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燚火源之神
-
2 # 天和Auto
「油門&剎車」同一踏板並不合理
說明:很多人認為將油門和剎車功能設計在同一個踏板上會更安全,因為可以在緊急情況中縮短急剎車的時間;指腳從油門踏板切換到剎車踏板的時間,同時也能防止慌亂中誤踩踏板。然而這種想法是非常業餘的,雖然也有極少數品牌打造過這種踏板,只是沒有一臺能夠在「To-C」領域獲得認可,因為這會徹底改變百年來養成的駕駛習慣,而且並不安全!
關鍵點1-駕駛強度油門剎車同一踏板,汽車如何滑行?不論是「EV/PHEV」新能源汽車與“動能回收”,還是燃油車油門剎車同踏板;在鬆開剎車踏板後車輛就會非常有效的制動,車輛的正常滑行速度會縮短很多;但前者至少還能獲取電能,後者是一點意義都沒有。而且“同踏板”設計可以說幾乎不會有滑行過程——除非踏板抬起的動作非常緩慢且線性,通俗的描述:加速時一點點的踩,減速時一點點的松,累不累呢?
知識點1:MT汽車離合器踏板的控制會很累,原因正是每一次起步加速時,鬆開離合器踏板的動作都要足夠「線性」(一點點的松)。在這種狀態下腕部肌肉與腿部肌肉會持續緊繃,頻繁的如此操作甚至可能造成抽筋的情況。但是「踏離合」的動作卻不會很累,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說白了就是個慣性作用力加力方向優勢,只有“磕膝蓋”朝後的腿部關節才適合這種緩慢的抬起動作,MT只是無奈而已。
知識點2:油門與剎車設計在同一踏板上,車輛預計「滑行」而非減速的話,操控方式就只能利用右腿緩慢的抬起,僅僅釋放“加速行程”而不達到“減速行程”。操作的精準度要求會非常之高,而且每一次正常減速都會造成腿部肌肉的高強度消耗。這種控制模式必然會讓駕駛成為“痛苦”,而且真的只有可能降低駕駛安全係數。
關鍵點2-下意識與慣性力汽車急剎車時,肢體會有怎樣的動作呢?標準答案:急剎車或碰撞瞬間,駕乘人員的肢體必然「前移」!因為車輛減速的過程中,車內人員仍然會受到慣性作用力的影響,通俗的描述是“車輛減速”“人沒減速”,人的減速依靠的是安全帶。所以在汽車制動時不論腿部還是胳膊都會完全抻,問題來了:在急剎車時要透過抬起足部的方式控制,這是不是有些的“反常識”了呢?
知識點:「肌肉記憶」應該都有聽說過,同一個動作不斷的操作就會緩慢形成記憶,由左右腦的“下意識/潛意識”層面進行不經過邏輯預算的直接操作。而決定潛意識形成的因素一定是「渾然天成」的,也就是必然符合自然規律;在汽車減速時“踩踏板”就是自然規律,抬起踏板剎車就是反規律,那麼在急剎車時還能夠期望正常人以“反常識與規律”的方式有效急剎車嗎?
總結:任何普遍被認可的操作方式,必然有其絕對的合理性。C端使用者是不會接受反常識產品的,而使用者又是市場的主導,所有車企都必須按照使用者剛需對車輛進行設計製造。所以「油門剎車同踏板」是絕對不會在汽車上普及的,即使是有動能回收系統“強度可調”的電動與混動汽車也不例外,百餘年形成的駕駛習慣也很難改變了,供參考。
除了手動擋過度自動擋的習慣原因,踩踏板給油,松踏板剎車,根本上杜絕慌亂中踩錯油門撞車的悲劇,也減少了急剎車的反應時間,為什麼沒有人提出?
回覆列表
如果一個人慌亂中能夠踩錯油門,那他/她開一個踏板控制剎車油門的車,只會死的更快。
事實上,有個日本狂人就做了這事,將剎車油門整合到一起,踩下踏板加油,鬆開踏板則剎車。理論上確實很方便,但是這違背常理和常識。當然也沒有誰為這技術買單。車輛在剎車時,身體因為慣性向前傾,腳會條件反射的用力蹬。本來該剎車,慌亂中一腳踩下去,不玩完了嗎?有沒有想過,汽車一百多年發展史,高科技頻出,要整合一個剎車油門分分鐘的事,如果行得通為啥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