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由23797
-
2 # 一棵青青小草
第一、肯定有影響。
第二、對整個教育界的影響更大。
第三、希望這種制度能夠得到修繕或改變,因為目前很多老師尤其是一線老師,對他的意見還是比較大的。
第四,這種制度不改變,很難調動起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
對比之後您想到了什麼?應該如何改變現有的一些制度呢? -
3 # 鄉村小老師的閒言碎語
現在是2020年的6月份了,2019年的職稱還沒評審,對教師個人來說經濟上一定有損失。還沒評審的原因,主要是受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才推遲到現在的。
現在有的地方的學校也沒完全復課,學生都沒到校,有的教師還需要在家上網課,學生也需要上網課,職稱評不評也不要緊。一旦全面復課後,學校所有的工作步入正規後,職稱也就提上工作日程了。
還沒開始評職稱的老師也不要過度焦慮,這是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
今年評完了2019年的職稱後,下半年還有2020年的一次評審機會,今年就有兩次機會了。
正常情況下,評職稱一般在10月份左右,評審公佈在12月份,次年的1月份就可以套改職稱工資了。
從這裡看,工資要受損失,各種保險也少交,無形中待遇也受到影響,但影響不大,需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目前,我縣2019年的職稱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按照分配的名額進行積分推薦,填寫各種材料,錄入職稱申報系統,實行網路申報和現場稽核的方式同時進行。申報職稱的教師都忙的不亦樂乎,有喜悅也有焦灼,大家都想殺出重圍,成功晉級。
-
4 # 奧特曼張
2019年的職稱評審最近進入答辯環節,比往年稍晚,往年已經知道結果了。預計評審後的聘崗等會相應順延。不過現階段準備好答辯,建議多看論文等。祝君好運!!
-
5 # 今天空氣流通暢
造晶片不如賣證件職稱。一線教師對於職稱的抱怨越來越多,評職稱難、評職稱不公平,已經成為教師群體產生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
於是,很多老師呼籲廢除職稱!那麼,廢除職稱後,採用怎樣的工資發放方式最合理呢?我覺得取消職稱後,增加教齡工資和績效工資,是比較合理的方案!
-
6 # 張嘴說教育
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的,但可視具體情況而言:
第一:對青年教師而言,影響不大,這個階段的老師大多數職稱是初級教師,基本上還不夠中級評審資格。
第二:對中年教師而言,影響還是有的,畢竟在教師中級職稱的評審中的競爭是最大的,名額也不多,沒晚一年就會多出一批競爭者,但評審之後的工資待遇不會變,財政部門會補齊職稱工資的。
第三:對於面臨退休,面臨評定高階職稱或中級職稱的老師,影響還是挺大的,有高階職稱的教師可以延遲退休的,畢竟高階教師退休工資和在職工資相差還是很大的。但具體情況還要諮詢當地的社保部門。
-
7 # 長耳朵兔兔3
調整心態,認真準備,先做好個人需要完成的部分,把個人材料按以往評審的要求整理好,該影印影印,該列印列印,該查詢查詢,寫好個人總結,把材料久先分類再按順利排好。
-
8 # 清涼油WF
題主你好!
我們這兒,每年評職稱大多都在10月份開始,先進行初級職稱評審,然後逐級職稱按時間段向後延續,一般年底全部結束,也就是在下一年的元月份左右。
你們2019年職稱沒進行一定是有原因的,要看進行到哪一步停止的。
一種可能,2019年有職稱指標,這個指標沒有下放,那就會把2019年指標和2020年指標一起在2020年進行,這種情況一定會對教師有損失。因為對線工資是按2020年指標評審結果執行的。
另一種可能,職稱指標已下來,材料已上交,因疫情等特殊情況,只是沒能按時進行評審,職評結果對教師而言一般是沒有損失的。因為對線工資是按2019年指標評審結果執行的。
具體情況要根據各地人社局的檔案精神而定。
-
9 # 秦隴寒煙
你好!
我來簡要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教師職稱評審應該說各地有所不同。首先說說評審時間,有些地方在前半年,有些地方在後半年,甚至有些時候會跨年度評審。其次是評審政策和條件每年都有小變化。
題主的主要意思是2019年教師職稱評審到現在還沒進行,這對教師有損失沒有?這種情況也要看當地的政策規定,受不受損失主要要看聘任和起薪時間怎麼規定,一般來說,聘任和起薪時間都會晚於評審時間。所以,很可能會受到一定損失。
-
10 # 豆豆哥談教育
看到這個話題,心裡感覺就沉沉的,有點喘不過氣來,因為本人四十五還沒評上副高!
每年都要折騰一陣,看今年運氣好能輪上嗎?其實晚一點評也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要評了更好,這樣心裡好受點。當然,最好的方案就是和少數省份一樣取消職稱評聘,直接和教齡掛鉤,教齡滿三十年直接評副高,這樣就可以安下心來教書了!
回覆列表
教師職稱評定。那有什麼影響嗎?就是晉級時可能高一級吧!還有什麼影響呢?有的老師退休呀,才評了個小學高階老師。也沒有什麼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