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未號
-
2 # 綠島
開始我並不知道他的腰上掛著一個控制血糖用的小吊袋,只見他和其他的孩子一起打鬧玩耍踢足球,非常開朗活潑。因見他不吃我們準備的食物,而是吃自己帶來的,吃東西前還低頭自己操作那個小吊袋。我有點奇怪,女兒告訴我他很小就查岀得了糖尿病,上學後就一直掛著那個小吊袋。
知道了情況後我很感慨。人的一生難免遇到各種問題,大人小孩都會,關鍵是如何對待。比如這個小男孩。也許他還不懂得很多事情,但他的家長卻沒有因為他有病而過度保護他,而是選擇正確的醫療方法為他控制血糖,因為吃東西會影響血糖,家長為他選擇自己準備食物。但在其他方面,這位小學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玩耍,看上去他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活潑可愛
所以我覺得,有病不可怕,遵照醫囑有規律的正常生活,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的人生。
-
3 # 木子中西醫
講我所接觸到的兩個真實病例吧!
某某,男,28歲,得糖尿病三年,每天晚上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一次,血糖控制的還可以!
這個病人的朋友是醫生,所以他對糖尿病相對比較瞭解!
他個性開朗,每天笑呵呵的,生活充滿了陽光!
他曾經對我說:“剛開始醫生告訴我得了糖尿病,我真的以為天塌了,我當時才25歲啊!當時我對糖尿病不瞭解,只知道要終身吃藥,打胰島素,還不能吃甜的!然後眼會瞎,腳會爛!我不是廢了嗎?後面我發現不是這樣子的!我現在控制飲食,每天鍛鍊,身材越來越好!每天打一針我也感覺可以接受!原來,糖尿病也不是那麼可怕!”
某某,男,11歲,診斷糖尿病1年,反覆自行停藥並多次住院治療!現在每日皮下注射兩次胰島素控制血糖。
他的父母對糖尿病不瞭解,也不怎麼聽我們解釋,每天只是問我們:“我孩子還這麼小,以後怎麼辦呢?”
他自己還小,只能聽父母的,父母讓停藥就停藥,問他父母,他們說:“在家血糖都控制好了,為什麼還要繼續打針?”
真替孩子的未來擔心!
所以,朋友們,得了糖尿病怎麼生活,關鍵是靠自己!正確面對糖尿病,你也可以生活的很快樂!
-
4 # 斯坦利糖尿病中心
作為糖尿病共同照護中心,我們見到的最年輕的糖尿病患者是8歲,現在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可以說每8個成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每3個成人中就有1個是糖尿病前期。這個高發態勢沒有得到遏制,而且形勢越發嚴峻,患病人群年輕化趨勢也越發明顯。
你這個年齡的糖尿病患者還是有很多的,不必覺得只是你自己是患了糖尿病而倍感壓力。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你的飲食結構、運動方式進行調整,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定期進行血糖監測,根據自己的情況遵醫囑合理用藥是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的。如果你患病時間短,胰島功能尚可,透過綜合管理是可以逆轉糖尿病,不用藥或者少用藥的。供你參考。
-
5 # 聖祥大講糖
首先,您現在打胰島素是醫生給您的強化治療的方案,強化治療的目的是讓胰島功能得到很好的修整而慢慢恢復。
其次,專業健康管理,由健康管理師、營養師、醫師,三師共同幫助您管控好血糖,並評估胰島功能恢復情況,幫助您調整用藥,一段時間的專業管理後,您的胰島素是可以停掉並改用少量的口服藥物,如果管理的好,您完全可以做到脫離藥物。
第三、糖尿病並非什麼恐怖之症,不要自卑也不要害怕,要勇敢去面對。您之所以讓自己陷入心累困境,與您不瞭解糖尿病有很大的關係,請多去聽聽糖尿病的健康講座,多渠道瞭解認清糖尿病的本質,多去看看學習別的糖友是怎麼做的,你就會積極的走出現在的困境。
總的來說,您擺脫現在困境的最快速也最有效的方式是找一家專業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機構進行管理,記住一定是要找真正做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機構,因為現在有很多掛著健康管理的名實際是賣保健品的企業。
-
6 # 老護士談健康
據有品PICOOC高血壓臨床醫學海外研究中心調查發現,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經達到了約1.2億人,並且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是45歲。
而糖尿病又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疾病,另外糖尿病早期症狀極不明顯,當身體真正出現不適感的時候,再去醫院做檢查,這時可能已經晚了。
什麼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並常常表現為血液中的糖升高及尿糖。
簡單來說,糖尿病就是由於人體代謝功能受損導致血液中的血糖無法降低而引起的疾病。
