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猴談史
-
2 # 楊秦學歷史
南宋就像是破落貴族家的唯一後代險死還生,接手了祖上的一個爛攤子,勉力想維持家族不敗落,後代繼承人良莠不齊,能力有限,只能眼看著家族一天天衰落終至滅亡;南明就像是大家族的直系暴病而亡旁系接手,驀然間得了這天大富貴的旁系子弟只會花天酒地與爭權奪利,全然不顧其他,沒多久家產就被一直虎視眈眈的仇家吞併掉了,整個家族煙消雲散。
南宋與南明相同點1、都是首都被攻破後宗室建立的新政權。
靖康之變,北宋首都開封被女真攻破,北宋滅亡,後趙構在臨安稱帝,是為南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大明滅亡,先後有弘光、隆武、永曆三帝,是為南明。
2、都是偏安一方,重新建都,領土範圍不如以前。
南宋沒了北宋時秦嶺淮河以北的領土,南明則丟了大半壁江山,只得四處流竄。
3、都是亡於遊牧民族。
南宋亡於蒙古,崖山一戰,十萬軍民齊赴死;南明亡於滿清,南明最後一帝永曆被降於滿清的吳山桂勒死。
南宋與南明不同點1、繼承的領土範圍不一樣。
南宋所繼承的北宋本來就只有半壁江山,從來沒有一統中原過;南明則是大一統王朝被農民起義攻破首都後的殘餘流亡政權。
2、開國皇帝與前朝血緣關係遠近不一樣。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是北宋欽宗的親兒子、徽宗的親弟弟,曾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在北宋皇族都被金一網打盡後是唯一的繼承者,在軍民間號召力很強;南明的幾個建立者則是與崇禎血緣關係較遠的宗室,以前也沒什麼威望與影響力,都是自立為王,且相互爭鬥。
3、政權持續時間不一樣。
南宋雖殘破也維持了一百多年,且被後世各朝認定為宋的延續;南明只堅持了幾年時間就被滅了,還不被清朝所承認。
-
3 # 楚霸王歸來
兩個政權的相同點是:兩國都是從南北統一的大國經外族侵略後國滅在南方建立的政權。
南宋北宋末年,金軍南侵一直打到汴京城下,宋欽宗獻城以降,金軍北返時,擄走趙氏宗親三千餘人,史稱“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在老將宗澤擁護下在應天府繼位,後建都於臨安,史稱南宋。
南明明朝後期,闖王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政權名存實亡。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之後稱帝,建號弘光清軍入關南下迅速,圍困南京,弘光帝被俘,之後朱聿建,朱由榔分別在大臣擁立下建立政權。
二者不同之處:南宋是一個統一的南方政權一直對抗北方,南明則是在清朝完成統一前對南方各明朝遺留勢力的統稱。
南宋趙構稱帝后,南方地區都已趙構為尊,軍民一心對抗金朝,最終紹興合議,南宋開始一段偏安東南一隅,共享國祚一百五十二年。
南明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之後稱帝,改元弘光。隨後清軍快速南下,圍攻揚州,揚州城池破。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黃道周的主持下發動了短暫的北伐,同時還採取聯寇抗清政策,但隨著鄭芝龍降清,局勢惡化,隆武帝被俘後絕食而亡,清軍迅速佔領東南大部。
在局勢危機的情況下大西軍餘部和明朝官僚聯合起來,在西南地區擁護桂王朱由榔為帝,改元永曆。與此同時,鄭成功在東南沿海也乘勢崛起,東西兩面打擊清軍,抗清局面出現了高潮。但是隨著三王內訌和清軍的加大進攻,明軍滇黔防線被清軍迅速擊破。永曆十五年(1661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緬王莽白將永曆帝執送清軍。次年四月,永曆帝與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吳三桂處決,明統始亡。
-
4 # 不會念經下山
南宋和南明相同之處:
1、面對的都是被少數遊牧民族入侵,金國女真族、清是滿族;2、都是皇家正統合法繼承政權,名正言順;3、都是逃亡政權,偏安一隅。
