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到底是真的還是虛構的呢?
13
回覆列表
  • 1 # 西北荒原的風

    好像還真有一個,小時看過本《女駙馬》,似乎講的就是。不過限定在封建社會,很少吧。不過,才女不當狀元,依然發光,比如李易安這類的才子[呲牙]

  • 2 # 江上老漁

    女狀元即女士高中殿試魁首者!但是封建制度是不允許女性參加考試的。女狀元皆是女扮男裝混在男人叢中冒名頂替者。現實生活中是沒有的。她們大都是活在傳奇小說中的。黃梅戲《女駙馬》等就是這種民間演議。

  • 3 # 不一樣的文史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女政治家、女詩人、女將軍。但是隻有一位女狀元—傅善祥。

    中國古代奉行“男尊女卑”的思想,各個朝代都明文規定科舉考試的性別—男性。所以即使古代有很多才女,但是她們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弄不好還會招來殺身之禍。在男權盛行的古代社會,古人們認為女人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然而歷史往往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定都南京後,為了提現自己男女平等的理念,決定允許女人可以參加科舉,這一次洪秀全讓歷史上的科舉制度大大方方的出了一次軌。訊息傳開後,整個南京城的婦女都為之興奮,是突破千年封建禮教的興奮。因此這次科舉考試有很多女子報名參加了。其中包括我們的主人公傅善祥。

    傅善祥,出生於1833年,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傅善祥出生於書香世家,從小天資聰慧,四五歲的時候便會與人吟對詩句,七八歲便將《三字經》、《百家姓》等等啟蒙書倒背如流。後來八歲時,父母相繼去世,家道中落,跟隨自己的哥嫂生活。

    13歲時嫁給了指腹為婚的兩歲孩子,後來那個孩子得病去世,婆家想要將傅善祥賣了換錢,被逼無奈下傅善祥只能投靠給太平天國起義軍。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由於聰明能幹而且也有才華,深受洪秀全的賞識。1853年洪秀全允許女子參加科舉考試,傅善祥參加後,一舉奪得鼎甲第一名,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

    考取狀元后,傅善祥得到了重用。在太平天國頒佈的很多制度法典中都有傅善祥的參與,傅善祥也一直為提倡男女平、女權等而奮鬥。

  • 4 # 男神9414

    狀元:文狀元,武狀元。這是古代政府收納人才的一種途徑。

    歷史上曾出現過女皇帝武則天,但女狀元幾乎沒有。但是傳說中女狀元倒不少。

    清乾隆年間,女作家陳瑞生創作了一部長篇彈詞《再生緣》,詞中女主人公孟麗君女扮男裝考中狀元,後當上宰相,終與失散的未婚夫皇甫夢華相遇、完婚。

    明代《四聲猿》雜劇中的《女狀元》描寫了一個叫黃春桃的姑娘女扮男裝考中狀元的故事。這些“花木蘭”式的女狀元都是文藝作品中塑造的人物。

    歷史上第一位被人們稱作“女狀元 ”且流傳甚廣的則是古臨邛(今四川省邛崍市)人黃崇嘏。

    據《玉溪編事》 、《十國春秋》載:五代十國王建父子稱帝時期,蜀國臨邛出了個女詩人叫黃崇嘏。她自幼女扮男裝,勤學苦讀,琴棋詩畫,無一不精。一次,黃崇嘏夜讀,不慎失火毀屋,被打入縣大牢。為求脫禍,她賦贊詩一首呈獻周庠:“偶辭幽隱住臨邛,行止堅貞比澗松。何事政清如水鏡,絆他野鶴在深籠”。

