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懶聽風
-
2 # sure欣
倆歲半的寶寶表達的內容一般跟現實是有差距的,如果父母真當真,那麼孩子的正常發展就會受到阻礙,如果能忍受孩子的表達,則有利於他在內心處理一些複雜的情感,大家都能挺過這一關,孩子的成長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3 # 徐baoyan
應該不是的。我家女寶也喜歡說把我“一口吃掉”之類的話,剛開始聽到頭皮都發麻,後來知道她是沒有惡意的,只是覺得好玩,而且她是隻有對“喜歡的東西”才會“吃掉”,這樣想就不會太恐怖了。
寶寶會說“煮一煮”吃掉可能也是這樣的心理,或者說是看了什麼電視上有“煮一煮”的東西,覺得很好玩,他又想不出要“煮”什麼,只能說自己最親近的爸爸媽媽了。
寶寶這樣說不要恐懼或焦慮,孩子玩的東西多了自然會忘記這句話。長大了也就不會這樣說了。
-
4 # 淅爸育兒記
莫緊張,就您描述的情況來說,孩子的問題不大,有問題的反而是成人。
童言無忌?童言有據!我們常說童言無忌,但其實從心理學來判斷的話,是“童言有據”,即孩子所表達的觀點,是根據他們的認知來的。
之所以被我們認為“無忌”,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奶聲奶氣,以及所發表的觀點的不成熟、不合常理。
孩子說要煮掉媽媽來吃,那麼孩子是基於什麼有這個想法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臨時起意:孩子突發奇想地有這麼一個想法,口直心快就說了出來,但實際上他可能連“煮”是怎麼樣的一回事都不清楚,對“煮來吃”的認知只是一時興起的天方夜譚。憤怒:孩子生氣的時候,發洩憤怒所說出這樣的話,那麼他對煮來吃的認知是:憤怒是可以煮掉的,吃掉的,只要這樣做,憤怒就會消失;喜歡:當孩子情緒積極地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他對此的認知是如果喜歡一個人、一件事物,煮來吃就是很好的示愛方式。這一點和孩子打人有異曲同工的意思,一些父母打完孩子後告訴孩子“打你是為你好,打你是愛你”,那麼孩子自然會對“打是親,罵是愛”深信不疑。而無論上述哪一種,其實本質問題是孩子對“煮來吃”的認知問題,要改變他的認知,就需要給他真正去認知這件事情、獲得體會。(當然不是讓你給她煮來吃= =1.)
首先,我們需要找到孩子對煮來吃的認知是怎麼樣的(從上述三種可能性入手),她又是從哪裡獲得這份認知的。其次,我們應該據此告訴她,這樣做的後果以及我們的感受。最後,告訴她還可以怎麼樣來表達(憤怒、喜歡)。舉個例子,孩子是因為喜歡媽媽而想到這種方式,透過溝通,我們瞭解到她是透過某動漫的某個片段建立了“煮來吃”是示愛方式,因為她認為要和媽媽融為一體永不分離,那麼她能想到的方式就是把媽媽裝進肚子裡。
而我們需要據此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被吃掉的是食物,食物是會被消化和排洩出來的(充分利用繪本,同時也增加孩子的知識面),而不是融合,以及如果被她吃掉,媽媽會覺得很難過。
最後,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如果她喜歡媽媽,那麼她可以親親媽媽,可以擁抱媽媽,還可以幫媽媽揉揉背,講講故事,和媽媽一起學習建立共同興趣等等。(根據親子性別來,例如女寶之於爸爸則不能過度提倡親親)
提示一點:在陪伴孩子做一些主觀陪伴的時候,要多給孩子做認知的引導,例如陪孩子讀關於細菌的繪本,難保孩子會突發奇想地有想吃細菌的想法並付諸實踐。
父母的問題,過度緊張孩子的心理健康固然重要,但形成一驚一乍那就是不健康的行為了。
此時期的孩子,怎麼樣才能培養得心理健康呢?分三點來說。
第一點:夫妻關係的穩定其實最重要的,是你們的夫妻關係,因為夫妻關係的穩定,孩子才有穩定的成長條件。
而在你們夫妻相處的過程中,孩子透過觀察你們的相處模式,學習和異性相處,學習和同性相處,學習怎麼樣表達愛...(所以孩子說“煮來吃”,同樣可以回憶一下是否在夫妻相處的時候有開過類似玩笑等等)
第二點:擺脫戀母情節其次,孩子現在兩歲半,男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進入一個戀母/戀父情節,他們會認為自己才是異性父母的最佳伴侶,並展現出對異性父母異常的黏糊。
