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燃燒的漂流瓶
-
2 # 日月同瞾
朱元璋早年沒有什麼文化,畢竟窮,逃過荒,要過飯,當過和尚。但是他投了起義軍之後,積累了長年的作戰經驗,使得他的軍事素養極高。在成為軍官後,自學了補充了很多文化知識。所以說不能說朱元璋沒文化,到他當上皇帝的時候,四書五經照樣熟讀於心,而且大事小事全部親歷親為,宰相直接廢掉,所有事情自己處理,可以說找不出第二個政務能力比朱元璋強的皇帝了。怎麼可能沒文化。。。。朱元璋可以說是比較少有的能文能武的全面皇帝,這方面只有他兒子朱棣可以和他相提並論。
-
3 # 青燈讀歷史
朱元璋不是什麼都沒學,他的起點是布衣,但是終點跟大學士水平差不多!明朝那些大學士跟朱元璋彙報,沒有不服的!
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好學的人,這是一個差等生逆襲的勵志故事。
朱元璋是個非常勤奮的人,少年的朱元璋沒有讀過什麼書,出生貧寒,沒有機會上學,父母死於一場瘟疫,為混跡一口飯吃而出家為僧,少年階段都沒受過教育。
作為文盲出身的朱元璋,學識基本是在參加農民起義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朱元璋有個特點,每次攻陷城池,不是酒肉穿腸肚,美女在身旁,而是請當地名儒來講課,例如著名的朱升,告訴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又如一代大師宋濂,都是他打天下過程中請教過來的,後來成了太子朱標的老師,這樣的做法和眼界就跟李自成式的代表人物拉開了差距。
除去當代史不算,自古白手起家的皇帝僅有兩位:劉邦和朱元璋,絕大多數農民起義的領袖擺脫不了李自成式的困境,因缺乏政治遠見而無法建立政權,而朱元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突破了自己階層眼界的限制。
有些人的起點很低,但是終點望塵莫及,這是值得我輩反思和學習的。
-
4 # 一芹一脂
洪武皇帝自述其學霸的表現:
“朕從做和尚到開國皇帝的過程,完全可以寫成一本勵志類書籍,足以秒殺當今諸多的勵志人物。朕就是傳奇!學霸!”每一個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成功人物都不會抄襲別人的作業,特別是像朱元璋這樣的人,能統帥徐達、常遇春、傅友德、李文忠這樣的猛將,沒有在軍隊中快速的成長是不可能做到的。這種持續性的能力增長需要有強大的內心,有非常強的超過一般人的學習能力。
他可能在詩詞歌賦上沒有很專業。但在運籌帷幄、臨機決斷、用人識人上絕對是大手筆、大氣魄。
開國初期,洪武皇帝也是非常賣力工作的。在皇帝勤政程度上,除了雍正皇帝就是朱元璋了。
勤奮既是學習能力的保證,也是一種學習結果。有的人要學習如何勤奮的。
-
5 # 逾鴻溝
朱元璋從小家窮,沒什麼文化。自從當兵後,慢慢知道文化的重要性,特別是當上第一把手後,管理下屬人員有文化的重要性凸顯出來,於是朱元璋埋頭苦學了。為什麼說朱元璋是學霸,從下面這首詩中便可看出來:有天,朱元璋叫下屬吟詩作賦,自己在旁聽之。良久,下屬們都吟累了,朱元璋咳嗽一聲:我來吟一首吧。下屬們霎時鴉雀無聲:沒聽錯吧,朱元璋字都不認識幾個,還會作詩?