南宋和南明不同之處:1、南宋有明確領導核心,趙構是宋徽宗唯一沒被俘虜的皇子,曾被北宋最後一個皇帝欽宗封為兵馬大元帥,即位後在位36年,有實權;南明沒有明確領導核心,崇禎皇帝三個兒子都被李自成捕獲,南明四帝一監國,都是近血脈藩王即位,都稱自己是正朔,內鬥內耗,皇權被架空,成了武將操縱的傀儡皇帝,沒實權。2、經濟基礎不同,北宋亡國純屬突發外敵入侵事件,沒有大的天災人禍,沒有多年戰亂、國力充足,就像《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一樣富足,南宋接手時國力較強,經濟基礎還在;明朝崇禎年間天災連年,張獻忠、李自成起義軍二十多年破壞,南明接手一個破爛攤子,國力損耗殆盡,經濟接近崩潰基礎太差,打仗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錢糧無力反抗;3、民意基礎不同,南宋軍民一心普遍擁護趙宋王朝,有岳飛等忠臣寧死擁護,末年南宋10萬軍民殉國可見一斑;南明派系黨爭激烈,各拉山頭內鬥內耗,對朱明王朝忠誠度不高,甚至出賣皇帝,沒有合力抗清;4、軍事制度不同,宋開國以後“杯酒釋兵權”對武將集團保護較好,武將集團戰鬥力較強,武將掌握兵權;明開國以後“炮打慶功樓”重用文官對武將集團進行了壓制,武將不掌握兵權,戰鬥力較弱;5、最高領導能力不足,南宋趙構二十歲領兵拒金,被封兵馬大元帥,曾立所謂“十三處戰功”,在皇位36年,治國治軍有一套,從“莫須有”殺岳飛沒有遭到反抗內鬥,可以看出來能力較強;南明四帝一監國屬於富貴王爺,是文官武將內鬥妥協的產物,有的沒有參與過朝政,沒有掌握兵權,個人能力不足;6、運氣不同,南宋遇到的是土匪打劫一樣的金兵,目標是擄掠錢糧,並沒有吞併江山的野心,納點貢銀就撤回;南明遇到的是卯足了勁一統天下的清兵王朝,志在江山社稷,攻擊力較強;7、結局不同,南明是經濟崩潰、民心盡失、文武官員內鬥、氣數已盡,三四十年就滅亡了算是失敗了,南宋是經濟基礎尚在、軍民一心、武將精忠報國、國運猶在,歷5世9帝共152年,算是成功了。可謂興衰各有憑!
-
5 # 歷史如流水
古代中原王朝面對少數民族政權的攻擊,也存在亡國的情況,比如北宋和明朝,而作為延續的南宋和南明也因此被很多人拿來做比較,它們確實有很多相同之處,而不同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南宋和南明相同之處:
1.原來主體政權的覆滅都有些突然
因為他們原來主體的朝代北宋和明朝覆滅的有些突然。北宋於1127年被金國攻滅,而明朝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攻滅。而這兩個朝代其實當時是綜合國力都是比較強的,只是因為策略不當才造成的滅亡。因此才有了南宋和南明的建立。
2.政權建立後需要面對的對手中,有一個共同的民族
北宋亡於金國,南宋建立初期主要的對手還是金國,明朝雖然亡於農民起義,但是還有一個更強大的對手清國,而這個國家以前的名字是後金。不管是金國還是清國,在現在我們都叫他滿族。
3.兩個政權建立的目的是一樣的,結果也相同
南宋和南明都延續了原來朝代的名稱,並把都城都設在了南方,妄圖以此為契機恢復河山,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
4.同屬漢人政權,都亡於少數民族政權
南宋於1279年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攻滅,而攻滅南明的是滿族人建立清朝。
5.南宋和南明政權都屬於區域性的割據政權,並沒有對北方進行過有效的管轄
二、南宋和南明的不同之處:1.面對的形勢不同
南宋建立後面對的主要對手就是金國,而南明對外需要面對清國的進攻,國內還有張獻忠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是內憂外困。
2.國祚時間長短不同
南宋自1127年建立到1279年完全覆滅,國祚時間為152年。而南明至1661年永曆帝被殺後其實已經滅亡了,硬把鄭成功家族拉過來也才39年。
3.政權的凝聚力不一樣
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是宋徽宗的兒子,宋欽宗的弟弟,即皇帝位是可以令人信服的,面對“靖康之恥”軍民能夠合力抗金。而南明開國皇帝朱由崧關係就要遠了一些,所以使很多人對皇帝不信服,再加上明代本來就存在的黨派之爭,使政權建立後始終沒有擰成一股繩,所以面對清軍進攻時無力抵抗。
-
6 # 非正常歷史研究室
南宋和南明都是都是國都被攻佔後,皇室成員在南方建立政權延續國祚的朝廷,雖然兩者都是延續國祚的朝廷,但是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政權合法性存疑南宋:南宋是宋徽宗的兒子建立,是宋徽宗唯一南逃出來的兒子,繼承皇位名正言順,具有正統性以及合法性!
