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庶吉士,是一個特殊官職。

    明清時,科舉進士要進行二次考試分配。

    前三甲,都是進入翰林院深造,未來官場發展都不怎麼樣。

    剩餘第4至第300名全部參加吏部考試,主要內容關於行政流程、本朝典章制度,透過者不會多,幾名至十幾名而已。這些人統一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身份,從七品,期限三年在中央六部九卿處觀政,就是入部學習。

    三年後翰林院散館,庶吉士統一晉升為正七品,分配到各部工作,開始京官仕途。

    由於明清時有非翰林不入閣的約定,所以庶吉士有備位宰相之稱——儲相。運氣好能在中央晉升快,正五品就會外派,迅速完成州府基層履歷,大約20年就能進入內閣。

  • 2 # 公子品史

    在明代“庶吉士”只是一個職銜,並不是一個很正式的官職。我們知道的一般科舉考試有四次,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最後的殿試中排定名次一般為狀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為一甲,是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是進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進士出身。一甲的三名進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編修等清要之職,其餘進士往往還要進行一次館選或朝考,然後結合殿試名次,分別授予官職,優者亦進入翰林院。

    其中能夠透過考試選拔進入翰林院的進士,被稱為庶吉士。稱為庶吉士之後要在六部等部門輪流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為以後的散館做準備。等到三年期滿後進行考核,透過的會直接安排進入六部做官,不合格的外放地方做官,一般是從正七品做起。

    在明代如果一名官員想要進入內閣,一般前提是你是庶吉士出身的才可以,才有機會成為帝國文官集團的最高掌權者首輔大臣。所以能夠成為庶吉士是明代士子非常向往的。

  • 3 # UncleDan蛋叔說

    庶吉士,亦稱庶常,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科舉進士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目的是使其可先於翰林院內學習,之後再授予各種官職,情況有如今天的見習生或研究生。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時開始此制,選進士於六部諸司及翰林院之下觀政。翰林院、承敕監等近傍衙門之下者稱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稱觀政進士,行人司下設行人。之後觀政集中至翰林院就學於文淵閣。庶吉士考選之後“有辦事者,有讀書者,有修書者”。三年學成,績優者留翰林院為編修、檢討,次者出為給事、御史,稱之為“散館”。明英宗以後慣例,科舉進士一甲狀元、探花、榜眼,授予翰林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庶吉士分翰林、六科兩等。

    有學者認為明朝庶吉士應無薪俸。由於庶吉士並未授職,自然沒有品第,也應該是沒有俸祿的,即使政府另有給養,也只應視為生活補貼。[4]明代的翰林為朝廷儲備高才之地。明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清朝時漢人大臣中,亦多出於庶吉士。

    清雍正以後,選館更為嚴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決定。庶吉士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院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三年後,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稱“散館”。成績優異者留於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行走”、“御史行走”,或者外派各地方任官,通常是知縣,此類庶吉士亦有“半個翰林”之稱。

  • 4 # 講故事的小馬

    明代的翰林為政府儲材之地。明英宗之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因此庶吉士有“儲相”之稱,能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就是庶吉士出身。

  • 5 # 蘋說

    庶吉士,亦稱庶常。其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透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是為明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明太祖洪武初年,選進士於六部諸司及翰林院之下觀政。翰林院之下者稱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稱觀政進士。

    永樂二年(1404年)始,專隸於翰林院,選進士之長於文學及書法者充任。由科舉進士中排名前列,有潛質者被授予庶吉士的身份,讓他們先在翰林院內學習,之後再授各種官職。

    明英宗以後慣例,科舉進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

    明代的翰林為政府儲材之地。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能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例如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清朝時漢人大臣中,亦多出於翰林庶吉士。

    清雍正以後,選官更為嚴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決定。庶吉士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三年後,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稱"散館"。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 6 # 跪射俑

    “庶吉士”一職最早設立於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一直延續到清末,植根於科舉制度,與翰林院的關係十分密切。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等幾個等級。一般而言,殿試考中進士主要有兩條出路,一是授以官職,二是透過選拔成為庶吉士繼續加以深造。

    明清科舉“會試”取中被稱之為“貢士”,然後還需要再參加“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經過“欽賜”“傳臚”,按照一、二、三甲確定名次。其中一甲三人,就是所謂的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一甲三名在殿試後直接授予翰林院官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修撰一職是專門為狀元而設的,其他人員不能升任。殿試二甲的第一名俗稱“傳臚”,有時亦可入翰林院任職,例如康雍乾三朝重臣張廷玉的胞弟張廷珩,於雍正元年考中二甲第一名,即以傳臚特旨授為翰林院檢討,與一甲三人同入南書房。

