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邏各斯logos

    兒童時期心身發展的特徵時期及心理健康問題。

    1.新生兒期:出生至28天具備視、聽、嗔、味、觸及本體感覺。

    2.乳兒期:<1週歲心身發直最快時期。

    3.嬰兒期:<3歲2歲有20多種複雜情緒,3歲左右可表現一定個性特徵。

    4.幼兒期3到6-7歲出現獨立願望,稱第一反抗期。

    5.學齡期:6-7歲至14-15歲,神經成熟97%,生殖系統15%,遊戲生活過渡到學習生活,有極強的求知慾和破壞力,需保護其自尊心。

  • 2 # 生活來點心理學

    一、學齡前兒童及其身心發展特徵

    學齡前兒童是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我國通常把3週歲至6~7週歲界定為學齡前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有諸多顯著的身心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_

    學齡前兒童神經系統的發展越發完善,其大腦皮質的傳導纖維都已髓鞘化。這使得他們的精細動作如解紐扣、繫鞋帶等更加準確,粗大動作如跑、跳更加協調、穩定。

    _

    學齡前兒童的思維和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有時會把內部的思維活動以語言形式表達出來,尤其是在伴隨某些動作或思考時會出現自言自語的情形。其思維發展還表現為想象力異常豐富,在遊戲過程中兒童的思維活動和社會化的規則意識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_

    學齡前兒童以被動注意為主的注意力發展迅速,色彩鮮豔、形象生動的外來事物更易於引起其注意和興趣。類似的,以形象記憶和機械記憶為主的記憶力也發展迅速,但由於發展階段所限,兒童很容易將自身經歷與某些故事的內容或想象的內容相混淆,無法區分其真實性。

    _

    學齡前期兒童情緒體驗有顯著特徵,如高興、悲傷、恐懼、緊張、害怕等較為深刻,調節情緒的認知策略還不完善,不善於掩飾和控制,情緒易外露,擅長用身體語言來表達,比如哭笑、手舞足蹈、撒潑打滾等。隨著年齡增長,有些兒童逐漸學會掩飾自己的情緒,掌握簡單的情緒表達規則,知道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可以得到成人相應的反應,還會使用富於表達性的身體動作來辨別情緒,對情緒的外部原因和結果理解性提高,知道什麼樣的事情會讓周圍的人開心或不開心。

    情緒易波動,學齡前期兒童的控制力弱,言語的調節功能不完善,當受到外界事物或情景刺激時,情緒就會爆發。但常從一端迅速發展到另一端,像天氣一樣說變就變。

    情緒易調整,學齡前期兒童的情緒有情境性,其情緒隨情景的改變而改變,在得到一個新玩具、發現某個新事物後都可以迅速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時候學齡前兒童的情緒不是由兒童自身發出來的,而是周圍人的情緒波動引起的。

    二、學齡期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

    雖然認知、思維和情緒等都有了積極發展,但由於皮層下中樞的活動依然佔優勢,學齡前兒童在覺察到環境的巨大變化或面臨應激情景時會出現明顯的應激反應,而這種應激反應的表現具有不一致性,某些兒童的表現以情緒問題為核心,而另外一些兒童卻有可能表現為行為問題,常見的異常表現有以下幾種:

    發脾氣:表現為顯著的哭鬧、耍賴、撒潑打滾等。

    咬指甲或吮手指:這種行為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滿足感,在氣氛緊張、環境安靜或飢餓疲勞時會出現。

    反抗行為或破壞行為:對家長的要求總回答“不”“就不”等,或對周圍的人、物品進行攻擊和破壞。

    遺尿或遺糞:對於已經學會自主大小便的兒童,出現頻繁的尿或拉在褲子裡的情形。

    夢魘或夜驚:夢魘是指噩夢中驚醒,處於極度緊張焦慮狀態,而夜驚是指睡眠中突然驚醒、驚慌失措,伴有哭喊、氣急、出汗等,醒後不能回憶。

    其他:如拔毛髮,或多動,或某些眨眼、擠眉弄眼、搖頭、伸脖等抽動症狀。

    三、學齡前期兒童心理問題的應對

    鑑於學齡前期兒童的心理特徵及當前具體情況,本著防患於未然的原則,家長可以從諸多方面給孩子以安全感,讓其順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但當孩子出現某種行為心理問題時父母要遵循以下幾個基本處理原則:

