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逾鴻溝
-
2 # 百曉大神
謝謝邀請。人只要一嚐到權力的滋味,他是絕對捨不得放手的,手裡有了權力,而且不受控制,那麼全天下的所有資源,無論是糧食礦產,人力資源,甚至是性資源,都可以歸少數人享受,簡直不要太爽,這些是普通人一輩子都可望而不可求的,所以封建時代普通人的唯一目的就是透過讀書出人頭地,考上了狀元巨人就可以得到官職,一旦當了官,就可以憑藉手裡的權利搜刮民脂民膏,過上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奢侈生活,沒有人會主動放棄這份好處,至於老百姓的生活,又有誰會在乎呢?當普通人被生活的壓力折磨的生不如死的時候,那麼起義都就不可避免的爆發了,一箇舊的朝代被推翻了,另一個新的朝代又建立起來了,然後成為一個新的怪圈。
-
3 # 牧野晨曦
這個問題問的有深度
封建社會的王朝更替
一般的說 每一個朝代的始皇帝
相對來說都比較開明 能力相對突出
除了
五代十國 南北朝時期的短暫過度的國家
開朝皇帝在推翻原有王朝之初
都有一個想法和認知
建立一個自己心目中的朝廷
對內老百姓安居樂業 對外恩威四方
達到國泰民安 功蓋千秋
這就是每一個開朝皇帝的願望
大家看
多數的開朝都伴隨著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比如 首先重新分配原有土地 保證農民有地
然後減租減賦 減少農民負擔 興修水利
甚至鼓勵農民墾荒的政策都有不少
所以 開朝即盛世的也不少
開朝皇帝知道水和舟的故事
所以他們都認為自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 開朝皇帝非常重視民生
相對教育後代也比較嚴格
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反覆出現
創立新的王朝 三代之後
皇室貴族繁衍後代 人數太多
也就會造成食利階層 特權階層的人數暴增
慢慢的
造成勞動人民和特權階層人口比例失衡
矛盾逐步激化
當朝皇帝如果有控制大局能力的話
能控制局面 任用賢德有能力的大臣
進行變法 減少特權階層的階級利益給農民
減緩矛盾的激化
如果當朝皇帝沒有掌控大局的能力
無法撼動特權階層 那一般就出現了
改朝換代的運動
當然最後多數還是
被有一定理想和抱負的特權階層裡某人利用
成為他創立新朝的工具
所以不是說開朝皇帝明知要被推翻
而是他們自信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可以用自己的能力開創一個不一樣的新朝
所以可以千秋萬代
但是後代繼承者很難理解當初創立新朝的苦難 慢慢就開始不務正業 導致矛盾激化
看看電視劇康熙王朝中
陳道明老師發揮的那一段對白就明白了!
一孔之見 希望你能滿意
-
4 # 紙硯溪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基本上就是那個時代的精英階層,他們的文化水平,歷史知識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最高水平。要說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王朝有被推翻的可能是不可能的,只是大多數時候他們在自欺欺人罷了。
封建往往和反動這個詞聯絡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封建王朝知道那些事情會危及自己的統治,所以他們就會採取反動甚至沒有人道的措施鞏固自己的統治,比如清朝的文字獄,這還是輕的。歷朝歷代鎮壓農民起義才是下手最狠的,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曾國藩的湘軍就到處屠城以震懾太平軍。
這就是統治階級知道自己可能會被推翻才做出如此的舉動。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們認為自己的獲益遠大於這種風險,所以才會選擇坐上統治者的位子。而且這種農民起義在歷史上其實很頻繁,但是也很容易鎮壓,清朝享國二百多年,其實平均每年都有農民起義,但是為什麼我們都沒怎麼聽說過呢?就是因為大多數農民起義連個水花都翻不起來就沉了,就算想要吵醒統治者的美夢都做不到。這種情況下統治者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所以在封建社會做皇帝實在是一件一本萬利的好買賣,統治者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承擔較低的風險就可以享盡一切榮華富貴,掌握天下人的生死。何樂而不為呢?
-
5 # 有味且清歡
這就跟現在很多人努力打拼,創業成立自己的公司。你說他們不知道現在很多公司最後面臨的都會是經不善而倒閉嗎?或者是很多公司做大做強難如登天嗎?
他們都知道,但是他們仍然在努力,這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也是為了給後代更好的生活。
並且萬一成功了,公司成為黑馬 ,成就全國五百強或者世界五百強,那豈不是賺到了?
封建時候起兵奪取江山,爭做皇帝與這又何其相似。況且題主問的還是似乎皇位就在眼前,要不要做?就像如果有人問你,給你一個公司讓你管理,死後可以傳給兒子,你會拒絕還是答應呢?