南明:因為崇禎和皇子錯過了南遷的機會,導致南明皇位繼承人出現了分歧,嚴重影響南明政權的合法性,而且南明首位皇帝朱由崧更是各個勢力妥協的結果,地位不穩,容易導致內部黨爭和分化,削弱整體勢力!
失去百姓支援南宋:南宋的前身北宋是被女真滅亡的,滅亡的很突然,在開封被包圍的時候,各地都有人前去進行勤王,因此北宋被滅後,繼承的南宋依舊有很強的號召力,其正統地位難以替代!
南明:前身的明朝是被農民起義滅亡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起義,首都被包圍的時候,除了關寧軍,其他沒有什麼勤王的人,已經失去了百姓的支援,甚至是對立面的存在!
新的軍政體系南宋:因為北宋皇室官員被一鍋端了,新成立的南宋實際上是一個“新”的王朝,困擾北宋多年的三冗問題徹底沒了,新的兵員,新的官員任命,和北宋只有名義上的繼承關係。
南明:依舊是老一套的系統,因為明朝兩京系統,北京的一套班子,南京一套班子,因此南明直接套用,各個官員還是前朝的官員,因此明末的黨爭依舊延續在南明!
-
7 # 嘉嘉1240
南宋和南明之間有什麼同?
南明是明朝的正統合法繼承,一如東晉繼承西晉,南宋繼承北宋。
與南宋不同的是,史學家承認南宋的正統地位,與明朝就只算到崇禎時代。也就是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的1644年,南明的正統地位在學界不被承認。
南明與南宋的建立有不少共同地方,但後者維繫一百多年,前者卻在清的打擊下節節敗退,僅僅維持18年便退出歷史舞臺。
為什麼兩者相差如此之大?我們且來分析下。
兩者的共性
先說說南宋與南明相似的地方。一方面是戰爭的勝利方都是少數遊牧民族政權,而且是同一個民族。宋朝的時候,女真接觸的領袖完顏阿骨打率領千把來人女真健兒反抗遼朝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無道統治,經過十餘年完成滅遼任務,當時遼國流傳一句話,出自天祚帝"女真不能滿萬,滿萬無敵於天下"。可見女真兵的戰鬥力極其強悍。
等到世宗完顏吳乞買繼位,於天會五年(1127)開始發動滅宋的戰爭,由元帥完顏宗翰帶領完顏宗輔、完顏宗弼等一群百戰名將開始對宋的全面作戰。宋朝由於經過徽宗一朝,腐敗已經毫無戰鬥力,金兵南下勢如破竹,一舉拿下沿途各個州郡,徽欽二帝及其大部分皇室貴族被一網捕獲,押送到北國,沿途之上受盡金國人的凌辱,除了徽欽二帝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被提供飲食,只能靠吃野草充飢,很多皇室貴族和大臣們由於不堪侮辱選擇自殺,其狀慘不忍睹。所以,史學界有這樣的評價"宋徽宗亡國最可憐,李後主次之"。
趙氏皇族只有康王趙構一人得以倖免,康王趙構由於深知女真戰鬥力之強悍,一路棄國南逃,一直到達臨安(即今天的杭州)才安頓下來。由於趙構的逃跑行為,一會上山一會入海,如同泥鰍一般根本抓不到他,金國人提出一個口號"搜山檢海捉趙構"。靖康之變後,北宋徹底滅亡,以高宗為核心的南宋政權建都杭州。
明朝在歷史書上的時間算到崇禎年間,但其實崇禎以後,明皇室還是在一定程度進行了反抗,南明安宗弘光帝(原福王)、紹宗隆武帝(原唐王)、昭宗永曆帝(原桂王)等,本身作為皇帝以下地位最尊貴的親王,並不同於劉秀劉備那種身份已是平民的宗室。他們建立的政權曾一度獲得反清勢力的支援,當時南明諸省治下的百官三軍與百姓,乃至投效大明的前闖軍前獻軍的將領,無不堅信弘光隆武永曆諸帝就是名正言順的大明天子,天經地義的神州之主。給崇禎帝上"明思宗""明毅宗"這些諡號的,正是南明弘光帝,而從來並不是宣佈崇禎為亡國之君的滿清。
