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吾之泛泛
-
2 # 隨你去
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我前段時間也面臨著同樣的選擇,這個問題本質是自我考驗和對學習的熱愛程度的反映。在我寒假的第二個月,在家簡直太難了,內心想學習,可是一開啟書本就學不進去,我在我們家不幸地成為受害者之一,更糟糕的是,家裡有活我也做不下去了,每天開啟網課在那裡假上課,父母每天都勞作很累。
我們有一次小檢測成績出來了,我並不是很滿意,因為很多原因我覺得我還能做的更好,我實在是太渴望用抄襲來提高自己,用那個高高的成績來證明自己了,但是我的父親大動肝火地指責我太自私,他說他已經老了,幹不動了,他真的不想再讓我這麼白白的讀書了,他真的很希望我能憨憨好好學習出來能夠踏踏實實的工作。
我很難過,有那麼一刻我是羞愧的。但之後我決定要好好學習了!我真的不想給家裡添負擔了,
我之前覺得回學校吃那麼多那麼貴浪費錢,可是現在,我真不覺得可惜了,了,回去至少可以學習得進去,學到的比現在這個渾渾噩噩的樣子多的多。這樣不是挺好的嗎?只要你努力,其實這個社會是會偏愛你的。重要的是我的家,之前我在家的時候矛盾重重,現在回學校了,家裡的活幹完了,也就沒那麼累了,真的很好。其實我想說的是,能回的就回吧,至少你能圖個安穩,你在家到底是為了個啥啊,哈哈。你要是放棄家庭,那你的家庭可能會變得比你想象中還要糟糕。至少我很慶幸,我沒有成為那個壓倒自己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在家都快被嫌棄死了。回來跟室友一起挺好的
-
3 # 亦師亦友sunny
如果可以自己選擇,你願意回學校嗎?
做為老師的我原先也是一路當學生過來的,如果有選擇當然願意在家裡,因為家裡舒適,有父母的關愛,有好吃的。記得讀師範那會,每次回家都眷戀著家,覺得在家太好了。
但我後來知道這想法對自己對家人太不負責。1、人不能總在舒適區裡,沉溺於“舒適區”的人,會感到非常愜意舒服,覺察不到任何真正的壓力,沒有危機感,甚至產生自我麻痺感。比較懶惰、鬆散、倦怠,做事沒有目標。“溫水煮青蛙”就是這樣的,要勇敢的走出舒適區。
2、學習是要在艱苦的環境中勵志的。古人的勵志故事讀過吧,鑿壁借光、懸樑刺股…,現代也有許多名人是一路艱苦求學來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讀書有時是要逼逼自己的。
3、學校裡有共同努力的夥伴。雖然在學校很辛苦學習,但看到小夥伴更努力,自己也會鞭策自己好好努力,和夥伴們互相幫助,互相探索,學習的路上需要夥伴的激勵。
4、學校裡有老師的關心。老師可能並不會像爸媽那樣關心你的生活,但他們是你知識的領路人,會為你答疑解惑、傳道。
回覆列表
兩個月前的我,肯定是想去學校的。
沒衣服穿,在家遭嫌棄,
學習效率還不高,沒書本沒工具。
現在的我,為啥還要去學校?網課我上習慣了,衣服我將究了
看電子課本看的我也接受了
父母嫌棄嫌棄也默認了
在家這麼舒服,為啥還要去學習,還得封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