雞叫一聲撅一撅
雞叫二聲撅二撅
第一句下屬們聽了:這是詩嗎?聽了第二句,不僅都暗自發笑。朱元璋不慌不忙,緊接著朱元璋念出後二句:
三聲四聲天下白
褪盡殘星與曉月
下屬們一聽,大吃一驚:真不虧是帝王,連吟出的詩句都霸露無遺。大家都認為朱元璋不僅是帝霸,而且還是學霸。
-
6 # 清辰的男孩
準確來說朱元璋是學神
朱元璋的一生職業非常多,從最開始的放牛娃,到乞丐,後又變成了和尚,最終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帝王。從他這一生的履歷來看,他絕對是一個非常聰明有頭腦的人,生逢亂世他並沒有著急扯起反抗元朝的大旗,而是慢慢積攢著自己的實力,“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這樣的想法也只有他才能做到。
雖然朱元璋是崛起於微末,但是他善於學習,對於兵法之事尤為精通。在古代一個精通兵法甚至善於用兵法的人,絕對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對於大局觀的把控幾乎是有提前預判般的思維,對於人心他也非常有一套,能夠收羅一大批人才為他所用並且死心塌地。
即便聰明如劉伯溫這樣的奇人,在朱元璋面前依然謹小慎微,不敢妄加揣測,可見朱元璋的心思有多深。聰明的人遇到跨不過的坎後,可能會繞道而行,但有一種人他會把這道坎硬生生給它踏碎來。朱元璋的一生可謂是傳奇,在哪個人命如草芥的亂世,活下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在亂世中搏的一個強大的王朝,這是需要多麼強大的個人魅力和聰明才智才能夠辦到。
-
7 # 朝霞主婦
好的,主婦來答!
朱元璋,大明帝國的開拓者,由放牛娃至九五之尊,的確是學霸中的學霸!一,先看看他登基前的睿智。朱元璋生於元天曆二年(1328年),祖上皆貧苦農民。他自幼聰明睿智,並且膽識過人。有一次,在一起放牛的孩子們實在太餓了,小小的朱元璋指揮大家殺了一頭自己放的牛燉著吃了,填飽肚子後,小夥伴們開始害怕了——牛沒了,回去肯定少不了一頓毒打!
可朱元璋有辦法。他把牛尾巴插進了石頭縫裡,然後讓大夥把骨頭埋起來,回去對地主劉大秀謊報說,牛鑽進了山洞,被夾在石頭縫裡出不來了。
靠著他的機智,朱元璋在元末災荒之年,沒有象眾多的人一樣餓死掉,一次次度過了饑荒。
後來,由發小湯和舉薦朱元璋參加了紅巾軍。憑藉他機智的頭腦和仗義的性格,很快得到義軍首領郭子興的賞識,並把自己的養女許配給了他。從此他在義軍中如魚得水,郭子興去世後,他便成了義軍的統率。
一天早晨,在野外露營的朱元璋從夢中醒來,用手抹了抹臉上的露水,望著烏央央的部下,頓生豪氣。於是,提筆寫下:
天作羅帳地作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惟恐踏破海底天。自學成才的朱首領,作起詩來浪漫不輸屈原李白!
在元末的群雄逐鹿中,他眼光獨到,指揮有方,且馭人有術,手下網路了一大批智勇雙全的文人武將。在各路群雄,比如張士誠、韓林兒、陳友諒等紛紛稱帝稱王的情況下,他聽從謀士高升的建議,堅持“高築牆、廣納糧、緩稱王”的韜光養晦策略,一步步扎穩了腳跟,並最後脫穎而出,建立了大明王朝。
二,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勤奮有加,在施政策略和利國安民上,無不顯示出超人的智慧與見解。(一)建國伊始,朱元璋便首先制訂法律。在他的直接干預下,以劉基為首的眾多文臣在一年時間內,就修訂出了《大明律》。這部律文是古中國代最完善、最詳盡的法律綱領,為大明的長期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
接著,他大刀闊斧地懲治貪腐,肅清吏治。“空印案”、“藍玉案”和“胡惟庸案”的嚴處,在很大程度上震懾了官員的貪腐,使政清治明,百姓安居樂業。
(二),朱元璋出身貧苦,深知稼穡艱難,所以一直以來非常勤奮節儉。由於他自知識字太少,稱帝之後便一直勤奮好學。他經常向儒生們請教書文經義,讓他們教授自己古人的治國策略,不厭其煩。幾十年下來,他不僅能寫手札、軍令,還能吟詩作賦。
有一次,他微服遊至一寺院,僧人不認識他,便跟在後邊問他的身份。朱元璋感覺有趣,揮筆便在寺院的牆上賦詩一首: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尚腥,山僧不識真面目,只顧嘵嘵問姓名。朱元璋非常注重節儉,他自己帶頭,在宮中親自種菜。宮中所用,不飾金玉,一律為銅飾。他對節儉事無鉅細,諸妃嬪皇子無不上行下效,因此,明初的社會風氣戒奢崇儉,生產得到了快速的恢復。
(三)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分權,實行內閣輔政,極大地加重了自己肩上的擔子,但卻創造出了更加科學的閣臣制度。胡惟庸被誅之後,朱元璋便撤銷中書省,不再設立丞相,由六部分工協作,直接向皇帝負責。
從此,他要處理的政務激增,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由於自己需要處理的事務太多,他每天都要在自己的起居處、辦公地點,貼上一張張的紙條,上面記錄著全國各地的緊要事務,處置一件,便撕下一張。有時,為了把這些紙條上的事情處理完,他與大臣們常常半夜還在探討。寒冬臘月,他讓太監置一暖爐,手凍僵了,便在爐子上烘一下,如此反覆,日日不輟。
如此玩命的朱皇帝,即使如今的學霸,也要自嘆不如!
