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蟻紅泥醅酒
-
2 # 編號9的聲音
蘇門四學士即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四人合稱。
都出自蘇軾門下,最先將此四人並稱加以宣傳即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
“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並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
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並稱蘇黃,他的詩以杜甫為宗,講究修辭造句,強調“無一字無來處”,多寫個人日常生活,風格奇崛,為江西詩派開創者。著作有《豫章黃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山谷詞》)。
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作品內容多寫抒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為“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
晁補之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蘇軾稱其文博辯雋偉,絕人遠甚,必顯於世。具體原文為“於文無所不能,博辯俊偉,絕人遠甚。”
張耒論文學創作淵源於三蘇,提倡文理並重,以為“文以意為車,意以文為馬,理強意乃勝,氣盛文如駕”
-
3 # 文藻巧翁
北宋文豪蘇東坡
蘇東坡,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北宋第一流大作家。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新舊黨爭,十分激烈。一會兒新黨執政,一會兒舊黨上臺,一會兒又新黨重來。國家幾經折騰,百姓叫苦連天。蘇東坡既不贊成王安石的新黨,也不附和司馬光的舊黨,又不當不問政治的人。
蘇東坡詩的特色是揮灑自如,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此外,也喜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這也是宋詩的共同傾向。至於他的詞,突破了以往只寫傷離別送、男女戀情的舊傳統,將山川景物、紀遊詠物、農舍風光、以及感舊懷人等都作為詞的內容,擴大了詞的題材,使詞從“樽前”、“花間”走向較為廣闊的社會人生。其風格豪放,語言清新,表達自由,呈現出鮮明的個性。代表作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寫中秋佳節懷念兄弟和赤壁懷古,雖然情緒有點消極,但基調還是健康的。蘇軾的散文如行雲流水,自然有趣,議論文則寫得明晰透闢,與父蘇詢、弟蘇撒,合稱“三蘇”。
蘇東坡為當時文壇領袖,十分重視文學人才的發現和培養。被稱為蘇門四學士的黃庭堅、秦觀、張耒、晁無咎,以及陳師道、李廌等,在他們還不大為人所知時就得到蘇軾的熱情鼓勵和培養。他執中持平、剛正不阿的為人和多方面的文藝成就一直為後人所欽仰。 -
4 # 趙如才
還有晁補之、張耒。
晁補之,主要作品有《水龍吟.次歆林聖予惜春》。惜春短,恨春逝,嘆人生苦短。勸人愛惜生命,珍惜時光。
張耒,代表作有《少年遊》《風流子》。巜少年遊》寫閨情離別,“濃得化不開”。
-
5 # 山間小蘭草
蘇門四學士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四人合稱,最先提出這種說法的是蘇軾!他們是蘇軾的門生或者粉絲中文學比較出眾的人。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黃庭堅的詩以杜甫為宗,講究辭句,強調“無一字無來處”,他注重用字,句法和章法。作品有《豫章黃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山谷詞》。行書和草書上面也是頗有成就!我們可以看一下他的詩作:
《登快閣》
黃庭堅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我處理好官事,登上快閣在晚晴餘輝裡,倚欄遠眺放鬆心情。山上的萬千樹木飄零,浩渺的天空卻越發空曠遠大了。月色中,一道澄江分明向遠流淌。弄弦愉悅的興致早在朋友離去的時候就沒有了,也只有美酒才能讓我青睞有加。這行走萬里的歸船,不如坐上去吹吹笛子,一直漂流到家鄉,我的心早就與白鷗結盟做伴逍遙自在了。
秦觀人又稱作秦少游,著有《淮海集》40卷、《勸善錄》、《逆旅集》,婉約派代表,所作的詩數量要遠遠大於詞的數量。其中他的詞作《踏莎行》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樓臺消失在五愛中,渡口在月色中迷失不見,望盡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沒有辦法找到。怎能忍受獨居客館的孤寂,好像把春天的寒意都關在了裡面,杜鵑鳥兒的聲聲哀鳴中夕陽都西下落寞了!
