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糯唧糯唧哩

    馬克·吐溫也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

    心存善念不錯,與人為善也對,善心與善行當然值得肯定。

    然而,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反倒偏離了行善的本意。

    我們須得記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以善相待;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一再退讓。

    善良若無尺,會傷到自己

    看到過一則故事。

    後來,善人結了婚,開銷變大了,就開始只給乞丐五塊錢。

    這一次,乞丐說話了:“以前給十塊,怎麼現在給五塊?”

    善人回答說:“我結婚了。”

    乞丐聞言,一巴掌打在了善人的臉上,怒罵道:“你竟拿我的錢去養女人?”

    這其實是個笑話,卻又不僅僅是個笑話。

    現實生活中,辜負他人的善良,甚至將別人的伸手幫忙看作理所應當,不但不思感激,反而不斷索取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如孟非所言:

    有人請你幫忙,原指望你幫十分,結果你只幫了七分,對方便覺得你不仗義,非但不感謝你,反而覺得你欠他三分。很多人間恩怨,皆出於此。

    有些時候,你給出去的善良若無尺度,只知一味滿足被幫助者的要求,不但落不到好,反倒會招致禍患。

    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在成名之後,被一大堆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纏上,個個都問他借錢。

    九年間,他借出去了一百多萬,家裡有滿滿一抽屜的借條。

    可這一百多萬中,收回來的只有兩萬。

    他上門去要賬,別人非但不肯還錢,還對他惡語相向。

    明明朱之文借給了村民們很多錢,還在默默地在為村裡修路,做了不少的好事,口碑卻越來越差,成了村裡人口中的“白眼狼”。

    王小波曾說過:“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

    老話說的好,升米恩,鬥米仇。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別人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善良若是失了尺度,被傷到的其實是你自己。

    忍讓若無度,會慣壞他人

    有句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從小到大,我們似乎都在被教導:要懂得妥協。

    然而,電影《教父》中有句臺詞說得好: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適時的妥協,是一種進退有度、能屈能伸的表現。可面對有些人,你的一再忍讓,只會滋長對方的肆無忌憚。

    三毛在出國遊學前,曾被父母再三叮囑:出門在外,凡事要懂得忍讓。

    一開始,三毛的確是這麼做的。

    住進學校宿舍後,她不光把自己的內務整理得井井有條,還經常主動幫室友們把活兒也幹了。

    久而久之,室友們開始覺得她理應如此,把鋪床、打掃衛生、打水等事,都推給了她一個人幹。

    甚至於三毛的衣櫃,都被室友們侵佔,成了她們的“免費衣櫃”。

    三毛在《稻草人手記》中寫到:“他們說吃虧就是便宜,如今我真是貨真價實成了一個便宜的人了。”

    忍一時,不是風平浪靜,而是變本加厲;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深淵在側。

    忍無可忍的她,決定奮起反抗,不再做任人隨意拿捏的“好人”,亮出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她的硬氣,換來的不是繼續針對,而是室友們的偃旗息鼓。

    她們對待三毛的態度,奇異地發生了轉變。開始及時歸還用了她的東西,甚至還會幫她打水、買飯。

    正如餘華所言:“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弗洛伊德也說:“任何關係,我們都要敢於用憤怒守住自己的邊界,人沒有憤怒,就像一個國家沒有武裝。”

    忍讓若是沒有尺度,只會讓別人得寸進尺。反倒是你亮出了憤怒,才會叫別人有所顧忌。

    善良應有尺,忍讓須有度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做人為什麼要拒絕?”

    有個高贊回答頗得我心:“很多時候,‘翻臉’代表著你的底線,保護著你的自尊,代表了在人際交往之中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被尊重。”

    正如畢淑敏所言:“拒絕就是一種權利,你那麼好說話,又有誰能體諒你?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時候,你捨棄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卻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們壓榨。”

    與人為善,本是好事,但若是被別人“綁架”了你的善良,就該懂得及時拒絕;懂得退讓,本是智慧,但若是被一再逼迫,就該知道及時說不。

    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言:“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投我以桃,便報之以李;待我以怨,便報之以直。

    看到過一則新聞,說的是一個小夥子,路見不平做好事,扶了一位老人,反而被訛詐。

    他在乎的當然不是那一元錢,而是很多跟他有著類似遭遇的人都選擇了不起訴,結果就是壞人越來越猖獗,不懂得收斂。

    如果一直沒有人站出來發聲,此類事件只會越來越多,還會有更多無辜的受害者。

    後來,雙方達成了和解,小夥子把老人原本準備登報的錢,以自己的名義捐獻給了紅十字會。

    愛默生說過:“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就等於零。”