小結:朱元璋由一個放牛娃走向至尊寶座,“驅除達虜,恢復中華”,為華夏文明的延續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由文盲到滿腹經略,不僅靠自己的天資聰穎,更主要是超乎常人的勤奮。他創立了大明基業,形成了古代最成熟的施政綱領,修訂了完善的法律,規劃出整個明王朝的政治體制,功垂千秋!我是主婦,歡迎您的點評、斧正。
-
8 # 中外趣聞雜談
朱元璋出身貧寒,開局一個碗,什麼都沒有,甚至連頭髮都沒有的人,但是機靈能幹,得到了郭大帥的賞識,熱愛學習,隨著地位的提高,學習的深度更進一步加強!明朝那些大學士跟朱元璋彙報,沒有不服的!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好學的人,這是一個差等生逆襲的勵志故事。
朱元璋是個非常勤奮的人,少年時期的朱元璋,出生貧寒,根本不會有機會上學,連吃飯都困難,由於父母親人都死了,年少的朱元璋為得到一口飯吃從而出家為和尚,因此少年階段基本沒學習的機會。作為文盲出身的朱元璋,他的見識基本是在參加農民起義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朱元璋有個很好的喜好,每次攻陷城池,不是像莽夫一樣花天酒地,搶劫美女,而是去向當地的大儒請教學習,一是為了收攏人心,得到當地的豪強文人的支援;二就是真正的交流學習;例如,著名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戰略,就是當地文人朱升提出的;
又如一代大師宋濂,都是他打天下過程中請教過來的,後來成了太子朱標的老師,這樣的做法和眼界就擺脫了了農民階級的侷限性就跟洪秀全、李自成等的代表人物區別來開了。
除去當代史不算,自古白手起家的皇帝僅有兩位:劉邦和朱元璋,絕大多數農民起義的領袖擺脫不了農民階級式的侷限性,毛澤東同志都其都有精準的分析,因缺乏政治遠見目光短小而無法建立政權,而朱元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突破了自己階層眼界的限制。有些人的起點很低,但是終點望塵莫及,這是值得我輩反思和學習的。
-
9 # 使用者4855112255139王
朱元璋從出身社會最底層到開國皇帝,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是不可能。一個毫無背景與家世的人,並且是乞丐出身,如果不是其自身具有強大的學習運用能力,如何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之所以被稱為學霸的原因以下的兩點。
①朱元璋雖然起點差,但朱元璋相當喜歡學習,更會為學習而去請教別人,
②是因為朱元璋大多學習時間都是在打仗的時候學習的,朱元璋能在打仗的時候學習並且學的很精,這是很可怕的,這也是說他是學霸的主要原因。
-
10 # 三思彧
朱元璋的段位絕對是教授中的教授級別,
是社會學,心理學,陰謀學,帝王學,軍事學,營銷學等等,教授中的教授!
最牛之處,還都是自學!
這不是學霸,這是學皇帝!