    周庠見詩中“政清如水”的讚語大喜愛其才,憐其年輕,便把她釋放留置府中,後調她至成都任幕中司戶參軍。府中上下均不知其為一弱女子。周庠後提出要招贅她為婿,黃崇嘏婉謝不允,乃賦《辭蜀相妻女》詩,後四句為:“立身卓矣青松操,挺志堅然白壁姿。幕府若容為坦腹,原天速變作男兒”。坦露真相後,辭職還鄉隱居。時人敬慕她的才華,稱之為“女狀元”。明代徐渭的《女狀元》一劇,都是根據黃崇嘏故事編寫的。至今,邛崍市火井鄉崇嘏山上仍儲存著“王蜀女狀元黃崇嘏之墓”。

    嚴格說,歷史上真正參加科考而成為“女狀元”的只有太平天國時期20歲女子傅善祥。《清稗類鈔.考試類》記載:科考中一道題目取自《論語》的“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傅善祥一反眾議,“力闢‘難養’之說,引古來賢女內助之功”大舉女性之作為,抨擊了封建大男子主義及孔子歧視婦女的錯誤觀點。傅善祥在當時的環境下敢於反對“男尊女卑”謬論,敢於批駁“千古聖人”孔子的的定論,其精神,其勇氣,深受洪秀全讚賞,親自選定她為狀元,並與她戴上花冠,穿上禮服,在鑼鼓喧天聲中游街三天,出盡風頭。

  • 5 # 晨本布衣

    1、足智多謀的女狀元,“太平之花”

    中國傳統戲中,有不少女扮男裝中狀元的情節,都是藝術家的虛構。

    從唐朝有狀元名稱開始,到清末廢除科舉,歷代朝廷共點出三百來個狀元,並沒有一個是女的。

    不過歷史上記載有一位女狀元,即太平天國時期的傅善祥 。太平天國為選取有才幹的女子參加工作。曾專門舉行過女子科舉考試,傅善祥高中榜首。

    傅善祥才華橫溢,考場發揮順利,寫得一手好文章,洋洋灑灑萬餘字,贏得了考官的高度欣賞。

    傅善祥是金陵人,二十多歲,有才華,考中後被分在東王府裡,由她負責處理文書。

    傅善祥深得楊秀清的重用,期間勸說楊秀清廢除夫妻分居的法令,允許天國男女自由婚配,允許婦女改嫁。

    提升婦女地位等一系列保護婦女權益的措施,算是為女性做了一些實事。

    天京陷落後,她的下落不明。

    2、這個女娃娃自小就聰明過人

    出生於書香世家的這個女娃娃自小就聰明過人,才思敏捷,酷愛研讀經史。主要是她那開明的父親,支援她去讀書。

    不過八歲那年,父母相繼去世,家道迅速衰落。13歲那年,她的哥哥遵照父命把她嫁給了指腹為婚的李氏人家。

    丈夫比她小六歲,是一個懵懂的孩童。在她18歲那年,丈夫得麻疹去世了,年輕的善祥就一夜之間變成了寡婦。

    狠心的公婆在她丈夫去世後,準備將她賣掉換取銀兩。傅善祥一氣之下,就離開李府,毅然投奔了太平軍。

    3、去向之謎

    關於傅善祥的最後去向,歷史上並沒有確切的記載。

    大家一致認可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在“天京事變”中被亂軍所殺,屍體被拋秦淮河中。

    另一種說法是在亂軍中逃過一劫,從此不知所終。

    傅善祥的一生也算是傳奇的一生了。知識改變命運,如果沒有那次太平天國破天荒的“女科”科舉,恐怕也只能在太平天國裡默默無聞的被埋沒。

    結語

    她出身不高,卻為太平天國指點江山,她才華傑出,立志遠大,從孤兒到寡婦,再到幹革命,總想做出一番自己事業,但是總也跳不出來!

    不過傅善祥成為狀元以後的短暫歷史間的驚鴻一撇,就足以讓世人所驚歎,成為了一段永恆的傳說!