    一顆良善之心,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光明。但在此之外,也要懂得給這顆心武裝上“鎧甲”,免受無妄的傷害。

    往後餘生,仍願你善良,但記得把握好尺度,掌控好分寸,溫暖他人,也保護自己。

  • 2 # 農場人

    認同。善良的同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你的過度善良,會讓人覺得。你老實,沒有頭腦。善良沒有錯。前提是要保護好自己。

  • 3 # 小檸檬的奇妙故事會

    善良是有尺度的!

    我希望大家先明白這件事。

    1979年有一場名為“節奏0”的行為藝術,不知大家是否有過了解。

    它是至今為止最危險的行為藝術之一,由著名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所創造。

    表演者會將自己麻醉站在原地6個小時,而到訪者可以使用桌子72樣物品中的任意一種對錶演者試試任意行為。

    這些物品就包括口紅、玫瑰、皮鞭、鎖鏈、見到、匕首……

    至於,行為在此不多說,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

    這與善良十分相似,善良便是我為他人考慮為他人服務,且很難做出任何的抵抗,而對方卻可以透過各種語言、行為對自己的造成傷害。

    這讓我想起了我大姨,家中長女,從小要照顧弟弟妹妹,幫爸媽分擔家務。

    被動得將善良養成了習慣。

    凡事為他人先做考慮,借給別人錢也不會催賬,騎電瓶車被撞到了也不會索要賠賬,做了好菜總想著拿給別人一些……如此種種……

    後來,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後也只有我們幾個親人會去看望她,照顧她。

    恢復期,還是會有阿姨來讓我大姨去幫忙鄉下的婚禮,洗碗端菜。

    索性被我哥罵了回去。

    善良是習慣,但也需要尺度,不然自己一定會受到傷害。

  • 4 # 小九愛看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我是完全認同的。

    善良可能被辜負

    善良是人類社會中的一種美好品德,我們小的時候,明事理的父母師長總會教育我們做人要善良,但是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也通常能夠看到善良被人辜負的例子。

    我們經常能看到網路上的一些新聞,例如誰誰誰扶了摔倒的老人,結果反被訛詐,扶人者要經過千難萬難各種證明才能擺脫這種誣陷,而誣陷你的人卻並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還有面包店好心把賣不掉的麵包送給別人,結果卻被別人以吃壞肚子為由告上法庭。還有最常見的就是,平時幫助別人換不來一句感謝,讓座給別人被當作理所當然。

    過度的善良反而給自己帶來傷害就是愚蠢

    幫助別人是種美德,但是過度的善良就是愚蠢。我們的善良並不是一定要別人一句感謝,善良的人實行善舉是豐富慰藉自己的內心,但是愚蠢的善良會給自己及親人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善良要帶著鋒芒和鎧甲

    在職場和生活中,過度的善良經常會被認為懦弱好欺負,帶著鋒芒適度拒絕才不辜負這份善良美德,否則只有變本加厲的迫害。

    當遇到扶老人這種事情,請閃亮的人們幫助他們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確定不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必要的傷害,留存證據再去幫助這些人,才是對他人對自己的善良,披上鎧甲保護自己,才能更好地善良做人。希望每一份善良都不會被辜負。

  • 5 # 麻辣和花椒

    馬克·吐溫也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

    心存善念不錯,與人為善也對,善心與善行當然值得肯定。

    然而,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反倒偏離了行善的本意。

    我們須得記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以善相待;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一再退讓。

    善良若無尺,會傷到自己。

    看到過一則故事。

    有個善人,每天都會給自家門外的乞丐十塊錢。

    後來,善人結了婚,開銷變大了,就開始只給乞丐五塊錢。

    這一次,乞丐說話了:“以前給十塊,怎麼現在給五塊?”

    善人回答說:“我結婚了。

    乞丐聞言,一巴掌打在了善人的臉上,怒罵道:“你竟拿我的錢去養女人?”