明朝真正終結時間,通常可以劃到1662年,永曆帝殉國。
兩者的不同
康王趙構在杭州重新整理班子,建立起新的朝廷使得趙氏宋朝又得以延續百年的國祚,一度迎來中華文明史上,文化領域的另一個繁榮盛世,至少使得南方的中原漢文明得到很好的儲存。
然而朱由崧為核心的南明卻沒有完成復國大業,在更迭了幾任皇帝后,終於還是被清朝徹底取代。
南宋和南明有著相同的經歷,甚至連對手都是一致的,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內外環境決定
南宋建國之後,內鬥非常厲害,金國的情況比南宋也好不了那裡去,他們也開始內鬥了。新登基的皇帝和開國功臣之間矛盾重重,光處理家務事就夠他們費精力的。也就沒有多餘的力氣繼續攻打南宋。其實這一期間宋高宗發動戰爭應該是個不錯的機會,但是,宋高宗真的被打怕了,他不願意在多生戰事,好不容易來的和平,他當然選擇接受了。
而清朝攻打明朝的統一戰線還是比較牢固的。清朝也有內鬥,圍繞皇位繼承,豪格與多爾袞開展鬥爭,最終雙方互相妥協,推舉年僅五歲的福臨為帝。原本明朝坐等清朝內耗,可惜這場危機被化解了。假如,當初豪格和多爾袞真的帶著各自的親信部隊互相攻擊,也許歷史還將改寫。
南宋有明確的正統繼承人,而南明沒沒有,或者說南明太多了,形成內耗。
趙構是宋徽宗僅存沒被俘虜的皇子,是南宋承襲北宋唯一正統合法繼承人,方得三軍萬姓一致擁戴。而崇禎帝殉國,其皇子全為俘虜且不知所蹤後,弘光帝本同樣也是按《大明祖訓》的倫序當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東林復社一干人為一黨私利胡鬧,才搞出所謂"福潞之爭"。隆武帝在弘光帝被俘,國家危難時以"國賴長君當立賢"被群臣擁立,隆武帝殉國後,永曆帝作為當時僅存的萬曆帝親孫,本是弘光帝之後依序當立的繼承人,和隆武帝的親弟弟紹武帝,各有法統依據,因此才一度各不相讓,兵戎相見。
南明的發展軌跡還是很清晰的,但內鬥很厲害,清在短時間內打下南明,南明內耗是很重要的原因。
北宋與大明,都已沉在歷史在黃沙中,歷史朝代更迭本是平常事,但金,清的不同在於,他們是少數民族攻打中原王朝,且最終,戰勝的中原王朝。
南宋與南明在後續的抗爭中,抗爭出不同的道路。
-
8 # 正在讀書的男孩
首先,向大家分別介紹一下南宋和南明這兩個政權。
南宋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眾多的後宮妃嬪、皇室宗親,被金軍押送到北方。這一事件,直接宣告了北宋政權的滅亡。但是,宋朝並沒有消失,宋朝在南方還有很多的土地,並沒有被金人侵略。於是,趙構在南京的應天府繼承皇位,後遷都臨安,南宋政權就這樣開始了。
直到1279年,崖山海戰爆發,宋末帝跳海自盡,南宋滅亡。
南明1644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著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皇朝宗親吉文武大臣大多逃往南方,這個時候淮河以南的地區名義上還屬於明朝。同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不久福王被俘。
1645年唐王朱聿健稱帝,不久後也是被俘。同年,桂王朱由榔在西南地區稱帝。
一直到1661年,朱由榔和兒子朱慈煊被吳三桂處決,明統始亡。
