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輕雲淡高山流水2900
-
2 # 阿三說茶
寧可一日無飯,不可一日無茶
雖然是誇張句,確實大多茶民的真實寫照。那我必須符合這條件,我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哈。
年過四十,太多的聚會了無生趣,比如唱歌跳舞,當然愛打麻將的人是有事幹的了。同時健康問題會導致這個年紀的人很多東西不敢吃或者少吃,當然菸酒也會戒掉或者不喝了。
於是,茶會成了中年男人唯一健康的集體活動了,起碼我認為是唯一。你跟我說,Golf啊射箭啊都行,對的,你行,臣妾做不到啊。
不要跟我說早飯不吃有多少危害了,我只覺得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泡茶就不算起床。不要跟我說睡覺之前應該幹啥幹啥了,我只覺得睡覺前沒有吧茶具洗乾淨就不要去睡覺。
從綠茶喝到白茶 從白茶喝到紅茶 從紅茶喝到烏龍茶 從烏龍茶喝到普洱茶 其中也喝過一陣子黃茶。真正戒不掉的只有普洱茶,準確的說是生普,更準確的說是有點年份的生普。
年份不需要太久,三年以上的就可以了,新生普是不太喝的了,大概兩三天會喝一次。
綠茶基本不碰了,白茶一個月能來一回,紅茶只有家裡來客並且是不喝茶的客人我才會陪喝一次,烏龍茶很多人喝不習慣也就慢慢喝的少了。
-
3 # 美璃生活雜談
大多數產茶地區的人或者愛茶的茶友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茶根據地區差異、個人喜好也會有不同的受眾群體。今天說說普洱吧。
普洱在這裡據傳有個說法,就是在北迴歸線之間的大葉種的茶樹,也就是說在雲南之外的茶其實都不能算是普洱茶,所以在中國除了雲南還沒聽說哪裡也有種植普洱茶的。而且有一種現象有點意思,在雲南,主要喝的茶還是普洱,較少喝其他茶的,但其實雲南人總體喝茶的還是少。不過在西藏一帶卻是非常的受歡迎,普洱茶一經傳入西藏就供不應求,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飲茶成風,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原因在於西藏人民食肉飲乳,飲食較油膩,而普洱茶具有助消化、解油膩的功效,而且普洱茶的口感也較淳厚,西藏人民用此做的酥油茶也就特別的香醇,所以非常受西藏地區的人們的喜愛,而西藏也就成了普洱茶最主要的銷售產地之一。
在以前,普洱茶給我的感覺就是老人茶,哈~似乎只有一些中老年人才會喝這種熟茶,年輕人好像很少有人喝的,不過近幾年喝普洱茶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受眾也是越來越廣,年輕人也有很多在喝,可能是因為據傳它養胃、養生吧。
普洱茶被譽為“可以喝的古董”,放的越久越淳。有一年(忘了是0幾年的時候,)價格炒到了一個很高的天價,從沒有一種茶像那年的普洱茶那樣紅火,很多茶商也是紛紛囤積居奇,後來崩盤了,有很多商家虧到血本無歸。所以很多時候真的是要看清楚市場,三思而後行,光顧眼前利益而看不清市場,盲目的跟風真的是會害死人的。
一直以為普洱茶就是那種黑不溜秋的熟茶,成沱茶、茶磚等等的樣子,沒想到還有生茶,真是孤陋寡聞了。
生茶就是從茶樹上採摘下來類似綠茶一樣的,然後熟茶就是用生茶做原料發酵的,生茶與熟茶口感會相差較大——這個主要就是要看口感了。熟茶養胃多一些,生茶的話會提神,但比較寒,有些腸胃較不好的,不能多喝生茶,喝多了會受不了,容易引起胃疼、胃不舒服之類的。像其他茶類也是如此,比如鐵觀音。
-
4 # 澫茶
“不可一日無茶。”這句話應該最適合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了吧。在一篇關於他的採訪中得知,張天福老先生每天都要喝至少100杯(品茗杯)的茶,早中晚,一日不停。
問他最喜好什麼茶,他的回答是:沒有什麼最喜歡的茶,只要適合自己口感的茶我就喜歡。
所以,綠茶的淡雅,黃茶的平和,白茶的清新,紅茶的醇厚,烏龍茶的百變,黑茶的厚重,花茶的芬芳……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好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那一千個茶客就要一千種對茶的判斷,甚至更多。
-
5 # 山石言茶
謝謝邀請~寧可一日無飯,不可一日無茶,喜歡喝茶的你,最愛喝什麼茶?