    而其餘的二甲、三甲進士,則必須以各項考試取得的等級為依據,分別授予官職。成績優異者,一般由皇帝在名單上圈點,選入翰林院附設的庶常館學習,入選者即稱為庶吉士。因此,入選為庶吉士又被稱為“點翰林”。其餘不入選的進士,則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委任為為主事、中書、知縣等官職。

    明清兩代,庶吉士制度實質上是高階官員的職前培訓制度,“儲才教養,以待大用”,是士人由科舉躋身統治集團上層的重要途徑,相當於明代官員的儲備庫。選拔庶吉士被統治者視為“儲才大典”,極其重視。

    明朝的翰林院,掌編修國史、進講經書、草擬詔諭等高階文墨工作。翰林官雖品級不高,但由於接近朝廷中樞,地位自不言而喻。明朝以內閣制度取代丞相制度,閣臣均是從翰林中簡拔。明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甚至“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據統計,明代宰輔共計一百七十餘人,翰林出身的佔到十分之九。在清代,翰林院供職的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通稱翰林。但是,庶吉士並不能算是正式的翰林,要在庶常館裡學習三年,視其學習成績而定。

    庶常館由大學士、尚書等充任大教習,另有資深學優的翰林官六人為小教習。庶吉士在翰林院、承敕監(掌誥敕起草之事)、中書署等近侍衙門觀政,帶有實習性質,亦稱“觀政進士”。最初庶吉士不專屬翰林院,明永樂二年甲申科開始,才專隸翰林院管理和培養,就學於文淵閣,由閣臣督課,三年期滿進行考試,謂之“散館”。散館考試成績優異者留用,二甲出身授編修、三甲出身授檢討;成績不合格的外放科道或知縣等職官。

    庶吉士制度草創於明朝洪武、永樂時期,到弘治四年,趨於健全和完備。“館選”的時間、衙門、程式和物件從此“立為定例”,由內閣會同吏、禮兩部共同考選,內容為“其平日所作文字,如論策詩賦序記之類,限十五篇為止。於一月之內,赴禮部呈獻。禮部閱視訖,編號送翰林院考訂。其中詞藻文理有可取者,按號行取。本部仍將各人試卷,記號糊名轉送,照例於東閣前出題考試。其所試之卷,與所投之文相稱,即收以預選;若其詞意鉤棘而詭僻者,不在取列。中間有年二十五歲以下,果有過人資質,雖無宿構文字,能於此一月之間有新作五篇以上,亦許投試。

    若果筆路頗通,其學可進,亦在備選之數。”而庶吉士由“內閣同史禮二部考選以為常,遂為永制。”對於庶吉士的考核,翰林院“設會簿,稽勤惰,唯以嚴聲厲色督責之。”每月要交“詩文各一篇,第其高下,俱揭帖,開列名氏”發翰林院“立案”,以作日後“散館”時授職的依據。借用現代教育的觀點,除了關注結果以外,也非常注重過程和習慣培養。

    嚴密的管理和相對公平的選拔方式,使得“預列者無循私之弊,不預者息造言之謗”。庶吉士在學期間有機會接受翰苑的學術薰陶,又可透過觀政獲得實際從政經驗,經過特殊培訓,有利於年輕進士脫穎而出,成長為朝廷重臣。庶吉士的挑選和散館考試極其嚴格,例如,順治十二年的庶吉士殷觀光等三人被革退;康熙四十二年僅十四人授職編檢,其餘二十人罰令再學三年,另有三人因文字俱劣而遭革斥。

    清代庶吉士散館考試落選改任其他官職者,一般不得復入翰林院任職。而且,編修、檢討等翰林官和知縣,雖然都是七品,但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卻有極大的區別。七品知縣晉見督撫要上手本、稱卑職,行庭參禮,而同是七品的編修、檢討,簡放為主考、學政,與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來往時則可平起平坐。由此可見翰林的地位之尊崇。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共任用漢人大學士二十五名,大都是翰林出身。所以庶吉士一旦被留館為翰林,就有當宰輔的希望。即使是一般的翰林,也因為可以入值內廷,接近帝王而掌握文柄,從而獲取巨大的聲名。

