編輯整理而成。

    總之,無論那種說法,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也錯不到那裡。如果要窮追到底,也許永遠沒有準確的答案,只能讓紅學研究者繼續爭論下去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輛全險到期後需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