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生產隊時,公社派幹部到生產隊住點,生產隊長就讓這些幹部每家輪流吃飯,也叫派飯,你能說一說,派飯的故事嗎?比如:在你家都吃的啥!
6
回覆列表
  • 1 # 我說無名

    七十年代初。

    那時的鄉鎮叫人民公社,村叫生產大隊,大隊又按村民居住地域分為幾個小隊,每個小隊的村民,集體出工幹活,集體核算分配錢糧。

    時不時的,就有公社、縣或者省裡的幹部下鄉勞動鍛鍊或者考察調研,他們就直接進村,吃住由生產隊幹部安排入戶。

    說實話,那時的村民是很歡迎下鄉幹部吃住在自己家裡的,原因一是講政治,講成份,幹部在誰家吃住,說明這一家是貧下中農,根正苗紅,是一種榮耀,二是政民關係。那時的農民打心裡覺得“公家人”好。三是有收益,下派幹部在農戶家吃飯,早上三毛,中午四毛,晚上三毛,這家農戶一天有一塊錢的收入。一塊錢,在那時是可以買10斤小麥、或買20個雞蛋、或買50斤白蘿蔔、或買1.4斤豬肉的。

    下派幹部入村住戶,要求是同吃同住,不能搞特殊,但因為有這一塊錢的原因,他們住的當然要乾淨一些,吃的當然要好一點。

    所謂吃的好一點,主要是指中午那頓飯,那時的農村窮,農民吃飯一年難得見腥葷,但出於感情和實惠,下派幹部在誰家吃飯,午飯是一定要見肉蛋的。

    那一年的那一天,中午,下派幹部在我家吃飯。院子裡放一張斑駁的四腿小方桌,兩個小木凳子。桌子上,是一小碗豬肉燉粉條,兩碗剛出鍋的撈麵條。父親把筷子遞到下派幹部手上,把半碗燉菜澆在下派幹部跟前的那碗麵條上,剩下的半碗,父親顫動著手,一點一點的往自己碗裡扒了一些,陪著下派幹部吃飯。

    我那年四歲,在屋裡吃著只是澆了點蒜汁的撈麵條,忍不住,眼饞的從門口朝外面的桌子上望。

    下派幹部一碗麵吃完,離開飯桌到屋裡休息。父親端起剩下的小半碗肉菜進了屋,把菜扒到母親和我的飯碗裡。

    至今想來,那是我今生吃得最香的大肉燉粉條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覺神經受損有什麼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