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海江湖

    因為行星本身不發光,難以直接觀測。最常用的發現系外行星的方法——凌日法,就是當系外行星從母恆星與我們地球之間經過時,行星會遮擋住部分恆星發出的光線,造成我們觀察到的恆星亮度發生輕微減弱,因此也叫掩日法。透過對這種輕微光變的探測,就可以推知系外行星的存在。

    科學家也有其他根據引力計算行星軌道的辦法,海王星就是因為天王星軌道的異常推算出來的。

  • 2 # 時尚獵人記

    太陽系有8大行星,有的星系沒有行星,宇宙中恆星多還是行星多?

    在古時候,人們因為一直都在對地球本身進行探索,擴充套件人類活動的範圍,不斷的發現新大陸新人類,然而當望遠鏡出現之後,人類發現原來地球只是滄海一粟,宇宙的寬廣讓我們呢顯得如此孤獨。雖然現在的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但是更多人相信宇宙中存在其他的外星生命,只是我們還沒發現,因為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也並不在少數。在科學家們觀測銀河系的時候,透過計算得知銀河系至少有上千億顆恆星的存在,那麼行星又會有多少呢?光我們的太陽系就有八大行星,宇宙中到底是恆星多還是行星多呢?雖然我們發現了無數顆恆星,而且夜晚的時候仰望天空肉眼可見的除了月亮和太陽系的幾大行星,其餘的都是恆星,但是一直到現在,我們看到的行星也不足兩千顆。之所以發現的行星這麼少,其實就是因為行星無法自發光,而它的反光又不夠強,所以系外行星很難被發現,而一顆系外行星的確認需要許多次的論證,而論證的方式就是觀測其凌日時影響母恆星亮度是否規律。行星的運轉週期又長又短,所以很難進行觀測,連我們太陽系都有上半年一圈的行星,宇宙中這樣的行星就更多了,也更難以觀測。太陽系算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恆星系統,不但有著八大行星,還有無數的小行星形成了像太陽環一樣的小行星帶與柯伊伯帶。在已發現的許多恆星系統中都沒有行星存在,但是存在行星的也不在少數。關於恆星多還是行星多,許多人認為行星多,只是因為行星不會發光,難以發現而已,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也是很艱難才找出了一顆類地行星,所以不能說是比恆星少。當然認為恆星多的也不少,畢竟恆星是宇宙中的主力,不但是宇宙中的光源,更是能量源,甚至許多星系還是雙星、三星系統,還有許多恆星沒有行星。有網友說,這個孩還真的不好說,畢竟銀河系就有幾千億恆星,行星又不好確認,未知的總是比較神秘,只有等把一個區域的行星全都探明瞭之後才能大概估算吧。

  • 3 # 義無反顧62

    因為行星不發光,只能靠恆星照射後反光,太陽系內因為距離近所以……系外行星遠在上萬億公里數光年外,恆星在巨大天文望遠鏡都是一丁點更不用說行星了。

  • 4 # 捌零帽T

    不光是行星難發現,能被定位為行星的天體必要要滿足幾個條件,像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就已經被降為矮行星了。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006年8月24日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冥王星在1930年被發現,成為第九個行星。最初天文學家估計冥王星的體積和海王星差不多,但是經過更多觀察和計算,冥王星的大小被一再的縮小。同時,天文學家發現在冥王星周圍,有很多類似的冰球都在太陽系的邊緣漂浮。相繼有大小和冥王星類似的天體被逐漸發現,天文學家開始懷疑冥王星是否只是眾多柯伊伯帶天體之一,就像當初的小行星帶。當然,如果沒有發現比冥王星更大的冰球出現,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也就將就可以承認。但是悲劇的是,2005年,鬩神星Eris被發現了,它的質量甚至比冥王星還大。

    由此可見,要成為行星也是有門檻的,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會有更多的行星被發現,沒準太陽系也能重新發現第九大行星。

