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扒娛樂

    往常年的兒童節,孩子都在幼兒園裡過的,作為父母也就應邀到學校參加學校舉辦的一些親子活動。而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孩子也就待在家裡,為此,也特地請了一天假陪伴在孩子身邊。兒童節對於孩子而言無疑是重大節日,作為父母,如果有條件陪伴孩子身邊一定要陪在孩子身邊,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也儘量創造條件出來。

    不管是女人還是孩子,該有的節日儀式感還是要有的,適度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兒童節給孩子送個禮物可以讓他感受節日的氣氛,今年這個兒童節,我就特地帶女兒去逛街,後面挑選了一輛她鐘意的腳踏車,買回去後開心了大半天。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花錢買的禮物才是禮物,如果自己動手能力強的話,讓孩子跟著自己一起動手做些手工或者玩具,會更有意義。

    另外,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可以注重一下孩子的親情培養。很多家庭的成員都不住在同個地方,尤其是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選擇在六一帶孩子去看望一下長輩,讓孩子懂得親情的重要。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讓孩子融入親情的大環境中,感受親人之間濃濃的親情,對孩子的人格塑造也是很受益的。所以,傍晚的時候我就帶女兒回去跟爺爺奶奶吃了個團圓飯,孩子開心,父母也開心。

  • 2 # 長著蝸牛殼的魚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確實對他們有著積極的影響。但這個六一由於公司有專案在進行,無法請假,所以提前跟寶寶說明了原因,並許諾會給他帶個禮物。晚上下班陪他一起玩了跳繩,拍球等他最愛的遊戲,吃完飯帶他去廣場溜冰,寶寶也領悟到了我們的用心。

  • 3 # 寶爸要成長

    一、陪伴孩子一起歡樂

    做父母的都會帶孩子去遊樂園、科技館、動物園等場所玩耍,但孩子真的能夠歡樂嗎?其實大多數孩子肯定會很喜歡去這些地方,可或許你不知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會感到孤獨,即使是和同齡小朋友在一起,因為他們最想要的是父母與他們一起歡樂。我的孩子目前三歲半,最歡樂的時刻就是讓我帶他一起乘坐小火車、一起研究飛機模型的製造原理、一起餵養動物園的小猴子,這種參與其中的陪伴不僅讓他歡樂、更讓我感到溫暖。

    二、陪伴孩子一起學習

    我的孩子還未到上學年紀,並且由於疫情原因,幼兒園報名也被推遲了,本來計劃報上名按照所報幼兒園課程內容安排孩子進行園前教育,可目前做不到。於是我在網上找到目標幼兒園的往年課程,引導孩子學習相關內容,例如語言表達、數學計算、健康知識等。

    今年兒童節不是週末,但我特意請了兩個小時假早早回家與孩子一同練習他最喜歡的兒歌,他說這是以後要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的節目。我們練習完了以後,我把兒童節禮物作為獎勵給他,讓他感受到這不僅僅是節日禮物,更是對他學習知識的表揚

    三、陪伴孩子享用美食

    孩子是天生的美食家,他們不會隱藏對於食物的真實感受,不好吃就是不好吃,不用考慮廚師的想法,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廚藝,並且與孩子一同享用自己創造的美食。這個兒童節,我給孩子做了雞翅燒胡蘿蔔、蓮藕排骨湯、清炒西藍花、南瓜米飯,然後與他一起比賽看誰吃得最香(不是最快,最香的評判標準是誰能將各自定量的食物吃的最乾淨)。

    四、讓孩子學會反向陪伴

    所謂反向陪伴指的是讓孩子能夠主動陪伴父母,例如父母在工作的時候、孩子在一旁獨自看書或是畫畫,父母在做飯的時候、孩子在計算吃飯的碗筷數量,這種無聲的陪伴是親子間溝通感情的最佳方式,也能教育孩子獨立、包容的行為規範。兒童節過後又是迴歸平凡日常的開始,由於我和寶媽工作比較忙,孩子與我們只有晚上很少的時間能夠相互陪伴,但這種陪伴是我們參與他的成長、他陪伴我們慢慢變老的溫馨畫面。

  • 4 # 曼滋

    您好,謝邀!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個6歲一個8歲,這個六一比較特殊因為大寶發燒,所以我們在家過的六一。我家有很多樂高啊積木啊這些玩具,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喜歡拼搭樂高。所以我們陪伴孩子完成了他們的創作。影片裡面可見大寶和二寶創作的“樂高情景劇”。

  • 5 # 禾子媽媽育兒說

    今年是孩子度過的第一個兒童節,祝天下所有小朋友,開開心心,身體健康,能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願童年最美麗,童年最有趣

  • 6 #    (ಥ㉨ಥ)   