-
11 # 迷史小書童
我也認為朱元璋是個學霸,他從小沒有讀過書,但是敏而好學,是個真正為夢想而堅持的超級學霸。
眼光獨到挑選高素質人才
朱元璋脫離義父郭子興的義軍隊伍,申請帶兵出征單幹的時候,在七百多人中挑選二十四名專業技術人才,這相當於是一次挑選公務員的工作,比例是三十比一,沒有筆試,只有面試。考官就是朱元璋和他的眼光,最後朱元璋經理挑選的這些人才的素質那是相當高的,徐達,常遇春,李善長,湯和……這些人才後來都成了大明王朝的高階幹部。
給建造固若金湯的城牆訂規矩
朱元璋在南京定都稱王建立大明江山後,就開始著手建造明城牆,他想建造有史以來最堅固的城牆。如果有人在修建城牆的時候偷工減料怎麼辦呢?我們的學霸朱元璋冥思苦啊,終於想到一個好方法,他讓人在燒製的時候把此磚的原料來源地,燒磚和砌磚的工匠名字都刻在磚上,萬一以後城牆出了問題,可以按照城磚上刻的名字來追究刑事責任。有了這個天才想法的規矩,就再沒有人敢從中漁利了。
廢除丞相制度獨攬大權
胡惟庸案件拉開了洪武年間的大屠殺,朱元璋順勢廢除了長達幾千年的丞相制度,把中央政權全部掌控在自己手裡。幸虧朱元璋從小吃苦耐勞,身體素質好,一個人可以幹好幾個人的活。歷史學家吳晗先生統計過,從洪武十七年的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僅僅八天,朱元璋就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封公文,合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看兩百多封檔案,處理四百多件事,這對我們現在的人來說,真是一個讓人吃驚的數字,
在沒有勞動保護法的古代,他就這麼夜以繼日的幹著,而且還越幹越有勁。於是歷史上留下了學霸朱元璋的光輝事蹟。
親自參與制定法律,給大眾普及律常識
朱元璋很愛學習,也很勤奮,不但制定了完備的法律,還成功的給大眾普及了法律。朱元璋採集了一萬多個罪犯的案例,將犯罪過程,處罰方式編寫成冊取名《大誥》,大量印製並散發。透過具體的犯罪案例給大眾普法,真是一個創舉。不過當時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是文盲,連字都認不到,再通俗的案例也很難普及。朱元璋再有辦法,他也不可能代替所以人去看,去聽,去讀,不過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用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辦法給解決了。如果有人犯了罪要被處罰,如果他家裡有《大誥》這本書,罪犯就可以從輕發落了,有這種好事,老百姓還不瘋狂去買這本書。朱元璋透過這種方式普及了法律,也只有他才能整出這奇思妙想。
朱元璋還是中國元素週期表之父
朱元璋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給子孫取名卻很厲害,他考慮到子孫後代可能會出現名字重複的現象,為此他親自為子孫制定了取名的原則和方法。他為二十幾個兒子的後代各擬定了二十個字的族譜,每個字為一世。出生時取雙名,雙名的第一個字按族譜順序來定,第二個字必須是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並且五行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經過好幾代的皇族繁衍,他的後代在取名字的時候字都不夠用了,實在沒辦法,他們就想出來自己造字來作為自己的名字。例如錫、鋁、鎂等這些大家熟悉的字,現在想想,發現這些字不就是和元素週期律的字一樣嗎?所以“元素週期表之父”這個稱號就落在朱元璋的頭上了。
所以我認為朱元璋不僅是一個的學霸,還是一個能將知識和現實相結合,能學以致用的超級大學霸。
回覆列表
朱元璋,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他是怎樣由一個普通的放牛娃一步步成長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到底充滿了怎樣的傳奇?
本文先跟大家分享本人對朱元璋同志成為皇帝之前所作所為的理解和分析。
本人將在朱元璋成為皇帝之前的人生理解為學霸人生,現在就開啟朱元璋的學霸人生吧!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元朝規定沒有功名的人只能用數字命名),從名字可以看出,我們的老朱同志出身不好 ,沒錯,朱重八是貧農出身,從小就給地主放牛。
公元1344年災難降臨——黃河氾濫,幾十萬淪為難民。這個事是挺慘,但是離我們朱重八的家鄉太遠,影響不大。但是另一個事對朱重八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這年淮河沿岸遭遇嚴重的旱災和瘟疫。面對天災,朱重八一家滿門除了他和二哥全被餓死了。但是朱重八發現他不但沒有棺材、沒有墳地,天大地大竟然沒有一寸土地來埋葬他的家人。這時的朱重八知道了天下再也沒有人關心他,想要活下去只能靠自己,相信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從此刻開始變得堅硬和冰冷。
為了活下去,朱重八去當和尚去了,當和尚的朱重八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很滿足,因為可以吃飽飯,在這個世道能吃飽飯就是最大的幸福,為了吃飽飯朱重八可以吃任何苦。後來饑荒嚴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外出化緣。朱重八要去災荒最嚴重的淮西和河南要飯,面對這份艱難的要飯工作,朱重八開啟了他的學霸人生。所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乞討的遊方生活中,朱重八都學到了什麼?
