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世界戰爭史上,不考慮後勤和天氣因素,且雙方戰鬥意志,武器裝備,戰備組織大致相當的情況下,數量上優勢軍隊被劣勢軍隊包圍並殲滅的戰例嗎
16
回覆列表
  • 1 # 當爹的大灰狼

    舉一個解放戰爭發生的戰役為例:那就是遼瀋戰役。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此為我軍60萬,國民黨軍隊80萬。對此情況,毛主席說了一句話:這是一鍋夾生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敵人的優勢,也說明了這次戰役的難度。

    雖然解放軍在戰鬥中逐漸成長,武器裝備也在不斷改善,但是實際上和國民黨軍隊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具體情況可以百度。

    蘇芬戰爭中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戰役,但是屢屢有以弱勝強的戰鬥案例發生。芬蘭軍隊分散兵力,在嚴寒的掩護下,不斷的出擊,讓蘇軍傷亡慘重。

    事例比比皆是,詳情不具!

  • 2 # 嶽麓山土著

    這樣的戰例多得是。

    項羽的破釜沉舟、韓信的背水一戰、霍去病的直搗黃龍、曹操的官渡之戰周瑜的火燒赤壁……

    淝水之戰、土木堡之變、薩爾滸之戰……

    比較集中體現是,日軍在抗戰期間對國軍的每一場勝利,都是在數量上劣勢情況下取得的,沒有一場是靠數量優勢獲得勝利。

    另外,國軍在對共軍作戰中,早期幾乎每一場敗仗都是在優勢兵力下獲得的,從井岡山三次圍剿、黃橋進攻新四軍、胡宗南進攻延安、蘇中七戰……足見其草包。

  • 3 # 陳軍可

    還真沒有。既然能圍殲敵人,起碼也是有相對優勢的,或者透過戰略運籌取得區域性優勢。再有就是敵人內部生亂喪失優勢。

  • 4 # 職場有備無患

    劣勢軍隊圍殲優勢軍隊的戰例不勝列舉,看一看我國的解放戰爭,哪一次大戰不是弱勢的解放軍圍殲優勢的國民黨正規軍?打的國民黨軍隊輸得是莫名其妙,偌大一箇中國就這麼活生生的在幾百萬正規國民黨軍隊手裡弄丟了,你就說奇怪不奇怪吧?

    雖然這樣的戰例奇怪是奇怪了一點,但最終也會是一種必然,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自家的家事我就不拿出來舉例說明啦,咱們來講講發生在1954年越南的奠邊府戰役。由於二戰勝利後,法國又開始惦記起了曾經的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區域的印度支那殖民地,企圖再次對這些地方實行殖民統治。法國打的如意算盤自然就遭到了已經宣佈獨立的越南胡志明政權的奮起抵抗,在法國優勢兵力面前,越南軍隊簡直就像是一幫拿著土槍的“泥腿子”,哪裡有個軍人的形象?可就是這幫泥腿子,卻憑著為國甘願赴死的戰鬥精神,硬生生的把1.6萬法軍正規部隊圍殲在了奠邊府,任憑法國怎麼補給增兵,還是沒能讓一個法國士兵能逃出包圍圈,被俘人員都高達1.1萬人,由於當時的越南火力有限,在藉助解放軍炮兵火力的協助下,對法軍一個營一個營的步步蠶食,最終才換來了來之不易的勝利。

    同樣是越南戰爭中的溪山機場之戰,越南這次包圍的敵人是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敏銳的美軍聞到了昔日不可戰勝的對手那熟悉的味道,一度讓遠在美國的約翰遜總統都誠惶誠恐,每天都在擔心守衛溪山機場的美軍主力被全部消滅的恐懼之中煎熬,甚至讓美軍絕望的以為溪山機場就是第二個奠邊府。只可惜美軍的武器裝備實在是太過於優勢了,再加上美軍轟炸機每天上百噸的不停歇地向越南陣營傾瀉炸彈,最終讓溪山機場守衛美軍有驚無險逃過一劫。但是那種以弱勢兵力包圍優勢軍隊的戰例絕對可以堪稱經典,其中令美國大兵脊背發涼的不敗對手指得是誰?我不說大家也應該知道了吧!

    如果題主要去查閱資料,一定還能找出不少這樣的戰例,我也就講講這兩個最典型的戰例,畢竟以越南遊擊隊跟法國軍隊和美國大兵比起來,那弱得可不是一星半點,可是卻偏偏就打出這樣的戰爭效果,你就說經典不經典吧?