此時,媽媽要適當和孩子保持距離,尤其是不能和孩子建立起過度親密的關係,而爸爸則更應該多陪伴孩子一些,讓他從父親身上多汲取“陽剛之氣”。更為重要的是,媽媽要告訴孩子:“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同時我們都很愛你,你無須和爸爸搶媽媽,你是個孩子,只需要安心成長就可以了。”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心理上斷乳,脫離嬰兒期並形成獨立自我。
第三點:獨立自我的形成處於2~3歲的孩子,其會進入一個鏡面效應,即他會透過內化此時期母親的形象來形成“自我”。此時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
如果媽媽此時在孩子面前表現為一驚一乍地、暴躁、不安、焦慮,那麼孩子同樣會內化這份一驚一乍成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也就是過分敏感。
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展現一個積極樂觀的母親形象,孩子會在內化這個形象的時候,同時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因為性格是用來平衡與周邊環境關係的心理防禦武器,他看到媽媽一驚一乍,會認為媽媽感到危險,也就認為這個世界很危險;他看到媽媽總是積極樂觀、幸福快樂的,他同樣也會體會到媽媽的快樂幸福,並認為這個世界很美好。
希望這份回答,能給題主帶來一些幫助。文筆有限,寫得不好的還請見諒。
-
5 # 南方來的小糊塗神
我兒子會說要把媽媽、奶奶打死,吃掉,用槍打死。現在三歲,而且他約喜歡誰,約對誰說這樣的話,教育過 恐嚇過,安撫過,沒有改。我猜他根本就不懂什麼叫吃掉,打死......
-
6 # 開心小名開心果
小孩子有時候的表達不能用大人的思路去理解;2歲半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好吃的,好玩的就能讓自己的小世界充滿快樂!
小寶寶可能平時聽故事聽多了,或者看動畫片看多了,或者感覺喜歡的好吃的就要吃掉,然後就隨口那麼一說,爸爸媽媽心裡上一笑而過就可以了,口頭上要告訴寶寶:你可以親爸爸媽媽幾口,親爸爸媽媽,代表你愛爸爸媽媽,但是不可以用吃爸爸媽媽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喜歡,孩子表達的觀點有偏差時,要及時糾正。
-
7 # 當下最好
這個話題沒那麼嚴重!就像小男孩,小時候離不開媽媽,就覺得媽媽漂亮,爸爸不漂亮不帥,說長大了要娶媽媽一樣,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長大了懂事了他肯定不會這樣說了!
-
8 # Timberfish
人之初,性本善,他還小不懂,以後好好引導他,不要給他看不適合的動畫片,比如之前有報道說喜洋洋裡面灰太狼給小羊綁起來要烤了,結果有小朋友就去模仿把小朋友綁起來也要烤了,有的動畫片裡有些細節孩子回去模仿,說明孩子模仿力強大,現在這個社會資訊傳播速度又快又廣,就需要家長們好好的把握去給孩子們挑選適合他們年齡段的電視和繪本,好好引導,沒問題的
-
9 # 馨遠3
不必擔憂,我和我兒子(兩歲三個月)就經常玩這些遊戲,當我說吃他腳,他還說臭臭不好吃,有時他也假裝吃我,玩得不亦樂乎。記起小時候我們父母也會和我們玩這些遊戲。但在別的方面還是得和他慢慢講清楚道理。
-
10 # 田雨青卿
首先,在孩子表達這個的時候,你可以問“你是喜歡我才要把我吃緊肚子裡嗎?”“你的肚子太小,我太大,你吃不下,怎麼辦呢?”“你的肚子裡太黑,沒有光亮,我進去了就看不見你了怎麼辦?”“你把我吃了,我就沒辦法抱你了,也沒辦法陪你玩了怎麼辦?”“你把我吃進肚子裡,我可怎麼出來呢?我還得給你做飯呢。”儘量把孩子帶到好玩搞笑的感覺上來,可千萬不要立馬教育孩子,讓孩子感到害怕。
其次,建議父母從孩子的視覺、聽覺環境入手分析一下,孩子的這種語言表達是從哪裡習得,是不是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裝置,看了一些所謂的兒童節目(裡面有大量玩具表演過家家的內容)。儘可能避免孩子接觸這些對成長和智力發育“毫無營養”的內容。
兩三歲的孩子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學習和模仿能力特別強。你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他就會從這個環境裡吸收什麼樣的“養分”。
當然,父母也別過於擔心。也別在孩子說出後給與教育。不理會他就行了。只要不再接觸類似的表達,慢慢的孩子就會忘掉。前提是父母陪伴的過程中有了更能吸引他的遊戲和表達內容。
