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707031189682
-
2 # 鴻波湧起
孔子說:老而不死為賊也。
1、現在大部分年輕人接受過比較好的教育。
2、所謂的“書生”,學校裡的教育主要是“仁義禮智信”,所以大部分年人是守規矩,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未經世事,單純善良。
3、有很大一部分老人,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年紀越大經受的挫折越多,看過的黑暗面更多,心越是“硬”,甚至不受規矩。
-
3 # 老蔣真話
每個人都很現實,跟年齡無關。所有的理想最終都是為現實準備的,這裡的關鍵是理想要科學合理,現實要儘可能的務實而不是太勢利。
-
4 # 彩彩1326
現在的年青人給我們哪時不一樣!玌在他們社會太好了,年青人兄認為沒有達到他們的需求,就產生一種情緒,克苦的精神不夠,追求都很現實!。我們哪時從不追求得實!貢獻精神佔了主要!個人得實考慮的較少,這是最大的區別!
-
5 # 修補靈魂
我自己覺得是因為成長環境和成長的時代不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傾向於追求經濟,更多地追求和享受物質生活。不過我覺得年輕人比老年人更遵守社會公德。兩代人成長的文化背景不同,時代不同,各自身上都有時代的印記。
-
6 # 八閩中年人
年輕人大多出生在改革開放時期,經歷物慾橫流的年代,特別是獨生子女嬌慣養,成長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養成了自私現實的性格
-
7 # 溪山山人
年輕人更現實的。上課時老師提一個問題讓學生回答。“長大後想幹啥?”
這個學生說,長大了就退休!
老師問為什麼?
這位學生回答,不幹活還有錢花。想去旅遊就出去旅遊,多好啊!
應當說是不正常現象,不想出力,不想幹活還想亨受。所以,從小學生開始應當有勞動教育的課程,讓孩子從小就愛勞動的生活習慣,長大了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成為國家有用的人。
-
8 # 張春龍
年輕人要努力奮鬥,只有面對應對現實,才能進行有效行動。老年人已經走過了努力奮鬥歷程,安享晚年,就可以浪漫一些了,不必過於注重現實。
-
9 # 探知者劉玉明
年輕人講現實並不奇怪。他們與老年人受到的教育不同,老年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刻苦耐勞,無私奉獻,捨己為人,專門利人毫不利已,勤儉節約,克已奉公……精神和行為年輕人有嗎?有多少?如沒有剩下的都是現實。
-
10 # 一友良言
謝邀回答:我覺的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使現在的年輕人比老還要現實。一是因為年輕人與老年人相比,人生經歷短,閱歷淺,沒有吃過苦,沒有受過累,也是沒有過過苦日子。二是因為年輕人普遍文化水平高,接受新鮮事物快,非常喜歡短平快的生活狀態。三是因為社會經濟發展了,生活節奏的加快了,工作、學習、生活壓力大,平時閒暇的時間少,被快餐式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所包圍。總之,無論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要適應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各種變化,不斷完善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如今幸福快樂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加油!
-
11 # 過今天準明天
他們成長的環境是一個以金錢為基礎的現實社會,而上了年紀的,40,50,60後的人,生成的環境是以精神為主,有信仰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向英雄學習,精神大於物質,
-
12 # 玉璞金珍
老年人只求餓不死,年輕人要求飽肚子,其實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的年輕人,只要社會和國家有需要,都有奉獻精神
-
13 # 樂遊九洲
社會太現實。無利不早起。現實也是務實,有什麼不好?
年輕人壓力更大,生活,工作,事業,家庭,愛情。。。。沒有任何一樣不需要錢。
所以,現實點看清現實,瞭解現實,沒有什麼不好!
-
14 # 清影起舞
現在的年輕人跟中年人年輕時的大環境不一樣,那時有計劃經濟,有鐵飯碗,有分配的住房。有了固定的工作單位就意味著一輩子不再為飯碗發愁,不再為住房發愁,不再為養老發愁。而現在的年輕人生存壓力大,所有影響自身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豐厚的物質基礎,因此,心理上比中年人現實的多,純屬正常。
-
15 # yUa一位老者
人不管你老和年青,生活必須要現實。如果你不現實好高騖遠那就會一事無成。所以說每個人都要必須要面對現實,正確認識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踏踏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做到幹一行愛一行,不能站在這山望著那山高。
如果你不是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那你就會一事無成,被社會給於淘汰。所以,不管你老也好年青也好,在自己的生活中還要現實一些為好!
-
16 # 18035369709
因為老年人才會得出經驗傳給下一代!如果沒有現在網路有多少過來人以為只有自己是這樣子!原來稱心如意的沒幾個!
-
17 # 獨行麼麼噠
因為現在社會氛圍,跟老年人那年代不一樣,老年人是從計劃經濟時代過來的,那年代也沒怎麼竟爭,不用為生計發愁,每人都有鐵飯碗,不像現在社會市場經濟,年輕人竟爭這麼激烈稍縱即逝,所以年輕人不現實不行啊!
-
18 # 觀察兵
年輕人普遍接受過比老年人更多的教育,對事物的認識能力遠遠強過老年人;年輕人成長的環境、生存的壓力、社會的競爭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可以這樣說,年輕人比老年人更現實是被逼的,在市場經濟全面發展,利益誘惑充斥著一切的今天,你不現實點能行嗎?
-
19 # 鴻行醫道
現實是活在當下,理想是展望未來。
年輕人和老年人所處的年代不一樣。過去,生活條件不好,一個人只要身體好,有一身力氣,愛幹活,總不會太差。沒好的交通工具,沒好的通訊工具,甚至有的沒好的住房,吃的是包穀飯,穿的是補丁褲,補丁衣服,有時鞋子通洞了,大腳趾頭露出來也無所謂。那些年代說的是“笑黑不笑爛”,衣服只要不髒,沒多大關係。
過去老一輩的一般的富有,都是靠力氣苦出來了。大家心裡差不多,哪怕你嫁的人家庭不好,只要男的不懶惰就可以。
現在,勞動力發生了變化。光有一身力氣,沒有文化是不行的。再有現在的年輕人,家庭條件有一部分是老一輩的撐著。可以少奮鬥哈。現在的年輕人攀比心裡更強,虛榮心理更強。別人有的,自己也得有。嫁人先得問有房有車有錢沒有。更多的是考慮物質條件。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想坐在腳踏車上笑。
現實和理想都沒有錯,一個人一生都扮演著不同角色,希望一個都要有理想和現實,只是把握好度和時間。沒有理想,你會覺得很殘酷。沒有現實,你會覺得好虛假。
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你又是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
20 # 筆墨清香
時代不同,眼光不同,思想不同,思維不同,觀念不同。自然也就面對現實、享受現實。雖然這個現實很實際、也很殘酷?但年輕人往往都站的高,看的遠、想的開、看的開、放得開?雖負重前行,也樂在其中。不像父母親老一輩那樣,因循守舊,憶苦思甜。吃飽穿暖就好。不講究,不攀比,能過上細水長流的日子就心滿意足了!
回覆列表
家庭的攀比已經讓年輕人認同。老一代兄弟姊妹相對較齊,各自家庭經濟條件差異,交往變得看面子行事。年輕人都從老一代人的交往中學會了不少以物度人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