  • 5 # 天健35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這裡就舉一個昆陽之戰: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今河南省葉縣),故稱為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未來中原王朝的國運與興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昆陽之戰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明代大思想家顧炎武讚揚昆陽之戰中的劉秀:“一戰摧大敵,頓使海宇平”。

    昆陽之戰中,王莽軍的兵力有四十二萬人,而更始起義軍守城和外援的總兵力加在一起也不過二萬人。然而在兵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起義軍竟能取得全殲敵人的輝煌勝利,主要是得意於統帥劉秀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全軍將士的英勇,戰鬥經過曲折和富有傳奇,我就不說了,大家可以去查。

  • 6 # agra

    以少勝多的例子很多,但如果必須是“包圍”並且“殲滅”的話,最著名的應該是漢尼拔的成名之戰“坎尼會戰”。在這場會戰中,漢尼拔“半數而圍”,全殲了羅馬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野戰軍。這一仗是西方軍校戰史必學的,漢尼拔也因此被認為是西方古代四大名將之一(另外三位是亞歷山大,凱撒和拿破崙)。

    公元前218年,地中海的兩個大國,迦太基和羅馬,爆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迦太基天才統帥漢尼拔,出人意料的率軍從西班牙出發,翻越比利牛斯山脈,並且趕在冬季翻越了阿爾卑斯山脈(第二個這麼做還能獲得成功是2000年後的拿破崙)。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漢尼拔率領約3萬人的軍隊進入了義大利境內(出發時約9萬人),並且在特拉比亞和特拉西美諾連續殲滅約同等數量的羅馬軍團。前216年,隨著強硬派的發羅當選執政官(同期執政官鮑魯斯相對謹慎),元老院決定集結決定性優勢的兵力與漢尼拔決戰。為此羅馬集結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野戰軍,16個軍團(約9萬人),其中騎兵7000,步兵8萬。而此時的漢尼拔,透過在高盧補充兵員後,有近5萬的兵力,但其中最精銳的是1.2萬騎兵,2萬名重步兵(1.2w非洲重步兵和8k西班牙重步兵),其餘的高盧兵都是炮灰湊數的。所以兵力對比大致為1:2,羅馬佔絕對優勢。

    漢尼拔也意識到已經到了決戰的時刻,因此早已提前選擇戰場。在透過一系列掩蓋性的行軍迷惑羅馬人後,漢尼拔突然透過強行軍在羅馬人反應過來之前出其不意的攻佔了羅馬軍隊的糧倉坎尼城。狼狽的羅馬軍隊不得不趕往坎尼面對已經在自己選擇好的戰場上嚴陣以待的漢尼拔。

    在介紹整個戰役之前,先介紹一下當時的背景。

    首先是軍隊戰鬥力的對比。

    毫無疑問,羅馬擁有當時地中海最強大的陸軍,其軍隊在武器裝備,戰鬥力,紀律,和士兵榮譽感方面均超過同期的其他地中海國家。當時的羅馬實行的是“血稅”制度,即每個成年公民都是服兵役的義務,以此來代替交稅。羅馬每年年底在進行執政官選舉時,根據次年的戰略態勢決定招募的軍隊數量並從公民中徵召。即使在和平時期,羅馬要會維持兩個執政官軍(4個聯合軍團,共約5萬人)的常備兵力。而這些士兵在和平時期除了保持訓練外,還會負責國家道路、廣場、神廟等公共設施的修建,同時,這種“公民兵”,會有更強的國家自豪感和榮譽感。因此相比於同時期以僱傭兵為主的其他地中海國家而言,羅馬士兵的基本戰鬥力和戰術素養是有明顯優勢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在當時其他國家的軍隊任然普遍採用密集重步兵方陣的情況下(士兵肩並肩,使用長矛,對於缺乏訓練計程車兵,這樣易於保持陣型並且穩固士氣,但缺乏機動性),羅馬軍隊採用的是被稱為“三線陣型”的鬆散步兵方陣(士兵間隔約1米,使用短劍方便揮砍,這對士兵的基本戰術素養要求很高)。在實際作戰中,羅馬的步兵方陣可以靈活機動,如面對騎兵衝擊時,第二線步兵可以迅速進入第一線的空隙形成傳統的密集方陣。也可以在戰鬥中,將第一線計程車兵透過第二線的空隙撤到後方修整形成“車輪戰”。並且羅馬軍很早就實現了以“百人隊”為最小戰術單位的“小隊機動”,使得在戰場上具備很強的靈活性。在特拉比亞戰役之後,漢尼拔就注意到羅馬軍的這種小隊機動在戰場上非常有效,並且在當年的冬營期間著手對自己的部隊進行改革。