    明代由庶吉士入選翰林,最終升遷至六部侍郎、尚書以至閣臣、首輔等朝廷重臣者很多。據王其榘《明代內閣制度史》統計,明代164位閣臣之中,庶吉士出身的128人,達到78.04%,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這一點與清代不同,儘管在清朝,庶吉士的社會名望很高貴,但大部分人只能浮沉於中低階職官。清代的大學士是“滿漢兩途”,“滿蒙漢軍大學士不必盡由翰林出身”。自雍正設立軍機處以後,軍機大臣更是遠非一般翰林所能企及。錢實甫教授編著的《清代職官年表》統計,清代庶吉士總數6216人,只有2470名(佔總數39.75%)成為高階官員,其餘的60.25%的只能擔任中低階官員。清代8451名高階官員中,庶吉士出身者只佔總數的29.23%。可見清代庶吉士的政治命運和仕途地位遠不如明代。

    明代庶吉士僅次於一甲進士,是明代高階官員的主要來源之一。更加難能可貴的是,82.48%的庶吉士出自非進士家族,即便是出自進士家族的庶吉士,一般也以一代進士家族為主,絕無超過三代者,具有很高的社會流動率。而且庶吉士主要經“考選”產生,成為固定的科舉功名,地位低於一甲進士但高於一般進士,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將形式公平貫徹到最高水平。

    考察明代庶吉士的地域分佈,對於理解中國教育的發展變革,能夠帶給我們很多啟示。明代庶吉士地域分佈的主要特點是區域廣泛,但不同地區之間相差懸殊,各省之間,尤其是東、西部省份之間擁有庶吉士的數量存在巨大差異。處於前5位的省份是浙江、江西、南直隸、北直隸和福建,共有880名,佔總數的61.97%;其餘10省共有庶吉士540名,僅佔總數的38.03%。庶吉士的分佈與當時各省的人口和經濟、文化、教育發展水平大致吻合。比如在人口方面,據《明會典》記載的明弘治四年各省人口數,浙江達到530萬人,而貴州只有大約25萬人。

    看來類似於現在高考的分省制其實古已有之。明清時期,全國各省都有庶吉士分佈;某些科次還採取指定區域考取的措施,以保障邊遠和落後地區的進士入選;明朝宣德以後的科舉實行南、北、中地區分卷錄取制度,各自規定的錄取率分別佔總數的55%、35%和10%;天啟、崇禎年間甚至實行了按省分配名額的辦法。

    一個尤其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庶吉士出身濃厚的家族承襲色彩。透過對明代自永樂至崇禎52科14763名進士的統計,有1902名進士出身於進士家族,佔統計總數的12.88%。出身於進士家族的庶吉士249名,佔庶吉士總數的17.54%;成化以後平均達到24.8%。

    總體說來,大部分普通人群具有更為強烈的上升慾望,並願意為此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家庭環境對人才的成長也有著決定性影響,除了優越的物質條件,良好的文化積澱和氛圍更是人才成長的基礎和支撐力量,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風尚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潛移默化、前後相繼、日積月累的陶冶和塑造著家庭成員的性情。在自古以來的中國家庭中,“詩禮傳家”、“勵志勉學”都是重要要求。

    希望當今社會少一點功利主義,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找到文化之根、精神之魂。德慧相長,才能獲得持久的改變命運與時代的力量。

  • 7 # 記錄歷史人生

     從明朝中期開始,很多在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朝廷官員,大都做過一個叫做庶吉士的官。到了明朝後期,更是有所謂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說法。

      庶吉士到底是個什麼官?為什麼在明朝中後期階段,會有這樣的規則呢?

      1.古代的選官制度

      要了解為什麼庶吉士這個官位會這麼重要,我們首先要先來了解另外一個問題。

      古代是怎麼選官的?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是透過科舉制來選官。這當然沒有錯!但問題是,科舉制是從隋朝才開始出現的,隋朝以前呢?實際上,在中國古代,人才的晉身和升遷的制度,經歷過非常漫長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有很大變化的。

      首先,是秦漢之前。

      眾所周知,中國在春秋時期之前,一直都是奴隸制社會。整個社會,就分為兩類人,一類是奴隸主,一類是奴隸。前者是統治者,後者是被統治者。

      在古代,官員的作用肯定是為了維護統治,談不上什麼平等。這樣一來,官員自然也就理所應當的由這些奴隸主貴族來擔任的。

      從夏朝開始,一直到春秋早期,都是這樣的。比如在西周時期,一般一個諸侯國統轄地域能夠達到幾百裡,就已經算大的了。就這麼大點的地方,有幾個心腹的貴族統治就夠了,自然也不用太考慮選人才的問題。