給大家羅列一下:
學習技能一:認字和寫字。(實在無法想象在要飯的路上朱重八是如何學會認字和寫字的。所以只能把這歸結為學霸的天賦吧)。
學習技能二:看人的眼光。
學習技能三: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
學習技能四:超強的應變能力。
加入起義軍後,朱重八作戰勇敢,不貪汙,不受賄,得了賞賜就分給下面的兄弟,做事深謀遠慮,被老大郭子興看中。但後來郭子興開始討厭朱元璋(特別強調下,此時朱重八已經給自己起了新名字),他知道朱元璋比他強,留在身邊威脅太大。雖然朱元璋救過他的命,但是郭子興還是把朱元璋下了大獄。出獄後的朱元璋認識到了郭子興的短視,提出帶兵出征。郭子興欣然同意。然後朱元璋打了幾場勝仗,給郭子興拉回來一支七百人的隊伍。同時朱元璋向郭子興提出了辭職。郭子興高興壞了,終於可以擺脫朱元璋了。其實兩人都很矛盾,雖然兩人關係決裂,但是朱元璋救過郭子興的命,郭子興還是朱元璋的岳父。所以不能徹底翻臉,但是在一起真的很痛苦。這下好了,朱元璋辭職皆大歡喜。朱元璋辭職後帶走了24個人。這就充分體現了朱元璋看人的眼光,這24個人沒有一個廢物,而且一個比一個猛,這些人就是璋最初的高階領導班底。
朱元璋辭職後,自己用著24個人僅僅用了一年,發展成了一支兩萬人的隊伍,而且有一點要注意,此時朱元璋手裡的這兩萬人是實打實經過訓練的兩萬精銳士兵,跟他岳父領導的農民軍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此時朱元璋迎來了他的後勤部長李善長。同時朱元璋的學霸技能在次啟用。此時他從李善長哪裡學到了格局,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放眼天下。
不久後在朱元璋打下了應天(今南京)。再後來朱學霸迎來了他最重要的老師劉基劉伯溫。同時迎來了他最大的兩個對手,他們分別是目光短淺的張士誠和心狠手辣的陳友諒。首先朱元璋靠著手下猛將常遇春以少勝多打敗了張士誠,後來張士誠投降元朝,此時就剩下了朱元璋的最強對手陳友諒。此時朱元璋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1363年,投降元朝的張士誠攻打小明王韓林兒(紅巾軍大統領,朱元璋名義上的老大),朱元璋率部救援,此時陳友諒前來攻打朱元璋,但是陳友諒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此時如果陳友諒直接攻打朱元璋的老巢應天,朱元璋將一敗塗地,但是陳友諒卻先去攻打了洪都,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用兩萬人好好的給陳友諒60萬人上了一課。洪都本來是陳友諒的地盤,但是守將背叛了陳友諒投降了朱元璋,像陳友諒這樣心黑手狠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背叛,而且能今天報仇決不拖到第二天。但是在洪都,朱正文用兩萬人整整抵擋了陳友諒60萬人85天的進攻。絕對堪稱奇蹟。再後來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上演了一場三國時期的火燒赤壁,陳友諒打敗被亂箭射死。
再後來朱元璋打敗了大元王朝建立明朝。
從在朱元璋進入應天后,我認為他最重要的老師就是劉基劉伯溫,朱元璋稱劉伯溫是自己的張良,他稱劉伯溫先生,對劉伯溫言聽計從。
朱元璋再一次激活了他的學霸天賦,從劉伯溫那裡,他學到了兩點:
第一、 就是做事要深思熟慮、運籌帷幄。
第二、 就是一旦決定了,就要把事情做到底,做到絕。
可以說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從一點點學起,他軍事戰略不如徐達,作戰勇猛不如常遇春,管理和格局不如李善長,運籌帷幄以及厚黑不如劉伯溫,但是朱大學霸的學習能力是真的強,他從這些人身上孜孜不倦的攫取,成長為綜合實最強的那一個。
1368年,朱元璋終於成為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學霸人生,請大家持續關注,下一篇為大家介紹
明朝皇帝傳(二) 黑道大哥設計師朱元璋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