    再來看迦太基。迦太基是一個傳統的商業帝國,其本國人民根本沒有參軍的興趣,國家政策也不要求公民服兵役。因此以商業立國不缺錢的迦太基一直以來都是採用僱傭兵制度。而當時的僱傭兵並不是現代概念中的“職業軍人”,更準確的說是“臨時拉來的壯丁,給與一定的報酬”。當時迦太基的僱傭兵,大多數來源於非洲蠻荒地區的土著民,且成分班雜,甚至語言都不互通。根據阿庀安《羅馬史》中的記載,漢尼拔最初區區三萬多人的部隊裡就有20多種語言,漢尼拔身邊最多的是各種語言的傳令官。在進入義大利並獲得高盧士兵的補充後,這支“雜牌軍”的構成就更加複雜了。前面也提到,漢尼拔手上最精銳的其實只有3萬人,這些是跟隨他的父親哈密爾卡、姐夫哈士德魯巴常年在西班牙與土著戰鬥過計程車兵,也是迦太基西班牙總督漢尼拔手上真正的“子弟兵”。但即使是這些子弟兵,其自身的戰鬥力和戰術素養也是遜於羅馬士兵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整個第二次布匿戰爭的16年時間裡,只要不是漢尼拔親自指揮的戰鬥,在同等數量對決下幾乎都是羅馬軍一邊倒的獲勝(在西班牙戰場和西西里戰場,羅馬軍往往即使數量劣勢也可以獲勝)。但坎尼戰役,漢尼拔能夠指望的也只有這3萬子弟兵了。

    再看軍制。

    羅馬實行的是軍政合一的制度。每年羅馬會組織武裝公民選舉(簡單的說就是隻有當兵的公民有選舉權),選出國家最高元首-2名執政官(一般一名來自貴族,一名來自平民)。執政官是國家的最高元首,也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每個執政官指揮一個戰略單位的執政官軍(滿編約2.5萬人)。如果戰事吃緊,多招募的軍隊會以執政官軍為單位交由國務官或前執政官率領。當合兵一處時,由執政官統帥。當兩名執政官合兵時,由兩人輪流統帥。

    而迦太基實行的是軍政分離制度。將軍由國家任命,受政客制約。實際上迦太基的將領很少有戰略決策權,更多時候實際只是一個戰術執行者。漢尼拔出身於迦太基著名的巴卡家族,同時他西班牙總督的世襲身份也使得他可以在西班牙範圍內實現軍政合一,提高了指揮效率。但他在面對眼前的羅馬人時,任然要不斷的和遠在迦太基的政客進行各種博弈,因為他畢竟不是迦太基的最高領導人。

    這方面雙方各有優劣,很難說誰佔決定優勢。

    羅馬制度的優勢在於,可以真正的以舉國之力打一場戰爭。由於執政官就是軍隊統帥,因此在執政官遇到軍事上的難題時,可以透過行政手段來幫助解決。例如第一次布匿戰爭,沒有海軍的羅馬發現很難跨海與迦太基爭奪西西里,因此執政官立刻下令全義大利的造船廠加班加點製造軍艦,僅用了三個月就建成了一支海軍,並且在第一次海戰中就奇蹟般的擊敗了海上強國迦太基。而迦太基國內一直以來都有兩大家族,偏向農業的漢諾家族,和以海洋貿易為主的巴卡家族。在迦太基政策和戰略制定上,一直由於兩大家族的分歧導致“迦太基永遠無法避免戰爭,又無法全力以赴的去打一場戰爭”。而在此政治博弈之下的軍隊將領,則受到了過多的約束。在坎尼大勝,羅馬眼看就要倒下的時候,被漢尼拔派去迦太基彙報戰果並請求進一步援助的弟弟,卻被政客派去了西非平定土著叛亂,耽誤了兩年的時間,不得不讓人懷疑不在前線的迦太基政客們是否真的知道和羅馬間的大國戰爭意味著什麼。

