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兔窩老張
-
2 # 純鈞LHGR
肯定不是。宮本武藏強得離譜。
很多人認定宮本武藏名不副實,都是根據後世小說嚴流島一戰來判斷的。
小說裡的嚴流島之戰,宮本武藏在與佐佐木小次郎的決鬥中使用各種計謀,比如故意遲到,使用船槳削成、長度更勝“曬衣杆”的木刀,以及背對太陽站立等等,這些都出自宮本武藏身後110年的小說《二天記》的情節。
退一萬步說,即使這些情節都是真的,宮本武藏就弱了嗎?
不論是真實史料還是小說,宮本武藏有一戰是無人可超越的,就是在一乘寺的“攻城”。什麼叫“攻城”?
宮本武藏在決鬥中殺死吉岡清十郎和吉岡傳七郎以後,在一乘寺城受到吉岡家及其門下、壬生家、御池家、作州吉野鄉士等四五百人的追殺。如此之多的敵人,宮本武藏處處受攻擊,防不勝防。為了逃出一乘寺城,宮本武藏只好宣佈攻城。
攻城——以一乘寺全城為敵,無論尊卑貴賤男女老幼皆可殺我,無論尊卑貴賤男女老幼我皆可殺。
與其費力判斷誰是敵人誰是友人,還不如把所有人都當成敵人,只要露面就殺掉,不想死就別來找我。這就避免了誤殺友人,以及誤信敵人而被殺害的危險。
當時的一乘寺城隸屬足利家,所以足利家也出動了一些足輕參戰。再加上一些野武士(流氓)想要靠宮本武藏的腦袋來換取名聲和賞金,敵方的參戰人數總共有一千多人。
宮本武藏就一個人。
順便,追殺武藏的人中,名義上也也包括佐佐木小次郎。不過小次郎只是吃瓜,並沒有興奮到拎著曬衣杆滿街追殺武藏。真實歷史中,小次郎安閒地待在武家宅,而《劍與禪》裡安排了一下武藏與小次郎相遇,不過小次郎同樣沒有出手。
最終,宮本武藏殺掉了一百多人,逃出了一乘寺。這段故事就是很多小說喜歡大作文章的了,比如說描述宮本武藏在格殺中領悟了“天下無雙”“虎振”等等。
你可以說宮本武藏欺世盜名,說他很弱,那你也來一個“攻城”給大家瞧瞧?被一千多人不擇手段地追殺,不僅逃得活命,而且是無傷的,誰不服,誰就也來這樣“欺世盜名”一次吧。一個人對抗一千多敵人,再怎麼去貶低宮本武藏的水平,但是事實擺在這裡。何況這些人都不是平民,都是手持武器的武者。
日本歷史上,還有第二個經歷過這樣的戰鬥並活下來的人嗎?就算是上泉信綱、冢原卜傳等等,包括柳生三天狗,他們敢保證自己能在這樣的戰鬥中活下來嗎?
宮本武藏在這一戰裡是不是真的“無傷”那就不好說了,不過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宮本武藏一生惟一一次受傷是被徒弟伊織傷到一點耳垂。
如果換個人,任何人,在這樣殘酷的局勢下,就是缺胳膊少腿殘廢了,那也是很正常的,只要能逃走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宮本武藏卻是無傷出逃,在並不大的一乘寺城裡逃脫了一千多人不擇手段的圍追堵截,還殺了一百多人,就憑這一條,宮本武藏就已經不負“劍聖”之名了。
如果這樣的戰績都算“欺世盜名”,那天底下哪還有不是欺世盜名的劍術高手了?
回覆列表
宮本武藏在很多人心目之中名望很高,被捧為“劍聖”,儘管他始終也未得到過“劍聖”的名號。宮本武藏的劍術在當時的日本並不是最強,甚至不能算作“一流”,可為何他的名頭卻遠比諸如“冢原卜傳”、“上泉信綱”更被後世傳頌呢?這和他的“兵法理論”分不開。
《五輪書》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不亞於歐洲人眼裡的《聖經》
宮本武藏說到底只能稱之為一個劍術家,但是他將一生中戰場經歷,透過地水火風空五卷記錄下來,而且將道理溶於其中。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商人能在全世界打下天下,也是得益於這本書中的道理。
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決鬥,宮本武藏將這一理論發揮到了極致。
首先是遲到,讓對手內心焦急;然後是恫嚇,說小次郎扔掉了刀鞘,此戰必敗,再次擾亂心智;最後,使用的武器不是武士刀,而是比對手武器長很多的船槳,佔進了便宜。如果按照日本武士的傳統理念來看,宮本武藏絕對是勝之不武,太沒有“武士”精神了,但是在宮本武藏心裡這不算什麼:站著的永遠比躺著的有話語權。
所以,宮本武藏雖然未必是當時第一的高手,但也算不上欺世盜名,只不過他的理念太過“現實”,太過“實用”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