  • 5 # 快樂人生168025476

    仰望星空,除我們太陽系八大行星及月亮可見外,其餘所見星星都是自身發光的質量大小不等的恆星,但這些恆星與我們距離太遙遠了,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是天馬座中的比鄰星,與太陽的距離是4.27光年,南門2A,南門2B與我們距離為4.35光年,最亮的天狼星在大犬座,與我們8.6光年的距離,織女星在天琴座與我們25光年,其它數以千億的恆星與我們都是上百光年,千光年,上萬光年之距,就是這些恆星周圍有行星圍繞,但行星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所屬恆星的光(電磁波)訊號而已,這樣的電磁訊號很難被地球上人類儀器撲抓和分辯,因此即使宇宙中的行星數目多少也難以確定。僅個人粗淺的認識,不一定靠譜!

  • 6 # 歲月SW

    宇宙太大,距離近的比鄰星都有好幾光年了!想看見很難,最主要的是行星自身不發光,只能透過行星對所環繞的恆星的遮光效應來尋找!

  • 7 # 晴天1975

    發現太陽系新天體的困難原因主要歸結於四個因素:角直徑,視星等,相對運動和軌道特性。下面,我們分別從這四個角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角直徑——從地球上看天體有多大

    首先說角直徑。角直徑是以角度為測量天體的一個單位,簡單說來就是觀測者從地球上看到的天體大小。角直徑與天體的大小和離地球的距離有關,在角直徑相同的情況下,距離越遠的天體,就越大。同樣,在距離相同的情況下,天體大,角直徑就大。

    行星九的角直徑有幾個不同的可能性。首先,雖然天文學家對於行星九的質量已經做出了較為準確的估計,但行星九可能是一個緊湊的岩石行星,也可能是一個氣體行星,類似於迷你海王星或天王星,不同的情況會造成角直徑不同。天文學家預測行星九的直徑在地球直徑的2倍到4倍之間,在判斷行星九的角直徑時,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差異。

    另外,行星九的執行軌道是橢圓形的。據估計,行星九遠日點為1200AU(天文單位即地日平均距離),近日點為200AU。在我們看來,行星九在近日點的體積會是遠日點的6倍。因為天文學家目前不知道行星九在執行軌道上的位置,也無法確定它的真實直徑,所以這無疑會增加探測行星九的難度。

    如果我們將所有情況考慮在內,行星九的平均角直徑實際上與冥王星類似(冥王星角直徑為0.065″-0.115″)。不過,由於它實在是太遠了,即使行星九是一顆氣體行星(即直徑很大),它在哈勃望遠鏡輸出的影象上也是很小很小的。不過,如果它足夠明亮的話,行星九仍有可能被證實。

    2、視星等——從地球上看天體有多亮

    視星等是天文學上衡量天體明暗程度的一種方法,指觀測者用肉眼所看到的星體亮度。視星等的大小可以取負數,數值越小亮度越高,反之越暗。它既與星體的發光能力有關,也與距地球的遠近有關。

    對天文學家來說,發現恆星比較簡單,因為恆星本身發光,它們發出的光會直接傳播到望遠鏡中,供我們觀察。但對於行星來說,這個過程就難了一些。由於行星是反射恆星的光,但恆星發出的光在太空中傳播時,強度會隨著距離呈指數遞減,當這些光到達遙遠的行星時,它的強度已經大大減弱。然後,行星的大氣層吸收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光,其餘的光才反射回太空。而這些反射光的強度也會隨著距離呈指數遞減。所以,行星的光線到達地球時就更弱了。

    舉例來說,海王星的平均視星等相當於從上海東方明珠觀看北京長城上的一顆白熾燈的光亮度(忽略地形),而冥王星的亮度只有海王星的八百分之一,而行星九比冥王星還要遠得多。

    假設行星九的直徑是太陽的4倍,並且處於近日點,它的亮度仍只有冥王星的幾分之一。在遠日點時,它的亮度只有冥王星的一萬五千分之一。這意味著,即使我們有幸在哈勃的鏡頭中捕捉到行星九,它也會被淹沒在充滿光亮的宇宙背景中。