    但羅馬制度的弊端也很嚴重。在好不容易推翻王政建立起共和制之後,羅馬人對專制獨裁的恐懼和警惕已經達到了有點病態和扭曲的程度。羅馬人的體制有嚴重的防備獨裁的機制,包括執政官一年一選,且不得連任。而由於軍政合一,這使得羅馬根本就沒有“職業將軍”。羅馬人的從政路線一般從財務官開始,歷任營造管、監察官、國務官,最後透過選舉當選執政官。絕大多數的執政官在當選之前根本沒有大軍團的指揮經驗(一般都有從軍經驗,但能指揮一個軍團,甚至作為戰略單位的執政官軍的,少之又少)。而從他們接手大軍團的那刻起,就有一個一年的倒計時,刨去冬營休戰的三個月,留給執政官的時間只有9個月的時間,很多人根本還沒“上手”就要離職了。歷時23年的第一次布匿戰爭,最終以羅馬獲勝告終,但勝者在這23年內,除了勒古雷斯這樣的敗軍之將外,居然沒有誕生一個能被人記住姓名的“名將”,這對我們中國人而言簡直是匪夷所思的。即使有以“前執政官”繼續帶兵的情況,“前執政官”也只能作為將軍而不是統帥。相比於15歲隨父征戰,25歲就接任西班牙總督全權負責西班牙軍政事務,坎尼戰役時年33歲的漢尼拔,羅馬也根本找不出一個有同等指揮經驗的統帥來。

    而迦太基的將軍理論上是沒有任期限制的,只要不捅大婁子,是可以長期指揮的,這使得將領有足夠的時間構建自己的戰術系統並且磨合指揮體系。

    另一個由於過短的執政期限導致的弊端是,羅馬執政官都有普遍的短期決戰的傾向。試想一下,你經過不斷的努力和政治博弈好不容易當選了執政官,結果一看留給自己建功立業的時間只有一年…………如果不能取得決定性勝利,很可能就給後繼者作嫁衣裳了。第一次布匿戰爭的勒古雷斯,特拉比亞戰役中的塞姆普羅紐斯,都在這種恐懼下,急於在任期結束前發動草率的進攻導致大敗。而坎尼之戰時任羅馬執政官的激進派代表發羅,一定也受到了這種情緒的影響。同時還要看到,在這個時期,羅馬平民在長期的鬥爭中爭取到了超越以往的權力,這一時期的羅馬政策有很明顯的平民權力保障傾向,包括2名執政官中必須有一名來自平民。這使得這一時期的平民執政官有很強的使命感,他們認為自己的努力不光是為了自身的榮光,也擔負著為整個平民階級爭取更多權益的使命。因此這一時期的平民執政官往往表現出超出必要的積極,勇敢和熱情。面對平庸的對手時,這種熱情甚至會經常帶來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但面對漢尼拔這樣的名將時,基於熱情的胡亂出拳只會讓自己破綻百出。

    但也必須要承認,基層軍官的素質上面,羅馬軍隊幾乎可以說是碾壓迦太基的。與統帥往往經驗不足不同,羅馬軍的基層組織是以百人隊為單位的,而百人隊長往往具有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這極大的彌補了將軍經驗的不足。羅馬軍很強調“標準化”,如設營,行軍,作戰,巡邏,偵查,都有標準化的流程,這些基本的戰術事務,每個百夫長都很清楚並且不需要將軍額外的指令就可以準確執行。一個出色的基層軍官團可以帶來的作用,看看二戰初期的德國軍隊就可以知道。因此雖然迦太基的將領更具經驗,但除了漢尼拔外,整個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除了漢尼拔找不出哪個迦太基將領可以在同等兵力下戰勝羅馬軍隊,即使對手的指揮官名不見經傳。

    再看下軍隊組成的純戰術層面。

    羅馬軍隊的當家王牌一直是其引以為傲的重步兵。前面提到的羅馬軍制的優點使得羅馬的重步兵在面對同樣數量的同時期軍隊的正面對決時,幾乎立於不敗之地。也因此,羅馬並不很重視騎兵的發展。根據羅馬的血稅制度,服兵役等同於交稅,因此是沒有軍餉的並且還要自費購買裝備。而騎兵,由於其費用昂貴,只有由財產最多的第一等級公民提供(羅馬公民根據財產分為6個等級)。這導致了羅馬騎兵兵員非常短缺。在一個正常5000人編制軍團中,騎兵編制只有300名,不到十分之一。