    孩子現在已經6歲多了,但似乎還沒有真正的陪他們過一個六一兒童節,因為我們在外地打工,孩子兩歲就交給了老家的公婆在帶,留守兒童的問題在我兒子身上體現的一覽無餘,膽小,害羞,容易掉淚,今年老公因為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先回老家去了,今天剛好六一兒童節我讓老公帶著他們出去好好玩了一天,看著孩子天真的笑臉和興奮的狀態,做父母的心裡也高興,真的,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是最好的陪伴。

  • 7 # 兒童認知教育

    剛好是今天發生的事情。

    今天,學校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節目,本來的計劃是:

    早上,歡天喜地的送孩子去上學;

    在校,高高興興的看孩子在學校過精彩的6 1兒童節;

    回家,給孩子定個蛋糕,並且買了孩子最想要的玩具。

    可惜,這一切,都被孩子的”呼吸道感染“給打破了,別說興高采烈了,自己還擔心得要命。還好經過醫院的血清檢查沒啥事,只能讓孩子安靜的待在家裡。

    原本的詳細計劃是這樣:

    下午3點30放學回家,先給兒子拆他最想要的那個玩具禮物;

    4點,開始動手給孩子做一頓豐盛的晚餐;

    5點30,爸位元意今天提前下班回來和孩子一起過節;

    6點,吃完飯,吃蛋糕慶祝;

    6點30-7點30,爸比給孩子講孩子最想聽的歷史故事;

    7點30-8點30,爸爸媽媽陪孩子玩他那個最喜歡的玩具;

    8點30後,洗澡睡覺。

    可惜今天的安排卻是這樣:

    上午,爸比請假帶孩子在醫院看醫生,等份報告到11點30,取藥回家;

    中午,吃藥,吃飯,午休,爸比回公司上班;

    下午,爸比打電話來問要不要訂蛋糕,被我拒絕了,感冒期間不吃這個;

    兒子在群裡看老師發的學校各種精彩的6 1活動;

    晚上,吃藥,吃飯,洗澡,早早躺床上睡覺;

    深夜,爸比加班到家。

    悲催的6 1節日!

  • 8 # 吃貨桃桃的日常

    現在的孩子在物質上基本上都能得到滿足,想要什麼玩具,想買新衣服,新鞋子,平時就能實現,不必苦苦等到兒童節。反而隨著父母工作壓力大,頻繁的加班,導致陪孩子的時間最少。早上出門早,孩子可能還沒起床,晚上回來晚,孩子已經睡著

  • 9 # 小盧學當媽

    你好,我是學當媽的小盧。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我過得有點遺憾,但在六一的結尾拍影片小小童心了一下,也算是給我和寶寶一個記憶吧。

    早晨和孩子相處了大約一個小時就上班了,中午寶寶在姥姥家,所以到了晚上下班才見到孩子。寶寶幾天前就吵著要吃蛋糕,已經答應給她買了,但是沒想到六一兒童節買蛋糕的人那麼多,多的超乎我的想象。下班直接奔蛋糕店,那是一家做的我認為當地最好的蛋糕店,沒想到裡面的人爆棚,才知道中午就已經停止預約蛋糕了,像我這種後知後覺的連個蛋糕渣都買不到。最後只能象徵性的買了幾個小麵包,唉,真的感覺特別對不起寶寶。

    從姥姥家接回寶寶,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我們玩了一會拼圖,是剛郵寄回來的,也算是六一兒童節的小禮物吧。開啟手機看見朋友圈很多在曬和寶寶過六一的場景,頓時感覺很遺憾,所以和寶寶拍了一個小影片,雖然只是隨意拍的,但是寶寶玩的挺開心,所以算是六一兒童節的尾巴和孩子在玩耍。

    2020年的六一,雖然有遺憾,但也有美好,很慶幸自己留下了足跡。

  • 10 # Sean麻麻育兒日記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買再多的禮物給孩子帶來的快樂也比不上高質量陪伴他一小時! 因為是兒童節,下了班麻麻就第一時間飛奔回家,其實沒計劃好如何給孩子過,但第一想法就是我要跟他在一起,陪他度過屬於他的第二個兒童節! 送了他拼圖禮物,寶貝兒卻要跟他一起做科學小實驗,他喜歡跟麻麻一起探索有趣的新世界!於是我們一起做了瓶子吹氣球的實驗,寶寶開心的大叫,我想他的開心更多的緣故麻麻可以陪他一起探索!