糖尿病發作前有哪些早期症狀?1、體重下降:雖然吃得多,可是體重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為人體丟失了過多的葡萄糖,導致身體熱量不足,出現消瘦。
2、排尿次數增多:由於血糖升高,大量葡萄糖經腎臟以尿的形式排出,葡萄糖排出的同時會攜帶一定比例的水,因此小便次數變多。
3、喝水多:口渴是糖尿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會猛然變得常感到口渴,並且夜裡發生口渴,有時會渴得無法忍受,同時,喝水量比平時明顯增多,喝下去還覺得喉嚨發乾,總想喝水。
4、面板感覺異常:糖尿病早期症狀在面板中表現比較明顯,面板乾燥彈性差,反覆出現毛囊炎、癤腫等面板感染。
5、餐前低血糖: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些患者並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而是常常表現為餐前飢餓難忍及低血糖。
6、傷口癒合困難:由於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病變,影響傷口周圍組織的血供,加之,糖尿病人營養丟失嚴重,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傷口癒合困難
7、疲乏無力:當人得上糖尿病之後,就會缺乏胰島素這把鑰匙,那麼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到細胞中,導致血糖升高,且細胞得不到足夠的能量供給,人就會變得疲乏無力。
8、視力模糊:出現近視物體不清,遠視物體尚好,提示眼調節功能降低,可能出現輕度白內障。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糖尿病呢?減輕自己的體重,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下降70%。注意飲食清淡,少吃油炸及鹽量過大的食物。多吃一些有機食物,少吃一些加工食物,比如熟食、香腸等,注重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堅持每天散步半個小時左右,在走路時體內胰島素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避免或少用對糖代謝不利的藥物。積極發現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拋棄不良習慣,做到不抽菸,不喝酒,不久坐,不要向基因和壞習慣低頭等。對中老年人定期進行健康查體,除常規空腹血糖外,應重視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寫在最後我國作為一個糖尿病大國,真心希望那些還未患病的同學能夠做好預防措施,並且糖友也不要放棄,畢竟現在我們的醫療水平已經非常的強大了,只要你們能夠相信醫生,那麼,你們的健康就沒有問題了。
-
7 # 營養一生
一個真實案例分享,我家鄉的一個親戚,父親70多歲得了糖尿病,口服降糖藥,控制不理想,時常反覆。做兒子的32歲,得了糖尿病,服藥半年,控制不理想。有一次停藥半個月去複查血糖,結果空腹血糖25點。他在上海工作,打電話回老家問我怎麼辦,我說你晚上不要吃飯,早餐和中午餐吃小半碗,不夠飽吃雜糧(最好是黃豆),蔬菜和肉,適當吃點降糖藥。一個月後他打電話給我說,因為他曾經吃過降糖藥沒效,所以他沒有吃降糖藥,而是每餐只吃黃豆,蔬菜和肉。沒有吃過飯和麵。一個月後血糖降到6.2。我第一次遇到這麼激進的病人。我很想知道他一個月沒有吃飯有什麼變化,於是我問他現在有什麼感覺,他說沒什麼不適,照樣上班,就是瘦了一點,幹活比以前還要有勁。我說那就好,如果你以後再化驗血糖,結果低於5點時,就中午餐加吃半碗飯。後來他還經常聯絡我,讓我做飲食指導。現在3年過去了,他的血糖一直沒有超過6.5,吃飯也沒有一餐超過大半碗的。
為什麼一個月不吃飯還能好好地活著?很多人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吃飯是補糖的,既然血糖已很高,不吃飯正好起到了降糖作用,而且黃豆也可以轉化18%的糖。肚子餓可以吃蔬菜和肉類,還可以吃點水果和堅果。所以絕對不會因為不吃飯而引起營養不良。
-
8 # 手機使用者5871676352
得了糖尿病,得調節好心態,心情佔70%,有一個好心情才能養病,既來之則安之,年齡小還有逆轉的機會,好好把握吧!我就是因為當初不懂錯過了最佳的時機,現在得每天打針吃藥,麻煩的很,而且還要伴隨終身。
回覆列表
首先說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病了,卻不敢說自己病,不讓人知道自已病。如果不把自己的心態放好,樂觀面對。糖尿病病不是絕症,不是傳染病也不是性病,沒有難以啟齒的。我身邊有兩個都是糖尿病,他們並沒有躲避什麼。他們經常做輕微的運動鍛鍊,還有作息有規律,吃食也比較清淡。經常出去看別人打球和跳舞,調節自已的心情。並沒有你那樣去躲避別人,這樣隻影響自已的病情康復。身邊人並沒有躲避他們,對他冷漠,對他們只有同情與關心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