    而漢尼拔則非常重視騎兵的發展。《名人傳》中記載了漢尼拔和西庀阿間的一段對話,西庀阿問“古往今來的名將你認為如何排名?”,漢尼拔答“亞歷山大第一,皮洛士第二,我第三”。可見漢尼拔是很崇尚亞歷山大的軍事體系的,尤其是多兵種協作。因此從一開始,漢尼拔就非常重視騎兵的發展,並且手上有一支人數不多(三千人),但卻號稱當時全地中海最精銳的騎兵-怒米迪亞騎兵。

    但這裡必須要說明一下,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騎兵並不對步兵具有碾壓性的優勢。由於戰馬不披甲,也沒有馬鐙,當時的重騎兵衝鋒的衝擊力是很有限的,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戰場上的快速機動兵力。而漢尼拔手上的最精銳的怒米迪亞騎兵,主要使用標槍,按照阿徹瓊斯《西方戰爭藝術》中根據作戰方式劃分輕重騎兵的定義,實際上應該屬於“輕騎兵”。這也是為什麼羅馬不太重視騎兵的原因,甚至羅馬騎兵經常會下馬列陣以步兵方式作戰。在與漢尼拔的前期交手中,發羅曾創新性的將輕步兵與騎兵混編,結果漢尼拔的優勢騎兵竟然也討不到便宜就可以看出,當時的騎兵的正面戰鬥力十分有限,主要作用是機動包抄,驅趕輕步兵,以及戰勝後的追擊。

    總結一下,坎尼之戰中,羅馬方擁有一流計程車兵,一流的軍官,和二流的統帥(發羅是三流的,但同期執政官鮑魯斯相對還是比較有軍事經驗的)。而漢尼拔方則是三流計程車兵,三流的軍官,和一流的統帥。兵力對比2:1羅馬佔優,但騎兵是1.2w對7k,漢尼拔佔優。綜合上面的分析,敝人認為,綜合真實實力對比應該是羅馬至少佔有不低於2:1的絕對優勢。

    花了很多篇幅來介紹雙方的對比,因為關於坎尼之戰的作戰過程,網上的介紹實在太多了,也寫不出什麼新意。但較少有對雙方實力做過對比的。評價戰果必須建立在清楚雙方真實力量對比的基礎上,如果光是看人數對比,很難理解坎尼之戰在戰史上的地位。

    下面簡單說下戰鬥過程。

    首先佈陣的是羅馬軍。由於數量過於龐大,羅馬軍的佈陣在傳統的正面寬度下,極大的加強了縱深。這是一個看似很愚蠢的佈陣,因為既然擁有2倍的兵力,就應該擴大正面以圖包抄對方。雖然是三流的統帥,但大家也請相信發羅肯定是懂這個道理的。之所以這樣佈陣是因為在那個時期,地中海國家間的戰爭一般都會在佈陣階段採用同樣的寬度。因為假如一方寬度過寬,另一方會拒絕決戰堅守不出。看同時期希臘和羅馬人的戰爭會發現,很少有先佈陣的一方試圖利用地形(如在山坡上佈陣),這不是因為仁義道德,而是先佈陣的一般是挑戰方,如果佈陣佔據明顯優勢,會導致對方拒絕應戰。當時的羅馬擁有絕對優勢,執政官們不是擔心能不能擊敗漢尼拔,而是擔心漢尼拔不肯決戰。這個心理也和漢尼拔進入義大利之後的各種風騷走位有關。漢尼拔行軍飄忽不定,即使是在2倍羅馬軍的嚴密監視下,漢尼拔也總能“憑空消失”,然後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甚至在羅馬人的主場義大利,還能打出特拉西美諾湖戰役這種全殲羅馬一個執政官軍擊斃執政官的伏擊戰來,讓人產生出義大利是漢尼拔主場的錯覺。這次漢尼拔以全軍出其不意攻陷羅馬軍糧倉坎尼就已經讓兩位執政官狼狽不堪,再讓老狐狸溜了還如何向選民交代?