收到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帶著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越發平添了我遺恨憂愁。郴江啊,你本來繞著你的郴山流淌,卻為什麼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這首詞是作者在仕途不順,心情悲憤之中寫下的這首詩,被很多人奉為佳作,其中有兩位名人是這樣評價的。
王國維《人間詞話》:少遊詞境,最為悽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則變而淒厲矣。
王士禎《花草蒙拾》:“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千古絕唱。秦歿後坡公常書此於扇雲:“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高山流水之悲,千載而下,令人腹痛。
除此之外,秦少游的策論也為人推崇,是這樣形容的,“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散文以政論、哲理散文、遊記、小品文最為出色。詩作存世大概400餘首!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山東鉅野)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畫詩詞皆有所成,其散文風格人都說近柳宗元,擅長描繪山林景物;詩學陶淵明,善七律;詞法蘇東坡,也有學柳永之風。思想上比較消極,詩詞文中有歸隱之意,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下面這首詞被認為是他的詞代表作,可以一讀!
摸魚兒·東皋寓居晁補之
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東皋嘉雨新痕漲,沙觜鷺來鷗聚。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獨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里,歸計恐遲暮。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著有《柯山集》《宛邱集》《柯山詩餘》。他的文章注重文理,理為主導,情感輔之。詩作較為平淡,效法白居易,詞作淵於三蘇,強調自然,直抒胸臆!
《春林》
春林露如雨,蕭蕭曉花寒。引手攀高紅,微香來鼻端。
何以比芳潔,置之青玉盤。持歸供像佛,相對淡無言。
-
6 # engr石山
“蘇門四學士”除黃庭堅和秦觀還有誰?他們的文學成就怎麼樣?
在瞭解“蘇門四學士”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蘇東坡。他們都是令人仰慕的文壇大家,因此必須尊循亊實,文字也必須嚴謹不得隨意!
蘇東坡,北宋大文豪。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北宋第一流大作家,為當時文壇領袖。他十分重視文學人才的發現和培養。當時的文學新人黃庭堅、秦觀、張耒和晁無咎等,就得到蘇軾的熱情鼓勵和培養,史稱“蘇門四學士”!他多方面的文藝成就,特別是他執中持平、剛正不阿的為人秉性一直為後人所欽仰!
由上述可知“蘇門四學士”除黃庭堅、秦觀還有晁無咎和張耒!雖然他們兩位沒有黃和秦那樣出名,但其文藝成就甚教後人仰慕!
晁補之(晁無咎1053—1110),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之一。他元豐二年(1079)中進士,爾後歷任澶州司戶參軍、國子監教授、秘書省正字、校書郎、揚州通判,秘書省、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等職。他士途雖有貶滴,但還算享通。
晁補之工書畫,善詩詞,能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他的散文語言凝練流暢,有柳宗元之風;他的詩風與張耒接近,以樂府詩見長,且具有濃郁的民歌風味。詩作骨力道勁,辭格俊逸。有陶淵明、韓愈、歐陽修作品的影子;他的詞追步蘇詞。多寫景、詠花、贈和、悼亡,也寫貶謫生涯和田園風光。有的詞章如《水龍吟·問春何苦匆匆》、《摸魚兒·東皋寓居》氣勢慷慨,意如游龍,筆爭辛棄疾詞而被人效仿;有的詞時有健句豪語,如《滿江紅·次韻吊汶陽李誠之待制》中的“牙帳塵昏餘劍戟,翠帷月冷虛絃索”氣象雄俊,但少了東坡詞的豪爽奔放。
晁補之的文學成就奠定了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地位,不魁為“蘇門四學士”之一。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之一。他是宋神宗熙寧(1073)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宋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
張耒政治上追隨蘇軾,實踐上主張富國強民,改革弊政,軍事上主張開邊禦敵,建立奇功。其《少年行》、《昭陵六馬》、《聽客話澶淵事》處處洋溢著愛國主義情懷,讀來令人振奮。
張耒十三歲能為文,十七作《函關賦》,已傳人口。他出仕之初,其《懷知賦》已慨嘆“予生之多艱”。他詩學‘白居易、張籍。如《勞歌》用對比手法描繪城市貧民的悲慘生活;《輸麥行》描寫農家打場交租的情形;在《糴官粟有感》和《和晁應之憫農》中,一再發出“哀哉天地間,生民常苦辛”、“力田競歲猶無獲”的深沉嘆息。《有感》諷刺虐害人民的官吏。《感春》也寫農民豐年的歡樂。
總之,張耒的詩以平易舒坦,不尚雕琢的語言反映民生疾苦;他對底層社會體察甚深,而特為關切百姓勞苦,用手中的文筆針砭社會現實。他的詩受到了晁補之、楊萬里的讚揚,其詩在“”蘇門四士”中,“要在秦、晁以上”。
如著有作品《柯山集》、《宛邱詞》等。
-
7 # 吉星緣
與秦少游並稱蘇門四學士的其餘三人是黃庭堅、晁補之和張耒。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並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書》)由於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 不過“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並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並稱蘇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作品內容多寫抒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
-
8 # 愛生活愛書法
蘇門四學士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
黃庭堅是江西人。雖為“蘇門四學士”,其文、其詞、其詩、其書在當時與蘇軾齊名。詩以杜甫為宗,有“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他開創了江西詩派。
秦觀的“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詞流傳千古,他是“婉約派”代表性人物。
晁補之我認為他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散文上。他的散文如《新城遊壯山記》成為名篇,有柳宗元遺風。在他的《雞肋集》70卷中就有47卷雜著散文。他還有《晁氏琴趣外篇》,說明他還是有情趣雅緻的人。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我很喜歡張耒的這首《初見嵩山》詩。全詩用“清瘦”形容嵩山,很別緻也很新奇。張耒的成就應該體現在他的詩上。他的詩比較新奇,也比較平易近人。
-
9 # 一抹煙雨輝輝
“蘇門”即蘇軾門下,他們除了黃庭堅,秦觀之外,還有晁補之,張耒。蘇軾最為欣賞的也就這四個人,因此稱為“蘇門四學士”。四人當中,最出名、最有成就當屬黃庭堅了!
