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社交恐懼症是屬於自卑的表現嗎?不喜歡在公共場合怎麼辦?在不認識的人們面前感覺很難受,想逃離,怎麼能改掉呢?
7
回覆列表
  • 1 # 稻草人的V觀點

    社交焦慮(又稱作“社交恐懼”)就是指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社交焦慮障礙通常在青少年時期起病,大約有7%-1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患過社交焦慮障礙,它是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天我們不可避免地參與到各種社交場合中。

    有些人在社交活動中如魚得水,而另一些人卻在面對社交場合時不知所措,或是盡力迴避。以上描述到的這些面對社交場合時緊張、擔心、害怕、尷尬的情況,就是社交焦慮的表現。

    特徵

    社交焦慮個體擔心或害怕的社交場合不盡相同,其共同點在於在這些場合中,個體可能受到他人的審視或評價。這種焦慮的核心在於害怕自己表現出來的臉紅出汗或言行的無趣等會導致其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例如羞辱或尷尬,冒犯別人或者被別人拒絕等。

    對人際或社交活動強烈的焦慮感通常導致個體主動迴避社交情況,又或者在無法迴避時憑藉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帶著強烈的害怕或者焦慮去忍受各種社交情況。這種忍受通常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行為,例如在同學聚會中和閨蜜寸步不離,和別人交談時不直視他人的眼睛等。這種害怕或者回避會給個體帶來痛苦,影響其正常的社交活動或者學習工作生活等,例如因為擔心尷尬或被別人拒絕而不去參加自己想去的同學聚會,或者因為害怕自己表現不好而屢次避免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等。

  • 2 # 謝詠老師

    社交恐懼症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是神經症的一種,主要表現為過分害怕外界,不敢與外界接觸,也不敢和陌生人講話,甚至會出現自閉症,這對於生活和工作來說,影響都非常大的。

    社交恐懼症發作後,常常會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會極力迴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實,從而影響到正常活動,值得一提的是,社交恐懼症女性的比例要高於男性。

    社交恐懼症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種,不過一般情況下都離不開以下三個因素,分別是遺傳因素,神經生化研究,心理社會因素,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心理社會因素。

    想要治療社交恐懼症的話,行為療法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比如說系統脫敏療法和暴露衝擊療法,效果都非常好,主要是為了消除恐懼物件和焦慮恐懼反應的條件性聯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餐牛排套餐中提供的濃湯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