    要認識到孩子的這些表現是正常反應,是成長過程中階段性的表現,父母不必過於緊張擔心,更不能因此互相埋怨指責,相互推諉責任。要以發展性的角度去審視這些表現。避免過分緊張、過於焦慮、過度關注,做到心理有底。要認識到孩子的反應並非直接針對疫情等外部應激事件,而是由家庭氛圍、夫妻關係等引起。所以,父母要在嚴格遵守防疫專家“蝸居在家”的前提下,著力改善夫妻關係、家庭氛圍和親子關係,尤其是充分利用極其難得的共處時間,排除外來所有干擾,用心經營家庭關係,改善家庭關係。針對孩子短期出現的恐懼情緒和非適應性行為,宜少批評指責和呵斥,更不能利用孩子的恐懼使他順從。針對恐懼情緒,可以充分利用榜樣的作用,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也曾經害怕過某些東西,但透過什麼樣的努力或嘗試後就不再害怕它們了。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某些事物並不那麼可怕,他也不是唯一害怕這些事物的人,害怕是可以被征服的,恐懼的心理便會得到克服。對孩子出現的非適應行為,不做過度關注,避免不當強化,可以為孩子創造輕鬆的遊戲氛圍。“蝸居在家”的日子,透過角色扮演類的親子游戲,引導其去思考,促進其模仿和內化。建議定期召開家庭會議,透過這種方式,給父母一個傾聽孩子內心呼聲的契機,要用心傾聽孩子在說什麼?怎麼說?背後表達了什麼樣的心理需求,並嘗試真正理解他們的舉動和言行。對孩子提出的疫情、死亡相關問題,做解釋時務必耐心,保持和孩子的眼神接觸,儘量用適合其身心發展水平的語言和其交流,切勿敷衍。只有當感到父母承認他們的害怕情緒是客觀存在的時候,孩子才會相信父母的解釋。針對學齡前兒童,建議多多軀體接觸,如擁抱、愛撫等。
  • 3 # 國家心理治療師黃孜孜

    我們現在對兒童的年齡定義是六到十四歲稱為兒童。那麼在這八年裡,其實是需要分階段去看到他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以及常見的情緒行為問題的。

    結合我的臨床實踐以及平時接觸的青少年兒童,我傾向於把六到十四歲這樣劃分;六到十歲為一個階段,十歲到十四歲為一個階段。

    六到十歲的孩子,在小學裡面是處於低年級。這個時候的孩子依然對父母會有較多的依賴,同時服從父母的管教以及權威認為父母是全知全能的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也慢慢的把自己的精力放到了同伴群體身上,並且學習成績的好壞,成了這個時候對他們影響越來越大的一個因素。

    那在這個年齡階段,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養成。

    一般來說,在這個年齡階段,爆發心理問題的比率還是比較少的。但如果這個階段家庭教育沒有跟上,對孩子的培養不到位,那麼就容易在後面十到14歲,也就是接下來要談到的青春前期爆發問題。

    那麼孩子到了十到十四歲,因為現在的營養條件都好,所以很多孩子其實已經開始身體加速發育,在十歲左右,有的孩子都已經會跟成人個子一樣高了。

    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在心理上有一種已經長大的感覺,但是從社會經驗生活知識上卻非常的欠缺。加之青春期體內激素急劇發育,所以導致他們的情緒波動很大,為了彰顯獨立而跟父母故意對著幹,不再像十歲以前那麼服從管教。

    所以這個時候也許很多東西他們知道了解,但是父母還依然不知道。那麼也就會導致父母從神壇的位置上走下來,他們不再認為父母是唯一的權威,也更加敢於挑戰父母。

    所以這個時候親子關係的衝突非常劇烈。

    再加之此時面臨小升初,初中的轉折,所以學業的壓力也會更加重。

    種種因素,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文化綜合,就會導致該年齡的孩子出現的常見心理問題有情緒波動,難以控制行為衝動,沉迷手機並且學業問題,比如厭學退學。親子衝突,頂撞父母等等…這些那如果不加以重視,可能就會發育發展為抑鬱症,焦慮症等嚴重的心理問題

    所以在6到14歲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家庭教育一定要跟上。

    從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以及塑造一個健康,有彈性的心理和人格特徵做起。

    作者 黃孜孜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治療師高階家庭教育指導師正念瑜伽導師

  • 4 # 胡好奇的心理學之路

    在小孩子發脾氣的場景中,騎象人非常非常小,而大象又非常非常大。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小孩子的情緒腦比理智腦發育的慢很多,所以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象),自然而然的容易哭鬧。而這個時候,用DR魏的這三步就可以輕鬆搞定。1.描述情緒2.思考情緒3.反思情緒描述情緒:孩子太小時,是不太會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情緒的。DR魏講了一個辦法,透過電影《頭腦特工隊》,裡面有5個小人,怕怕,怒怒,樂樂,厭厭,憂憂,“是不是怒怒出來了?”小孩就可以回答是或者不是,這樣就簡單多了。思考情緒:能描述情緒後,就可以開始幫助他思考情緒了。“為什麼怒怒出來了,是不是你覺得爸爸錯怪了你,所以你就很生氣?”反思情緒:如果下次碰到這種情況,你直接跟爸爸講,是不是問題就會很快的解決了,你也不會哭了?慢慢引導他做一些反思。總結一下,小孩子生氣是正常的,因為理智腦還沒發育好。發脾氣後用這三步來搞定。每次生氣都是一次刻意練習的好機會。家長加油!