    不過,由於氣體行星的內部受引力作用,核心受到壓縮,它們會發生熱輻射。目前,除了天王星沒有顯示出任何的內熱以外,太陽系中大多數的氣體行星在紅外光譜中的亮度實際上是可見光光譜的幾倍。因此,使用相應的紅外望遠鏡會更容易看到它們。如果行星九是巨大的氣體行星,而且能夠顯示它的內熱,發現行星九的可能性將會增大許多。

    3、相對運動——天體離開地球的速度

    觀察遙遠的天體移動是一項冗長乏味的任務,行動遲緩的冥王星在宇宙中運行了3到4分鐘,但看上去,它在哈勃望遠鏡輸出的影象上才移動了1個畫素。由於冥王星在哈勃成像上大約佔2.4個畫素,如果科學家們想要驗證它的運動,必須相隔每8分鐘以上的時間拍攝兩張照片,以此瞭解冥王星確實是一個移動的太陽系天體。

    雖然行星九的角直徑與冥王星類似,但是它的移動速度會慢很多。即使是在它移動速度最快的時候(近日點),我們仍需要幾個小時才能發現它是一個移動的物體;在遠日點,這可能需要超過一天的時間。

    4、軌道特性——天體出現在天空中的位置

    找到行星九的最後一個障礙是它特殊的軌道。當尋找新的太陽系天體時,科學家們傾向於在太陽系的黃道面附近觀測,大多數圍繞太陽執行的天體都是在這個平面上下幾度的範圍內發現的,例如冥王星。冥王星軌道面相對於黃道面的傾角很大(約17度),它的公轉週期為248年,因此大約100多年的時間,它才會執行到黃道面附近。但是,在天文學家搜尋它的那天,它正好就在這個平面附近,這樣,人們才偶然發現了它。

    根據天文學家的預測,行星九的軌道也與黃道面成一定角度,而且它的公轉週期很可能超過1.8萬年,這使得它接近黃道面的可能性極小,基本排除了天文學家偶然發現它的可能。

    基於這些因素,我們還沒有發現這個神秘的星球,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在適宜的位置觀察它,又或者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它,卻錯過了它。不過,隨著觀測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也許我們最終會發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再次改寫太陽系的歷史。

  • 8 # 智慧的珍珠

    是啊,在平時晴朗的夜晚,仰望滿天的繁星,除了太陽系內那幾顆能肉眼看到的行星之外,其他的點點星光幾乎都是恆星。這麼多顆恆星中,部分恆星是一定有行星繞行的,但也不是每一顆恆星都有自己的行星 。為什麼發現行星這麼困難?我想有以下這些原因:首先,不是每顆恆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然後就是在同等距離下,行星比起恆星體積就很小,而且自己本身也不能發光,只能反射恆星的光。相比恆星本身的光,行星的光就太弱了。

    有些恆星沒有自己的行星

    由於部分恆星是成對的,它們互相繞轉。如果其中一顆星演變成了白矮星,它還會從另一顆恆星上吸取物質。成對的雙星至少佔所有恆星的三分之一左右,還有一些是三星或四星聯合。恆星之間距離太近競爭激烈,行星不容易生存。靠近銀河系中心的恆星,為了不使自己被黑洞的引力吸入,也在以驚人的超高速度旋轉。這種環境下行星能倖存下來嗎?

    如何發現系外行星?

    其次就是行星比恆星體積小、亮度弱。就算是可以反射光芒,有時礙於其它天體或星際物質的遮擋,我們也不一定能看到。不過,天文學家們利用了凌星法來尋找系外行星。凌星法就是一顆及以上的行星從恆星前面經過時,遮掩了恆星的一部分。像日食、水星凌日等現象也是屬於凌星。但前提是:只有行星的軌道面側對著我們時,我們才能利用凌星法觀測系外行星。

    目前發現的離地球最遠的行星

    目前為止,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遠的行星是0GLE-TR-56行星。它位於人馬座,距離地球5000光年。體積和木星相似,不過卻離自己的母恆星很近,比水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還近。同時,它也是目前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公轉速度最快的行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衣哥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