  • 11 # Blaire Molly

    首先,生活需要儀式感。熱愛生活是我一直教育孩子的人生課題,今年的兒童節,我尊重孩子的意願,帶她來到了花店,讓孩子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花束,有滿天星、洋甘菊、小雛菊等,用鮮花來點綴孩子的童年生活。

    其次,孩子需要書籍滋養。每過一段時間,我都會添置孩子喜歡的繪本書籍,兒童節也不例外,讓孩子在書中學習知識、學習本領,我和孩子常常會角色扮演繪本中的動物們,用朗讀的方式將書中的故事描繪出來。

    最後,孩子需要擁抱自然。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帶孩子去爬山,我們一起坐纜車、遊小溪、坐旅遊觀光車,一上午玩的不亦樂乎,孩子在大自然中學會了獨立、堅持、勇敢。我和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我們一起成長,一起追逐詩和遠方。

  • 12 # 育鄰人

    陪伴孩子成長需要時間、財物和場地

    兒歌唱:“如果你們愛我 就多多陪陪我,如果你們愛我 就多多的親親我,如果你們愛我 就多多的誇誇我,如果你們愛我 就多多抱抱我......”愛是人類特有的情感表達方式,是一切社交活動的前提,愛是助力一個人成長、成才、成人最無堅不摧的力量。但是,愛是需要付出、有成本的,最直接的成長就是時間、財物和場地。在遍地“黃金”的現代化社會生活中,給予孩子成長陪伴的財物有了,每個孩子家中都有了眾多的玩具、漂亮的服裝、可口的美食......可是成長陪伴中的時間和場地成了奢侈品。

    家庭陪伴教育“說易行難”

    時間是生活永遠的痛

    世界上最為公平、公正的事物就是自然給予每個生命體每天的成長時間都是相同的,人類測定地球自轉一週所需要的時間是一天【約23小時56分4秒,取整為24小時】,生活在地球之上的所有生命體生活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居住在地球不同地區的人們只有經歷24小時時間早晚的差別、沒有數量上的多少。

    “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這是現今人類社會組織生存中的基本法則,從家庭、企業到國家都在用人力資源+時間的方式創造社會財富。人是短期內的定量,時間是相對的變數。因此,社會組織都加大了對時間的管控力度,比如要求組織內的員工每週標準全職工作40小時,某些行業推行“996工作模式”每週工作54小時。以此計算,每個人一週鎖可自由支配的84小時【白天加黑夜全部時間為168小時】日間的生活時間中減去工作時間與去工作路上的時間就幾乎沒有剩餘了。如此,陪伴孩子的學習成長,時間就成為了真正的奢侈品。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可是忙於生計的青年父母們又有多少時間能夠靜下心來陪伴孩子成長呢?許多父母成年在外鄉工作,逢年過節才能回家;即便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孩子上學的時間父母在工作,孩子放學了父母還未到家,能夠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真實的少的可憐。我們注意到2020年全國兩會後【2020年5月29日】總理答記者問提到一個關鍵資料,在全國勞動人民中仍有相當多【6億】月均純收入僅在千元左右。與之相對應,課外輔導機構的補習費用基本不低於100元每小時,幼兒園每月費用也基本都在1000元以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依然存在。即便如此,很多家庭依然只能選擇花錢購買老師陪伴孩子學習成長。因為,不工作意味著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生活、更談不上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時間。

    陪伴孩子就不能做其他工作

    社會應為家庭育兒減負

    現今,孩子們學習成長中存在的是玩具多、書籍多、作業多、陪伴少,每個家庭都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生”,別人家有的玩具自家孩子不嫩少、別家有的書籍自家不能少給孩子買、其他孩子上的補習班自家孩子不能缺......孩子的成長已經被工業產品所包圍,不僅家長缺乏時間陪伴孩子,就連童年的小夥伴也只能是課間的同學了。孩子的生活裡除了玩具就是學習,能夠自由活動的時間和場地都近乎消失。與孩子們成長無自由活動場地相對比,社會中仍有大量閒置的文體活動設施,比如放學後的學校、小區內配套的文體活動設施等等。

    社會發展進步的主線是人們對社會資源的利用率越來越高效,比如網課的優勢在於讓老師的授課受眾能夠更廣、有助於落實教育公平,弊端是授課老師與孩子不見面、沒有情感溫度,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面對面的互動交流。同時,社會中部分文體設施存在利用率低下的問題,比如放學期間的學校、小區內配套的文體活動設施等等。社會為家庭教育減負完全可以藉助現有教學資源,對孩子們的學習成長進行系統性的統合,比如同一個小區內的孩子就可以在小區文體活動中心一起學習、讓部分優質培訓資源做到多個孩子共享。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孩子們能夠彼此陪伴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教育最需要陪伴時間、陪伴方式、陪伴場地,這恰恰是經濟至上成長環境中最棘手的難題。每個家庭都不是獨立的存在,需要與社會深度分工協作才能實現更好的成長,社會同樣需要更全方位的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協同分配資源。讓陪伴有時間、有場景、近距離,讓孩子們學習成長的童年在快樂中度過。

  • 13 # 皓媽課堂

    老大爸爸帶著老母領一日遊,晚餐榴蓮披薩,加我之前在淘寶買的兩套玩具。二寶鄰居帶著出去玩了三天。我在家休息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十萬元養羊,40只母羊,純放養的,一年大概能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