兩個政權的相同點:
一、兩個政權的開始,都是因為外族的侵略。南宋是由於金軍滅亡了北宋政權,南明是由於清軍入關,間接的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二、這兩個政權都是漢族人建立的,分別用來抗擊金人和滿族人。
三、前兩個政權的滅亡都和國力的衰敗有關。宋徽宗在位期間,奸臣把握朝政,再加上宋徽宗的無能才使得宋軍節節敗退,城池失守。
崇禎皇帝登基以後,雖然他想改變國家的現狀。但是官場貪汙腐敗,奸臣當道,崇禎皇帝也是心有力而氣不足。
兩個政權的不同點:
一、兩個政權存在的時間不同。南宋政權從1127年開始,直到1279年才結束,一共經過了153年,共傳了9位皇帝。南明政權存在時間十分的短暫,一共才17年,共傳三位皇帝。
二、兩個政權建立的前提條件不同。南宋建立的時候,宋朝還有很多的地方沒有受到金軍的侵略。南方的經濟並沒有收到戰爭的形象,所以為南宋在後來的抗金戰爭中提供了有利條件。南明政權建立的時候,外有清軍,內有農民起義軍。可以這麼說,南明政權的建立,是在二者之間苦苦掙扎。
-
9 # 湘西超風行者
敵人相同:都是女真族,都是農業對戰遊牧
地域相同:都是偏安南方
結果相同:北伐失敗
環境不同:南宋時期對戰多個少數民族政權(蒙古族、党項族、契丹族、女真族)
南明時期有多個小朝廷,互相之間為了正統,互相爭鬥
經濟不同:南宋時期國庫充裕
南明時期的軍費是自足自足
爭鬥不同:南宋時期是正規軍為主
南明時期是聯合海盜和地方勢力為主
回覆列表
南宋
金人滅亡北宋後,宋高宗南京即位,一路南逃,根本不能收拾可以戰鬥的國家軍隊,最後被迫使用岳飛、韓世忠等人的岳家軍、韓家軍,這些軍隊或者是私人軍隊或者是國家軍隊轉變的私人軍隊,總之,南宋初年,國家正規軍是沒有的。
北宋雖然建立東南西北四座京城,但是中央政府機構卻只有在東京才有,東京陷落後,北宋相當於被斬首;趙構在南京即位建立的政府班子連草臺班子都算不上
北宋的近支皇族除趙構外全部被金人一網打盡,押送往金國故地囚禁。趙構作為宋徽宗的親兒子、宋欽宗的親弟弟,自然是唯一的合法繼承人,南宋內部沒有人懷疑過趙構即位的合法性,也就減少了奪位內亂。
宋高宗則是逐步收拾殘局、重新建立軍隊,並剝奪了岳飛、韓世忠等人的軍權,力排眾議要求和談,還是頗有政治戰略和政治手腕的。
南明
明朝滅亡後,南明名義控制的軍隊數量在100萬人左右,及時存在虛報數量領空餉的情況,軍隊人數也不會少於70萬人
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奪位,但仍舊以南京為國都,以北京為行在。保留一整套的中央政府班子在南京,包括中央六部、通政司、大理寺、都察院等機構。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後,南京的中央政府就是現成的,可以立即迎立皇帝指揮全國。
明朝由於崇禎帝自殺,三個皇子沒有到南京。福王朱由崧作為崇禎皇帝的堂兄在沒有三位皇子的情況下,的確是合法的繼承人。問題就是這個前提的存在,政敵生生編造出了“南京太子案”,讓一個叫王之明的年輕人假扮太子,動搖弘光帝(朱由崧)的合法性,引發了武昌左良玉起兵“清君側、迎太子”的內戰,直接導致江北防線的空虛,清軍趁著南明內戰,一舉佔領南京,俘虜弘光帝。
弘光帝據史書記載就會大修宮殿,蒐羅美女,賣官鬻爵。
可見水平一般,內憂外患,把握不好機會,很快就滅亡了。
[捂臉][捂臉][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