    關於女狀元傅善祥,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

  • 6 # 老百姓解史

    在古代,在全國科舉考試中奪得第一名稱之為狀元。女狀元就是女子參加科舉考試奪得狀元。但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時候女性參加科舉考試是犯法的。在很多故事中會聽到女狀元,這也都是作者杜撰的。不過,在古代名副其實的女狀元也就出過一個,那就是清朝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傅善祥。

    太平天國倡導男女平等,為選取知識淵博、有才幹的女子為太平天國運動效力,特意為女子舉辦過科舉考試。當時,應試女子二百多人,試題是《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書香門第出身的南京女子傅善祥,獨闢“難養”之說,舉了很多自古以來賢德淑良女子幫助夫君建立豐功偉績的例子,為天王洪秀全所欣賞。三天後,傅善祥以才學兼優考取女科狀元,這件事轟動了整個南京城,“但見街頭巷尾中,眾口連呼傅狀元”。

    傅善祥被派到楊秀清東王府擔任女簿書,她學識淵博,文思敏捷,精明能幹,很快得到了東王的賞識和信任,封為東殿尚書,撰寫來往公文,參與機要,成了東王府舉足輕重的得力幫手。

    不過,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節節勝利,也讓太平天國首領們逐漸地迷失了方向,他們都在天京建造了華麗的王府,而這裡面更是以東王楊秀清為最。與此同時,楊秀清的野心也在慢慢膨脹,不臣之心逐漸萌發。傅善祥曾經勸其小心行事,卻被楊秀清訓斥。在1856年爆發“天京事變”後,傅善祥不知所蹤,一代傳奇女子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 7 # 東方大狼

    花木蘭的故事在我們小的時候就耳熟能詳,可我們卻很少聽說有女子去做文官,在朝堂上運籌帷幄的事蹟。不過,在中國這種女子自然是有的,在太平天國的時期就出了一個女狀元。她叫傅善祥,是一位品貌出眾、學富五車的女子。

    傅善祥出生在南京,正巧是太平軍發生騷亂的時候。清王朝被國際形勢所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空顧及太平軍的反叛。那個時候太平軍攻破了南京城,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著一系列的改革。最有特點的就是開辦男館女館,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可以在裡面學習。不僅如此,早期的洪秀全可是非常有理想的,他重金搜尋人才,大力發展教育。為了對應他開辦的女館,他還給了女子科舉的機會。當時的女子都可以去參加考試,考中的人都可以當官。

    當時的傅善祥就是女子中的佼佼者,在女館學習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對詩詞歌賦的造詣更是爐火純青。透過層層考核,傅善祥不負眾望奪得魁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狀元。之後她就在東王府當任女待史,專門起草一些詔命,負責一些文書的修改和審批。因為她行為果斷,思維敏捷,很快就升為簿書,幫東王處理檔案。當時太平軍在城裡無惡不作,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拿起武器的農民,除了知道金銀珠寶是值錢的,很多的文物古蹟都被他們看作雞肋。所以在太平軍佔領南京的這段時間,很多的文物都被破壞了。傅善祥是一個識大體的女子,她就建議東王保護這些歷朝歷代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還在東王府建起了一座藏書閣。

    太平軍越是到後期越是貪汙腐敗,它們忽視了自己起義的初衷,從上到下都陷入了深深的貪腐墮落的深淵。不光洪秀全生活及其奢侈,後宮的侍妾更是成千上萬。傅善祥當差的東王府也是及其奢靡,美女收羅了無數。東王楊秀清更是把傅善祥佔為己有,從此女狀元也成為深閨中的玩物。

    太平天國後來發生了一場劇烈的內鬥,洪秀全對東王的野心表示不滿,生怕他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派遣韋昌輝率領三千精兵把東王府的所有人屠殺殆盡。整個東王府好幾萬人全部死於非命,狀元傅善祥也在這場廝殺中被拋屍大江,香消玉殞。一代女狀元的結局竟然如此悽慘,不禁讓人唏噓。

    編注:傅善祥的下落共有四種版本,有興趣者可以搜讀相關資料。

  • 8 # 曹州小寶

    女狀元就有一位,那就是太平天國裡的傅善祥。

    天平軍定都南京後改為天京。為彰顯太平教化,決定開科取士,網路人才而且男女不限。傅善祥就在眾多女輩中脫疑而出,這位女狀元才貌雙全。首先被東王留在府中侍候,後來天京事變後下落不明。