  • 5 # 薯片話梅

    那麼我們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是指兒童將手指放入口中進行吮吸的習慣性行為。

    我們都知道對於較小的嬰兒來說,吮吸手指是一種常見的行為,當然也是屬於正常現象。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0~1歲的兒童處於“口唇期”,即透過口部(即吮吸、吃手等)來滿足慾望。我們常常會見到嬰兒喜歡把手或是抓到的物體放進嘴裡,這其實這是他們的感知、認識外在事物的一種途徑。如果我們成人強行制止,嬰兒的口腔刺激得不到滿足,輕則讓他們產生暴躁、消沉的負面情緒,重則會影響其身心發展。有研究表明,嬰兒長大後喜歡啃筆頭、咬指甲、吃書、吮吸手指、貪吃、嘮叨等一些難改的壞習慣的,都可能和1歲以內沒能很好的度過口唇期有關。

    如果一個孩子到了幼兒期仍保留著吮吸手指的習慣,則應該視為一種心理問題。那麼,吮吸手指到底會給幼兒帶來哪些不利的影響呢?例如,會引起同伴的嘲笑,致使孩子產生膽怯、緊張、自卑等心理問題;同時也會將手指上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透過口腔帶入體內,引起身體疾病等;也會導致手指腫脹、脫皮、發炎甚至變形等;

    我家孩子那會就特別喜歡吮吸手指,每次要睡覺就吃手指,只要她閒下來沒事可幹就吃手。到了一歲四五個月這種現象還是很明顯,那會右手大拇指已經被她吃出了繭子,但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長,也是斷斷續續給戒掉了。就像前面故事中提到的吃手指的那個小朋友,即使老師告訴他很多道理,也是改不了這種習慣。記得我之前幼兒園有個同事,25歲了,每次我們例行週會,領導邊講話她就邊啃邊摳手,都出血了她還不收手,後來瞭解到她說她坐下來沒事幹就想啃、摳。就是那種已經成為習慣的壞習慣。可見,如果我們家長前期沒能引導好孩子,那這樣的習慣便會影響她很長一段時間。

    媽媽與正在咬指頭的孩子

    二、任性

    任性是指孩子放任自己的性子,隨心所欲,不加約束。常表現為需求無度,無法剋制或延遲滿足;常藉助打滾、不停哭鬧、亂扔東西等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關心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緒,缺乏集體觀念與合作意識。

    如果這些消極的行為經常發生,也是會強化兒童的不良個性品質。同時孩子在任性時會伴隨煩躁、憤怒的情緒,也是對健康不利的。那上了幼兒園也會因此成為老師和小夥伴排斥的物件。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及時發現並幫助孩子儘早矯正,而不是等到他交不到朋友,在社會上遭到排擠,受到冷落時,才去想法設法改變。如果真正到了那個時候,是不是為時有點晚呢?我們都知道,孩子越小,他的思想意識越單純,是越容易更好的教育。

    憤怒生氣的孩子

    三、說謊

    說謊行為是兒童一種比較普遍和頻繁的現象。研究表明,2~3歲的幼兒已經出現說謊行為,並在學前期迅速發展。

    而我們家長要能夠正確的判斷孩子是無意識的說謊還是有意識的說謊。無意識的說謊也叫幻想式說謊,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年幼孩子身上,因為孩子小對事物記憶可能不夠清楚或時間概念掌握不準造成說話不真實;或把想象當成現實而說了假話。比如,聖誕節小朋友會說“這是聖誕老人送給我的禮物”,這就是把想象當成了現實。嚴格來說,這不應該被納入“說謊”之列。

    那有意識的說謊又是什麼呢?它可以按動機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例如,孩子生病了怕媽媽擔心,對媽媽說“我沒有生病,不難受。”這種說謊是有著積極因素的。

    而動機是消極時,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說謊,是一種欺騙的方式,是需要我們家長注意的。例如,孩子很愛玩槍,多次要求家長給他買,但家長卻始終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為了得到一把心愛的槍,孩子可能會說“我們老師說明天每個男孩要帶一把槍表演節目。”那家長要是沒有很好的判斷力,把老師的話當“聖旨”,給孩子終於買了一把槍。那麼在孩子這裡就已經有了原來說謊是可以獲取好處,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這樣一種不好的意識。久而久之,帶有這樣消極因素的孩子也就有了心理健康問題。

    面對說謊的孩子,媽媽正在教育

    那麼除了孩子本身會有的說謊之外,作為家長是不是更要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不說謊的榜樣呢?