    這其實是個笑話,卻又不僅僅是個笑話。

    現實生活中,辜負他人的善良,甚至將別人的伸手幫忙看作理所應當,不但不思感激,反而不斷索取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如孟非所言:

    有人請你幫忙,原指望你幫十分,結果你只幫了七分,對方便覺得你不仗義,非但不感謝你,反而覺得你欠他三分。

    很多人間恩怨,皆出於此。

    有些時候,你給出去的善良若無尺度,只知一味滿足被幫助者的要求,不但落不到好,反倒會招致禍患。

    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在成名之後,被一大堆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纏上,個個都問他借錢。

    九年間,他借出去了一百多萬,家裡有滿滿一抽屜的借條。

    可這一百多萬中,收回來的只有兩萬。

    他上門去要賬,別人非但不肯還錢,還對他惡語相向。

    明明朱之文借給了村民們很多錢,還在默默地在為村裡修路,做了不少的好事,口碑卻越來越差,成了村裡人口中的“白眼狼”。

    王小波曾說過:“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

    老話說的好,升米恩,鬥米仇。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別人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善良若是失了尺度,被傷到的其實是你自己。

    忍讓若無度,會慣壞他人。

    有句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從小到大,我們似乎都在被教導:要懂得妥協。

    然而,電影《教父》中有句臺詞說得好: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適時的妥協,是一種進退有度、能屈能伸的表現。

    可面對有些人,你的一再忍讓,只會滋長對方的肆無忌憚。

    三毛在出國遊學前,曾被父母再三叮囑:出門在外,凡事要懂得忍讓。

    一開始,三毛的確是這麼做的。

    住進學校宿舍後,她不光把自己的內務整理得井井有條,還經常主動幫室友們把活兒也幹了。

    久而久之,室友們開始覺得她理應如此,把鋪床、打掃衛生、打水等事,都推給了她一個人幹。

    甚至於三毛的衣櫃,都被室友們侵佔,成了她們的“免費衣櫃”。

    三毛在《稻草人手記》中寫到:“他們說吃虧就是便宜,如今我真是貨真價實成了一個便宜的人了。

    忍一時,不是風平浪靜,而是變本加厲;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深淵在側。

    忍無可忍的她,決定奮起反抗,不再做任人隨意拿捏的“好人”,亮出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她的硬氣,換來的不是繼續針對,而是室友們的偃旗息鼓。

    她們對待三毛的態度,奇異地發生了轉變。

    開始及時歸還用了她的東西,甚至還會幫她打水、買飯。

    正如餘華所言:“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弗洛伊德也說:“任何關係,我們都要敢於用憤怒守住自己的邊界,人沒有憤怒,就像一個國家沒有武裝。

    忍讓若是沒有尺度,只會讓別人得寸進尺。

    反倒是你亮出了憤怒,才會叫別人有所顧忌。

    善良應有尺,忍讓須有度。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做人為什麼要拒絕?”

    有個高贊回答頗得我心:“很多時候,‘翻臉’代表著你的底線,保護著你的自尊,代表了在人際交往之中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被尊重。

    正如畢淑敏所言:“拒絕就是一種權利,你那麼好說話,又有誰能體諒你?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時候,你捨棄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卻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們壓榨。

    與人為善,本是好事,但若是被別人“綁架”了你的善良,就該懂得及時拒絕;懂得退讓,本是智慧,但若是被一再逼迫,就該知道及時說不。

    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言:“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投我以桃,便報之以李;待我以怨,便報之以直。

    看到過一則新聞,說的是一個小夥子,路見不平做好事,扶了一位老人,反而被訛詐。

    他在乎的當然不是那一元錢,而是很多跟他有著類似遭遇的人都選擇了不起訴,結果就是壞人越來越猖獗,不懂得收斂。

    如果一直沒有人站出來發聲,此類事件只會越來越多,還會有更多無辜的受害者。

    後來,雙方達成了和解,小夥子把老人原本準備登報的錢,以自己的名義捐獻給了紅十字會。

    愛默生說過:“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就等於零。

    一顆良善之心,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光明。

    但在此之外,也要懂得給這顆心武裝上“鎧甲”,免受無妄的傷害。

    往後餘生,仍願你善良,但記得把握好尺度,掌控好分寸,溫暖他人,也保護自己。

  • 6 # 酒香墨濃

    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認同嗎?

    答曰:極度認同!