  • 9 # 文字拾荒人

    自隋朝開科舉考試之先河,明朝從進士中選拔出最佳者冠以“狀元”之稱,數代數科,多以男子及第。儘管在一些地方戲曲中有不少女扮男裝、皇榜高中的“女狀元”形象,那畢竟都是藝術的虛構。不過,根據史書記載,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過一位女狀元,她就是太平天國時期的金陵才女———傅善祥。

    據《太平天國史叢考丙集》之《太平天國開女科事探討》一文記載“:太平天國在建都天京後,舉行女試。天京女子傅善祥中試第一名⋯⋯。時人傳有‘棘闈先設女科場,女狀元稱傅善祥’的詩句詠其事。”

    傅善祥出生於南京一書香人家,在塾師父親的影響下,傅善祥自幼飽讀詩書,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女。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洪秀全頒佈詔書,開甲取士,並打破常規,增加“女科”。當時,男科的主考官是東王楊秀清,女科的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西王肖朝貴的妻子洪宣嬌。傅善祥不顧世俗的反對和家人的阻攔,毅然報名參加女科考試。考試時,洪宣嬌親自命題:《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在300多名應試女子中,傅善祥脫穎而出,她的答卷引古論今,列舉了歷代巾幗英雄的豐功偉績,對“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一謬論進行了有力的駁斥。見解獨特,駁斥有力,贏得了主考官洪宣嬌的讚許。後來經過評議,一致推舉傅善祥為女科榜首。於是,傅善祥就成為太平天國、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狀元。

    女子當狀元,這在當時引起轟動,有首民謠如此唱道:“青青柳,藍藍天,走過秦淮看兩岸,大紅燈籠掛滿天,祥妹子做狀元。”點為狀元后,太平天國破天荒為這位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狀元舉行了隆重的“誇官”儀式:“飾以花冠錦服,鼓吹遊街三日,官民爭睹,闖閻群呼為女狀元。”

    傅善祥當上狀元不久,即因博古通今而受召入府,先後在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府裡擔任“女侍史”“簿書”“恩賞丞相”等職,掌管內外政事文書。當時太平天國有“文有傅善祥,武有洪宣嬌”之說。《金陵癸甲紀事略》第二輯中記載:“有傅善祥者,金陵人,二十餘歲,自恃其才。東賊聞之,選人偽府,凡賊文書,皆歸批判,頗當賊意。”一句“頗當賊意”,從另一側面對傅善祥的才識和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

    傅善祥不單單從事文秘一類的案牘工作,還經常胸懷大義,行使“諫官”的職責。在傅善祥的建議下,太平天國對“獨尊教約”的文化政策加以修正;廢除“女館”,准許青年女子婚配;建造博物館,收藏戰亂中的文物;制定女權政策,提出“男女平等”口號等。總之,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狀元,傅善祥為太平天國治國、治政建言獻策,出力獻智,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天國軍民的一致讚揚。當時曾流傳一首歌謠:“跟著洪宣嬌,會打火槍會耍刀;跟著傅善祥,能治國來女自強。”

    傅善祥被任命為丞相後,還為太平天國制定瞭解放婦女的政策,提倡“男女平等”“,天下女子盡是姊妹之群”“,同心放膽同殺妖”。太平軍所到之處,大批受苦受難婦女踴躍參軍參戰。在太平軍中,設了女總制、女監軍、女軍帥以及女族長等官職。

    由於傅善祥的才華和在太平天國的巨大影響,當時曾有“武有洪宣嬌,文有傅善祥”之說,還流傳一首歌謠:“跟著傅善祥,能治國來女自強”。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狀元,傅善祥為太平天國治國、治政和提倡男女平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 10 # 偷間閒談