我很喜歡喝茶,一般每日都會泡上一兩壺,也沒有刻意為之,就是習慣了想泡泡茶來喝。一般我比較愛喝水仙,但平日裡並沒有一直都最愛喝的茶,喝水仙一段時間之後,我會想換換肉桂,也喝喝小種,有時候吃肉吃得膩了,也會喜歡喝普洱和綠茶。
近二十年來,茶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一直在改善著我的生活品質,喝茶是使我受益匪淺的。
我愛茶,但喝茶可說是有些“三心二意”。我會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著喝茶,健康而溫暖是我喝茶的理念。
自從我對茶有了正確的認知,懂得了辯識好壞之後,我就不會隨便抓到什麼喝什麼了。
我生病的時候,最愛喝的是巖茶老叢水仙。比如一年四季總得感冒一兩次,相比於去吃藥,我更喜歡在出現感冒的徵兆時,就及時地喝老樅水仙和吃維生素C預防。
我個人的體會是,濃濃的老樅水仙幾杯下肚,渾身暖和,再吃幾片維生素C,好好睡個覺,第二天就會好很多,這樣確實是能預防感冒的。
所以我覺得正確地選擇性喝茶,對身體是有益的。
我雖然常年喝老樅水仙,但也時而“移情別戀”,愛喝生普和綠茶,特別是在盛夏飽餐一頓之後。比如吃肉,尤其是燒烤,吃多了就會覺得一肚子都是油,喝茶也想喝清新一些的調和肥膩感,也好刮脂去油,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茶融入我的生活,沒有很特殊的存在感,更多的是春風化雨般舒適,點點滴滴地浸潤和豐富我的日常。
喝茶,我除了看身體狀況和飲食,也看心情,也可以說是“隨心所欲”。
我覺得喝茶本就是一件使人愉悅,值得享受的事情,所以時而跟著心情喝。比如我心情很好時,會更加青睞於紅茶,紅茶似乎有著將美好變得更美好的特性,開心時喝著小種紅茶,我的輕鬆自在感能更上一層。而當我有煩心事時,我會比較愛喝肉桂,它特殊的辛銳苦感和霸道深厚,使我冷靜沉思,那份苦澀是心情糟糕時的我所能接受的。
喝茶這件事,各有所愛,我覺得重要的是喝茶者都能從中體會到那一份美好的享受,這樣就很好。
-
6 # 品茶悟味
感謝邀請!
對於喜愛喝茶的人來說確實是“寧可一日無飯,不可一日無茶”,一天不喝茶總感覺少點什麼,身體不舒服,就像菸民一樣,不抽根菸渾身難受不自在。
我個人的話最喜歡喝的就是綠茶還有紅茶。綠茶主要喝我們家鄉產的象園茶,生長在秦嶺山脈的南端,日照足、溼度大、降水豐、海拔高、土質佳,天然無汙染。
在忙了一天之後,泡一壺金駿眉,欣賞著透亮的茶湯,聞著清新的茶香,喝一口之後,餘味悠長,整個身心都放輕鬆了。忘掉憂愁,忘記煩惱。
-
7 # 博物館有得聊
謝謝邀請。自從愛上茶几乎沒有一天不喝茶的,每年還會去一趟茶山。剛開始接觸茶還比較容易脫口而出最愛和不愛什麼茶,可後來發現越來越難說清最愛什麼茶了。從體質講,我喝不了太多綠茶或者存放時間較短的生普,但偶爾也會饞一下。大餐之後,我比較喜歡喝熟普或者六堡之類的黑茶,消食去膩。心情極好或者極不好的時候我都會泡上一泡高香的巖茶或者是鳳凰單從,桑拿天陰天下雨也會賞自己一泡巖茶。夏天偏愛茯茶或六堡,冬天偏愛老白茶或老茶頭,日常的常備口糧茶是紅茶,一來對水溫泡法器具要求都不高,快速能喝到,而且口感潤甜,還可以搭配牛奶、水果、蜂蜜做成調味茶,再配些小茶點,是看書寫字時的絕配。
-
8 # 農哥老吳vlog
自古就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名句,還有樓主問的,“寧可一日無飯,也不可一日無茶”,說明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不但是一種生活用品更是一種養生用品。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對養生意識非常重視。可謂說,“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嗎!
本人是茶葉愛好者,曾經也經營茶葉生意十幾年,對於茶葉的了解還是比較全面。本人最喜歡的喝茶葉是福建安溪鐵觀音,安溪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極品,鐵觀音茶屬於半發酵茶,製作工藝比較複雜,傳統制作的鐵觀音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悠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譽。
勞累工作一天,閒暇時間坐下來品茗一杯香氣濃郁的鐵觀音,消除疲憊精神,神清氣爽。
回覆列表
個人觀點:
①所指奶茶: 在中國少數民族遊牧民中,奶茶是不可或缺的茶飲,每一天都是從奶茶開始的。
★蒙古奶茶:品飲由磚茶煮製成的鹹奶茶,是蒙古族的傳統飲茶習慣,奶茶功效: 解油膩、驅寒、解渴、耐飢餓等。在廣闊的草原牧區,牧民們習慣“一日三餐茶,一頓飯”的生活方式。因此,品飲鹹奶茶除了解渴以外,也是補充營養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