    四、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嬰幼兒與父母或其他依戀物件分離後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應。

    實際上,分離焦慮在某個年齡階段對孩子來說是正常的。從7個月到學齡前,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因為與父母或其他親近人的分離而焦躁不安。但在此年齡段後,依然持續地表現出這種焦慮,當焦慮時間超過4周,並影響日常生活或娛樂活動時,幼兒就有可能患上分離焦慮症。

    每個孩子因為親子依戀關係的質量、個性和習慣的差異,分離焦慮的表現也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只是表現為情緒不穩定、哭泣,有些孩子會飲食減少、睡眠不安、少言寡語,更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拒絕食物、身體不適症狀。

    那我們父母在日常培養中,可以擴大孩子的社交圈,使孩子初步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或者提前讓孩子熟悉幼兒的生活環境等,也有利於孩子入園時有良好的情緒等。

    面對焦慮的孩子,不知所措

    五、攻擊

    攻擊行為又被成為侵犯行為,是針對他人的敵視、傷害或破壞性行為。它可以是對他人身體的侵犯、言語的攻擊、也可以是對他人權利的侵犯。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會見到關於兩個小孩子之間搶玩具的事情,一方用手或身體壓住玩具,寧可自己不玩,也不讓別的孩子拿走。這時想要玩的孩子就會對霸佔玩具的孩子採取攻擊性行動,掰他的手或是動手打他。那這種類似的攻擊性行為在兒童成長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他們在社會化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閉一隻眼”,放手讓孩子們自己解決。

    但是,如果我們的孩子經常對其他小朋友發動攻擊性行為,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因為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一旦成為習慣,不僅對他的同伴交往不利,還有可能造成他們長大後社會適應不良,妨礙人際交往,甚至導致做一些違法行為。像前面提到的故事中那個習慣攻擊小朋友的孩子,我想除了讓老師頭疼外,其他小夥伴估計也是不歡迎他一起玩的吧。

    2019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殘忍殺害10歲女孩的新聞當時是觸動極大。這種暴力行為的背後是父母教育的終結,我們反過來再看這個男孩的父母,甚至當警察找上門時,男孩的媽媽還在替孩子說謊隱瞞,而男孩的爸爸卻一再推卸責任說他平時很少管孩子。可見這樣的父母在孩子以往的教育中也是讓人唏噓。如果他們能早點發現孩子這些心理不健康的問題,如果他們能夠以身作則也不至於可憐的小女孩慘遭噩運。

    其實作為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種我們常說的“私心”的狀態。會把孩子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問題要麼視而不見,要麼自認為是對的。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自然會明白一些道理。但真的是我們想的這樣嗎?可能生活中我們會把有些問題等到以後再去解決,比如說家裡某個東西壞了啊,暫時放著也不礙事,等到我需要的時候再把它拿來修好,反正也不會影響什麼。但如果我們把養育孩子看成是跟修壞了的東西一樣再等等,那麼等來的只有傷害。

    那個原本你認為可以“修好”的孩子估計也不大可能再耐心聽你說大道理,甚至會跟你大打出手!我們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沒有問題,但往往是小問題日積月累,有了量變就變成了你不可控制的大問題。不難發現網上或者是身邊有很多類似小學生、初中生等打父母,甚至殘殺父母的孩子。試想,我們辛辛苦苦養育的孩子竟然變成了這樣,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嗎?不是的,是從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我們作為父母卻沒有及時發現,沒有及時引導教育,才有了後來的問題孩子,才有了傷害。我想這種因為教育不當帶來的傷害,父母會陷入自責與愧疚吧。

    那就請我們給孩子愛的同時,再不要忽視他們心理成長的健康問題!

    再跟你分享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驗吧,我家寶寶兩歲半的時候我就已經教他去認識簡單的漢字,但是自己教的又有點含糊,畢竟不是當老師的,之後我就在網上買了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

    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還有把漢字變成有趣的動畫和圖形,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 。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所以極力推薦你去試試。

  • 6 # 陽光心健心理人

    兒童時期心理特點有哪些?

    1、自我評價能力逐步發展:5歲以後,兒童的個性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2、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增長:兒童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例如,摔痛了能忍著不哭。此時,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情感也開始發展。

    3、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明顯提高:這一階段的兒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較前更獨立了,他們能選擇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飯、夾菜,也能不影響別人安靜地入睡。

    4、合作意識逐漸增強:在相互交往中,該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遊戲。

    5、規則意識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

    幼兒心理健康常見問題?

    1.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2.求知慾較強。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

    3.能合群。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為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

    4.誠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何炅和汪涵誰的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