      但是春秋之後,就不一樣了。

      隨著諸侯國之間逐漸兼併,國土面積越來越大。原本的統治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於廣袤的統治地域。再加上諸子百家開始逐漸出現,普通的平民甚至奴隸,也有可能掌握一些很過人的本事,成為所謂的精英。這個時候,如果再單純從奴隸主裡面選拔官員,已經無法將絕大多數精英選拔上來,統治穩固性就不牢靠了。

      於是,所謂的選拔客卿的制度出現了。

      比如,戰國時期,經常會出現哪個國家的國君,聽說一個人才很厲害,然後拜為客卿後,迅速讓國家變得強大起來。如商鞅、吳起、蘇秦、李斯等,都是這個樣子。當時的制度,是可以讓一個原本沒有任何官身的人,短短几天內迅速成為一個國家最高階官吏的。

      戰國之後,便是秦朝。秦朝本身壽命很短,在選拔人才制度的改進上,並沒有做出太多貢獻。但到了漢朝就不同了,漢朝是個大一統國家。到了漢朝之後,全國性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第一次開始出現了。

      察舉制,舉孝廉。

      當時的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很孝順,這個人自然就會很賢明,當然也就能做好官。所以,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所謂的察舉制便開始實行起來。由地方的官員或者郡望推薦,將這些在地方上有賢明的人,推薦到朝中去做官。

      這種制度,其實是一種很大的進步。當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小。一個是大家因為都想做官,就開始比誰更孝順。比孝順的一個方法,就是誰祖輩去世之後,陪葬品更豐厚。據歷史學家估計,漢朝後期,大約國家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被這些人給埋到土裡了。

      另一個,則是世家大族開始崛起。

      既然你讓地方的官員和郡望推薦,選拔和推薦人才的權力,就落到了地方上一些大家族的手裡。從西漢開始,大量的世家開始紛紛登上歷史舞臺。這些世家大族,在接下來的千年時間裡,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可以輕易影響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國家的興衰。

      三國時期,魏國首創的九品中正制,其實也是在察舉制上做出了一點改進,但其本質,還是這種推薦制度。從西漢開始,一直到隋朝,這期間上千年的時間裡,都是靠著這種推薦的制度,來選拔人才的。

      但從隋朝開始,隨著科舉制的出現,事情開始徹底變化了。

      想做官?那你就得去參加科舉!反正就是一場考試,不管你是什麼身份,考得上就當官,考不上就不當官。這種選拔方式,比起當初的舉孝廉來說,實在是不知道進步了多少倍。

      在接下來的千年裡,科舉制也在逐步發展。隋唐的時候,如果出身一些勳貴家族,不透過科舉,也是可以做官的。但到了明清之後,要想做大官的話,那就非得考過科舉才行。考不上的話,就算你老爹是當朝首輔,你老丈人是皇帝陛下,一樣沒有用!

      2.觀政制度的出現

      到了這兒,我們大概將古代的選官制度,簡單回溯了一遍。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從明代開始,科舉制逐漸發展到了巔峰,想要做官,就必須經過科舉考試。

      但如此一來,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

      透過科舉考試這群人,怎麼分高下?怎麼讓他們分別去做什麼官?

      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要知道,古代科舉大多是三年一考,每次考過之後,至少會出現上百個進士。但是朝中三品以上的真正大官,數量才有多少?怎麼確定這些人去做什麼官?

      讓考試第一的狀元去做首輔,完全憑成績說話?這當然很公平,但卻很沒腦子。古代皇帝也不傻,當然能考慮到,如果一個人特別會考試,科舉考試無敵,但是就是不會當官!那又怎麼辦呢?

      讓一個只會寫八股文,其他什麼都不會的狀元,去處理天下大事?那還不天下大亂了!

      於是,從明代開始,所謂的觀政制度就出現了。

      所謂的觀政制度,其實就是說士子在透過科舉考試之後,先別當官,先去六部九卿各大部門去看看!先去跟著前輩們學習一下!在觀政的過程中,這些考過了科舉的進士們在觀察如何處理政務,皇帝和最上面的那幾個大官,也在觀察他們。要是發現比較有能力,自己又能信任的,自然也就會逐步任用了。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考過科舉之後,直接就能當官。這種說法倒也不算完全錯誤。比如,著名的范進中舉。范進中了舉之後,就可以縣府教宜、主簿一類的末流佐官。舉人也有擔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畢竟相對來說,官員的位置還是少一些,考過去的舉人還是更多一些。

      當然,考過科舉就能做官,終究還是有一個限度。想考個狀元之後,就直接讓皇帝封你個封疆大吏?那除非是哪個皇帝瞎了心了。

      真正的封疆大吏,往往是透過科舉之後,仍然要在官場上攀爬好多年之後,才有望成功的。

      3.庶吉士到底是個什麼官

      說過前面這些前置事情後,我們總算可以開始談談庶吉士的事情了。

      庶吉士到底是個什麼官呢?