黃庭堅,江西修水人,他出生於慶曆年間,年幼時十分聰穎,在當時被認為是少有的天才。他擅長寫詩,自創流派,詩文超凡脫俗,和蘇軾並稱為“蘇黃”,“詩宗”級的人物,也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同時黃庭堅的書法也十分優秀,和蘇軾同時被列為宋四家之一。
秦觀 北宋高郵(江蘇高郵)人,被尊稱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在詩詞、賦文、書法等方面也是頗有造詣,風格獨特,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便出自他的名作《鵲橋仙》。
晁補之,北宋著名文學家,擅長書畫,詩、文、詞都有建樹,詩風和張耒接近,與張耒並稱“晁張”。
張耒,北宋時期著名詩人,他是四學士中辭世最晚也是受唐音影響嘴深的作家,他的名氣相對要低些。
回覆列表
蘇門四學士除了黃庭堅和秦觀外還有晁補之和張耒。
對於蘇軾我們就不在介紹了。大家如果想詳細的瞭解,請閱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我們瞭解一下蘇門四學士吧。
黃庭堅黃庭堅(1045~1105)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蘇門四學士之一,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之開山鼻祖。
英宗時期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後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起居舍人。後因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卒於宣州貶所。
黃庭堅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詩風奇崛瘦硬,力摒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早年受知於蘇軾,東坡曾評價黃庭堅的詩有深度,詩景高超,“以為非今世之人”。其詩與蘇軾並稱“蘇黃”,有《豫章黃先生文集》。
黃庭堅詞與秦觀齊名,然詞風流宕豪邁,早年近柳永,多寫豔情,晚年較接近蘇軾,深於感慨,風格豪放俊逸。其詞給後來南渡詞人對社會現實生活的抒寫提供了可效仿的創作正規化,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宋人對其詞評價甚高,陳師道說:“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唐諸人不逮也。”今有《山谷詞》問傳世,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鼻祖,主張“詞意高勝要從學問中來”(《論作詩文》)。意思就是說要以豐富的書本知識作為寫詩的基礎,寫詩要善於化用前人詞語、意境,推陳出新,達到“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效果。黃庭堅的詩能熟練化用前人詩意加以翻新改造,化為己有。如在《夜發分寧寄杜澗叟》中“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一句,實際是從歐陽修《別滁》“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中稍加點竄翻出新意。他用典繁密,尤喜用僻典,常常使人索解為難。如他在《水調歌頭·瑤單一何碧》“瑤單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用典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庭堅的理論與創作為江西詩派的形成及發展奠定了基礎。
黃庭堅書法作品(區域性)
黃庭堅書法作品(區域性)
黃庭堅尤功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書法初以周越為師,後受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影響,還受到焦山書體的啟發,終形成自己的風格。其主要墨跡有《松風閣詩》、《華嚴疏》、《經伏波神祠》、《諸上座》、《李白憶舊遊詩》、《苦筍賦》等;著有《論近進書》、《論書》、《清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匯考》等書論。
秦觀秦觀(1049-1100),字太虛、少遊,號淮海居士,高郵人,北宋文學家,婉約派代表人物。所著《黃樓賦》見賞於蘇軾,稱之為“有屈、宋之才”,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推薦其於王安石,王安石稱讚其詩歌“清新似鮑、謝”。秦觀有《別子瞻學士》“我獨不願萬戶侯,惟願一識蘇徐州”。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居士長短句》三卷。