    另外,坎尼之戰也不是在羅馬軍趕到的當天就爆發的。實際上雙方首先設立營寨對峙了很多天。羅馬軍數次主動結陣漢尼拔都沒有應戰,他在等待羅馬人的破綻。而羅馬執政官可能也想透過“賣個破綻”來誘使漢尼拔出戰。於是的坎尼會戰的當天,羅馬人首先布出了這樣一個縱深加倍的步兵方陣,並且將7千騎兵平均分配與兩翼。

    漢尼拔等待的機會來了。但他沒有急,而是慢慢悠悠等到中午才出現列陣。而陣型讓羅馬人一時摸不著頭腦。

    漢尼拔布出了一個新月形的陣型,中間突出,兩翼拖後,面對羅馬軍形成了一個“凸”字陣,其中,漢尼拔最精銳的1w2非洲重步兵位於陣型的兩翼,高盧兵與8000名伊布里亞重步兵混編位於陣型的中央。1w2騎兵並沒有平均分配,而是最精銳的3000怒米迪亞騎兵位於右翼,9000名混編的伊比利亞騎兵和高盧騎兵位於左翼。

    戰鬥首先由位於各自陣前的輕步兵引發。在互擲標槍後,雙方輕步兵退入主陣後方。然後雙方重步兵開始交手。在重步兵交手的同時,漢尼拔命令兩翼騎兵出擊,雙方騎兵纏鬥在一起。

    面對精銳的羅馬重步兵,位於陣型中央的高盧兵明顯不是對手,在優勢數量敵軍的衝擊下,開始支撐不住逐漸後退。一開始的“凸”字形逐漸被壓成了“一”字形,又變成了“凹”字形。而兩翼的非洲重步兵是漢尼拔的精銳,在羅馬軍的猛攻下竟然守住了陣腳,一步不退。

    首先崩潰的是在兩倍數量的敵方左翼騎兵猛攻下的羅馬右翼騎兵。在迅速擊潰敵人後,漢尼拔的左翼騎兵並沒有急於攻擊羅馬的步兵方陣。因為羅馬的步兵方陣縱深太大了,還沒有完全進入漢尼拔設計的“口袋”。因此左翼騎兵直接繞過了羅馬陣列的後方,從背後突襲與怒米迪亞騎兵纏鬥的羅馬左翼騎兵。由於有執政官發羅的直接指揮,羅馬的左翼騎兵變現的出人意料的頑強,居然與漢尼拔最精銳的怒米迪亞騎兵打的難解難分。但隨著漢尼拔左翼騎兵的加入,羅馬騎兵徹底崩潰了,發羅也隨著敗軍逃離了戰場。

    步兵陣線,中央的羅馬軍一直在前進,迦太基人就要崩潰了!羅馬軍經驗豐富的百夫長們作出了這樣的判斷。羅馬步兵擅長的就是中央突破,一旦突破敵軍陣型就意味著勝利。羅馬軍開始往中央集結。漢尼拔的陣型在中央的極限承壓下逐漸變成了“U”形,這時候,另一名執政官鮑魯斯做出了一個決定戰役結果的決定,帶領自己指揮的側翼步兵突入中軍,以期實現“中央突破”。

    就是現在!漢尼拔命令兩翼守住了陣地並且還隱藏了一些實力的精銳步兵開始前進!在陣後的輕步兵向兩翼分流。而驅散了羅馬騎兵後的精銳騎兵也剛好趕回,封住了“碗口”。羅馬8萬大軍被徹底裝進了一個口袋裡!而包圍他們的是數量只有一半的敵人!

    被包圍的羅馬軍攻擊力驟減。來自四面的擠壓使得羅馬軍無法採用擅長的鬆散方陣,所有人都被擠壓成一團,而外圍漢尼拔輕步兵隨意投擲的標槍幾乎每支都可以奪取包圍圈內羅馬士兵的生命。

    至此,“戰鬥結束,屠殺開始”

    只用了半天時間,羅馬建城以來最大的野戰軍就被徹底的包圍殲滅了。坎尼一戰,羅馬軍損失近7萬,80位隨軍的元老院議員戰死,16個軍團的96名將校只有5人逃出生天,兩名執政官中鮑魯斯戰死,發羅逃走。

    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圍殲戰”。孫子兵法有云“倍則攻之,五則分之,十則圍之”。坎尼一戰,漢尼拔“半數而圍”,創造了古代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戰例。

    如果光看過程,可能還無法充分理解到漢尼拔超越時代的戰術思想。所以我再花些篇幅做更深的剖析。

    首先分析“新月”陣型。漢尼拔的意圖很明顯,首先在同等戰場寬度下,新月陣可以隱藏一部分的真實兵力。因此當“凸”變成“一”再變成“凹”時,陣型密度並沒有下降。而傳統的“一”字方陣,在變成“凹”形時,陣型密度必然會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在那個時代,能夠壓迫對方陣型彎曲的一方往往都能最終實現突破並獲勝。