      答案是,類似於今天的儲備幹部。當然,是比較高階的那種儲備幹部。

      明朝洪武初年,自打朱元璋登基之後,便創立了剛才我們說過的觀政制度。老朱是苦出身,當然不會做蠢事。他當然知道,人才光透過科舉還不行,透過科舉之後,還是需要長時間磨練的。

      在科舉考試當中,透過殿試之後,被稱作進士。考中進士之後,大家被分配到各個衙門去觀政。被分配到六部的這些,就被稱作觀政進士;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則被稱作庶吉士。

      被分配到六部的這群進士,朝廷對他們的期望,就是將來去六部任職,他們在觀政期間,做的也是學習六部運轉的工作。

      而那些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庶吉士,就完全不同了。

      庶吉士的工作,是作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為皇帝講解經籍等。運氣好的,還會被直接派到太子府上,做太子的老師。如果皇帝不幸駕崩了,太子即位的話,那這個之前給太子做過老師的庶吉士,自然就會直接進入朝廷中樞,成為一等一的權臣了。

      比如明朝的徐階和高拱,就是這樣的。

      既然要給皇帝陛下講解經籍,這種機會,當然要比去六部觀政強太多了。所以,就算庶吉士這個官完全沒有俸祿,甚至還要在翰林院再多學三年,仍是讓所有進士都夢寐以求。

      當然,想要給皇帝陛下講經,當然也不是誰都可以的。只有考中一甲的前三名,再加上二甲裡面一些特別優秀的,才能擔任庶吉士這個職位。

      至於為什麼說,從明朝中期開始,就有了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規矩,有了之前這些資訊,我們當然也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因為庶吉士這個職位,本來就是用來培養閣臣的。這些庶吉士,本來就被稱之為儲相。

      明清兩代的皇帝陛下很聰明,從一群能夠考中進士的厲害人物裡面,再選十幾人,作為重點培養的物件。這十幾個人,只要不自己作死,一步步在仕途上穩穩當當的前進,基本上最後都能成為廟堂重臣。

      從明英宗以後,明朝的內閣大臣,大多是由這些庶吉士擔任,例外的情況很少。到了清朝,這個制度同樣沿襲了下來。清朝比較有名的漢人內閣大臣,基本上也都有過擔任庶吉士的經歷。

  • 8 # 達摩說

    在明清兩朝,庶吉士並不算是一個官職,它更像是一個儲備幹部的狀態。成為庶吉士,並不意味著分配了具體的官職,而是要在翰林院繼續學習。

    一般來說,一甲進士直接進入翰林院,任修撰或編修,然後從二甲和三甲之中選拔優秀而有潛質者任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繼續深造,深造期為三年。三年後的科舉會試之前,對庶吉士進行考核,考核成績優異者留翰林院任編修或檢討,其餘則進入六部任職,或派到地方任地方官。

    尤其是在明朝,一向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所以有明一代計程車子,在考中進士後,一旦被選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將來進入內閣,平步青雲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像楊廷和、張居正都曾擔任過庶吉士。因此,庶吉士也被稱為“儲相”,即“儲備宰相”之意。

    清朝對於庶吉士的選拔基本沿襲了明朝,但更加嚴格。尤其在雍正朝以後,成為庶吉士,不僅要參考會試的成績,還要再進行加試。清朝的庶吉士學成畢業後,也會根據成績被授予官職,或留在中央任京官,或下放地方,擔任州縣官。

    總的來說,在明清兩朝,獲得庶吉士身份是未來擔任高官的前提和基礎。而對於明清朝廷來說,選拔庶吉士就是選拔未來朝廷重臣,是朝廷統治天下的根基所在。

  • 9 # 歷史的煙波

    首先感謝提問,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本文分三個部分,接下來逐一展開。

    一:什麼是“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其名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歷史上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透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解講經籍等職。

    二:明代“庶吉士”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這事有點複雜,我們以明朝為例,從科舉制度開始講起。

    科舉制度由隋朝首創,真正成型在唐朝,明朝接過接力棒後,大加推廣,進入鼎盛時期。

    明朝的科舉制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而考取秀才成為生員還並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

    其中,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即行政〝省”)舉行的地方考試。考試的地點在南京、北京和各布政使司駐地(即省會)。每三年舉行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稱為鄉闈。因鄉試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好浪漫的名字)。