    原因:從前有個故事,故事的男一號叫東郭先生,男二號叫中山狼,群演:拄著藜杖的老人、晉國大夫趙簡子,客串:老杏樹、老母牛、書、布口袋和驢!額,這個故事我就不用講了,相信家喻戶曉,免得有湊字數的嫌疑= =

    迴歸主題,有一種善良的代價叫失去年輕的生命,善心幫助別人的人卻慘遭殺害

    2013年7月24日,胡某 在同學家玩過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摔倒在地上的孕婦,出於好心上去把孕婦扶起來,讓後孕婦讓胡伊萱把她送回家,到家後,用安眠藥迷住胡伊萱,讓其丈夫姦淫。這惡毒的計劃是孕婦不能與丈夫同房想找一個人解決丈夫的身體需求,最後將胡伊萱拋屍荒野 。

    2018年2月13日,山西大同渾源男子楊某,以汽車剎車有問題為由,將17歲女孩張某騙至車內幫忙,女孩到車內被楊某控制,將其強姦後殺害。防止被發現就將屍體分解後焚燒。

    善良,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寶貴品質,但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若善良失去了尺度,輕者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更有甚者會因此喪失寶貴的生命,那麼如何把握好善良的尺度呢?

    兩種情況

    1、在能保證自己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善良。這裡分環境安全和幫助內容安全兩個方面,比如說指路可以,帶路不行!

    2、在自己安全遭受侵害的時候,絕對不能善良! 就算真的不小心防衛過當,也總好過坐以待斃!

  • 7 # 彭彭星座愛情

    很認同這句話,善良失去了尺度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我們做人講究適度善良,原則善良。善良是給對的人,而不是給錯的人。

    過於的善良,就是失去了尺度,適度善良才是真善良。比如在生活裡面,一個朋友向你借錢。而恰巧這個朋友他很沒有誠信,每次向你借的錢都不還,還依舊厚著臉皮問你借錢。你不是沒有想過拒絕,只是每一次你說拒絕你這個朋友就會說你小氣,說你摳門之類的,你不想把關係搞僵就借給他,最後還是沒還你。當有一天你突然急需幫忙,你這朋友就找各種理由推脫,說一大頓理由來拒絕幫你。生活中的這種人,我們就不應該對他善良,善良應該給需要的人,並且也時刻想著把善良給予你的人。

    好的善良需要我們能掌控力度,該善良則善良,該兇就兇,既要適度善良,又要善良的有原則。生活就得對外三分暖心,七分薄涼。

    善良沒有原則,也是過度善良。這就相當於你不分好人和壞人一樣,或者說你說話不分好壞,不能明辨是非。無論是誰,你都讓步;無論是誰,你都去幫;無論是誰,你都在意。這種善良就是沒有原則性的善良,也是一種偽善量。偽善良對自己的身心都會造成傷害,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

    所以說,非真正的善良往往是會給我們自身帶來麻煩的,甚至帶來無法癒合的傷害。我們需要拒絕偽善量,適度善良。過度的善良不是善良,是傷害,是衝擊,是對善良的汙染。

  • 8 # 人生百態千味

    惡者眼中盡是惡,善者心中存著善。故,善者行好事,惡者總惡意揣度。

    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富人總將自己孩子穿小後的衣服送給窮人的小孩,這一善行堅持了5年。起初那小孩是心存感激的,畢竟這些都是質量非常好款式也很漂亮的衣服,哪個青春期的孩子不愛俏不愛靚,若以自家經濟條件絕對買不起這些衣服。可時間久了,富人的這一善行成了她心中的刺,她覺得受了屈辱傷了自尊。

    善良也會有錯嗎?!

    王小波說:“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

    看著這句話,我忽然很悲哀,這是屬於成年人的滄桑,原來善良也可以那麼沉重,莫不是善良還要分天時地利人和?

    善良本是愛的傳遞,是隨心隨性的正能量,可如今善良卻要加上一道枷鎖,需要愛的對接。只有受予者和周圍人承認,你所行的善事才能被認可是善良,反之,你會惹上一身騷甚至被千夫所指。

    路遇倒地的老人將其扶起送進醫院,好心人反被汙衊為撞倒老人的惡人被要求賠償;偶遇在路邊乞討或前來求助的人說錢包被小偷偷了沒路費回家,二話不說借其路費事後被打臉發現是不勞而獲的騙子。

    一次次,善良被過度消費;一回回,善心被寸寸寒涼。

    吃過了虧,方知這世道,比起做個善良的人,更有必要的是維持自己的鋒芒。

    “我不想再善良了!”

    但願這句話不會出現在你我心間,也不會成為整個社會的心聲。

    所以,為了守護好善良,保護好我們的赤子之心,請為自己穿上鎧甲!

    與人為善,善良有度,這是處世之道,亦是經驗教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男女關係中,女的總感覺吃虧,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