    第二,由“凸”變“凹”的過程,加倍了中軍“敗退”的距離,給羅馬軍造成了“敵人崩潰在即,再往前一步就是勝利”的錯覺。古代戰爭中的指揮官和基層士兵不像我們現代鍵盤俠玩遊戲這樣,擁有“四十五度”的上帝視角可以總覽全域性。戰鬥一旦爆發,能看見的基本只有眼前的敵人和身邊的戰友。羅馬軍經驗豐富計程車兵們,只能透過自身戰鬥的激烈程度和所處位置的變化模糊的猜測全域性局勢。而對於不斷壓迫對手後退的羅馬中軍將士而言,可能直到被背後的標槍射中的那刻之前,都還認為“勝利就在眼前”。

    漢尼拔的高明在於,他知道那種“我想包圍你,你不讓我包圍”的貓抓老鼠的遊戲對於兵力劣勢的他是玩不轉的,所以他要設下一個心理陷阱,讓羅馬人心甘情願的自己鑽進來“被包圍”。

    那麼這個陣型是無敵的嗎? 所有羅馬的敵人都可以套用這個戰術來戰勝羅馬嗎? 錯。十年後的西班牙戰場,漢尼拔的弟弟哈士杜巴面對羅馬軍擺出了和漢尼拔完全一樣的陣型,教條的羅馬將領任然採用傳統的羅馬方陣。唯一的區別是,兵力對比是迦太基3萬對羅馬2萬5。這場戰鬥的結果是,在迦太基騎兵完成合圍之前,羅馬步兵實現了中央突破,迦太基陣線崩潰。

    漢尼拔的戰術本質上說是一個時間差戰術(阿徹瓊斯),漢尼拔的“騎兵合圍”與羅馬軍的“中央突破”都在與時間賽跑。誰先達成誰就是勝者。

    但漢尼拔贏的僥倖嗎? 不是。漢尼拔在戰前做了非常充分的計算和準備。首先,他並不是簡單的把高盧新兵置於中間,而是將自己在西班牙一手訓練出的最精銳的8000名伊比利亞重步兵,散編進高盧陣型中。這8000名“子弟兵”要作為“粘合劑”保證高盧新兵不會在羅馬軍的重壓下直接崩潰。豐富的作戰經驗和超出同時代的戰術理解,使得漢尼拔可以在戰前做出精確的計算。

    第二,漢尼拔是同時代首個創立“預備隊”概念的統帥。大致同一時代的西方將領,都普遍缺乏“戰鬥中控制形勢”的概念。包括稍早的亞歷山大和皮洛士,都認為所有謀略和戰術都應形成與戰鬥之前,一旦短兵相接,剩下的局勢就不在受將領的控制了。或者說,一旦戰鬥開始,各作戰單位都只能按照戰前的部署行動。因此在那個時代,戰鬥開始後,統帥就降格為士兵了。羅馬的執政官戰死率奇高,就是因為戰鬥開始後他們都“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去了。而漢尼拔,一定會選擇一個利於觀察全域性的位置,時刻保持對局勢的把控。並且他始終會分出一部分“戰前沒有明確部署任務”的“預備隊”,隨時投入到緊急的地方。坎尼之戰,漢尼拔利用手中的預備隊,填補陣線,並且在最後時刻投入兩翼。

    第三,根據阿庀安的記載,漢尼拔還使用了4個計策。在戰前,漢尼拔在遠處丘陵背面埋伏了不到2000人,他們負責在戰鬥開始後,奇襲羅馬側翼。並且他還安排了500名高盧人,在戰鬥前突然丟掉武器跑向羅馬軍“詐降”,但這些人都在衣內暗藏匕首,等羅馬軍將其安置於後方時,伺機刺殺衛兵奪取武器,在羅馬後方大營製造混亂。另外漢尼拔還利用了風和陽光。漢尼拔選擇的佈陣位置在下午時會背對陽光,並且刮順風,風捲著砂石,再加上陽光,影響了羅馬士兵的視力。

    阿庀安認為這是制勝的4條策略,但實際上可以看的出來,這4條策略的“直接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在2:1的軍力對比下起不到什麼決定性作用,只能算錦上添花。為什麼說“直接作用”?因為我認為,經驗豐富的漢尼拔並不是指望這幾條計策可以直接的殺死多少羅馬人,而是希望造成心理效果。 區區2000人的伏兵和500個只有匕首的詐降部隊,對羅馬人的實際威脅是很有限的,但在混戰中,他們的“搗亂”會讓無法瞭解全域性的羅馬指揮官和士兵產生心理恐慌:漢尼拔還有援軍,大營已經失守……在這種情緒的支配下,面對不斷後退彎曲的迦太基陣型,產生“唯有中央突破方能扭轉乾坤”的想法也就變成羅馬人唯一的選擇了。而風和陽光,進一步阻止了羅馬指揮官對真實形式的掌握。