    首先,何謂狀元:狀元在中國歷史上,最初稱謂是“狀頭“。狀者:即考生報考簡歷,考生填寫自身身份後,寄(投)送的資料稱謂一一“狀";頭者:即在全國範圍內,所有當屆參試生員中,成績最高者為頭(第一名),故稱“狀頭”。至於狀元稱謂,從歷史角度分析,應與鄉試中的第一名稱謂:解元有著習慣性語法關聯。男人中狀元當叫男狀元,

  • 11 # 青銅鑼灣

    傅善祥

    中國在古代一直都是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雖然也有女子名流於清史,但卻是少之又少的幾位。

    最常聽到的就是,巾幗不讓鬚眉——花木蘭、穆桂英;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則天;文學才女——李清照。基本很少聽過哪位女子去參加了科舉考試,不是古代女子無才,而是社會的制度對女子的不公平限制,接下來我們要說一下,中國史上的第一位女狀元,也是唯一的一位。

    在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開創了科舉考試,有一位名叫傅善祥的女子參加了科舉的考試,成為鼎甲第一名,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狀元就此產生。

    傅善祥生於1833年,南京人,書香世家,自幼聰慧過人,喜讀經史,在八歲時就能背誦《千家詩》等不少詩詞文章;這也是她能高中狀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雖然出生於書香世家,但在傅善祥八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就相繼去世了,家道也因此衰落。十三歲那年,她的哥哥遵照父親的遺言將她嫁給了指腹為婚的李家,她的丈夫比她還要小六歲,可以說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更加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在她十八歲的那一年,患麻疹去世了,一夜之間傅善祥就成為了寡婦。婆婆在丈夫剛下葬之後就準備將她賣了。而也在此時,太平軍攻佔了南京,傅善祥選擇了投奔太平軍,成為她人生中很大的一個轉折點。

    在1853年,太平天國穩定之後,國家缺乏人才,洪秀全就頒佈了科舉考試的詔書,並設定了“女科考試”,自此打破了千年來的慣例,女性的權利開始得到重視。這個訊息的出現,對於滿腹才華的傅善祥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訊息,於是她果斷的報名參加這次考試。據記載,當時男科考試有600多人參加,主考官是東王楊秀清;女科考試有200多人參加,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嬌。當時的考題有很多說法,有人說是“太平天國天父天兄天王為真皇帝制策”,但也有書籍介紹是出自《論語》中孔子的名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至於到底是什麼,我們也無法考證,但無論題目是什麼?傅善祥都高中了。傅善祥在考場上顯示出其超人的才華,她提起筆來,文思泉湧,才華橫溢,頃刻間揮筆而就。她的文章處處精華,字字珠璣,洋洋灑灑一萬有餘,初評時,就獲得了閱卷官員的一致好評。  經過層層選拔,傅善祥的文章最後被送到了東王楊秀清的案頭。東王看後,立即為這篇才華橫溢的文章所折服,尤其是文中的觀點,更是讓他欣喜不已:“三皇不足為皇,五帝不足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於是“虎顏大悅”,提起硃筆毫不猶豫地將傅善祥點為女科狀元。從這裡來看,考題更傾向於“太平天國天父天兄天王為真皇帝制策”。

    憑藉自己過人的才華,在1854年3月,天王洪秀全下達詔書破格任命傅善祥為“恩賞丞相”,位列州司座次,隸屬於天王府六部,主要職責仍舊是輔佐東王處理政務。傅善祥以冷靜的頭腦,深邃的目光,除了幫助東王制定新的政策之外,還極力勸說東王保護文化,廢除一些不合理的措施。傅善祥以其特殊的身份,在某種程度上扭轉了因為執政者短視而造成的不利局面,為太平天國的前期穩定與發展做出了貢獻,傅善祥受到了天國軍民的一致讚揚。當時曾有“武有洪宣嬌,文有傅善祥”之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5.1勞動節和高溫補貼怎麼看。最苦不放假最曬的沒高溫補貼?
  • @ Copyright 2019 劇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