秦觀的成就主要在詞的創作上,他是婉約派的大家,其詞婉約悽美,學法典雅精緻,章法舒朗流暢,技藝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得到大眾普遍喜愛,取得詞史上突出地位,李調元《雨村詞話》甚至推譽為“首首珠璣,為宋一代詞人之觀”。張炎《詞源》說:“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
他的詞題材廣泛,以傳統的相思戀情為主,也有不少感慨身世之作。例如其名作《滿庭芳·山抹微雲》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滿庭芳》是秦觀最傑出的詞作之一。起拍開端“山抹微雲,天連衰草”,雅俗共賞,只此一個對句,便足以流芳詞史。詞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畫,知是淮流轉處山。”的名句。這兩個“抹”字,一寫林外之山痕,一寫山間之雲跡,手法俱是詩中之畫,畫中之詩。因此秦觀獲得“山抹微雲君”。秦觀的詞柔婉妍雅,善於在悽迷的景色烘托中把人物內心深處的感傷情調與纖微感觸表達得迴腸蕩氣、一往情深,具有極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也是他的詞之所以倍受稱賞的主要原因。秦觀的詞風直接影響了後於他的周邦彥、李清照等,在婉約詞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秦觀深諳兵法,早年即寫《郭子儀單騎見虜賦》,讚揚唐代郭子儀“匹馬雄驅”,兵不血刃以解回紇之圍壯舉,壯年時期寫了一系列用兵策論,這和其研讀《孫子》十三篇密不可分,故有人評價他“文人論兵,秦觀堪與晚唐杜牧相媲美”。
秦觀重視農業生產技術,著有《蠶書》,主要總結宋代以前兗州地區的養蠶和繅絲的經驗,尤其是對繅絲工藝技術和繅車的結構型制進行了論述,全書分種變,時食,制居,化治,錢眼等10個部分,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部蠶桑專著。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贈秦觀為“直龍圖閣學士”。
晁補之晁補之(1053~1110)
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元豐二年(1079)進士,曾任澶州司戶參軍、北京國子監教授、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後派任揚州通判,又召回秘書省、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等,“蘇門四學士”之一。
晁補之工書畫,善詩詞,能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風格近柳宗元,語言凝練詩,流暢。詩學陶淵明、韓愈、歐陽修,骨力道勁,辭格俊逸。詞近東坡,題材廣泛,除寫景、詠花、贈和、悼亡而外,還多寫貶謫生涯和田園風光。有的篇章氣象雄俊,追步東坡,如《摸魚兒·東皋寓居》、《水龍吟·問春何苦匆匆》等篇,詞氣慷慨,筆如游龍,為後來名家所競效,有人認為亦是辛棄疾詞所本。晁詞時有健句豪語,如“牙帳塵昏餘劍戟,翠帷月冷虛絃索”(《滿江紅·次韻吊汶陽李誠之待制》),但缺乏蘇詞的曠達超妙,而趨於悽壯沉咽。他的詩風與張耒接近,以樂府詩見長,樂府詩具有濃郁的民歌風味。詩人陳師道謂其“今代王摩詰”。
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張耒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安徽亳州人。北宋時期文學家,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熙寧六年(1073)中進士,曾歷官臨淮主簿、壽安尉、鹹平縣丞等職。遷秘書省正字、著作佐郎、秘書丞、著作郎、史館檢討、起居舍人、太常少卿等。“蘇門四學士”之一。
張耒的詩學自白居易、張籍一派,以平易淺顯的語言反映民生疾苦,針砭社會現實。對社會現實體察甚深,因而特為關切百姓勞苦,如《勞歌》用對比手法描繪城市貧民的悲慘生活,《輸麥行》描寫農家打場交租的情形,在《糴官粟有感》和《和晁應之憫農》中,一再發出“哀哉天地間,生民常苦辛”和“力田競歲猶無獲”的深沉嘆息。
在政治上追隨蘇軾,在實踐上主張富國強民,改革弊政,軍事上主張開邊禦敵,建立奇功。其《少年行》、《昭陵六馬》、《聽客話澶淵事》等無不洋溢位一股勃勃愛國主義情懷,讀來令人振不已。
著有作品《柯山集》、《宛邱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