-
11 # 白薇的健康生活
我有時候晚上肚子餓,跟兒子說,兒子就直接把胳膊伸過來讓我咬一口。我假裝咬一口,他會問媽媽你還餓不。然後我會說還餓,要不你去洗乾淨,煮來吃吧。兒子說,把我煮熟就死掉啦,你就沒兒子啦。我就笑半天……
-
12 # 哩費兒
我兒子也會說要把我吃掉,因為我們自己平時不經意間也會開這樣的玩笑,並且在我說要把他吃掉後,他就會說:媽媽你肚子裡會有個小寶寶,
-
13 # 張蚊蚊的小世界
我兒子小的時候有一次突然問我說,媽媽等以後你和爸爸都老死了,這個房子是不是就是我一個人的了?聽得我一身冷汗哈哈哈哈
-
14 # 少女的天馬行空
應該是孩子看了什麼動畫片,在學習,逗你呢。
又或者是孩子表達喜愛的某種方式,比如一些家長就喜歡咬孩子的小手手,小腳腳等,可能孩子也有看到過這種行為。
另外別看孩子小,也會有惡作劇的心理的,我弟弟話都說不清楚的時候就惡作劇過我。
你這麼敏感+胡思亂想,這一點才更令人替孩子的成長擔憂吧。
有問題的是你。
-
15 # 七七原創
這個年齡小孩子還處於用口欲去感知世界的發展階段,吃掉就是最好的愛,所有喜歡的東西都是用舌頭舔,用嘴咬。他說要吃掉爸爸媽媽,其實是愛的表達。如果家長據此認為孩子心理有問題,那會害了孩子的,絕不是危言聳聽。
你有這樣的擔心,可能說明你的心理存在某些不太健康的方面,建議看看心理學方面的書,加強個人心理調適。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帶他去心理醫生看看。
-
16 # 楊艾米AmyYoung
這時候建議先平靜一下你的心情,如果帶著恐慌或焦慮的情緒去教導孩子,只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然後不要急著去打罵孩子,或者指責他“不會說話”。可以跟孩子進行一個交流,溫柔地詢問他“為什麼這樣說”“是不是在什麼動畫片看到的”。
最重要的是讓他自己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而不是一昧的制止。
-
17 # 半糖主義聊生活
沒有關係,不用特別在意。有可能只是臨時起意。也有可能是因為在二歲孩子心裡,吃掉代表喜歡和親密。因為孩子在0-1.5歲屬於口欲期,對於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靠嘴部,口唇的咀嚼,吮吸來感知外界事物。故而“吃”的手段除了滿足自己對食物的需要外,還表達著“將被吃的事物與自身融於一體,真正使自己獲得其滋養”的願望。
說要吃掉媽媽,可能只是對媽媽的親暱和喜歡,或者說是一種佔有慾。可以自觀大人有沒有看孩子可愛比如咬他小腳丫,含他小手的舉動,如果有可能是模仿,沒有也不用在意,這階段的孩子表達的語言是自己組織出來的隻言片語,還不能完全表達深層想法。心理是正常的。
-
18 # 瑪麗來啦
初看到這個問題時,真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
首先,童言無忌。孩子很有可能只是隨口說說。也許ta看了某個動畫片裡的某個情節,突發奇想。孩子並不知道自己說出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這時候,建議家長和寶寶聊一聊,為什麼要把爸爸媽媽“煮一煮”呢?如果孩子表達能力尚可,也許原因會讓你意想不到。
其次,為了避免以後孩子繼續說出類似的話,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被“煮”了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煮了吃掉後爸爸媽媽會消失,以後再也不能陪寶寶了。寶寶以後不要把爸爸媽媽煮了,好不好?我想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希望爸爸媽媽陪在身邊。
此外,孩子在兩三歲這個年齡階段,還分不清動畫片和現實,也許會有各種奇思妙想語出驚人。如果下次再說點別的,不要過分緊張,繼續引導孩子講出為什麼這麼說,以及如果他說的話成真會產生什麼後果,孩子會慢慢懂得什麼話不好隨便講了。
回覆列表
這個年齡小孩子還處於用口欲去感知世界的發展階段,吃掉就是最好的愛,所有喜歡的東西都是用舌頭舔,用嘴咬。他說要吃掉爸爸媽媽,其實是愛的表達。如果家長據此認為孩子心理有問題,那會害了孩子的,絕不是危言聳聽。
你有這樣的擔心,可能說明你的心理存在某些不太健康的方面,建議看看心理學方面的書,加強個人心理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