    鄉試考中的稱為舉人,舉人的第一名稱之解元。如唐伯虎,就稱為唐解元。

    唐伯虎

    唐伯虎的作品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全國考取舉人的在京師會試,又稱禮闈。會試舉行的時間在鄉試的第二年即逢醜、辰、未、戌年,考期在春季二月,故又稱春闈。

    會試考中的稱貢士,貢士的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

    殿試的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稱為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為為賜進士出身。

    綜上所述,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殿試的第一名叫狀元,合稱三元。整個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可以想見,飽富學識的才子要連中三元比登天還難。

    殿試之後,一甲三名直接進入翰林院。其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庶吉士”還得等待。

    一甲三名安排妥當後,其餘的進士要再舉行一次考試,叫做“朝考”,朝考的目的是選撥優秀者,被選撥上的進士則稱為“庶吉士”。

    進士中的優秀者,排名僅次於一甲三名,如萬曆年間“庶吉士”出身,後擔任內閣首輔的張居正。

    庶吉士張居正

    張居正的作品

    庶吉士在翰林院經過三年學習後再參加畢業考試,畢業考試被稱為“散館”。其中,考試合格的庶吉士,授與翰林院編修、檢討等;考試不合格者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

    那麼結論來了,“庶吉士”雖不是一個具體的官職,若按品級來劃分,各部主事為正六品,委任為知縣的至少是個正七品。但他的優勢在於,這是被選撥為高階幹部的儲備人才,天下士子夢寐以求。

    三:"庶吉士"一一一仕途新起點

    進士透過朝考後被選撥為庶吉士,庶吉士透過散館再考取翰林,成為翰林後才是天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何等漫長,何其榮光。

    從明朝中期後,又有一個特殊現象,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庶吉士自進翰林院後便被視為“儲相”,即內閣的儲備人才。何其了得。

    翰林本身不是官,但所在的翰林院又是最高階人才的儲備地。

    一句話,知識最重要,積累知識,獲取知識太重要了。

  • 10 # 墨青丹姑娘

    我是予小草,我來回答。

    “庶吉士”一職最早設立於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一直延續到清末,植根於科舉制度,為朝廷培養重臣!

    從隋朝開始中國朝廷的選拔制度,開始透過考試來篩選。

    庶吉士主要的工作:掌編修國史、進講經書、草擬詔諭,為皇帝講解經籍,等高階文墨工作。

    在明代庶吉士會得到高度培養,只要能入選翰林,基本上走的穩妥都是朝廷重臣。

    明代164位閣臣之中,庶吉士出身的128人,達到78.04%,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

    這點跟清代很不一樣,清代的皇帝是少數名族出身,都是滿蒙,那漢人出身的庶吉士,只能浮沉於中低階職官,做過小官。

    在明朝當官靠什麼:後臺、年齡、學歷、能力!德才兼備,唯賢是舉全是胡扯

    千萬不要太天真,以為科舉考試就很公平。看過《明朝那些事兒》你就知道,做官得有後臺,俗稱靠山又叫背景。古人云:“朝中有人好做官”也。

    特別碰到貪官汙吏的時代,德才兼備,唯賢是舉的人,越容易被陷害和排擠。

    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好官需要具備以下八個條件:忠、智、利、志、勤、謙、韌、傳。 不忠的人,皇帝是不會喜歡的,被免職只不過是遲早的事兒。好官的前提是“好”字後面跟了一個“官”字。若沒有後面這個“官”字,頂多只能算是好百姓(俗稱好人)。

    庶吉士的地位,雖然沒有俸祿,仍是所有學子欣欣嚮往之地

    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但是沒有俸祿。

    三年後,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稱"散館"。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在明清皇帝的眼裡,庶吉士就是未來的朝中重臣,是國家統治天下的根基所在,他們給予了庶吉士非常高的期望,所以,在民間的地位也極高,比得上三品大臣。

  • 11 # 迷史小書童

    瞭解明清歷史的朋友,對朝廷中央機構的構成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明朝英宗朱祁鎮開始,很多歷史上有名的內閣成員,基本上都做過一個叫庶吉士的官,而且此後更有非庶吉士不能入閣的說法。

    我們知道,起源於隋唐,完善於宋元的科舉選官制度在明朝時期發展到了頂峰,要想做官,就必須經過科舉考試。天下學子十年寒窗苦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中了會試科舉考試的學子就是進士了。朝廷根據他們的考試成績訂排名,分配到中央或者地方去歷練歷練。而考試前三名就是我們說的狀元、榜樣、探花就可以直接進去翰林院,後面二甲三甲的進士,朝廷也會再挑選其中的精英,成為庶吉士。他們的職責就是給皇帝講解經書典籍,並起草詔書,基本上是皇帝的秘書,離皇帝越近,就能得到更大的權利,得到了鍛鍊,就有了入閣的政治資本了,從而走向人生巔峰。

