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打蟬鳴
-
2 # 謝詠老師
你和同事們每天聊的最多的話題是什麼?可能既不是工作,更不是私生活,而是星座。
都市生活壓力爆棚,星座則扮演著非常曖昧的角色。它似乎和你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財運、工作運、桃花運,什麼都能預測,又往往被拿來消遣,“你這麼龜毛,一定是處女座吧?”
正是在這種將信將疑的態度下,人人都知道點有關星座的知識。那麼,星座真的可信嗎?如果不可信的話,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信呢?
星座在中國的流行比你想象的早很多。早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上世紀70年代末,“星座”玄學就已經進入了中國人的視線,並開始在坊間流傳。
說不定,你的父母比你更懂得星座的“玄機”。
在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很多中國人讀到了第一本關於星座玄學的書,則要歸功於80年代港臺書籍在大陸地區的流行。
1982年,大陸引進臺版星相學著作,包括美國著名占星師琳達·古德曼(Linda Goodman)編寫的《星座·愛情·婚姻》。琳達·古德曼和她的著作/Spiritual Science
鑑於這本著作反響良好,大陸出版社趁熱打鐵,連出了古德曼的《星象·性格·命運》、《人與星座》和《生辰與個性》三本星座書。
古德曼堪稱占星圈教母,她的學說在80年代被陸續引介到大陸,並奠定了今天星座文化的話題基礎:情感、性格、命運。
所以港臺的星座文化不僅影響了看《非常男女》星座速配節目長大的一代大陸人,也反哺了更早幾代年輕人。
除了教母的暢銷書,另一個讓中國民眾認識星座的事件是1984年美國總統里根訪華。
1984年4月底,里根夫婦到訪中國。如果說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是“推特治國”,那麼里根可以說就是“星座治國”了。
《紐約時報》一度發文揭露里根痴迷占星玄學,並援引前任政府官員的爆料,里根和夫人南希正是在諮詢占星家瓊·奎格利(Joan Quigley)的意見後,決定競選連任,甚至在簽署法案和總統行程這樣的重大事項上,他們也會問卜。、
里根夫婦在長城/Pinterest
1998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直屬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化學家郭正誼在《雜技與魔術》上發表了題為《星座與命運》的文章,明確提出星座玄學是偽科學。
郭正誼還在結尾飲用伏爾泰的一句話來做總結:
“迷信是傻子遇到騙子的結果。”
人人都能成為星座大師
今天的星座文化,和遠古的占卜術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而是緊跟18世紀後半期西方科學的發展潮流,與時俱進發展而來。
不過,星座玄學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性,專業術語越來越多,演算法越來越複雜,也提高了入門者的門檻。這是吃準了大眾心理,只要使用了讓人印象深刻的“科學”術語,人們就容易相信這是真的。
在美國,和星座有關的“民間研究組織”多達數百所,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美國占星聯盟(AFAN)、國際占星研究協會(ISAR)和全美佔星研究協會(NCGR),其中一些組織甚至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可想而知,想要動搖這種信仰的難度有多高。
回覆列表
把所有特徵打亂,隨機平均分佈,你依舊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個part。
這恰恰說明了星座建立在硬核的心理科學之上,是人類研究出來折騰人類的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