-
6 # 海中巖haha
歷史是面鏡子,但只是一個哈哈鏡,看不到真面目,每個人都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樣子。那些皇帝將軍們總是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正確的,能夠認識到前朝錯誤的原因,從而不犯同樣的錯誤,以保證自己的王朝能千秋萬代的傳下去,卻看不到真正的規律。每個皇帝都認為自己英明神武卻認識不到從前的皇帝也一樣,所以同樣的錯誤要不停的重誤,成為客觀規率。比如東漢認為西漢搞分封不好,就不封,被魏代,魏又被晉代,晉朝總結教訓就總結成,漢魏不搞分封,大權旁落亡國,我們搞分封,權力都是司馬家多好,結果就內訌。所以分封這個問題就是搞了也不對,不搞也不對,怎麼搞都是錯的,但每個皇帝都認為自己能解決,經過幾千年才證明出規律,無論怎麼搞,一個朝代都很難超過300年,這是客觀規律。不過就算總結出這個客觀規律,也會有人想當皇帝,認為自己能傳300年就行了,不認為自己會幾天就下臺,就象袁世凱如果知道一當皇帝就會引發大亂就不當了,都是過於自信造成的。每一個當皇帝的人都是對自己的能力過於自信的。
-
7 # 歷史在想什麼
這個問題嘛,我要採訪幾位當事人。
秦始皇:看到我給自己的尊號了嗎?始皇帝,什麼意思?就是從我開始,我們嬴家萬世都要當皇帝!我要修宏偉的長城,萬世保佑著我的基業;我要修壯闊的陵寢,死了也要享受榮華富貴!不對,我不能死,我要長生不老,永享江山,那個徐福,你去給我找個長生不老藥來,趕緊的!朕收了天下的兵器鑄成銅人,還燒了詩書讓百姓變成只會幹活的愚民,朕的江山,絕對萬無一失。是你小子說朕的大秦遲早要完?你是想去長城建築工地體驗一下還是想要被五匹馬拉著遛?
隋煬帝:什麼,你說朕的大隋也遲早要完?不可能,我可是一代明主。修大運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沒問題吧?徵高句麗,開疆擴土,維持邊疆安定,沒問題吧?巡遊江南,與民同樂,讓子民們都能沐浴聖恩,也沒問題吧?連外國人都紛紛來朝拜,難道不更說明我英明神武嗎?什麼,濫用民力?為國奉獻是那幫草民的榮耀!什麼,楊玄感、李密、李淵?這些個不知好歹的東西,朕對他們的恩情都餵狗了!那個啥,我覺得我那個後媽不錯,我先去忙了,再見…
崇禎皇帝:我有點慌,朕的大明可能真的要完…不過這能怪我嗎?前面的老祖宗留給我多麼大一個爛攤子你心裡沒數?朕要軍費時這幫鐵公雞一分沒有,韃子打過來了全白送,這幫禍國殃民的大臣什麼德行你心裡沒數?難得有個袁崇煥能做點事,結果他還和韃子勾勾搭搭的,韃子都兵臨城下了,我心理壓力有多大你心裡沒數?我要處理這麼困難的局面,卻連一個幫忙的都沒有,別說姜子牙張良了,就是讓張居正投胎回來也行啊!不是我和你吹,要是給我個稍微高強點的局面,我能打到賀蘭山,還上啥煤山啊…
那些沒有被採訪到的皇帝也吵吵嚷嚷的,什麼“朕乃天命所歸”,什麼“亂臣賊子怎敢叛逆”,什麼“時運不濟”,等等等等,一時間場面極其混亂。
什麼叫“明知道會被推翻”?抱歉,皇帝的字典裡沒這個詞條。
-
8 # 飄渺天神
皇帝,作為中華歷史上最高危的職業,一旦坐上這個位置,除了自己,都不會相信任何人,那既然整天都要提心吊膽,為什麼還是會有無數人爭得頭破血流要坐在這個位置上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這個一人之下大多數時候就是在皇帝之下,可想而知,皇帝的地位是多麼的尊崇。封建王朝的皇帝都自稱“天子”,老天爺的兒子,天之下地之上,帝居其中,享盡人間榮華富貴,一舉一動,無不牽動著天下人的心思。
其次,皇帝的權力在封建社會來說是最高的,特別是開國皇帝,令行禁止,誰都不能違揹他的命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是反應了在封建社會時君王的權力是多麼的至高無上。最後,除了世襲的皇帝以外,那些草根出身,恰逢大變之時抓住機會,當上皇帝,那就是階層的轉變,由最底層一躍成為最頂層,即使到了不知多少代之後會被推翻,可是後代人還掛著是某某某的子孫,這也會其他人高看一眼。正如楚漢爭霸中的漢高祖劉邦,一開始只是個泗水亭亭長,秦朝最底層的“公務員”,但是當了皇帝之後,華麗轉身,之後都不知過了多少代,到了三國時,劉皇叔還能仗著老劉家的名號在各諸侯之間騰轉挪移,不排除劉備的個人魅力和能力,但是這個出身起碼不讓他被人看不起。
古代是十分看重出身的,從"士農工商"的鄙視鏈就看出,商人即使再有錢,可是社會地位就是這麼低下,所以為什麼會有“榜下抓婿”的行為,商人急於改變自己的階層,不想一輩子都處在最底層。
所以,古往今來,那麼多人想當皇帝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那麼,假如你回到了古代,會不會也想當皇帝呢?
-
9 # zcc52618
封建社會沒有思維能力,根本就沒有“明知”的問題。在封建社會中,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者力圖鞏固統治,從來都是不想被推翻。社會在進步,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封建社會的一個朝代腐朽沒落時,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必然被歷史洪流所湮沒,被新的朝代取而代之。當封建社會極大地阻擋歷史車輪前進時,就必然被新產生的資本主義社會或社會主義社會取而代之,社會繼續向前進。
回覆列表
封建社會知道要被推翻嗎?知道要被革命嗎?它們不知道。知道的是潮流,歷史的潮流。不管歷史潮流如何發展,封建社會的代表人物肯定還要死死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失去了,就失去了他們的權利,失去了他們的一切。縱然歷史的長河會淘汰他們,他們也會拼命掙扎。不過歷史的潮流才不會仁慈,堅決、徹底地將他們埋葬。