    明朝最厲害的幾個庶吉士就出現在嘉靖至萬曆年間。楊廷和,夏言,嚴嵩,徐傑,高拱,張居正都是那個時代響噹噹的內閣首輔,他們都是直接憑藉庶吉士的身份直接進入朝廷中樞,成為一等一的權臣。

    這裡再介紹一下,要想入閣,一般來說得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就是你得進過翰林,當過庶吉士,這個是起碼的硬性指標;第二必須由朝中大臣推薦,就是所謂的明主選舉,表明你有群眾基礎;第三就是內閣起草,讓皇帝老闆簽字蓋章確認一下,不過這就是走個過場,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嘉靖前期有個內閣成員張璁是個特例。他只是一個進士,因大禮儀事件而受到群臣的唾棄,卻受到皇帝的親睞和重用。這位仁兄想更近一步入閣拜相,他看了看入閣三條,就走了上層路線,因為學歷不用說了,只是個普通進士,翰林院的大門都沒進去過。讓大臣們選舉他,那是痴人說夢,光是吐沫星子就能把他給淹沒了,沒辦法只能靠皇帝下旨將他抬進內閣。不過張閣老後來因為和群眾關係處理不好,栽贓陷害夏言被揭穿,人格盡失,前途盡毀而光榮入獄,首輔職位讓與夏言了。

    明清兩朝的皇帝都很聰明,從考中進士的精英里面再挑選十幾個,作為重點培養物件,只要抓住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為自己盡心盡力的辦事,自己也減輕了負擔。而這十幾個人只要規規矩矩辦事,和皇帝陛下保持一致,自己不作死,一步步在仕途上穩穩當當的前進,基本上最後都能成為廟堂重臣。

  • 12 # 春秋500

    於庶吉士,有很精彩的故事哦

    明代,二三甲的進士不能立即授官,而要參加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試,之後或授翰林,或授低階官職,這似乎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意義。實則不然,明代這一規定完全出於一種儲養人才、以備大用的目的。

    庶吉士是明代翰林院所屬機構庶常館學員,或稱庶常,掌管誥敕之事。自永樂二年 (1404年) 始,庶吉士專屬翰林院,明成祖朱棣把翰林院當作官吏儲備的機關。

    據史籍記載,永樂二年的殿試後,學士解縉受成祖之命,選取曾棨 等28人 (以應天上二十八宿之數) 入翰林院讀書,庶吉士周忱以己年幼,請求隨入翰林院學習,獲得朱棣讚許。

    明廷對這29人給予很高待遇,發給他們筆墨和紙張,每人月鈔三錠,供應每日早晚飯食。他們每五日可沐浴一次,外出備有車馬。朱棣還經常親到翰林院督促和檢查。他時時提出各種疑難問題,考核29人的學習效果。

    但不久,成祖發現這29人追求虛名和浮華,不認真讀書,自己命令背誦的柳宗元《捕蛇者說》,竟無一人能全誦。於是決心懲治他們一下,下令將29人全部發戍邊遠地帶充軍,又令他們去幹搬運木材的苦力。這使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儒士苦不堪言,紛紛表示,如能回京一定奮發上進。朱棣看到自己的懲治目的已經達到,下令將他們召回,重入翰林院讀書。這29人經此挫折,果然都吸取教訓,認真讀書,奮發上進。後來,周忱等10餘人都成為有名望的官吏。

    明代“館選”後,朝廷任命翰林院、詹事府中官階高而又資歷深的一人為教官,稱為教習。3年學習期滿,成績優秀者留在翰林院任編修、檢討,其餘的人出任給事中、御史,稱為“散館”。

    天順二年 (1458年),英宗規定非進士不準入翰林院,非翰林出身的進士不準入內閣,以及南、北兩京的禮部尚書和侍郎、吏部右侍郎等也均須由翰林出身。這樣,“庶吉士始進士之時,已群目為儲相”(《明史》卷七十,《選舉志二》)。事實上,明朝170多名宰相中,由翰林出身者佔9/10。庶吉士事實上已成為明朝宰相的後備隊了。

    明思宗朱由儉即位前後,大廈行將傾覆。為了挽救這一危急局面,年輕的明思宗勵精圖治,重視任用既有才幹又有實踐經驗的人為官,打破了內閣臣僚專用翰林的舊例。崇禎五年 (1632年) 五月,翰林出身的大學士鄭以偉在一件奏章中看到“何況”二字,誤以為是人名,於是找其人提問題,當場為思宗糾正。

