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壯鄉小妹vlog
-
2 # 竹林打葉聲
這個問題很好,出現這種的現象都是因為綠化只管綠化,修路的只管修路,在輔道進主道或主道進輔道時如果隔著帶種的是較高的樹木肯定會影響視線,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種一些草皮其實最好,既安全又美觀,安全無疑應該放在首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建設規劃部門的責任,在拐角處,拐彎處路上有高的樹木往往是事故易發地,出事後有關部門往往歸結為某方責任,某方超速,末仔細觀察等,其實擋住視線的樹木也是發生問題的誘因,往往得不到重視,所謂以人為本就應該在安全問題無小事上下功夫!
從一定的角度講還可以阻擋快車道和慢車道間的灰塵擴散。在環境保護方面,首先是增加了綠化覆蓋率;其次低矮灌木和一些喬木可以透過光合作用來淨化空氣,同時降低噪音。作為城市綠地中的道路綠地,分車綠帶、行道樹綠帶,分隔了上下行機動車道、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交通島綠地組織環形交通,使車輛按一定交織方式行駛,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道路分車帶:是分隔城市道路交通的綠化帶,常見為單排{分隔上下行車道}和雙排{分隔快慢車道}兩種形式。綠化分車帶雖小,但在城市中分佈廣泛,位置重要顯眼,對城市面貌影響較大。用綠化帶將車道分開,保證了車輛行駛的軌跡與安全,合理處理了交通和綠化的關係,起著疏導交通和安全隔離的作用。同時還可阻擋相向行駛車輛的眩光。
人行道綠化是街道綠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對美化市容,豐富城市街景和改善街道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人行道綠化有以下幾種設計形式。
一、單搏行道樹 是最普通的栽植形式。一般人行道寬度在4米左右,可栽植一排行道樹,達到基本的綠化和遮萌。
二、雙撐行道樹人行道寬度在8米左右,門店多為商業用房,人流較大。採用單排行道樹,綠化遮萌效果差,佈置花壇又影響行人出入,在這種情況下,可採用雙排行道樹。為了豐富景觀,可佈置兩個樹種,但在冠形上要力求協調。
三、花壇內間植行道樹人行道寬度為8米左右時也可採用這種形式。花壇長度以20米一個路口為宜,內植5--6棵行道樹,20米花壇寬度之間留2至3米出入口。在花壇內種植小花灌木和草坪。這種喬灌草的結合,不但有利於植物生長,而且綠化美化效果極佳。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設計方式極大改善了行道樹的生長環境,行道樹生長較好。
四、行道樹與小花園 人行道寬度為10米以上,門店用房種類繁雜,如酒店賓館、各種購物娛樂中心等。除栽植一排行道樹外,還要根據樓前情況,因地制宜,設計或方或圓或多邊形花壇,自然規則不拘一格。既考慮綠化又兼顧行人出入的實際情況。每個小花園自成一體,但在構圖上要與相鄰花園保持基本協調。
五、花圃林蔭路人行道寬度12米以上,沿街多為居民區和機關單位。可佈置成彎彎曲曲的花園林萌道,成為居民休閒的重要場所。在人行道上可設計兒童娛樂區和休息區,還可佈置座椅、閱報欄、涼亭,假山,建築小品。在種植設計上,可採用大型花灌木、時令花草、藤本植物等。同時,花園林蔭道還要與機關綠化、拆牆透綠融為一體。
在城市交通道路中,由於車速高,綠化帶設計應最大限度地滿足道路的安全要求,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為主,形式也應簡潔。在城市中心道路中,以方便公交車輛和行人通行為目的,綠化帶的設計在滿足交通安全前提下,應重點考慮美化的作用。形式多樣,色彩豐富,有一定的高度變化。除了常見的道路平行的綠化帶,還可以設計曲線式,折線式或寬窄不一的自由式綠化帶以限制車速。
綠化帶的寬度和道路寬度比例要適宜,寬闊的道路綠化帶也要寬,單排綠化帶要比雙排寬。在一條較長的道路上,可以根據不同地段的特點,交替使用不同的佈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