    可以說,漢尼拔構造了戰術上和心理上的雙重陷阱,羅馬人直到最後一刻,都認為“衝入包圍圈”是獲得勝利唯一的選擇。即使不是鮑魯斯,換任何一個羅馬執政官,在最關鍵的時刻,也大機率會做出將側翼兵力向中軍集結的決策。

    名將與凡人的區別就在於此。

    第二次布匿戰爭是我最喜歡的一段歷史,在佩服漢尼拔的天才和他的堅韌,並且為他的最終失敗惋惜的同時,羅馬展現出的強大的意志和羅馬統治階層的自我犧牲精神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在坎尼大敗之後,義大利已經沒有羅馬的野戰軍了,漢尼拔的大軍離羅馬只有三天的距離,羅馬甚至已經破天荒的動員奴隸和罪犯組成首都防衛軍團。即使在這種情況,倔強的羅馬人依舊拒絕和漢尼拔談判。當漢尼拔為了試探派出使者詢問羅馬是否願意贖回8000名經驗豐富的戰俘時,“絕不與入侵之敵談判,絕不在戰敗時妥協”的羅馬人甚至直接拒絕迦太基使者進城。漢尼拔也首次領教到了真正的“羅馬力量”。

    在16年戰爭中,羅馬執政官、元老院議員、軍團將校(以貴族為主)的戰死率遠遠高於普通士兵。在羅馬最困難的第13年,面對已經枯竭的財政,羅馬元老院在當年執政官李維納斯的提案下全票通過了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戰時捐贈法案”,這條法案特殊之處在於,不是規定“捐多少”,而是規定只能“留多少”,包括執政官在內的所有元老院議員,只能為自己和妻子兒子各留一枚戒指,妻子和女兒各留一點金子,還有一定數量的銅幣,其餘所有財產,無論多寡,一律充作軍費。這條法案帶動了全部羅馬市民的大捐獻,由於財產都捐給了國家,這一時期很多原本富有的貴族或元老院議員,死後連棺材都買不起。聯想到明末崇禎帝籌款的情況,羅馬共和國可以稱霸地中海的根本原因清晰的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簡單說下坎尼慘敗之後羅馬面對的戰略形勢。 在義大利本土,羅馬喪失了最大,也是作戰經驗最豐富的野戰兵團。但即使在坎佩尼亞和南義大利倒戈的情況下,羅馬依舊在次年徵召起15萬人的強大軍團。漢尼拔由於無法得到兵源和物資的補充,在義大利仍處於軍事劣勢。但就算如此,16年間漢尼拔在基本沒有獲得外部援助的情況下(弟弟馬戈從迦太基請來了4000援兵,這是唯一的一次支援),在義大利殲滅了超過20萬的羅馬軍,大小數十戰,未嘗敗績。

    而在義大利以外,羅馬處於絕對的戰略劣勢。

    西班牙,漢尼拔的大本營,他的弟弟正在組織下一波的兵力送往義大利,能夠阻止他們的是處境甚至比漢尼拔還差的老西庀阿兄弟。

    東方,在漢尼拔的拉攏下,馬其頓王腓力五世正在集結200艘戰艦和強大的馬其頓軍團,準備跨過亞得里亞海入侵羅馬,給這個強國致命一擊。

    南方,綜合國力強於羅馬的迦太基,甚至還沒動手。僅僅是西班牙總督漢尼拔,就憑一己之力困住了羅馬幾乎所有的軍隊,並且蹂躪義大利另其經濟瀕臨崩潰。迦太基正在積極準備軍隊入侵西西里和撒丁島。

    羅馬四面楚歌。

    而在這樣的“神開局”下,迦太基如何屢戰屢敗,漢尼拔又是如何在未嘗敗績的情況下被迫拋棄所有戰馬撤回迦太基,並在扎馬戰役被自己的宿敵西庀阿擊敗,迦太基由此喪失地中海大國地位淪落為一界城邦,這就是另外一個“神仙也帶不動豬隊友”的故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6cm要多少斤才顯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