    對此,思宗感到翰林雖有學問,但缺乏辦事經驗和能力,於是產生了內閣之臣不再專用翰林 (即庶吉士)的念頭,任用非翰林出身的官吏入內閣辦事。以後,他又多次下令從府、州、縣官中挑選才學兼優者出任翰林,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宰輔的質量。

  • 13 # 老樊說史

    庶吉士為明清兩代一種特殊職位。設置於翰林院,相當於短期訓練崗位。主要職責是為皇帝起草詔書、講解經書典籍,相當於皇帝秘書。主要從二甲、三甲中選拔。經過崗位鍛鍊,庶吉士一般就到各部任職,逐步擔任內閣首輔。因此庶吉士制度被稱為內閣搖籃。

    可以簡單類比,明清時期的庶吉士相當於今天國務院特聘研究員。

    明朝的楊廷和、張居正,清朝的曾國藩都曾經擔任過庶吉士。

  • 14 # 胖鐘聲

    首先可以很明確的說 “庶吉士”不是官職,沒品沒級,相當於現在的學歷,或者說官方認可的職稱更貼切一點,但是起點已經很高了,足以光宗耀祖,如嚴嵩、高拱、張居正都是從這一步過來的。

    萬曆年間榮譽

    成為庶吉士的好處

    每次科舉考試之後一甲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另外新科進士中年輕而才華出眾者也選拔進入翰林院、授庶吉士,先在翰林院領著俸祿讀幹部進修班深造,當然俸祿少的可憐,實際收入還不如未入流的典吏。

    然後參加三年一考,優秀的留在翰林院(留館)晉升為翰林院編修,此時已經達到一甲榜眼和探花的級別了,未透過考試的下方地方任職,基本上從知縣(縣委書記)開始仕途生涯的起點。

    實際上舉人在地方就是老爺了,能和當地知縣稱兄道弟,進士出身就是妥妥的官老爺,更優秀的庶吉士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成為天子近臣,簡在帝心將來進入王朝權力中心。

    最終優中選優,留在翰林院的都可能是 “儲相” ,已經有入閣的資格將來可能青史留名了,明朝的選館入閣的潛規則就是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萬曆年間狀元卷

    庶吉士的門檻

    就是想透過科舉考試成為庶吉士,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戶籍身份,匠戶、軍戶、商人、戲子、皂役、胥吏都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其次家境殷實是基礎條件,另外個人的努力和才智也是必要的條件,最好還不能在考試大省比如浙江、江西等,因為朝廷也要控制各省名額調整南北差異,是不是想起了現在的高考?所以明朝260多年一共才出了1277名庶吉士,平均8%左右的錄取率

    明代官場極其講究出身,只有個別皇帝特批的 “廕監” ,但沒有 “捐官”這一說,只能透過 “捐貢” 入太學做國子監生,具備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所謂的 “買官” 也就是買個級別冠帶,但不管什麼級別都是隻能有個對應品級穿絲綢和坐轎的特權,見了正規科舉出身的實職官員照樣抬不起頭。

    比如《大明王朝1566》裡的沈一石,商人出身的他作為浙江首富捐了六品冠帶,背後還有大佬撐腰的情況下,面對七品知縣海瑞照樣矮三分。授予實缺的官職只能透過科舉獲得,授官優先進士,然後是舉人,太學裡的國子監生往往等一輩子也授不上一個散官。

    庶吉士的巔峰

    明代首輔(部分)

    彭 時 --- 正統十三年狀元,翰林院修撰

    商 輅 --- 正統十年狀元,翰林院修撰

    徐 溥 --- 景泰五年榜眼,翰林院編修

    劉 健 --- 天順四年進士,庶吉士

    李東陽 --- 天順八年進士,庶吉士

    楊廷和 --- 成化十四年進士,庶吉士

    嚴 嵩 --- 弘治十八年進士,庶吉士

    徐 階 --- 嘉靖二年探花,翰林院編修

    李春芳 --- 嘉靖二十六年狀元,翰林院修撰

    高 拱 --- 嘉靖二十年進士,庶吉士

    張居正 --- 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庶吉士

    申時行 --- 嘉靖四十一年狀元,翰林院修撰

    參考文獻:

    《明代科舉各級考試的規模及其錄取率》- 郭培貴

    《明史.職官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巴馬頻繁發聲,為何特朗普競爭者卻是拜登,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